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百科书馆 2012-04-04

  前两天听到《白毛女》中的一首陕北民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于是,就想要提笔来写一下红枣。

  红枣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实在太普通太常见了,它颜色鲜艳,味道甘甜,生吃、熟食、煮粥、熬汤皆可。红枣的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也不低,它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面黄肌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精神不安、妇人脏燥、贫血烦躁等症。此外,红枣能够调和百药,缓和药性,甚至解药毒。中医当中,红枣常常被用做药引子。在民间,流传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每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之类的民谚,说明老百姓对它的功效是很认可的。

  果中佳品,食药兼得,既尝美味,又补身体。这红枣好吃,还需吃得好。比如可以做一碗八宝莲枣粥:取小枣30克,莲子、白果、栗子、橘饼、龙眼肉、百合、葡萄干各15克,粳米60克,加清水1500克煮粥。能够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病后体弱、失眠的人最适用。还可以做红枣花生汤:取红枣10枚、花生米30克、冰糖适量、玫瑰花3克,同煮,食枣喝汤。添加了玫瑰花,这汤喝起来香喷喷的,而且健脑护肝、养心安神,对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统统都有效。说到这些吃吃喝喝的事,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选购优质红枣的秘籍:捏之要干燥而不粘手,有紧实感;视之果形短壮圆整,颗粒大小均匀,核小,皮薄,皱纹少而浅;掰开枣肉而不见纹丝,肉色淡黄;食之甜味足,肉质细,则为上品。

  前边说了,红枣的好,在民谚当中脍炙人口,其实真要论起这些民俗、民情来,关于红枣的话题又更多了去了。在我们身边最普通常见的,每一场正宗的中国式婚宴上都必不可少要上这么一道象征“早生贵子”的甜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就是其中的四大物件。此外,在许多地方,新婚之夜婆婆会把大红枣儿扔进洞房,新郎、新娘抢着下炕捡枣,这叫做“送子枣”,同样象征早生贵子。除了早生贵子的象征意义,红枣还有辟邪的作用,比如在盛产大红枣的陕北,腊月初一这天,为了辟邪求吉祥,孩子们胸前都要挂两串用甘草节、黑豆、红枣间隔串起来的“枣牌牌”,极为好看。按规矩,“枣牌牌”要挂到腊八这天才能吃,但嘴馋的孩子们往往等不及,零零碎碎地就偷吃光了。另外,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之日,还要蒸“枣山”。所谓“枣山”,就是将白面卷成圈,加上红枣,垒成山状,蒸熟,然后敬献灶神。做好的“枣山”既是食品,又是艺术品,陕北婆姨们的心灵手巧都尽显其中了。

  当然,红枣并不只是下里巴人的最爱,也时时受到阳春白雪的青昧。文思敏捷、博古通今的大才子纪晓岚酷爱吃枣,是沧州金丝小枣的“铁杆儿粉丝”,诗才旷世的他自然也没有忘记吟咏一下家乡的小枣,他曾在27岁时作《食枣杂咏》六首,借枣明理,讲出一番番人生真谛。纪晓岚老来著书,对家乡物产更不免情牵意挂,所以还在书中讲到了相关的枣艺:“枣未熟时最畏雾,雾邑之则瘠而皱,存皮与核矣。每雾初起,或于上风积柴草焚之,烟浓而雾散,或排鸟铳迎击,其散更速。”

  在我国北方的红枣主产地,人们传说在很久以前,观音菩萨外出巡游,遇上一位名叫河的老翁与他的儿子秦、儿媳晋一家三口正在开荒种地,他们种下的小树郁郁葱葱,翠绿的树叶间粒粒红果放着金光,煞是诱人。为了帮助他们浇水,观音把自己白玉净瓶里的水倒了出来,流成一条河,老翁河被册封为河神,就是今天的黄河,秦和晋二人也分别成为了黄河两岸陕西、山西人民的始祖。他们种下的小树,当然也就是今天我们在这里说的枣树,后来成为了黄河沿岸各地鼎鼎大名的土特产。

黄河畔上红枣林,

  红红的枣妹子笑格盈盈,

  采的红来戴的红,

  浑身上下一片红,

  俊脸蛋蛋红小酒窝窝红,

  嘴里还唱着山丹丹红。

  哎哟!枣妹子本是那红人人,

  爱傻了黄河畔上的好后生。

  …………

相比前面的那首陕北民歌,我更喜欢这首鲜灵活泼的《枣妹子红》。那串串玛瑙般的红枣让人垂涎欲滴,而采枣的姑娘更是俊俏迷人,陕北的黄土地上,枣丰人美情更酣,爱情的色彩也像那大红枣一样鲜艳夺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