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身即为修道 [图]

 雨霖收藏屋 2012-03-30
 
 
 
 
修身即为修道
 
 
 
 
文/祝 福

 
 
 
       《大学》载:“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说的是人因为有亲爱、贱恶、畏敬、哀矜、傲惰而有偏颇,故而引谚语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中庸》载:人之其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此两节贯穿起来,讲到修身,修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有载: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此语与孔子的“过犹不及”说的是同一个道理,说的就是“中”,且“中”即是“道”。

        庄子《齐物论》有云: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其言'庸’即是'用’也。朱熹在注释《中庸》时曰:中为道之体,庸为道之用。

 
 
 
        怪不得朱熹将《大学》、《中庸》特意从《礼记》中抽出单独列篇,此二文皆是儒家的形而上学!
        《易经》中也谈到了“中”,八八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二、五之爻位列上下卦之中,即是'中’,中者,下有辅弼,上有靠山,因此安稳。按一三五属阳,二四六属阴,如阳爻居阳位(一三五),阴爻居阴位(二四六),则得'正’。既中且正,则天下大治,万物葱荣。这里不得不佩服蒋公一下,蒋公字中正,这名字起得实在是了不起!

        当五位为阳爻时,既中且正,且在天位(六爻以二为单位,是为天地人三才),所以有'九五之尊’的说法,原来缘止于此。'九五之尊’上有第六爻,为天道,下有第四爻为良臣,所以焉有天下不治的结果?

 
 
 
 
        儒家的“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论是一对矛盾体。但圣人孔夫子是有言在先的,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无论善恶,人之本性本来差不多,主要是看后天'习’得怎么样,这个'习’亦即'修身’。修身修什么呢?《中庸》开篇即讲到:天命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即为天理,在阴阳、五行的变化及相生相克中产生了天理,天理赋予人道,即为仁义礼智信之'德’,所以“天命谓之性”的'性’并非本性之性,乃是天道赋予人的'人德’,这么理解,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两句了。“率性之为道”,率性并非草率地依着自己的小性子,乃是遵循人德,亦即'天命’,就是'道’;'修道之谓教’,按照'道’的原则行事,则可教化天下。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得就是'修身’的重要性。但家齐国治天下平并非修身的终极目标,乃是《大学》开篇所说的“在明明德”,儒家欲以入世为依托,欲彰显'天道’的美德才是儒家的终极目标。
 
 
 
  
  
 
 

(2012/03/30雨霖转载/编辑/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