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疗 小 结
我的母亲郑杏娣今年80岁,原来患有胆结石、胃窦炎。2006年 7月下旬,她感觉四肢无力,伴有气急、热度38度。我们立即带她去祁连地段医院就诊,挂了10天盐水(用的抗菌素药),热度仍然不退; 8月10日我们又带她去大场医院看病,做CT检查发现右侧肺部有一个肿块;8月17日入住闸北区中心医院作进一步治疗,每天用大量抗菌素药,8月25日再一次做CT检查,发现右侧肺部肿块丝毫没有减小,反而更加饱满了,尺寸约6cmX 5cm,且胸腔内有积水,疑似肺癌。医生告诉我们家属,因为我母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又很差,已不适于手术治疗,只能靠药物进行维持,估计生命只有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我们全家焦急万分之时,通过病友(是胡道华教授以前的病人)介绍,我找到了胡道华教授,向他作了咨询。胡教授耐心地听了我对我母亲病情的介绍,并细致地看了我带去的CT报告及病历。看后他安慰我不要着急,只要抓紧治疗,我母亲的病不进行手术也是可以治疗的,并详细地为我介绍了他本人独创的“胡氏经络灸割治癌疗法”。
我获得了这个鼓舞人心的信息后,立即为我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第二天即2006年9月4日马上带着我母亲前往胡教授门诊处就诊。当时我母亲还有热度,体质非常地虚弱。胡教授详细地为我母亲做了检查,并先开了中药,两周后我母亲的热度退了下去(胡教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给我母亲早中晚量三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到了9月29日,胡教授亲自为我母亲做了“灸割手术”,同时继续吃中药。期间,灸割部位排出许多恶臭的脓液(排毒物)。术后母亲的身体慢慢好起来,胃口也好了,精神状态也好了。
我们根据胡教授的要求,仍然坚持每天为母亲测量一次体温,做好记录,并每天按时服用胡教授开的中药。现在,我母亲体温非常稳定,并能自己起来烧早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重增加了6斤,脸色红润有光,体质明显增强,说话的声音都响亮了。
2007年2月27日,我们带母亲去大场医院做了CT检查,检查结果是:右侧肺部肿块明显缩小,尺寸为4CMX2.5CM,淋巴结钙化,胸腔内已无积水。
胡道华教授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是个平易近人的好医生,是个名副其实的“华夏创新名医”。我们十分地感谢胡教授。同时也感谢李医生和沈医生等所有好心人为我母亲治疗期间所做的一切,衷心地谢谢!
朱惠定
2007年3月8日
2006年9月4日闸北区中心医院出院小结
胸部CT:右上肺后段占位,考虑为周围型肺癌伴右肺门淋巴结肿大两侧少量胸腔积液
07年2月27日大场医院CT报告
胸廓前后径增大,右肺上叶后段紧邻胸壁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大小约4CMX2.5CM,相邻右侧叶间胸膜增厚,与06年8月10日老片比较,病灶体积明显缩小,密度不均匀。余肺纹理稍粗,未见明显异常影,气管和两侧支气管开口通畅。肺门和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左肺门淋巴结钙化。两侧胸腔无积液。
07年6月22日大场医院CT报告
与07年2月27日老片比较,病灶体积稍有缩小。纵隔内气管隆突前见增大淋巴结。
08年3月12日大场医院CT报告
与07年6月22日老片比较,病灶体积稍有缩小
09年12月4日大场医院CT报告
与08年3月12日老片比较,病灶大小基本相仿。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左肺门淋巴结钙化。两侧胸腔无积液。

注:患者自08年起就没再继续服药了,至今仍身体健康,还能在田间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