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精义之一

 昵称76496706 2021-08-08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天命:天之所命,天之所赋。命有赋予、命令义。郑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朱熹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天命作为名词,与天道同义,就道体而言称为天道,就道体之流行而言称为天命。命有命令和流行义。董仲舒说:“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天命是天道之命令,天性即生命之本质。

之谓:“之谓”不同于“谓之”。戴震说:“古人言辞,'之谓’'谓之’有异: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凡曰'谓之’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孟子字义疏证》)甲“谓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对乙的解释,乙是甲的称谓。甲“之谓”乙,是甲也可以称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称作人,是一种隶属关系。换言之,谓之,两者完全等同,可以划等号。之谓,只是用之来说明而已,不可完全等同起来。

见(xian):显现,明显。
中节:合乎礼制。节,节度,这里可理解为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

 
新译:

天道命令也称性,遵循本性也称道,修养中道也称教。道是不可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没人看见的所在也很谨慎,在没人听见的所在也很戒惧。越隐蔽处越明显,越细微处越显著。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

喜怒哀乐没有发表出来的时候,称为中;发表出来符合节度,称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的大道。达到中和境界,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各遂其生。
 
东海解读:

《中庸》对中庸之道的精微广大高明中正作了深入透彻的论述。本章是全篇纲要,阐发了中庸之道的形上依据、注意事项和伟大作用,堪称中道主义总纲领。
 
主义者,主体也,本位、第一位也。儒家对任何主义都保持警惕,不许陷入任何主义,陷入各种集体主义固然不入流,陷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等,也有违儒家的中正。儒家是仁道,中道,称为中道主义,方便而已。在儒家中,以下词语和概念,儒学、孔学、仁学、良知学、周孔之道、孔孟之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仁本主义、良知主义、仁道主义、中道主义,相互可以划等号。
 
“天命之谓性”的天和性,都属于形而上,是中庸之道的形上依据。性是就生命而言,天是就宇宙而言。天命之性,就是天性、本性,就是下文“诚者,天之道”的诚,就是“十六字心传”的道心,孔子的仁,王阳明的良知。《易经》:“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天命之性,自然也是大亨以正的。
 
率性而行,就是中庸的道路。率性,遵循本性。孟子说“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率性就是践形。进修中庸之道就是教,德教政教,礼乐刑政,都属于教。朱熹说:“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
 
道心惟微,最难体会;人心惟危,容易出差。故修道之人,必须戒慎恐惧于人所不睹不闻,时时刻刻自诚其意,自正其心。人所不睹不闻之时,更要慎其意念之动和喜怒哀乐之发,视听言动都能以礼自治。
 
慎独这个概念有二义,一指谨慎于独处之时,一指谨慎于意念之隐。曾子说:“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这段话是对慎独最好的解释。
 
《大学》两次说到君子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论·法象》说:“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胡可简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愼幽微,虽在隐蔽,鬼神不得见其隙也。”作者强调的就是慎独。即使在隐蔽无人之处,鬼神亦不得见其有缺失。隙,本义为壁缝,引申为缺陷。
 
曾国藩在逝世前的一年零一个月,总结自己一生修身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中,慎独是根本,是体,他说:
 
“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

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能够慎独,方能修身,方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任何时候都与道同在,永远不弃不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之道,不可或离。人和社会如果行不由斯道,违离斯道,就会出问题,甚至走上邪路。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这是绝对性的表述。凡事不可绝对,绝对容易极端,但中道即仁道具有绝对性。也可以说,中道是人道之最高。
 
或说:儒家中正实在,人道所不可缺,若说境界之高,毕竟不如佛教。答:儒家境界特别高明,正因为道德特别中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必须高明到极致,方能证悟和践行中庸之道。佛教虽然高明,未能道中庸,所以相比儒家,终究有所逊色,归根结底还是不够高明。佛道虽不错,难免索隐行怪之嫌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而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四书集注》)
 
未发之中即是天命之性,这是无双无对的超越性的善,可说是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可称为至善,超善。发而中节之和,则是相对于恶而言的善,是习性之善。
 
论天命之性,君子小人相同无异。正如王阳明所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小人的问题是为“人欲”所蔽,人格不成,大本不立,发不中节。
 
天命之谓性,性发而中节,为情之正,为达道。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中“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这句话,可以与《中庸》互注。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道圆满无漏,中和,堪称中华特色的普世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真理性和普适性。全体自有大用,体大自然用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讲的就是中道的无限作用,无边大用。把中和发展到最高境界,天地各得其位,万物各遂其生,众生各正性命。泰卦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道用中。董仲舒说:“阳之行始于北方之中,而止乎南方之中;阴之行始乎南方之中,而止乎北方之中。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起皆必于中。”圣人法天而行事,故圣人之道莫尚乎中。
 
求中是易学原则。《易经》64卦384爻,五爻位吉爻最多,达38爻;其次是二爻位,达34.5爻。五爻位居上卦之中,二爻位居下卦之中。于此可见,文王所演之易,本身就是崇尚中德、中道的,孔子“十翼”只是进一步对中德、中道加以详细阐述。
 
《彖传》在阐释卦辞时,64卦中有40卦论及“中”的问题。如中正以应、中正以通、中正有庆、中行无咎、得中道也、乃得中也、刚中而应、刚健正中等。并提出了许多关于“中”的概念, 如位中、久中、刚中、积中、大中、中正、中行、中道、中节、中和等等。
 
中,即是本体论又是价值论还是方法论,即体即用,全体大用,体用不二。儒经说中,有时偏重于体,有时偏重于用。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中,用也;“允执厥中”、“未发之中”的中,体也。“致中和”兼体用而言,中为体,和为中之用,中为内圣,和为外王,致中必和,致和必中。
 
中字本义是中心,当中,又有三种引申义。甲骨文字形中字象旗杆,上下有旌旗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故“中”有正义;中者象物平分对折之处,故“中”有平义;《说文》说“上下通也。”故“中”有通义。能够允执厥中,以之处物则平,以之为己则正。既中且正,则可以通天下之情。
 
中庸的庸字有三义。
一为用义。《说文》:“庸,用也。”中庸就是用中。《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唯用中而后可通道得道。《经典释文》引郑玄《三礼目录》云:“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中庸在正文中出现,始于本章引仲尼语,郑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可见郑玄同时认可二义。

二为常义,恒常,不易。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章句》)
 
三为和义。《广雅释诂》《广雅三钟》并云:“庸,和也。”中庸即中和,道中庸即致中和。朱熹认为:“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中庸章句》引游氏言:“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三种解释都有经典依据,都通,以第一种最为原始。
 
中庸就是恰恰好,为人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处世接物不亢不卑;为政合乎人情天理,能够与时偕宜。中庸之道,恰似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中庸是分辨君子和小人的第一标准。时中是君子的特征,也是儒家的一大原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是未发之中,是体;“君子而时中”的中,是已发之中,是用。
 
中与时相辅相成,时是时机、时宜、时代性。时中,意谓合乎时宜、与时偕宜、与时消息、与时俱进的中,动态的中。孟子所赞孔子“圣之时者”也。朱熹说“随时以处中”“中无定体,随时而在”,甚为准确。郑玄释为“时节其中”,孔疏谓“谓喜怒不过节也”。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