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验区之窗 >> 历史文化 >> 触摸古夜郎的神秘 —— 访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太...

 邹超亚 2012-04-01
  ◎人物档案 梁太鹤:1950年3月生,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研究员。1995年至2003年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在西南地区从事田野考古30多年,是国内著名考古学家。2000年任赫章可乐考古发掘副领队,主持可乐考古发掘,在33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了108座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墓葬,出土文物540余件,取得丰硕成果。可乐考古发掘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主要学术成果:长期从事文物考古研究;主持撰写有《贵州传统工艺研究》一书;主持编写了《赫章可乐二OOO年考古发掘报告》;论文《崖葬与越僚关系》、《铜鼓与铜鼎》、《传统工艺与传统工艺博物馆》、《贵州苗族银饰的文化特征及其他》、《杨守敬及其书法》等20多篇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民族学研究》、《考古与文物》、《考古学报》等。
  
  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历史上200余年的建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曾经举足轻重的方国、历代学者的多方猜测,让夜郎古国迷雾重重。9月24日,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太鹤应中共毕节地委党校、毕节地区社科联的邀请到地委党校作了题为《关于可乐考古与夜郎研究的一些问题》的讲座。其间,本刊就赫章可乐的考古发掘及其与夜郎的联系等对梁太鹤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记者:梁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在考古工作方面,目前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梁太鹤:整体上看,贵州的考古在全国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虽然这些年来考古发展有比较大的进步,但我们的硬件、队伍及所作的研究,还处于开始起步阶段。贵州的考古工作进行得比较扎实、研究比较多、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的,还是毕节地区。我们最早在全国有影响的考古发现就是黔西观音洞。这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学者认为这是和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可以媲美的一个遗址。这也是贵州首次在全国有影响的考古发现。由于有观音洞等考古发现,在贵州带起了一批考古研究人员,逐渐把贵州的考古工作开展起来。
  除观音洞旧石器遗址外,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就是赫章县可乐遗址的发掘。
  记者:可乐考古发掘获“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请梁老师介绍一下可乐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可乐考古遗存所展示的文化面貌。
  梁太鹤:赫章可乐考古遗存最早发现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做工作是在60年代末期。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到本世纪初期,大的发掘我们共进行了9次。可以用一句话来归纳:可乐遗存是贵州夜郎时期的考古研究和发现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存最集中、经过发掘揭示的考古文化特点最突出、考古和历史研究进行得最深入、考古发展前景最长远的一个地区。就在可乐坝子周围的小土山上,我们考古已经发现了14个墓葬群,发现了至少2个居住遗址。但这个发现不是它的全部,可乐的考古调查还值得去深入进行。在这么一个小范围内发现这么多的遗存,这在全省范围内是没有的。在这个点上发掘的从战国到东汉的墓葬有300多个,但这个发掘在可乐的遗存中还只是冰山一角。
  已经发掘的墓葬里面发现的遗迹、现象、文物,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面貌,特点非常突出,既不同于四川的巴蜀文化,不同于云南的滇文化,也不同于贵州南部以及广西、广东南越和南越周边的文化,更不同于我们东边的楚文化。她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文化品种。这个特点在全国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按照历史上文献上的记载,西南这边战国到汉代的文化中,有几支比较大的文化。比如巴蜀文化、滇文化、南越文化,包括楚文化晚期的遗存,都是在记载中有的,考古上已经发掘了,而且范围已经大体确定,基本文化面貌已了解。但其中的夜郎文化一直就是一个谜。夜郎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她的范围在什么地方?始终就没有搞清楚过。历史记载说不清楚,只有靠考古发现去揭示出真实面貌了。以可乐为代表的这一段考古遗存的发现,对证实夜郎文化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
  可乐考古遗存所展示出来的特点非常突出,不同于周边的几种文化类型。可乐这个地方,按照历史记载的方位,应该就是在夜郎文化的范围之内。因此这引起了整个学术界的重视。而且可乐遗存发现的一些文化现象非常特殊。比如可乐发现的“套头葬”,是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的。“套头葬”就是用大的铜器,如铜釜等,套在死者的头顶上去埋葬。这种埋葬方式不仅在全国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未见报道。这种现象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葬俗,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什么样的意识、什么样的信仰?此外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文物发现,比如兵器、生活用具等,都显示了一种很独特的文化面貌。在研究夜郎文化的时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所以在申报“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时候,最初我们都感觉到资料并不是太丰富,我们自己都不是很有信心,只是按照要求把材料报上去,最后评上了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见当时的考古界、学术界对可乐遗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是极为重视的。
  记者:除可乐外,威宁中水考古遗存也是毕节地区重要的考古发掘,中水与可乐遗存有什么差别?
  梁太鹤:毕节地区考古发现除了赫章可乐外,还有威宁的中水,也有很多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发现。这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做工作,直到近几年,这个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水遗存的延续时间比可乐遗存的延续时间还要长,它早期的一些遗存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晚一点到战国,到汉代。和可乐遗存所展现的文化面貌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与云南昭通、鲁甸一带同属一个区域的文化。在贵州范围内,他又是一个特点比较突出的考古遗存区域。贵州真正和古夜郎时段联系起来的考古区域除了可乐、中水而外,还有就是在黔西南以普安同鼓山为中心的区域。在巴蜀、滇、南越、楚几种文化包围的区域内,和夜郎文化有联系的考古遗存发现就这3个大的区域。这3个区域遗存之间有一些联系,比如一些纹饰、器物的造型等,有相似的地方。但又各有各的特征。这就涉及到怎么样给这3片考古文化定性的问题,怎么去研究她们相互间的关系和差异。
  记者:“夜郎”是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一个部族或族群,建立过政权,是贵州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可乐遗存和古夜郎国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梁太鹤:我们不要急于下可乐就是古夜郎中心的定论。虽然可乐遗存很有特点,这是夜郎地区、夜郎时段内非常重要的一个考古遗存地点。在贵州研究夜郎方面,这是最为重要的资料。但是到目前,我们所发掘的墓葬没有这个地区部落最上层人物的墓葬。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找到古夜郎国王族成员的墓葬。我们所发现的文化面貌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面貌,她统治阶层的核心的东西发现不多,没有足够的有力的证据。就目前可乐、中水和普安同鼓山考古遗存发现,虽然这3个地方的文化有联系,但区别也很明显。也就是说,可能她们属于不同的部族。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定论哪儿就是夜郎,有待于以后的发现丰富后,才能最后论证这个问题。
  根据历史记载,“夜郎”是一个族群,她可能有不同的群体,由不同的部族(或部落)组成,这些不同的部族未必都叫“夜郎”。古夜郎国我们可以称其为“方国”。在夜郎的地域问题上,有广义的夜郎(即大夜郎)和狭义的夜郎两个概念。大夜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汉书》记载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筇都国”,这是个相当大的区域,超出了实际夜郎国的境界。后有学者认为夜郎国不可能有这么大,于是提出了狭义夜郎的概念,即夜郎势力达到的范围。真正夜郎文化的中心,应该是狭义夜郎范围。关于狭义夜郎,现在出现了8种以上的说法,但都难以找到有力的证据,这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考古发掘研究进一步去证实。
  记者:在对考古遗存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梁太鹤:毕节地区有个好传统,就是历来重视考古遗存的保护。全省最早的文物局就是在毕节地区建立的,在可乐还建了文物工作站,这在全国都是做得很好的,在贵州更是开先河之举。对历史文化遗存,首先是要保护好,至少是让她有效埋藏在地下。同时考古部门做好计划,不断的来开展工作,有计划的发掘研究。在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方面,最近我了解到几个好消息:一个是我听说我们毕节地区投资200万元去保护开发黔西观音洞,这很难得;还有一个就是可乐大遗址保护规划据说已获国家认可,预算金额1.7亿元,虽然最后能得到多少资金还不知道,但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在研究和利用历史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持科学的态度。毕节在经济发展中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毕节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许多很有特点的自然风貌外,历史文化也是很好的资源。有黔西观音洞遗址、可乐遗址、中水遗址,还有以大方奢香夫人为代表的彝族历史文化。能够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旅游的文化含量就会丰富。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应该怎样利用,这还需要专业和行业人士去认真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