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清风拂柳573 2012-04-05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长势兴旺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材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做法却完全不同。为了庄稼的丰收,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为了孩子成材,家长们彻夜难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灵深处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好、表现不好时,一些家长却一味指责孩子。我们能不能想想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气候条件变化时,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家长有没有想到更新教育观念呢?

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而现在的许多父母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读不懂这本书。

现在这一代孩子的成长环境,与我们当年的成长环境有了很大不同。他们是看着电视、玩着游戏机长大的孩子。他们没有时间与父母交谈,他们与父母坐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吃饭时间,而这一时间又往往成为“家庭法庭”的开庭时间,孩子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于是,“冷战”一次次出现,“代沟”一次次加深。

那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想的什么?到底需要什么?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这一代孩子生长的需求吧。

1、孩子需要平等

台湾的一位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讲过一件事情:她女儿四岁,活泼可爱,可她发现,女儿最不喜欢逛商店。每次领她去商店,她总是哭闹着不愿进。

这位年轻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为什么不爱来呢?

后来,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一天,她领孩子在商店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妈妈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妈妈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人腿的森林!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大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时不时地会碰到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

这位主持人激动起来。当她把孩子抱起,扛到肩上,准备离开商店时,孩子突然笑了起来,指指点点,不想走了。哇,原来她看见了漂亮的玩具!

这位主持人说:“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示:这只是在空间位置上,我们对待孩子,不能总是站着,居高临下地跟孩子讲话,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那么在思想认识上,在心理上,我们也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认识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我们当家长的,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伏下身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想做什么。不该总是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

全国第四届十佳少先队员华卉,是北京的小学生。当记者采访她时,她说:“我最了解我爸爸,我对爸爸现在的事、小时候淘气的事都了如指掌。我跟爸爸无话不谈。重感情、讲信用是我们相处的原则;‘够朋友’是我俩互相的评价。”

华卉的爸爸叫华桦,他向记者介绍了他和女儿交朋友的做法:“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把她放在柜子上,我站着和她交谈,每天一个小时;女儿长大一点儿后,我就把她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我坐在沙发上和她谈话;现在女儿长高了,我们俩就并坐在沙发上,每天中午吃完饭交谈一个小时,真是习惯了。”

站在同一高度,和孩子平视,这是尊重孩子的具体表现。两代人形成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障碍自会排除,隔膜自能打破。

2、孩子需要家长耐心倾听

聪明的父母也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倾听者。当你成为一个真诚的倾听者的时候,你也就具备了成为孩子朋友的条件。

父母的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说,会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和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当你的孩子长大成人,像山一样站在你面前,你需要仰视他时,他仍然会习惯地俯下身来,像小时候你对他那样,听你说话,跟你谈心。那时,年迈的你,会从内心里感到做父母的宽慰和满足。

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专心倾听孩子讲话的人,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人。

孩子愿意和我们谈心,愿意向我们倾诉委屈,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盼望我们能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些鼓励和安慰吗?不就是希望我们能同情他、理解他、帮助他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鼓励、理解、安慰、支持这些心理营养的需要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对批评、训斥、冷落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刻。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般用哭声表达自己的委屈,如果你用训斥对待他,他不会忍着思考,下次有了委屈,他还照哭不误。可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向你诉说他自己的委屈,而你老是不等他说完就批评,就训斥,他就要想,想得很多很多,慢慢的他会觉得,说了也无用,反而挨训,不如缄口不言。很可能,你的这次批评就成了一把锁,锁住了孩子的心灵之门。

怎样打开孩子这把心灵的锁呢?家长可以找孩子谈心。你可以先给孩子讲下面一个故事:

一个初三的女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她觉得责任不在自己,觉得老师批评错了,感到很委屈,和老师生了气。回到家里,她向自己的母亲倾诉自己所受的委屈。母亲听着,觉得孩子说的不对,想批评她,可自己正患感冒,嗓子肿得说不出话来,张不开嘴,没批评成。孩子觉得母亲理解自己,就痛痛快快诉说,有的话在母亲听来,是该狠狠地训斥一番了,母亲张嘴又想训斥,可还是说不出话来。

女儿痛痛快快地诉完了委屈,母亲终于没能批评和训斥。

第二天放学,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太高兴了,昨天你能理解我,宽容我,让我说完我的委屈,心情好多了,静下心来想,自己跟老师生气也是不对的,今天我已经跟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还表扬了我。要是昨天你不等我说完就训我一顿,骂我一顿,我可能越想越委屈,越钻牛角尖越不痛快。妈妈,我太谢谢你了。”

讲完这个故事,你可以谈自己的感想,和孩子交换看法。

孩子都有情绪偏激的时候,我们大人不也有情绪偏激的时候吗?遇到这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话倒出来。对与不对,先不忙着下结论,更不要忙着打断孩子的话去批评训斥。我们大人在向别人倾诉心声的时候,在诉说委屈的时候,不是也不愿意让别人打断自己的话吗?不是也不愿不等自己说完别人就批评指责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也适用于孩子。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以前那些无拘无束、随随便便谈心交流的日子,你可以诚恳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影响交流的原因。最好,你能向孩子承认,你过去经常打断孩子的话、不等孩子说完就急于批评训斥是错误的。这样,孩子心灵的大门就会重新向你敞开。

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呢?我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做出倾听的姿势。听孩子说话时尽可能与孩子平视,不要居高临下。身体要稍微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不要做小动作,如翻看书报。要看着孩子,用眼睛来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第二,表现出听的兴趣。父母听孩子说话,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才说了没几句话,父母就不耐烦了。并且连续说道“早知道了!早知道了!别烦我了!该干啥干啥去吧,没工夫听你罗嗦!”这样往往让孩子十分扫兴。我们做父母的,不应只关心孩子的吃住、冷暖,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什么时候你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什么时候你同孩子的心理距离就缩小了。

第三,把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倾听孩子讲话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为了显示你对孩子讲话的重视,你可以用表情、语言来向孩子表达。譬如,你的时而微笑、时而吃惊,就表明你对孩子的讲话内容非常在意;你的时而询问、时而夸赞,就表明你对孩子讲话的内容很感兴趣。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只要你表现出了感兴趣的姿态,孩子讲话的兴趣就会产生出来;如果你总是沉着一张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让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毛病。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可能因为小时候没有人倾听他的讲话。孩子从小没有感受过自己语言的魅力,必然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失去应有的信心。

3、孩子需要尊重

中学生的日记本为什么要上锁?是为了防范别人偷看。其中包括防范自己的父母。孩子为什么要向最亲近的父母锁住自己?因为他有自己的隐私。而父母们却认为:你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你还能对我有什么隐瞒?一见孩子的日记、信件一味地藏着、锁着,便越发起了疑心,以为孩子有什么事瞒着大人,于是就采取了许多“侦破”手段,从而触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在孩子看来,大人的这些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

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如果孩子从小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那些对别人彬彬有礼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受到尊重的孩子;那些蛮不讲理、行为粗野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伤害的孩子。

做父母的,要让孩子尊重你,你便要先尊重孩子。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进大人卧室时要先敲门,那么,你进入孩子卧室时有没有敲门?

有的父母总怪孩子乱翻自己东西,你想过没有,你自己是否也常常翻动孩子的东西?

有的父母总责怪孩子不耐心听大人讲话,你是否自省过,你认真倾听过孩子讲话吗?

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要在家庭中建立亲情的乐园,就要从尊重孩子开始,从尊重孩子的隐私开始。

4、孩子需要赏识

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去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去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赏识。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

孩子和成年人有共同之处。我们成年人谁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领导、赏识自己的同事一道工作,谁也不愿意和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专爱寻找别人毛病的人共事;那么,孩子肯定也不喜欢光找缺点的家长。孩子和成年人又有不同之处。成年人在这个单位不被赏识,干得不顺心,可以跳槽,跳到另一个单位去工作;而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被父母赏识,那就没有地方去了。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宏,用赏识的力量把聋哑女儿培养成了博士。他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做父母的人深深思考:“哪怕天下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材之本。

5、孩子需要宽容

孩子做事不妥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刻。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他一起剖析事情原委,孩子可能声声入耳,字字入心,成为孩子进步的一个契机。反之,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并不许辩解,孩子可能因恐惧而撒谎,或愤而抗拒,或破罐破摔,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悲剧。所以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6、孩子需要宽松的成长环境

上世纪90年代,在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惨痛事件: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徐力有期徒刑15年。

为什么一个17岁的孩子会使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为什么一个母亲会惨死在亲生儿子的手中?悲剧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徐力。

徐力的第一句话就说:“我在家里没有一点自由,我很压抑。”他接着说:“我的父母总是把我当小孩看,把我管得很死。我以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有时把不想讲的事情记在日记里,放进抽屉,但现在我家没有一个抽屉是可以锁的,我的任何东西母亲都要翻看,我一点小秘密都没有。我以后就不再写日记了。”

“你和妈妈的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记者问。

“是上了高中以后。在家里,我感到母亲处处在监视我。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我没有资格去接,都是妈妈先去接。有时同学打电话找我,她总是问:‘你是谁?你找徐力有什么事?’问得清清楚楚,才把话筒给我。我跟母亲说让她不要这样,但她总是说:‘我怕你在外面交坏朋友!’根本听不进我的话。后来,同学们都不敢给我打电话,还嘲笑我说:‘徐力呀,谁敢给你打电话?你妈太厉害了!’我有时觉得孤独,想打电话给同学,母亲就说:‘有什么事在学校都讲完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打什么电话?’”

记者问:“你是否因此恨你妈妈?”

徐力说:“恨谈不上,只是压抑感越来越强。在学校我很爱打球,母亲不许我打球,只许我在教室里学习。上高中以后,每天都有晚自习,晚自习前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外面打打篮球。这时母亲经常到学校来,监视我在学校是学习还是玩。他要求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课外活动时间也学习。我有时多少玩了一会儿,晚上回家,妈妈也要骂我打我。她经常打我,用棍子、用皮带、有笤帚,有时把笤帚把都打断了。我曾经跟她说我的理由,但她从来不听。”

记者问:“你在家挨打的事同学们知道吗?”

“同学们不知道。家里的事,不可宣扬。我也不想跟别人说,基本上是把心事憋在心里,或者到外面去大喊几声,排除内心的苦闷。”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妈妈不满的?”

“上高中以后。母亲要求我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要排在班级的前10名,考不到,她就打我骂我。我很想踢一会儿足球、看一会儿电视,但妈妈认为这些都影响学习,老是阻止我。在学校与同学们交往,他们谈些新闻、电视剧,我什么都不知道,插不上嘴。我想看看报纸,妈妈说,高考又不考报纸上内容。每到周六和周日,她也不让我出去玩,就是让我学习。我厌倦了,太单调了。我觉得学习学得很不开心,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你和母亲的矛盾最后是怎么激化的?”

“那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见母亲开着电视在卧室里织毛衣,我想去看几眼电视,母亲又开始斥责我:‘我告诉你,期末考试考不到前10名,我就打断你的腿!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了也没关系……’我心里很愤恨,我觉得我已经很用功了,怎么还这么说我!我一声不吭掂起书包往外走,走到门口,看到鞋柜上有一把铁榔头,于是我冲进卧室,就……”

徐力事件发人深省!

徐力从小是在非常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而这种环境的营造者正是徐力的母亲。对孩子的过高的期望值使她对孩子的爱扭曲了。在这种扭曲了的心理的驱使下,爱变成了监视和压迫,使孩子的人格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当孩子的尊严被践踏得荡然无存之时,也就是孩子的心理崩溃之时,悲剧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类似徐力的母亲那样的母亲,在中国恐怕还有不少;类似徐力的家庭那样的家庭,在中国恐怕还有;类似徐力那样的孩子,在中国恐怕还有。

要解放孩子,就要给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7、孩子需要理想的引领

理想,是照耀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是引领孩子奋发前进的动力。失去了阳光,心灵世界将是一片黑暗;失去了动力,前进的脚步就会疲软无力。

记者采访了一个偏僻山村里的放牛娃。

“你在这里放牛是为了什么?”

“希望牛快快长大。”

“牛长大以后呢?”

“卖钱。”

“卖钱干什么?”

“盖房子。”

“盖房子以后呢?”

“娶媳妇。”

“娶媳妇以后呢?”

“生孩子。”

“生孩子以后呢?”

“让他也来放牛。”

…………

没有料想到,这个采访情节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却诱发了一个高中学生的死亡念头。死前,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为什么要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个好工作。有了好工作以后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来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我感到,生活毫无意义!生命毫无价值!”

写完以后,他服毒自杀。

一个花季少年的自杀,一朵花蕾的过早凋谢,这冷酷的现实给那些只关心孩子分数的父母们敲响了警钟:决定孩子幸福的,不是分数,而是理想。

分数,像一座山,重重地压在孩子的头上,极大地限制了孩子对人生终极目标的思考,把人生的大目标、小目标、远目标、近目标统统归结为一个目标——考大学。孩子成了挣分的机器,分数的奴隶。一天到晚的学习只是为了考个高分,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满意,没有了人生理想这个灯塔的引领,孩子就会感到人生的茫然。

引领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不是说把理想定的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不是硬逼着孩子去摘取永远无法摘到的果实。如果目标过高,孩子就会因压力过大失去信心,会因为长期看不到前途而觉得茫然,会因为对实现目标无望而陷入失望的境地。

有了远大的理想,生活就会有目标,就会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而学习。每天早上,当孩子背起沉重的书包走进学校时,才会充满激情,充满信心。只有那种为远大理想而刻苦努力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的人。

家长不要用当官发财来诱导孩子。如果只为当官发财而学习,为发家致富而学习,那么,你当官发财、发家致富与别人有何关系?这样,你的学习只对你有意义,对别人有何意义?我们要鼓励孩子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大众有贡献的人,要与孩子讨论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要让孩子看一些名人传记以及反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文艺作品,以此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孩子去努力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8、孩子需要体验

在上文说的徐力事件中,记者曾问徐力:“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值得自豪的事情呢?”

徐力说:“有。我曾经是班上的班委干部,我自己也很乐意去做。可妈妈说会影响学习,让我辞去了班干部的职务。学校附近有一位老奶奶,无儿无女,走路都有困难,我和几个同学就去帮助她,轮流为她做饭、扫地。我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可妈妈听说后,不让我去了,说这样会影响我考大学。”

记者又问:“你觉得,你妈妈有没有很需要你的时候?”

徐力说:“在家里,妈妈不要我帮她做任何事情,只让我学习。不过,也有需要我的时候。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她曾让我帮着搬过煤气罐。这时,我会觉得自己长大了,还有点用,像个男子汉……不过,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徐力在17年的记忆中,只有三件事:一是当班干部,二是帮无儿无女的老人,三是给家里搬煤气罐。做这些事让他有一种同样的感受:“我还有点儿用!”这是一个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可贵的体验。但遗憾的是,徐力的母亲没有认识到这种体验的可贵,而认为这样的事与“考大学”无关,阻止孩子继续去做。她没有想到,人在帮助弱者时,最能体验到个人存在的价值。

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当我们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时,记忆深刻的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自己亲自设计、参与过的活动。只要是自己想干的、爱干的、干成的事情,都会终身不忘,这就是体验。

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你不跑起来,怎么知道走是那么缓慢;你不飞起来,又怎么体会到爬行是多么辛苦!

也许一些家长认为,做父母的早已体验过了,太明白利害与得失了,父母们想以自己的忠告代替孩子的体验,让孩子尽量避免误区,少走弯路。可是,缺乏体验的孩子怎能分辨清楚什么是误区呢?

有个初中女孩和当记者的妈妈一起去参加夏令营,下火车时,她把重重的行李交给妈妈,妈妈欣然接受;到营地,妈妈出去采访,女孩到处找妈妈,说自己的药放在妈妈那里了。妈妈回来受到女儿的责怪,却一个劲儿检讨,说是自己的过错。老师问这个女孩:“行李为什么不自己拿着?”女孩坦然地说:“这些事情从来就是妈妈干的。”

许多父母就是这样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当牛做马,干这干那,孩子却不领情;如果干错了,孩子当然觉得都是父母的错。而孩子却天天喊着“我很烦”。今天做父母的累就累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多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使我坚信,对于孩子来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有个男孩要去山区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临行前,妈妈问儿子是否需要帮助,儿子骄傲地说:“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晚上,妈妈悄悄检查了孩子的行李包,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又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很需要的东西。但妈妈也没有帮他装进去。

第二天,儿子要出发了,妈妈问:“东西都带齐了吗?”“都带齐了,你就放心吧!”儿子自信地出了家门。

妈妈目送儿子上路,什么也没说。

几天后,儿子回来了。

妈妈问:“怎么样?很开心吧?”

儿子说:“很开心,就是衣服带得少了点,而且我没带手电筒,每天晚上要想别人借才能出去,这两件事让我很狼狈。”

“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不知道山里比这儿冷。下次再出门,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手电筒怎么没带呢?”妈妈又问。

“我想到了,老师也告诉我们要带手电筒,可是忙来忙去就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应该先列一个物品清单,就像爸爸出差前准备东西那样,这样就不会忘了。”

失误也是一种经历和体验。这位妈妈懂得让孩子在失误中学习,她没有包办代替,也没有横加指责,而是让孩子自己承担起由于自己的粗心带来的麻烦。于是孩子就获得了人生中一次体验。这种体验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也是父母代替不了的。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干这干那,但代替不了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