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T、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设计思路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4-02

《探究T、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设计思路

T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T为自变量,其他条件如所使用的底物、酶和PH等应保持一致,实验成功的关键应在加入酶之前让底物先在各自温度下处理至少5分钟,以确保试管内外温度一致.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可用下表来表示(淀粉酶为市售的,最适温度为60℃):

步骤

内容

试管1,①

试管2,②

试管3,③

1

可溶性淀粉

1号2ml

2号2ml

3号2ml

2

等量淀粉酶

①号1ml

②号1ml

③号1ml

3

控制不同的温度

60℃(5min)

沸水(5min)

冰块(5min)

4

混合可溶性淀粉与淀粉酶

混合1与①

混合2与②

混合3和③

5

加入等量的碘液

1滴

1滴

1滴

6

观察实验现象

溶液不变色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蓝色

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PH为自变量,其他条件如所使用的底物、酶和T等应保持一致,实验成功的关键应在为淀粉酶创造出不同的PH环境,以确保试管内淀粉酶置于不同的PH值下.

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常可以用下表来表示(淀粉酶为市售的,PH为5.5-7.5):

步骤

实验操作及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2

注入等量不同PH的溶液

蒸馏水1ml

NaOH1ml

HCL1ml

3

注入等量可溶性淀粉

2ml

2ml

2ml

4

温度条件及保持时间

60℃(5min)

60℃(5min)

60℃(5min)

5

加入斐林试剂试剂并摇匀

2ml

2ml

2ml

6

水浴加热煮沸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7

观察实验现象

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浅蓝色)

无砖红色沉淀(浅蓝色)

 

《数理报》生物版必修1 第13期08.9.26

例析二道关于ATP的实验设计题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素有细胞内的即时供体之称。生物体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够被利用。从实验考查的角度上讲围绕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的设计题很多。下面例析2道:

例1 某同学做了一项实验,目的是验证ATP能使离体的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这一现象。

(1)实验中,必须待离体肌肉内自身的    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2)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______(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_______与否以后,再滴加_______(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3)试想,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解释原因。

解析:本题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实验中,必须待离体肌肉内自身的ATP消耗之后,再进行实验,以避免由于自身ATP的存在而影响实验结果。为避免葡萄糖所引起的影响,因此应先加葡萄糖。由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物质,不会引起肌肉收缩。如果先加ATP,由于ATP没有被消耗完,造成即使加葡萄糖也会收缩的现象。

 

答案(1)ATP(2)葡萄糖溶液  肌肉收缩  ATP溶液(3)如果外源ATP尚未耗尽,会出现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也会收缩的现象,造成葡萄糖也能被肌肉直接利用的假象。

例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ATP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

要求:(1)自选器材、试剂;

(2)写出实验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

(4)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本题属于条件开放型实验设计题。可从课题要求入手,进行逆向思维。实验设计的思路一般是:明确目的要求→确定原理假设→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设计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具体的说:①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作为实验材料;②将发光器捣碎,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③可用葡萄糖、蒸馏水作对照实验,它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重新发光。

答案:(1)器材和试剂:培养皿,试管,活萤火虫(取其尾部发光器备用),ATP制剂,0.1%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蒸馏水。

(2)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标号A、B、C。

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捣碎的发光器和生理盐水,观察现象。当发光器熄灭时,立即进行下一步。

③分别往试管A、B、C中加入ATP制剂、0.1%葡萄糖溶液、蒸馏水各5mL,观察现象。

(3)结果预测:试管A:恢复发光,试管B:不再发光,试管C:不再发光。

(4)对照实验:B、C是对照实验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