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经清人注疏》

 昵称9496336 2012-03-29

《十三经清人注疏》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
  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睛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夕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
  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
  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夕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二般是吸收、总
  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
  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
  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疏体又非注体
  ,但它与艘礼记训纂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礼
  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清代的经学著作还有不少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有待于今后条件许可时,按新的学科分类,选择整理
  出版。 
  

《周易述》


  [清]惠栋撰,附江李二氏《周易述补》
  

《周易集解篡疏》


  [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
  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以汉代《周易》为主,兼及魏、晋、唐《易》。清人李道平又为《集解》作
  《注疏》,有阐明原注者之义,所加案语,也多合于《周易》原旨,说理平稳,读者可据以循序弄懂《集
  解》以至《周易》。
  

《尚书今古文注疏》


  [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
  该书对《尚书》原文及历代名家之注一一加以诠释,包括语词的训诂、名物制度的考订、地理的考证及经
  义的串解。书中引证宏富,堪称《尚书》学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这次点校,以清嘉庆冶城山馆本(又称平
  津馆丛书本)为底本,并查校了皇清解经本;对孙氏的引书,尽可能核对原著,订正讹误;断句仍以孙氏
  理解为准。点校者另编有目录置于卷首。
  

《今文尚书考证》


  [清]皮锡瑞撰,盛冬铃、陈抗点校
  本书集清人今文尚书之大成,是清末今文经学名家皮锡瑞的代表作。全书三十卷,以二十九卷考证今文尚
  书29卷,最后一卷考证今文书序。该书广征博引,考订严谨,持论平允,对《尚书》和上古史研究及古籍
  整理工作,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该书只有师优堂丛书本传世,点校者即以此为底本,参据他书订正讹
  误,并予标点、分段和编制目录。
  

《尚书孔传参证》


  [清]王先谦撰
  

《毛诗传笺通释》


  (上、中、下三册)[清]马瑞辰撰,陈金生点校
  本书是清人研究《诗经》的重要著作之一,从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等方面,用依声求义的
  方法对《诗经》的文字加以校勘、解释、广证博引、触类旁通,纠正了许多前代学者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之说,使一些疑难问题得到了较为正确的解决。本书的整理,以广雅书局本为底本,以《皇清经解续编》
  本为校本,查核了部分引文,并作了若干补正。
  这部书的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
  运用了依声求义的方法来校勘、解释文字。诗经是羣经中产生时代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义。而且毛
  诗依据的文本是古文经,其中假借字比较多。作者能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以以音古义证其为互,以双
  声曐韵别其通借“有时一个字能处古书中找出十个以上通假的例证,并求出本字本义,从而纠正了清以前
  许多学者望文生义、产强附会的解释,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字义和语法,使一些疑难问题涣然冰释。
  

《诗三家义集疏》


  [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
  《诗三家义集疏》收辑西汉以来齐、鲁、韩三家诗说,兼取后人疏解,折衷异同,加以考核说明。辑录三
  家遗说,自宋代王应麟发其端,清代三百年间,范家相、冯登府、陈寿祺、陈乔枞、魏源等,都有考辑专
  著,此书出而集其大成。
  

《诗毛氏传疏》


  [清]陈奂撰,
  

《周礼正义》


  (全十四册)[清]孙诒让撰,
  《周礼》原名《周官》。是拟定周代官制的著作,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
  、秋官、冬官六大部分,其中冬官于汉初亡佚,补之以《考工记》。《周礼正义》是清代著名学者孙诒让
  在汉代郑玄注、唐代贾公彦疏的基础上对《周礼》加以考证疏解之作,书中博采众说,资料繁富,考证精
  详,对研读《周礼》一书,极有参考价值。
  《周礼正义》是孙诒让一生用力最久最深的著作。据学者考证,他自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着
  手此书,编作长编,数易其稿,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最后写定,历时共二十七年。孙氏致力此书
  ,与他的政教思想有关,这只要看书的自序,以及他另外撰写的《周礼政要》,就可明白,评论者认为《
  正义》仅为考据学,并不合于孙氏本意。不过从今天看来,《正义》的成就确在于《周礼》的整理考订。
  实际作为清代经学主流的所谓汉学,从来便是主张通过考据经义而求得圣贤治平之道,结果其成绩归宿在
  文献整理,违反了当时学者的初衷,孙诒让正是这一点的典型。
  《周礼正义》一书,夙为经学史家推为有清一代经学殿军之作,受到学术界普遍推崇。但由于这部
  书广博浩繁,长达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尽管脍炙人口,真能细心通读的人是很少的,以致其重要价值
  迄未得到全面认识。
  《周礼》记述当时职官制度,最为详备。孙诒让在《正义》书首 “略例十二凡”中说:“此经在汉
  为古文之学,与今文家师说不同。先秦古子及西汉遗文,所述古制,纯驳杂陈,尤宜精择。今广征群籍,
  甄其合者,用资符验;其不合者,则为疏通别白,使不相肴混。”书中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将各种古代
  文献所见的职官,与《周礼》进行普遍比较。这项重要工作,为研究其间异同变迁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依据
  。
  

《礼书通故》


  [清]黄以周撰,王文锦点校
  

《礼记训篡》


  (上、下册)[清]朱彬撰,
  《礼记》是一部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的汇编,共49篇。《礼记训纂》对全书进行了深精到的研究,在继承郑
  注孔疏的基础上,广泛地吸取了多家研究成果,在训诂上尤其有所创新。
  

《仪礼正义》


  [清]胡培翚撰,沈文倬点校
  

《大戴礼记解诂》


  [清]王聘珍撰,
  本书是一部研究上古社会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书。原书85篇,现存39篇,王聘珍的这部《解诂》注
  重保留旧本原貌,依《尔雅》、《说文》及两汉经师训诂,无杜撰之言。
  

《大戴礼记补注》


  [清]孔广森撰
  

《礼记集解》


  (上、中、下三册)[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
  

《春秋左传诂》


  [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
  

《左传旧注疏证》


  [清]刘文淇撰,
  

《公羊义疏》


  [清]陈立撰,
  

《榖梁补注》


  [清]锺文烝撰,骈宇骞、郝淑慧点校
  本书为清人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其内容是对《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在吸取前人注疏成果基础上
  所作详细的补注补疏,网罗面广,内容翔实,考订精细,是研究《春秋》经与《谷梁传》的必读参考资料
  。
  

《谷梁古义疏》


  [清]廖平撰
  

《谷梁古义疏》


  [清]廖平撰,
  

《孝经郑注疏》


  [清]皮锡瑞撰,
  

《论语正义》


  [清]刘寳楠撰,高流水点校
  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对前人的谬误也多有匡正,对同代人的考证、注释广为采集,注重文字
  训诂、史实考订和经义的阐发,本书以清同治五年初刻本为底本,参考他本,进行校勘与标点。
  

《孟子正义》


  [清]焦循撰,
  

《尔雅义疏》


  [清]郝懿行撰,
  

《尔雅正义》


  [清]邵晋涵撰,
  

《经义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