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国荣:王阳明与道、佛(文摘)

 成德明 2012-04-02
根据《年谱》记载,王阳明疏离辞章之学后,曾于1502年告病回越,筑室阳明洞,行导引术。导引在当时主要属道教一系的修行方法,阳明潜心于此,显然表现了对道教的某种认同。事实上,早在1488年,王阳明就开始对道教产生了兴趣。这一年,王阳明到南昌完婚,举行婚礼这一天,他信步走人一个名为铁柱宫的道观,见一道士静坐榻上,便向其请教有关养生之论。听了道士的解说后,阳明若有所得,于是与道士相对而坐,直至破晓。铁柱宫的这一番经历,也许是王阳明接触道教的开始,而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阳明不时对道教心向往之。
    在阳明日后的教法中,我们似乎仍可隐隐地看到道教对他的影响。
    1498年,王阳明依朱熹之教循序读书,不仅所得甚微,而且郁思致疾,苦闷彷徨之余,又与道士谈养生。此时,距铁柱宫之行已差不多有十年之久,王阳明的思想较十年前无疑更为成熟,因而这种举动显然不同于少年时代的偶然冲动。三年后,王阳明奉命至江北审查案件,事毕,便前往九华山观景览胜,沿路止宿于无相寺、化城寺等处。当时,山中有一位道士叫蔡蓬头,善谈仙道,阳明慕名前去拜访。然而,尽管王阳明礼节周到,但蔡蓬头却似乎不愿与阳明深谈,只是一再含糊其辞地说“尚未”。在王阳明的一再恳请下,蔡蓬头才说:“你终不忘官相。”结果二人相视一笑,就此道别。蔡蓬头的评语颇有意味,官相似乎象征着儒家的圣王境界,“不忘官相”背后所隐含的是未能忘怀儒家的圣王之境。这一时期,王阳明的心态确实较为复杂。宋儒的理论进路固然扦格不通,但成圣的志向却又难以放弃;遗世人山诚然有其吸引力,但归隐山林又与平治天下相冲突。蔡蓬头的那一番话,有意无意地触及了阳明思想中的这种内在矛盾。
    然而,对王阳明来说,道教对他来说毕竟非“正道”,因而难以满足他对“第一等事”(成圣)的追求。相反,极具人伦关怀的他即使在出世意向萌发之时,仍无法忘却对父辈与祖辈的责任。在儒与道的这种冲突中,前者最终战胜了后者。不难看出,王阳明对“第一等事”的追寻,蕴含着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儒家的人伦原则,而对他来说,这种原则就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与出入道教几乎同时,王阳明亦常常游心于佛家。1501年,在审案完毕游九华山期间,他不仅接触了不少道教中的人物,而且与佛家禅师也有交往。他有时甚至留宿寺院,在清风朗月下与猿鹤同听和尚唱偈念佛。此情此景,本身便颇有点禅的意境。遇到熟悉佛教历史的老僧,则与之共话禅家旧事。即使在归越养病期间,王阳明亦常往来于佛寺,有时甚至借居禅房。这里无疑隐含着某种超越的追寻,不过,相对于理论上的契合,诗境与禅意的呼应在此处显然占了更多的比重。如同对待道教一样,王阳明似乎并未完全在“道”的层面上达到与佛家的认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