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名胜对联·江苏(2

 寒冰水鎏 2012-04-03
 
 
中华名胜对联·江苏(2)

 

 

 

    本组收盐城、淮阴、如皋、海安、太仓、吴江名胜联

 

社稷已墟,尚有怀中六尺;

君臣不死,直从海底千秋。

*孙榘题盐城陆公祠仰止堂

 

沥胆披肝,眼看山河已破,衣裹千行之泪;

竭忠尽智,志存不辱社稷,身负六尺之孤。

*盐城陆公祠仰止堂

 

泪洒西风,湿透朝衣浑是血;

身沉南海,洗清宋骨不沾腥。

*宋于汴题盐城陆公祠仰止堂

 

巫支祁井低深潜,澜恬洪泽;

阿罗汉波间重出,福佑清淮。

*麟见亭题淮阴清江浦淮渎庙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使青龙偃月,隐微处不蔽青天。

*淮阴关帝庙。 赤兔:关羽座骑名。 偃月:关羽使用的兵器名  

 

果然第一英雄,忠在君臣,义在兄弟,使不忠不义人,对此应教愧杀;

真个无双豪杰,德兼文武,行兼春秋,让有德有行者,拜焉越显神通。

*淮阴关帝庙

 

名园别有天地;

老树不知岁时。

*淮阴荷芳书院
 

大隐寄淮壖,十亩芳塘涵德水;

高怀拟绿野,满园花木绣春风。

*钱梅溪题淮阴荷塘书院。 壖:城郭旁或河边地,亦作“堧”

 

洪水想当年,幸怪锁洪湖,十万户饭美鱼香,如依夏屋;

清时思俭德,祝神来清浦,千百载泳勤沐泽,共乐春台。

*麟见亭题淮阴禹王台。 怪锁洪湖:相传作乱的水怪巫支祈被禹王锁于洪泽湖中。 夏屋:大屋。《楚辞·大招》:“厦屋广大,沙堂秀只”春台:喻太平盛世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在外,平成河汉江淮。

*麟见亭题淮阴禹王台

 

绿绮一弹留雅奏;

青山数点学高人。

*如皋水绘园,在江苏如皋公园内,初为明代冒一贯的别墅,明亡后,文学家冒辟疆隐居于此,后废。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汪璞庄(之珩)于水绘园旧址“洗体池”上,构楼以为游息之所,用杜诗“残狂小明楼”之句,名其楼为“水明楼”。 绿绮:琴名,传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琴

 

作尉到江皋,喜云山话旧,樽酒论文,消荡乡心忘异地;

登楼怀水绘,观一镜平波,半宙蕉月,依稀风景说当年。

*钱昌颐题如皋水绘园

 

秀句满江国;

芳声腾海隅。

*翁方纲题如皋水绘园  

 

二三星斗胸前落;

十万峰峦脚底青。

*郑燮题如皋水绘园

 

几经劫火尚澄鲜,望隔苑斜阳,犹想见胜国骚人,高庭裙屐;

一入风尘难免俗,趁名园雅集,也聊当皖公山色,闲话莼鲈。

*胡维藩题如皋水绘园。 皖公:安徽八公山。 莼鲈:莼菜和鲈鱼,晋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起,想起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脍,弃官回吴中故里,后引申为思念家乡

 

杖履逍遥神自适;

楼台宛转曲皆通。

*如皋水绘园

 

深院观心,院外六桥桥上月;

倚窗纵目,窗前一镜镜中花。

*如皋水绘园

 

橐钥无传,一卷伤心狱吏火;

户枢不蠹,片言终古活人方。

*沈竹安题如皋华佗祠。 橐钥:指华佗所著医书《青囊》。 户枢不蠹: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比喻经常运动可以不受外物侵蚀,《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活人方:使人活也,谓医生能救治人之生命,活人书喻医书,宋朱肱著书论伤寒,即名“活人书”,宋陆游诗:“满怀空贮活人书”

 

薄海奉金仙,梵宇恢弘千载上;

编师扫倭寇,苍碑突兀两楹间。

*郭雍南题海安西场刘景韶将军平倭冢碑,该碑原置镇上“惠民寺”内

 

寇不敢缨,敌犹感化;

烈侔刚毅,清拟双虹。

*王秉衡题海安韩紫石墓。韩紫石,名国钧(1857-1942),海安人,清光绪举人,曾两任江苏省长,为苏北著名的爱国人士,该联镌于第一道门楹柱上

 

两间正气钟淮海;

毕世精诚贯日星。

*海安韩紫石墓。该联在墓地第二道石碑坊中部  

 

力挽狂澜降生,先大禹一日;

滂流惠泽在世,多如来五年。

*海安韩紫石墓

 

海道昔曾经,虾子湾头,一叶扁舟支半壁;

祠堂今重建,凤凰山下,千秋词客吊孤忠。

*海安文信国祠

 

四围疏柳,三径荒苔,人来通海泉旁,古寺夕阳供凭吊;

一曲小桥,半湾流水,地接学山园外,平林烟景足勾留。

*吴养涵题太仓人民公园。 通海泉:在海宁寺旧址,明·洪武卅一年(1398)由张宗源凿泉四眼,久旱不竭,人谓通海。 学山园:在太仓公园西边,明尚书张辅之子张灏筑,复社领袖张溥晚年居此

 

煮茗剧长设,看岭上寒梅,堤边垂柳,到此无分宾主;

抛棋时一笑,问亭中铁釜,井底清泉,曾经几度沧桑。

*王君麓题太仓人民公园

 

有志奋身裹马革;

无言骚首望龙沙。

*吴养涵题太仓北望亭,为董学舒捐建,学舒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寄迹太仓,筑亭以怀思乡之情。马革:即马革裹尸,谓战死沙场,《后汉书·二四·马援传》:“(援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死在儿女手中邪?” 龙沙:地区名,古时指我国西北部山地和沙漠地区

 

墨妙建新亭,点缀园林景色;

文明耀古国,发扬艺术光辉。

*王君麓题太仓墨妙亭,在城北淮云寺内,由元顾信建,原建筑早毁,碑存太仓公园内

 

圯可见新,快娄东亭轰墨妙;

断能复旧,摹吴兴石刻归来。

*太仓墨妙亭。 娄东:指太仓。 吴兴:县名,宋书法家赵孟頫为吴兴人,后人称其“赵吴兴”。 归来:赵孟頫所书《归去来辞》碑

 

赵管风流传墨妙;

林园觞咏继兰亭。

*吴凤子题太仓墨妙亭  

 

墨痕垂娄水,长护新亭同仰止;

妙迹传鸥波,远珍遗范式高风。

*潘景郑题太仓墨妙亭。 娄水:即娄江,源出太湖,东北流经苏州、昆山、太仓等地。 仰止:仰望,向往,《诗·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鸥波:赵孟頫号。 高风:高卓之风范

 

公园移名迹,已胪列古碑旧刻,又何论周秦椎鲁,宋元流媚;

茂绩溯前贤,更历尽沧海桑田,总难忘三吴水利,复社声华。

*狄斗南题题太仓墨妙亭。 胪:序列,陈列。 椎鲁:鲁钝,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十四·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复社: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士大夫为代表的民间社团之一

 

七次下西洋,破浪乘风,刘家港口飏旌纛;

盛名传后世,铭碑雕像,天妃宫里纪功勋。

*王君麓题太仓郑和纪念馆,在太仓刘家港,19857月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之时将刘家港天妃宫改建。 刘家港:在太仓浏河口,曾有“天下第一码头”之誉。 天妃宫:在太仓浏河镇

 

使节七回西,横贯亚非,祖国声咸传异域;

勋名三保盛,交流文化,友邦祀庙纪丰功。

*凌霜红题太仓郑和纪念馆
 

说什么劳力劳心,一到此间都适意;

看这样树人树木,十年后已尽成才。

*王君麓题太仓浏河艺芳园

 

饮水思源千万代;

井亭戚浦永留名。

*陆君毅题太仓时思井亭。 戚浦:戚浦塘曾有戚家军修浚过,故称

 

笃诚情性,公正心肠;

勤劬事业,优美文章。

*太仓师范,建于1923年。 笃诚:真诚,厚实。 劬:劳累

 

云窗雾阁事恍惚;

金支翠旗光有无。

*集韩愈、少陵句题太仓昙阳观。 恍惚:也作“恍忽”,隐约不清,难以捉摸  

 

此间无半点尘埃,入座飞觞,留得沧江月醉;

隔岸惟数家灯火,有人载酒,定牵春水船来。

*太仓春水船,明代乡贤殷奎读书处,为“沧江八景”之一

 

自喜轩窗无俗韵;

亦知草木有真香。

*戴支毫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小轩

 

贴水芳园,花好月圆成妙趣;

临江古镇,地灵人杰享盛名。

*马国征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小轩

 

吴江明月千秋在;

祖国风貌万里同。

*江波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旱船

 

华榭开时,喜集域中人,贴水芳园画意,半池莲叶容鱼戏;

草堂行处,退思天下事,生风熏阁琴声,千树桐花任凤游。

*定慧题吴江同里镇退思草堂。 贴水芳园:退思园内建筑皆紧贴水面,故有“贴水园”之称。 退思:《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臣也”

 

由退思进;

因忙得闲。

*夏衍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迎宾室

 

奇石尽含千古秀;

异花长占四时春。

*戴支毫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琴房

 

琴室停云静;

天桥生月明。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琴房  

 

竹梧秋雨碧;

荷芰晚波明。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菰雨生烟

 

四时物华常新,花气氤氲,小园犹存当年风貌;

五湖烟水相通,池光潋滟,清景可延远近佳宾。

*夏炎德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座春望月楼,园内主要建筑之一。 五湖:同里镇周围有同里、九里、南星、叶泽、庞山等五湖

 

艺秀辞工人所乐;

水流花放吾其游。

*徐穆如题吴江同里镇退思园

 

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

嘉树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

*夏炎德题吴江同里镇岁寒居

 

门将河光春色好;

园中鸟语话幽香。

*戴支毫题吴江同里镇岁寒居

 

梨瓮开时,正花落鸟啼,春风拂面;

楸枰战罢,看天高云净,秋月满怀。

*洪钧题吴江同里镇任园

 

一泓月色含规影;

两岸书声接榜歌。

*吴江同里镇东溪桥,亦名晋安桥,东入同里湖,西接市河,为“同里八景”之一,名“东溪望月”。同里镇为文化古镇,据方志载,自唐代起,至清嘉庆十五年,共出状元一人,进士三十八人,举人八十人,居民习文成风,故有“两岸书声接榜歌”的联语。 规影:指洪桥半圆形桥洞倒映河中所形成的圆形。 榜歌:渔歌

 

古塔摇红迎旭影;

罗星晕碧锁溪光。

*吴江同里镇东溪桥。罗星:洲名,在同里湖中  

 

一线晴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带吴歌。

*吴江同里镇渡船桥,在吴江县同里镇西郊,又名“西津桥”,相传摆渡老船工,为人忠厚,渡客从不计较渡资,颇得同里敬重,一次,有一京官经此,念其孤老无依,慷慨解囊,以备老人善后,老船工将其所得和多年积累尽数购得砖石建桥方便过客,故名“渡船桥”。又一说,该桥为吴越的分界线,桥东属越,桥西归吴,故联文“一线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

 

春入船唇流水绿;

人归渡口夕照红。

*吴江同里镇渡船桥

 

永济太平南北路;

落成嘉庆廿三年。

*吴江同里镇太平桥。太平桥、吉利桥、富观桥,均在同里镇城区内,当地习俗,凡红白喜事,都要吹吹打打经过这三座桥而后再前往目的地,是为图吉利,讨口彩

 

共解囊金成利济;

好留柱石待标题。

*吴江同里镇谢家桥

 

云头艳艳开金饼;

水面沉沉卧彩虹。

*苏舜钦题吴江松陵镇垂虹桥,俗称长桥,有99孔,已毁,现存残迹。 金饼:即太阳

 

八十丈虹晴卧影;

一千顷玉碧无瑕。

*杨杰题吴江垂虹桥

 

插天螮蝀玉腰阔;

跨海鲸鲵金背高。

*郑澥题吴江垂虹桥。 螮蝀:虹的别称。 鲸鲵:鲸鱼,雄曰鲸,雌曰鲵

 

式廊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

蔚然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

*吴江白龙桥,在盛泽镇郊,属太湖风景区。 利涉:顺利渡河  

 

风送万机声,莫道从拳犹易举;

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

*吴江白龙桥。 万机:盛泽是著名丝绸之乡,故曰“风送万机声”

 

岁稳登云,每多凤侣;

势怀傍汉,自有仙俦。

*吴江凤仙桥,在铜罗镇,为五孔石柱平桥,清宣统元年(1909)始建,1923年募捐银六千五百元重建,桥长三十九点六米,宽二点七五米,楹联阴刻在桥柱上,这副联在桥的东面

 

凤治垂虹,南连越水;

仙源涌日,此接吴江。

*吴江凤仙桥
 

坐而言矣,起而行矣;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吴江风仙桥栖凤亭

 

化日光天,相安无躁;

栉风沐雨,且住为佳。

*吴江凤仙桥留仙亭。凤仙桥为梁式桥,桥南为栖凤亭,桥北为留仙亭

 

遥听隔岸,绫梭弥思物力;

最喜结邻,村社永赖神庥。

*吴江登云桥

 

姊妹三条联运影;

桑麻四野便行程。

*吴江登云桥

 

策杖闲听,两岸机声连牧笛;

临流远眺,一泾帆影伴渔舟。

*吴江目连桥  

 

满山芳草仙人药;

一径清风处士坟。

*徐大椿自题墓联。徐为清代名医,该联于清乾隆卅八年(1772)病逝前自撰,墓在吴江八坼镇

 

旧址难寻,相距八百二十年之久;

高风可仰,总在三万六千顷之间。

*吴江鲈乡亭三高祠,在松陵镇西门外

 

逝水如斯,愧我重来问道晚;

高山仰止,始知今日布衣尊。

*丁初我题吴江鲈乡亭三高祠

 

秋色满东南,看滩回钓雪,桥卧长虹,廿五年宦迹重经,大好停车爱枫晚;

乡心动寥廓,忆屋绕春山,村堆黄叶,三十载归田未赋,且教借箸味莼羹。

*蒋犀林题吴江鲈乡亭三高祠

 

快哉风与庶民共;

今夫山一拳石多。

*张琮题吴江庞山快风亭

 

湖水波平,一片空明莺脰碧;

钓徒仙去,千秋风致鳜鱼肥。

*吴江莺脰湖,在吴江南廿公里,北接太湖。 莺脰:湖泊名,在吴江西南,形似莺脰,故名

 

政绩在斯民,溯唐宋明有五大夫,吴郡楷模二千石;

馨香隆厥祀,立功德言垂三不朽,太守风规九百年。

*吴江五贤祠

 

鸳鸯在梁鱼在藻;

松柏有心竹有筠。

*吴江平望慵园

 

娄南应主藏天星,斯万斯千多多益善;

吴下擅具区水利,余三余九陈陈相因。

*薛时雨题吴江积谷仓。 娄:古县名,治所在今昆山东北。 吴下:吴国的代称  

 

其谷宜稻,既坚既好;

自天降康,乃绩乃仓。

*薛时雨题吴江积谷仓

 

大义惟敬宗,收族最先,割千百亩膏腴,其川三江,其浸五湖,荷锸决渠同食福;

达孝以继志,述事为善,经一再传封殖,我仓既盈,我庾维亿,瓜绵椒衍永承庥。

*薛时雨题吴江王氏义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