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绿洲书苑 2020-10-31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逐步信任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间开始通过一根管子去观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要更细,哪怕是你经常反省这一点)。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1.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


2.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3.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4.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5.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6.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引言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对青年而言,哲人的主张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已。


1.1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阿德勒派本身被遗忘就意味着他的思想已经由一门学问蜕变成了人们的共同感觉。


1.2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1.为什么人家都“期待改变”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大家都无法改变。假若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就不会特意“期待改变”了。


2.你说“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总之,你认为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3.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4.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5.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6.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7.这些症状也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8.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1.3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1.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2.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3.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4.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5.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1.4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1.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2.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3.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4.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1.5 弗洛伊德说错了


1.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


2.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3.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4.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5.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1.6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1.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2.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3.我想通过对话来导出答案,而不是去剥夺你自己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


1.7 你想“变成别人”吗?


1.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2.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1.8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1.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2.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 =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1.9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1.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2.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3.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4.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5.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1.10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1.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2.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3.“如果可以变成 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4.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5.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


6.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7.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2.1 为什么讨厌自己?


1.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2.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3.她是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被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


4.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5.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6.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2.2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1.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2.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3.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2.3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1.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2.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


3.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4.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2.4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1.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2.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3.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4.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


2.5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1.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此一来问题就在于如何去弥补欠缺的部分。


2.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


3.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4.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5.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6.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7.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8.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9.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2.6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1.您是说人生不是竞争?是的。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2.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3.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4.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5.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


2.7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1.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2.“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他便活得轻松了一些。


3.就像热衷于照镜子的少年一样,这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即使我在大街上倒立也不会有人留意!


4.“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5.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2.8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1.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2.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3.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4.为什么要斗争呢?哲人: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5.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6.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2.9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1.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一点。

2.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3.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4.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5.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6.“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7.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8.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9.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2.10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1.人际关系是一个怎么考虑都不为过的重要问题。

2.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

3.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2.11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1.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2.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3.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4.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5.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6.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2.12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1.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 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 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2.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3.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4.阿德勒并不打算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我们现在应该谈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2.13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3.1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1.“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2.我在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合在了一起。虽然工作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的。

3.因为关系实在是太亲近了,所以根本不能无视其意愿。

4.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为对方不是令人讨厌的“敌人”,所以才想要得到那个人的认可。

5.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6.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3.2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1.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2.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3.“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4.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5.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6.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3.3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1.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2.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3.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

4.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5.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6.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3.4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1.“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2.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3.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4.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3.5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1.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2.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3.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4.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3.6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1.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2.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3.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4.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5.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3.7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1.你用了“认可欲求”这个词,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2.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

3.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4.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3.8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1.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2.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3.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4.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5.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6.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3.9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1.不是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而是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2.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4.1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4.2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1.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2.把对自己的执著( 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 interest)。

4.3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1.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2.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如此竭尽全力地在迎合他人。

3.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4.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5.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6.不是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只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

4.4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1.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此,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

2.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3.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4.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4.5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1.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2.闷在自己房间里就好比停留在杯子里躲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一样。即使能够临时避雨,但暴风雨却不会停止。

3.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4.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4.6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1.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2.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3.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4.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5.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6.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4.7 有鼓励才有勇气

1.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2.也许本人是出于善意,但结果却是妄加干涉,因为这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纵对方。

3.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4.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5.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6.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7.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你不就一直因为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而感到厌烦吗?

4.8 有价值就有勇气

1.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2.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3.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4.哲人: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5.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4.9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1.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2.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3.“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我的意见也完全相同。

4.10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1.反过来讲,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2.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5.1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1.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2.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5.2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1.也就是说,你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吧?所以才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的时候,你也一定能够放声歌唱、随着音乐起舞或者是高谈阔论吧。

2.因为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3.“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4.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5.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6.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7.“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5.3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1.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2.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3.当然,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就好比贷款保证人有时也会蒙受损失一样。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作信赖。

4.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

5.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6.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

7.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8.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9.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10.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

5.4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1.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2.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5.5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1.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2.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5.6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1.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大家都讨厌自己”“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或者“一切都不对”等。如果你常常说这种一般化的词语,那就需要注意了。

2.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3.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 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 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 10个人中也会有 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 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4.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5.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5.7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1.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2.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3.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4.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5.8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1.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2.所有的问题行为,例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你刚开始提到的那位闭门不出的朋友也是一样。

5.9 甘于平凡的勇气

1.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2.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3.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5.10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1.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2.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5.11舞动人生

1.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2.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3.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4.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5.12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1.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2.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5.13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1.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2.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其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3.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4.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5.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6.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5.14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1.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2.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3.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4.“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后记

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来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因为哲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事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