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保康县立足山区特色发展核桃特色产业

 bdcxrh 2012-03-30

2008年06月10日来源:湖北省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6月10日讯 湖北保康县位于长江上游的鄂西北,现有记载的木本植物109科305属1018种,全县土地总面积483.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356.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4%。
    2007年,保康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总体思路,将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建设的重点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予以培植。科学制定了核桃产业发展“155”的规划目标,即:用10年时间、全县新发展核桃基地50万亩、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全县已完成核桃栽植面积2.1万亩,调运优质核桃嫁接种苗80余万株,落实全县核桃育苗基地807亩,配套育苗采穗圃140亩,有效促进了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
    一、发挥比较优势,做到科学决策
    该县林业局于去年八月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核桃树18万株,折合面积6000余亩,已挂果的有7.5万株、2500亩,年均产量约22万斤,实现收入仅200万元。大致表现为,一是栽植零星分散。全县大约2.5万个农户都或多或少的种有核桃,但大多数分布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二是品种多而杂。已挂果的绝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当时引进种苗来自全国各地,品种混杂,“老龄化”程度高。三是效益上处于望天收。大部分核桃树既没有通过修剪、施肥、防病治虫等技术管理,也没有进行品种改良,效益很低。全县现挂果核桃树平均单株产量仅3斤左右。据统计,全县还有约5万株成树没有嫁接、修树等管理,基本无收。四是产品流通渠道窄。目前,全县没有一家核桃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产品的收购、加工与销售主要依靠千家万户单打独奏,没有统一规格、统一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产品商品率、知名度都很低。为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全面分析论证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将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确定为促进该县林农致富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
    二、坚持又好又快,合理制定规划
    一是统一品种。该县林业局在通过外出考察、联系,多方调查论证,确定了适合保康发展的核桃主导品种,并成功引进优质种苗,同时要求全县主栽品种控制在2-3个,不得乱引乱种,保证核桃的品种质量。
    二是统一育苗。全县以林业部门、企业、大户为依托,建立了核桃良种育苗基地,无论是育苗单位、企业或个人育苗,都要按照规定取得相关资质,并接受县林业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育苗质量安全。
    三是合理选地。按照全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各乡镇都抽调了得力人员到山头地块,认真规划选地,落实发展面积。大部分核桃基地都建立在平地或坡度25°以下的地块,平均海拔在400米至1500米之间,进行规模化连片种植。
    四是突出重点。按照“统一布局,连片种植,打造精品出亮点”的原则,各地都以经济实力强的村、整村推进村、实力强的户和有积极性的户为发展重点。
    三、立足宣传引导,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强势宣传动员。首先层层召开了会议进行发动。全县召开了核桃产业发展动员会,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核桃专家李保国教授对乡镇技术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培训,从县到乡镇、乡镇到村组层层召开专题会、动员会、现场会传达会议精神,并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其次是借助媒体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核桃产业发展政策、进展情况、成功典型、种植技术和市场行情,采取不同形式把各类信息宣传到群众中去。再次是外出参观学习。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核桃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增强信心。
    二是部门帮扶得力。该县挂钩扶贫单位,对其帮扶的村,都将核桃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帮扶内容,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筹措资金。县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加大对发展核桃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县林业部门安排大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县扶贫办对整村推进的村,适合发展核桃产业的村,都将核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给予扶持。
    三是注重政策激励。该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乡镇纷纷出台了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该县龙坪镇对今年新栽植的核桃苗木,每株给予1元的苗木补助。同时,全县建立了3个示范基地,各乡镇、村均建起了核桃产业示范片,形成了层层有示范的格局。
    四、狠抓配套服务,立足基地建设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一方面,该县林业局在全县待栽地准备阶段及核桃苗栽植前,就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核桃专家李保国教授来该县指导、讲课,常年聘请河北绿岭果业公司的技术人员驻该县巡回指导,解答技术难题。各乡镇都安排了至少3人参加的《全县核桃种植技术培训班》。另一方面,县林业局积极研究制定核桃种植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使每个种植农户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种植,严把建园质量关。同时,印发技术资料,召开全县不同时期的现场会。初步统计,全县召开各类现场会、培训会达到200多场次,参与培训人员达到2.6万人,印发技术资料达到2万份。
    二是部门配合紧密。在苗木调运时,从起苗、装车、运输、分配、栽植各个环节,各乡镇均安排有专人负责,保证了核桃苗木起苗后第一时间装车,第一时间运输到各乡镇,第一时间将苗木分配到了各村各户。县相关部门也是全力配合,县商务局、县石油公司积极协调,保证了运输车辆所需柴油;县财政、农行、信用社积极搞好结算服务,保证了核桃苗木款及时划拨;农业、供销等部门积极准备核桃产业发展所需物资,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五、加强机制建设,推进产业升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四大家”领导包乡镇,挂钩扶贫单位负责所挂村的核桃产业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把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县“两办”及县林业局加强对核桃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检查督办,把发展核桃产业任务目标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综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二是整合核桃发展资金。为实现十年全县核桃面积发展到50万亩的目标,积极通过整合中央、省市和本级财政支农资金,吸纳农民自筹、社会投入和银行贷款资金,集中财力,发展核桃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是成立龙头公司。为搞好核桃产业发展,林业部门引进个体老板成立了保康县圭萃园果业公司,着力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产业发展与公司运作结合起来。目前该公司已建起200亩的育苗基地及50亩的种植示范基地,不仅为全县的核桃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搭建了一个规范的平台,而且公司负责为全县核桃种植户提供配套物资服务,同时,该公司计划育苗结束后马上引进设备建设核桃加工厂,为全县核桃统一加工销售、创立品牌打好基础,这有效解决了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保证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为确保核桃种植户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该县寺坪镇依托龙头公司组建了寺坪镇核桃协会,黄堡镇也组建了核桃专业合作社,将全镇的核桃种植户网络到一起,全县正在筹划成立县级核桃专业合作组织,有效促进了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确保了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