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的思索

 山爷wzs0718 2012-04-03

                        清明节的思索

 

清明节的思索
    舶来的愚人节刚过,紧接着就迎来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清明节。中国政府已经将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可以看到中国人加强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尤其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浮躁盲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一味稳定剂,来安抚众生轻浮、散漫的心。如同前面的愚人节一样,我们被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带走得偏离了中国人固有的前进方向。中国人的性格坚韧不拔、朴实厚重,因为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绵延流长。我们有一条以“孝”文化为基础的坚实根基,开辟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特色文化的康庄大道。我们中国的文化兼容并蓄,却又和而不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吸纳了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总结出一套独步于世界历史的特色文化。其实我们不妨冷静的思考,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历史古国,都在各自领域上创造了不朽的文明。文化是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基础。正如我们现在还在和2500年前的古圣先贤取经对话一样,尽管时空转换,但是这种厚重的文化价值却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我们作为中国人尤其应该引以自豪,我们应该庆幸生在这样的文明国度。
    看门人经常说我们作为人尤其应该认真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易经》中说我们人类的使命是:“参赞天地之化育”!诚如宋朝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为“横渠四句”。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可见天地生养我们不是让我们来破坏!来造恶业!我们人类来这一遭是代天地行公道,为万物创造生存空间,继承发扬古圣先贤的悠久灿烂文化,为千秋万代开演一套和平、富强、民主的太平盛世的佳话!如果我们活着只是像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真是辜负了天地,辜负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可我们究竟继承了多少!我们真的有愧于天地、万物、祖先!我一直相信,我们既然生而为人,就要像个人一样的活着!每一个人都有其原因存在!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要问一问:我们因何而生?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儒家说我们存在就要担负起“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这个“化育”,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生化,就是万物进化生养,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使它进步和谐;一个是教化,就是我们要肩负起德育教化的使命,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参赞就是帮助的意思。佛家说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了因果,或者说了生死。了生死就可以成佛!怎样了生死呢?了因果就可以。有人以为什么都不作就对了,其实那是无记业!成天吃了喝,喝了睡,那是无记业,来世可能做猪呢,那是畜生道!学佛不是昏沉、散乱、要保持灵明、清净之念!那个念不是善恶之念,不会作业!它会帮助你跳出轮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中国人便全体动员,祭扫祖先。清明节正是踏青的好日子,古人这时候便成群结队到野外郊游。而祖先的墓地也在那些青山绿水之间,可谓旅游、祭扫一举两得。这个传统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也因为这个千古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中国才得以延续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孔子曾经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想想小日本拍的那部《殡葬师》(原名《入殓师》),真真是深得其中之三昧!我们说,慎重而神圣的对待死者,并且矢志不渝的追慕祖先,人民的思想道德自然会得到净化和提高。当然这句话也指我们应当谨慎对待自己所面对的每项工作,不仅是工作,以致生活、学习各方面,当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它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要对自己精益求精,务必达到尽善尽美,譬如国家的一条政策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它导致的后果,这条政策是否深得民心民意;老百姓是否因此获利得福,否则就不要实施。而国家之所以昌盛和进步也在于每一条政策和制度的正确和完善!话说回来,孔子的话之所以值得让我们深思和反省,恰恰证明了来自2500年前的智慧是多么的意味深长。可能孔子已经意料到当时以致以后人类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制定总结一套历史的文化,我们中国迟早要亡国!那么清明节的存在恰好填补了中国人生存的一种盲目和虚无。人类是感情的动物,而对于家庭和亲人所表现出的感情尤为炽烈。我们都是父母所生所养,我们都有生老病死,父母不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正如我们一样也会告别这个世界。他们辛勤养育我们,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所以我们要恭敬慎重的对待长辈的葬礼,当然我们反对铺张浪费而更加注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通过一定的仪式和礼节表达我们的思念和哀伤,表达我们无尽的感恩之情。虽然长辈不在了,我们也要在心里当做他们还在身边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管束我们、教育我们。所以我们不敢胡作非为,不敢让祖先蒙羞。
    每逢清明,我们要率领子孙后代,一齐来到祖先的墓地,献上一束思念的花朵,点燃一根圣洁的香烟,表示我们不敢忘记祖先的遗训和教导,因为我们的身体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我们是祖先希望的延续。孩子们都和我们一样在墓地肃穆恭敬的行礼。他们在奇怪地发问:“为什么我们要祭扫?他们是谁?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他们?”我们坚定地说:“孩子,他们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力量!这是我们中国人得以继续奋斗,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仰!”“虽然他们不在了,但他们永远在我们心里!他们一直陪伴我们,鼓励我们,保佑我们!”孩子笑着说:“他们难道是佛菩萨吗?”我们也笑着点头说:“差不多吧,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来自于孝道精神,不是盲目的偶像崇拜!我们在心里感恩祖先、追慕祖先,思念祖先就是一种信仰,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这是一种无法言传的真情!”孩子们似懂非懂,终于他们也长大了,他们也做了父母长辈,他们终于明白了祖先意味深长的话,他们也用这句话教育他们的孩子。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得以自豪的优良传统,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继承着祖先的文明和智慧,我们一代接一代的履行着祖先的足迹和教导。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承上启下的根,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源远流长的魂,清明节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祖先的恩情和遗志,不要忘记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因为我们也有老去的一天,也会成为后代的祖先,但愿我们有朝一日九泉之下见到祖先的时候,都能够欣慰地说:“我对祖先没有愧疚,我对后代没有遗憾,我真的做到了!”

                                                           2012.04.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