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研究(非原创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3-29
摘自(《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共收集到103例医案进行统计分析情况分述如下:一、发病规律(一)性别;103医案中有性别记录者87例男45例女42例。(二)年龄;有记录者66例,最小5岁最大78岁。分布情况如下:15岁以下5例,16岁至30岁15例,31岁至45岁25例,46岁至60岁14例,601岁以上7例。(三)季节;有季节记录者38例春季2至4月14例,夏季5至7月11例,秋季8至10月11例,冬季11月至1月2例。二、病程病史有病史记录者56例,发病3天至15年不等。发病半年以上者35例。三、症状、舌、脉统计结果(一)症状诊断指标;在103医案中共记录症状87种,676症次,平均每例医案7个症状(一)主要诊断指标如下:往来寒热58次,胸胁支满43次,心下悸动42次,自汗38次,食欲不振35次,口渴32次,胁痛32次。(二)舌质有记录者21例其中淡舌(淡、淡红、淡胖边有齿印、暗淡)19例,舌苔有记录者35例其中白苔(薄白、白滑、白腻、白干)31例,薄黄、黄腻、黄白相兼共4例。(三)有脉象记录者47例共12种变化90脉次。最多的4种脉象如下:弦30次,细12次,沉12次,数9次。四、用药规律如下:阳虚饮盛者重用桂枝、干姜,加白术、茯苓;疟疾加草果、常山;呕吐加半夏、生姜;气滞腹胀者加枳壳、陈皮;黄疸加茵陈;阴血不足加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心烦,失眠加五味子;骨蒸盗汗加黄芪、鳖甲;津伤口渴加天冬、玉竹、太子参。五、本证在现代医学疾病中分布如下:(一)消化系统(二)外感热病(三)泌尿系统(四)神经系统(五)呼吸系统(六)妇科。小结:(一)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成年人为多,四季可发病,但冬季发病为少。(二)主要病因,感受外邪和情志不畅两方面。基本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脾胃虚寒,寒热错杂,气化失调。(三)主要诊断指标:寒热往来,胸胁支满,心下悸动,自汗,食欲不振,口渴,胁痛。舌质淡,苔白或黄,脉弦、细、沉、数。(四)对于不完全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但只要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之病机者,皆可用之。(五)给药途径为口服。剂型为煎剂。服法为日1剂,5至7剂为一疗程。恢复期以健脾益气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