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小学见闻(5):校本教研关注“男孩”

 映雪的萤1.168 2012-03-30

英国小学见闻(5):校本教研关注“男孩”

(2011-05-30 19:19:01)



英国小学见闻(5):校本教研关注鈥溎泻⑩(男孩的教育引关注)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提高教师素养,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在英国也是如此。看着忙碌的教师和大量的课务,要在英国学校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记得一位中学副校长不无感慨地说“老师把更多的时间去做事情,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想怎样把事情做好”,也许就是当下英国中小学教师的现状。看来“只想不做”不行,“只做不想”也不行啊。一位领导曾经给我们这样的勉词“会想的人聪明,会做的人能干,爱想的人智慧,爱做的人幸福”现在想来这个勉词也适用于英国老师。

英国的小学到底什么时候交流教学经验呢?按我观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正式的咖啡时间,一类是正式的业务沙龙时间。上周我去南安普敦访问的范良火教授就对教师教学知识有研究,研究结论是: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来源,相对来说,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以及“在职培训”是教师提高教学知识的最为重要的来源。英国的小学,教室就是教师的办公室,(中学里就是同学科的教师一个办公室),所以咖啡时间就是同事日常交流的最佳机会。英国老师的咖啡时间风雨无阻,已经成为每一位老师的习惯,“喝茶喝咖啡不是因为口喝”而是一种习惯。每一天这个时间大多数的老师就聚集在一起,喝点咖啡喝点英国红茶,聊聊天,说说事,放松放松,补充点能量,获取些信息,有时就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随意地进行一些研讨和交流,有时相互交换一些教育的资源,有一次我就看到中学数学组正在讨论《每日邮报》上的一则新闻“为什么英国的数学老师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他们在一起激烈讨论,一边生气,一边表达自己的见解,我想这就是一种日常最普遍的研讨。我觉得英国的咖啡时间已经成为小学全科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很好的调节缓解作用。在中国,那能不能为教师开辟一个“闲暇时间”,不一定喝咖啡,也可以喝茶,吃点心。我想这个时间一定是老师的最欢迎的时间。

当然,更有计划性的校本教研还是需要专门的时间和主题。圣彼得小学的校本教研方案非常完善,由lijuan副校长分管研制。每一个星期的周二下午3点半至5点,一个半小时。我们观摩到的校本教研主题是“男孩的教育”。在国内的学校,校本教研以学科为主,很少涉及这样的主题,以前有人也建议组织一些跨学科的教研,“总觉宽泛,乏于主题”,英国的这次观摩给了很大的启示。事实上,“男孩的教育”也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前不久孙云晓的新著《拯救男孩》畅销,得到共鸣,就说明这是一个关注的热点。

之前,老师们已经分组在收集材料,并且已经独立做了一些思考。现在把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哪些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正面的帮助有哪些行为?负面的妨碍学习的有哪些行为?

老师们都是基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所以提出的一些信息都很具体,并极富针对性。比如积极的因素提到“男孩对于视觉冲击大的感兴趣,喜欢教学中互动,最好带有一点竞争性,能够动手做”等等;负面的因素提到如“男孩不喜欢坐在那里不动的时间太长”,有老师补充“男孩尤其不喜欢坐在地毯上太长时间”(因为教学时常常围坐在地毯上一起听故事等)“男孩不理解有些评价:比如老师说什么方面做的比较好,希望怎么怎么样?男孩往往不知道希望后面的意思”。老师们收集的信息真是具体。

英国小学见闻(5):校本教研关注鈥溎泻⑩(教师小组讨论)

校长主持也很到位,先请老师们分成几个小组把自己的意见集中到一张大纸上写下来,派教师代表表达小组意见。最后校长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也可能不是一个学校的事,因为有人曾提到“英国的课程标准是一个女性化的课程标准”。那么在短期内能够改进的办法有哪些呢?我觉得这种组织活动的方式既能集中大家的意见,又变为落实。有时很多的教研活动,“听起来建议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有办法落实的”,有时我们也把这样的言论称为“正确的废话”。校长的主持就是点名了主旨,明确了任务。老师们又分成小组去讨论,把意见集中起来。

当场也提炼了几条意见“多让孩子来表达讨论的结果”“课堂上尽可能多动口,多动手”“让孩子解释给别人的同学听”“多一些相互之间的评判,自己评判,同学评判”。

这次众多小学校本教研中的一次活动而已,也许在选择主题上,在组织方式上都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校本教研,因此也积累很多先进的校本教学经验。

比如:教师的备课模板的设计,到底备课备什么,学校有规定的格式,同时要求老师提前备好3天课,根据教学情况再确定第4,5天的教学,还研发了一套学生的作文的批改符号系统。既方便教师批阅,又方便学生修改,构成了师生相互理解的话语体系。

这些富有校本特色的成果的形成,说明这样的校本教研还是有效果的。英国小学见闻(5):校本教研关注鈥溎泻⑩(作文批改的符号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