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丨NOTES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3-15

图片

少穻

終身學習者丨 產品設計師

得好壊另說,至少在學


图片

内容简介

/*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不要把现状归因于过去,怨不得他人,当下路怎么走,你有选择,扛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己想走的路,不用担心被别人讨厌,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有活在当下之类的观点,值得一看*/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讲义》和《人为什么会患神经病》,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多部作品。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

引言

人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假若认为“自己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那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他那样认为的“目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不出门”,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不安或恐惧。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尽管如此,你还是大声呵斥服务员。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所谓目的论就是如此。

弗洛伊德说错了

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阿德勒的主张。

你想“变成别人”吗?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人,就是因为你只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你不应该这样,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也许你之前并不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也许你连生活方式这个概念都不知道。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不做改变比较轻松,能安心吧。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如果要改变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万一遭到别人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没有这个缺点就会很讨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自卑感人人都有。人都处于希望进步的状态,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要更加幸福。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正因如此,才下定“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的决心,反而成了好事。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这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没有这种勇气的人会产生“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不与任何人竞争。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辩论的焦点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当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的时候,一些在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不再被允许了。例如不可以跟异性朋友一起玩儿,有时甚至仅因为跟异性朋友打电话,恋人就会吃醋。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我也不同意*/。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为了逃避人际关系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孩子学不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思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上司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因此,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而且还会非常愤慨,产生诸如“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或者“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之类的想法。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有鼓励才有勇气

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用“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这一次元。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例如,假设您母亲遇到了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母亲“做了什么”之类的问题,你会感到只要母亲活下来就无比高兴,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存在标准上的感谢就是这么回事。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自我接纳。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他者信赖。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舞动人生

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例如你要去埃及旅行。这时候你会想尽早尽快地到达胡夫金字塔,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吗?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

如果登山的目的是登上山顶,那它就是潜在性的行为。说得极端点儿,乘坐电梯登上山顶,逗留5分钟,然后再乘电梯回来也可以。当然,如果没能到达山顶的话,其登山活动就等于失败。但是,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已。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只要朝着“他者贡献”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必须有我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