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南京城墙坚固之谜

 汕头能率 2012-03-31

揭开南京城墙坚固之谜

  “明城墙上几乎每一块砖都用了'实名制’,这是它的最大特色之一。”

  尽管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洗礼,今天的明城墙仍然完好地保存下23.743公里的长度。究竟屹立不倒的秘诀何在?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的专家们近期发现的明代砖窑给出了一些答案。

  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学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建议,动用20万工匠在当时的都城,今天的南京修筑城墙。

  这段历时28年完工的明城墙,环在皇城之外,全长约为35公里,设有13座城门。史料记载,明城墙的砖石并非在南京城内集中烧制,而是由全国32府148个州县共同承担,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2007年10月,一本“镇志”成为专家追踪明城墙官窑遗址的崭新线索。《彬江镇志》上有一段关于洪武年间造城砖的记载,但内容极其简单,难以作为确切凭证。

  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杨国庆和专家刘斌等人,亲自赶往江西袁州区彬江镇。经过多方打听,穿过袁河北面一个杂草丛生的土坡,他们果然看到了一组规模较大的砖窑群。让他们意外的是,在砖窑中竟然还遗存着完好的城墙砖。“墙砖上保存着与明城墙砖一样的铭文,砖两侧分别印有阳文楷书的字迹。”

  杨国庆告诉记者,这是关于当时负责人官位和名字的记载。“明城墙上几乎每一块砖都用了'实名制’,这是它的最大特色之一。”毫无疑问,眼前的遗址就是明代砖窑!之后,杨国庆一行人沿着袁河一路寻找,在彬江县到分宜县绵延三公里的路段上,竟发现了许多砖窑遗址。

  有关砖窑的情景,尽管时隔数百年,却一直在当地的村民中口口相传。“绵延3公里的江西袁河岸边,曾经有成百上千个大小不一的砖窑。工匠们迎着火炉,夜以继日地取土、造砖坯、装窑、烧制,白天晚上都是红红火火,在建南京城的十几年间都没有停息过。”

  可是,深谋远虑的朱元璋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在江西大规模建造砖窑,然后将砖石运送到都城筑墙呢?

  答案和泥土有关。“起初,我们也很难理解,但看到当地的'高岭土’便豁然开朗了。” 杨国庆告诉记者,因为朱元璋对明城墙的建筑质量要求极为苛刻,所有砖都要求“质地坚硬,声音清脆”。而江西盛产的“高岭土”土质细滑,制造出的砖质地坚硬,而且几乎不透水。

  杨国庆的办公室里就放着一块他从现场拾取回来的城砖,这块砖重约20公斤,长40厘米,宽19厘米,高10.5厘米,质地坚硬,声音清脆,上面也制有清晰的铭文。

  当时的明城墙砖大多都是由官兵制造。“因此有一种可能,在明城墙建成后,官兵统一撤离,留下一些多余的砖。但当时这种城砖意义重大,所以百姓也没有机会得到,因此会随着砖窑一直保留到今天。”

蜿蜒30多公里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公认的现今保存最完整、最坚固的城墙之一,600多年栉风沐雨,依然坚不可摧。明城墙坚如磐石的秘密,就在于其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
南京明城墙所用的砖块,都是长江中下游附近的府(州)、县烧制的。今天,细心的游客还可以在一些城砖上发现斑驳的铭文,除时间、州府外,还有监造官、烧窑匠、制砖人、提调官(运输官)的名字。
砖上刻人名的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责任到人。无论是监造官、提调官,还是烧窑匠、制砖人,砖块质量如有问题,都会受到惩罚,谁也逃不掉。据记载,交砖时,检验官会让两名士兵抱砖相击,城砖不脱皮、不破碎,声音清脆,方为合格;如果城砖掉皮、破碎,声音混浊或有裂缝,则为不合格。不合格砖块一旦超过规定数量,则该批城砖即被定为不合格产品,必须重烧。如两度检验不合格,铭文中记录的有关提调官及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就会受到严惩,重者甚至会被砍头。
启示:
责任到人的做法,以及严厉的处罚措施,使每一个参与建造城墙的个人和组织,都从心里对质量充满了敬畏。这是南京明城墙质量得以保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若没有严格的责任约束或责任不清,那么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留下质量隐患。对企业来说,质量管理既是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管理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