分享

【文化宁海】张蕾 | 被讨厌的勇气

 文化宁海 2023-08-05 发布于浙江

读《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之启示

我是自卑者。自卑到尘土,只看见混沌,从未感受过一厘米的阳光;自卑到悲伤,只看见无尽的黑暗,从未体验过快乐,连转瞬即逝的美妙都是奢望;自卑到绝望,只看见日夜的运转,却忘记太阳的火光和温柔的月亮。自卑,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二十余年的生命轨迹已让其根须茁壮,纵横交错,包裹着这颗瑟瑟发抖的心,却是包裹得越紧抖得越加厉害。

为何我是自卑者呢?二十余年来我问了自己一百遍一千遍,但终究没有答案。是由于出生贫寒,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吗?是由于长相丑陋,不讨别人的目光与欢心吗?是由于才识疏浅,放之淼淼浩宇不值得一提吗?我想,都有。这样的自卑令我放不开手脚做事,这样的自卑让我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样的自卑让我看不起自己。生活,于自卑者来说真的没有一丝光亮了吗?

当然不是,很幸运地,我遇见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它让我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这种与世间有一丝相通的联系,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书中以一个青年与一位哲人对话的形式,对人生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我看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巨大魅力,我感受到了青年的内心与我如此相同的自卑与失望,同时我也惊喜地看到了哲人这通俗易懂的语言中闪烁的智慧光芒。它似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让我的内心平静,让我重回一呼一吸之间,感受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引言第一句,哲人便提出自己的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在我听来可笑极了,但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兴趣。第一夜中,在青年人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对青年而言,哲人的主张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已。而哲人却说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是“原因论”。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却认为:现在与过去没有关系。不是考虑过去的“原因”,而是考虑现在的“目的”,是“目的论”。也就是说,是我自己因为某种目的了现在的不幸生活,而不是因为过去发生的一切,怎么可能呢?谁会主动选择痛苦呢?我无法接受,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矛盾,甚至有一团怒火从胸中燃烧,我努力地压制着,急于解开层层绕绕的迷雾。

第二夜终于到来了,青年人与我一样不喜欢这样的自己,看到的自己全身都是缺点,毫无优点可言,更别说是闪光点了。他的内心也充满疑惑,向哲人提出了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哲人的回答顿时令我感到心灵的震颤,因为他不仅点出来问题的原因,还找到了源头。他说:“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或许确实如此。但更为惊颤的是哲人告诉青年,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之类的感觉。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说自卑感,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同时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原来自卑可以是一种优势,如果在主观上处理得当,它的存在反而能促进人的发展!看到这里,我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被捆绑得伤痕累累的心灵上,似乎“咔嚓”一声,有一个结松了。

第三夜悄然而至,这个夜晚让我想起了从前活在别人期待中的自己。从小,我就是个乖孩子。这三个字在幼小的我看来还引以为傲,但在现在的我看来失败透顶。在家做父母的乖孩子,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在校做老师的乖孩子,活在老师的期待中。“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青年如是说。但我们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这样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哲人的回答给了答案:“想要取得别人认可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哲人道出了满足别人期待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不顺从教师的指导就是错误,就要惩罚,而顺从就会带来满意的赞赏和奖励。现在,教育已经得到了发展,但教育方式有没有真正的改变呢?我们又应该从何下手呢?

哲人提到: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但孩子的思维还不成熟,也没有很强的自制力,难道我们就在这样放任不管吗?哲人告诉青年人,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教师或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继续下去,培养他的优良品质呢?惩罚和奖赏都不可以,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法宝是什么呢?第四夜给了我们一个系统且逻辑严谨的答案。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什么呢?在这中间应该用什么方法搭建一个桥梁呢?哲人告诉青年,人际关系的重点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如何从“课题分离”中建立人际关系,最终形成“可以在这里”的共同体感觉呢?这里需要“横向关系”。关于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的立场。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作为父母或家长,都不应该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而应进行援助。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教育活动,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极其重要,阿德勒给了我们明晰的答案,这是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在第五夜中,我学会了将人生看成是一个个的点而不是一条线;我学会了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我学会了人生意义是由自己赋予自己的;我学会了在迷茫时,最亮的引导之星就是为他人贡献。虽然这些我都还不能一一的领悟,化作实践或许更为困难,但我终于不用为自己感到自卑。在我的内心,我种下了一颗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我们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是普通且伟大的生命;在我的内心,我种下了一颗接纳自我的勇气,过去的自卑不能决定任何事,往后的幸福与不幸也都是自己的选择,再也不能抱怨过去,也不要担心未来,在此时此刻你就是一个闪耀的明星,不用和他人比较,你只需要给自己定下目标,跳好自己的人生之舞,终有一天,你会惊叹,原来我到了这里了吗?在我内心,我种下了被讨厌的勇气,自卑者是谁,是我吗?不,是这世间千千万万的人啊!我将是我,然而独立的人极有可能遭来世俗的厌恶,好在我有这颗被讨厌的勇气,将支撑着我在这混沌不堪的尘土中行走,在这逆流成河的悲伤中滑行,在这日夜运转的轨迹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作者:张蕾

宁海县桃源初级中学美术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