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惨案的根子就在医疗体制上

 xiongmao007 2012-03-29
医生头上总是笼罩着白衣天使的光环

医疗体制造成公立医院一家独大

“2010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公立医院(13850间)和民营医院(7068间)虽然在数量上相差不到一半,但诊疗人次却相距甚远,公立医院以18.7亿人次占比91.7%,民营医院则只有1.7亿人次,仅占8.3%;在病床使用率方面,公立医院达90%,民营医院仅59%。

民营医院发展不好与各种体制束缚有关,其中不把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和公费医疗范围这一条就足以扼杀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路子。

公立医院正式编制的医护人员扮演着公务员或垄断国企职工的角色

在国外,私营医院有市场机制来约束医护人员的态度;公立医院有严苛的监管来约束医护人员的态度。而我国目前的局面是,私营医院半死不活;公立医院缺乏监管。在缺乏监管方面,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甚至比公务员和垄断国企职工还要有更宽松的环境。公务员贪污受贿如果被曝光,那基本得走法律程序了;而医护人员同样的违法犯罪行为,却鲜有被法律惩治的(参见《护士回扣门 警方应介入》和《“我死了,请警察叔叔将老师抓走”》)。这种体制下的医护人员,容易遭受不满情绪就不奇怪了。而且,医生“白衣天使”的光环让患者期望过高,这也容易在预期与实际的落差中形成不满。

别用“谁都不容易”来掩盖基本的是非

最近能听到两个行业的从业者在抱怨。一个是舒淇事件后,明星们大吐苦水,纷纷表示自己又辛苦、又屈辱,仿佛全都入错了行。还有一个是来自医生的诉苦,辛苦、低薪、成为他们为自己贴上的标签。在央视关于哈医大一院惨案的新闻中,白岩松本来准备采访哈医大院长,结果院长同志晚上九点多还在做手术,白岩松由此感叹医务人员太辛苦,由衷敬佩。奇怪的是,这本来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作为一个成熟的媒体人,在比加班、比熬夜、比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比惨”游戏中,会输给医务工作者?

的确每个行业都有艰辛的地方,“高晓松体(一种对自己行业的抱怨文体)”因此流行。但我们能因为“谁都不容易”就不知道谁是强势者谁是弱势者了吗?官员们也能诉出一大堆苦,那能说明他们其实很可怜吗?一个基本是非:“准政府部门”、“准垄断企业”的从业者肯定是社会上相对舒服的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