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半夏泻心汤 | 医源世界

 山村散鹤 2012-04-05

半夏泻心汤

+ 关注 ≡ 收起全部文章

半夏泻心汤加减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附对照组40例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结肠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为主,病变以远端结肠受累多见,但也可累及整个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很难治愈。近6年来笔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结合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UC诊断标准  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UC诊断标准,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等疾病后,按以下诊断标准:(1)有典型临床表现,并至少有内镜三项特征性改变的一项和(或)黏膜活检可诊断本病。(2)有典型临床表现,并至少有X线钡剂灌肠特征性改变三项中之一项,可诊断本病。(3)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典型内镜或X线钡剂灌肠所见者,拟诊为本病,并观察发作情况。(4)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典型既往史,但目前内镜或X线表现无典型改变者,列为“疑诊”随诊。(5)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为UC,可随诊3~6周,观察发作情况。

  按临床严重程度分级:轻度:患者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血沉正常;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黏液脓血便,体温在37.5℃以上,脉搏在90次/min乃至以上,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h。

  按病期分期:活动期、缓解期。

  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轻重分级见表1。
 
  表1  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轻重分级(略)

  1.2  一般资料  100例均系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符合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UC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中药组60例,对照组40例。中药组60例中,男21例,占35%;女39例,占65%;年龄30岁以下9例,占15%,30~50岁36例,占60%,60岁以上15例,占25%;年龄最大62岁,最小18岁;平均病程5.2年;对照组40例中,男17例,占42.5%,女23例,占57.5%;年龄30岁以下5例,占12.5%,30~50岁26例,占65%,50~60岁9例,占22.5%;年龄最大58岁,最小21岁;平均病程4.8年。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见表2。

  表2  一般资料比较(略)
   
  注: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组  (1)内服药,半夏泻心汤加减:基本方:半夏9g,干姜9g,黄芩9g,黄连6g,党参15g,甘草6g,大枣9g。加减:分湿热壅滞、脾虚湿阻两型。 湿热壅滞型:症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伴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苦口臭,脘痞呕恶,大便溏薄,日行数次,有赤白粘冻,小便短赤,舌红(瘀)苔黄腻,脉滑数。加败酱草15g,生熟米仁各20g,广木香6g,白头翁15g,炒谷麦芽各20g,生鸡金15g,赤茯苓15g,生川军后下6g,焙车前子包15g。脾虚湿阻型:症见大便溏泄,清冷,甚则完谷不化,或大便秘结不畅,食后腹胀,面色萎黄,食欲减退,舌淡苔白,脉细弱。加炙绵芪20g,炒白术15g,生熟米仁各20g,淮山药15g,炒扁豆10g,广木香6g,香砂仁(后下)6g,新会皮6g,赤茯苓15g。(2)灌肠药,灌肠方:川黄柏15g,马齿苋30g,败酱草30g,石榴皮30g。水煎成200ml,另加白及粉10g,锡类散3g保留灌肠,若为中度或重度病变,出血量较多,可加云南白药8粒及参三七粉6g。药温宜在35℃~38℃,每日1次,午后或临睡前灌肠,采用左侧卧位,或头低臀高位低压灌肠,灌肠后保留3~4h,20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可继续第2个疗程,应用3个疗程后,再间断灌肠,逐步停药。3个疗程后复查胃镜。

  1.3.2  对照组  (1)内服药,培菲康片剂1次3片,每日2次。(2)灌肠药,以SASP八粒研末,加入100ml生理盐水灌肠。灌肠方法、疗程同中药组。

  1.4  观察项目与检测方法  主症分型与计分标准见表3。

  表3  主症分型与计分标准(略)

  1.5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评定标准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证候、主要症状、黏膜病变、黏膜病理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完全缓解:(1)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舌、脉基本恢复正常;(2)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3)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显效:(1)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2级以上(+++→+),舌脉基本复常;(2)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或++→-);(3)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1)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级以上(+++→++或++→+)。(2)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级以上(+++→++或++→+)。(3)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数<5个/HP。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2.2  临床疗效

  2.2.1  两组间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间综合疗效比较(略)
   
  注: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2  两组间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3大主症总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5。

  表5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略)
   
  注: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3  两组间治疗前后纤维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  两组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后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积分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纤维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略)
   
  注: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反复左、中下腹疼痛伴腹泻近3年。大便每日5~7次,便中带有黏液或便血鲜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全结肠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重度)”。在本院及外院门诊用培菲康片剂、米雅、柳氮磺胺嘧啶、艾迪莎等口服治疗,药后诸症时轻时重、时作时止。为进一步诊治,遂收入我科病房。入院时症见左、中下腹胀痛,泻后痛减,腹泻日行5~6次,便中夹带黏液或鲜血,伴头晕乏力,口干纳呆,形体消瘦,舌淡,苔微黄腻,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湿浊内阻。治宜健脾和胃,散寒清热,行气除湿。口服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干姜9g,大枣9g,党参15g,白术15g,赤茯苓15g,川朴9g,炙甘草6g,白头翁15g,广木香6g,焙车前子包15g,炒谷麦芽各2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剂。口服同时配合保留灌肠,灌肠方:川黄柏15 g,马齿苋30 g,败酱草30g,石榴皮30g,煎成200ml药汁,另加白及粉10g,锡类散0.6g,云南白药8粒及参三七粉6g保留灌肠,5天后患者腹胀痛明显减轻,大便日行2~3次,质烂,少量黏液,便血消失。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腹胀痛消失,大便日行1~2次,质烂,无黏液及血便,胃纳渐增,体重增加1kg,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守上方去黄芩、白头翁、川朴,加炙黄芪20 g,淮山药15g,炒扁豆10g,连服40剂,并继续保留灌肠2个疗程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2个月后复查肠镜提示肠黏膜病变己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UC在祖国医学中归于“泄泻”、“痢疾”、“腹痛”等范畴,多因外邪入侵,或饮食失节,或情志抑郁,或气滞血瘀,或痰饮内停等,损伤脾胃,酿湿生热,下注大肠,导致气血壅滞,蒸腐化脓而成病。腹泻日久,正气损伤,致脾肾阳虚或阴血亏耗,形成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变,以至病情反复,缠绵不愈。因而在治疗上不仅要重视除湿,还要重视健脾及顾护阳气。半夏泻心汤见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原书用于治疗心下痞满,呕而肠鸣的痞证,后世在临床实践中扩展了本方的治疗范围。药物配伍精悍得体,具有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投、升降两调等特点。再以清热化湿、排腐解毒、涩肠止泻、止血生肌之品保留灌肠,使药液直达病所,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既清利肠道湿热,又使肠道黏膜更快修复。通过中药内服以治其本,保留灌肠以治其标,内外合治,标本兼顾,以提高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黄连、党参、甘草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芩、干姜、白芍有局部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作用。近年来,又对半夏泻心汤进行了许多药理试验,发现半夏泻心汤的确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学基础[2~5]。

  综上所述,随着中医药研究开发的迅速发展,中医在UC治疗中疗效好、价格低廉、毒副反应少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治疗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周金黄.王筠默.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0,243,247,98.

  2  张志军.汉方药对化合物48 80引起胃黏膜损害的抑制效果.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4):10-12.

  3  吴发义,顾武军.半夏泻心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血清MDA和SOD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6):14.

  4  加濑义父,早川晃正,石毛敦,等.半夏泻心疡の止泻作用の研究.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5,46(6):92.

  5  温武兵,张桂珍,叶向荣.半夏泻心汤调和胃肠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学报,2000,15(2):66.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201500 上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中医内科

 

日期:2006年7月19日 - 来自[2006年第7卷第2期]栏目

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为伤寒误下所致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的心下痞而设。笔者在临床上用本方加减治疗膈肌痉挛、胆汁反流性胃炎、妊娠恶阻、冠心病心绞痛等,均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隅如下。

  1 膈肌痉挛
    
  患者,男,34岁,2001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因情志不遂而出现反复呃逆3年余,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无好转,故来我院就诊。症见形体消瘦,呃逆频作,呃声低沉,脘痞,精神倦怠,口干,纳少,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既往有浅表性胃炎史。辨为肝胃不和,胃气上逆。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10g,法半夏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3g,薤白12g,竹茹10g,枳壳10g,大枣5枚,炙甘草5g。7剂,水煎服,日1剂。11月24日复诊,呃逆减轻,诸症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继服上方7剂,药后诸症已平。
   
  按:《景岳全书·呃逆》谓:“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本例因情志不舒,致肝胃不和,中焦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方中法半夏、干姜、薤白辛以散郁,黄连、黄芩苦泄郁热以降胃气,枳壳、竹茹宽胸止呕,党参、炙甘草养胃补虚。

  2 胆汁反流性胃炎
    
  患者,男,29岁,2002年6月5日初诊。吐酸及胃脘部隐痛半年余,曾在某医院做胃镜检查,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因过食辛辣油腻食物而吐酸,胃脘痞满、隐痛加重,并有烧灼感,口干苦,纳差,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厚干,脉滑数。辨为胃肠郁热,中焦痞塞,气机升降失常。予半夏泻心汤化裁:太子参10g,黄连6g,黄芩12g,法半夏10g,吴茱萸3g,煅瓦楞子15g,枳壳10g,竹茹10g,炮姜5g,炙甘草3g。7剂,水煎服,日1剂。6月12日复诊,述药后矢气较多,脘痞隐痛及吐酸等症减轻,胃脘部有如释重负感,苔渐薄,舌淡红,脉细数。药已见效,守方继服十余剂,诸症基本消失,1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本例患者素有吐酸病史,加上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损伤中气,导致中焦痞塞,气机升降失常。药用半夏、炮姜、吴茱萸辛以消痞止痛,黄芩、黄连苦降泄热,枳壳、竹茹、煅瓦楞子和胃制酸,太子参、炙甘草益气养胃。

  3 妊娠恶阻
    
  患者,女,23岁,2002年5月20日初诊。述怀孕月余,恶心欲吐,胃脘痞满,不饮食,精神倦怠,乏力。刻诊:面色苍白,神疲懒言,口干,恶心欲吐,脘胀纳呆,舌淡红,苔薄白干,脉滑数。辨为脾失健运,胃气不和。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10g,姜半夏5g,黄芩10g,黄连3g,生姜3片后下,竹茹10g,枳壳10g,炒白术10g,陈皮10g,大枣5枚,炙甘草5g。3剂,水煎服,日1剂。5月24日复诊,述恶心欲吐、脘胀纳呆稍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再予上方3剂,诸症消失。
   
  按:宋·陈白明曰:“妊娠呕逆者……皆由胃气不健”。本例亦属脾胃不和,胃气随冲气上逆而致恶阻。药用姜半夏、生姜、陈皮辛以和胃散痞,黄芩、黄连苦以清降郁热,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大枣健脾补虚。

  4 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男,56岁,2003年12月3日初诊。述胸闷痛6年余,经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近月余因劳累感胸闷痛加重来诊。刻下心前区闷痛,脘痞纳少,进食后感胸闷痛加重,口干苦,大便结,舌质淡紫,苔黄腻,脉迟。辨为胸阳痹阻,气失升降。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10g,法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丹参15g,全瓜蒌15g,薤白10g,川芎10g,干姜5g,大枣5枚,炙甘草10g。7剂,水煎服,日1剂。12月11日复诊,述服药后感胸闷痛渐舒,舌质淡紫,苔白稍干,脉细。继服上方21剂后,诸症悉除。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本例因痰浊痹阻胸阳,气机升降失常,致胸闷、便结。药用法半夏、干姜、薤白、川芎辛以化痰通阳开痹,黄芩、黄连苦以降泄热结,瓜蒌宽胸行气,党参、大枣、丹参益气活血补虚。    

  作者单位:211500江苏南京市六合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9-14) (编辑建 光)

日期:2005年9月22日 - 来自[2004年第2卷第12A期]栏目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变换使用

  半夏泻心汤为汉代医祖张仲景所创制,首见于《伤寒论》,主用于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邪气入里,以致寒热互结于中洲,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的痞症。因其配伍得当,疗效确切而被后世人们所青睐。同时也因而衍化出许多方剂而来,如枳壳桔梗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泻心汤、枳实消痞丸、中满分消丸、乔氏阴阳攻积丸、加减半夏泻心汤、连朴饮、蚕矢汤等。

  1 方剂组成及主治
    
  从方剂组成上来看,无论是半夏泻心汤还是衍化方皆都以半夏、黄连为主药,以辛开苦降,寒热并调而为基础大法,并沿着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产生的痞证、胀满、腹痛、吐利等各个方面而配伍,如配干姜、黄芩、生姜、甘草、大枣,或伍生姜、桂枝、枳实、白术、厚朴、麦芽等随证加减,灵活出入,而使之效果确切。
   
  半夏泻心汤根据组方及用量的改变,而衍化的方剂方名而有所区别。主治证则由原方的寒热并调,发展到清热除湿,开结消痞;消热涤痰,宽胸除痞;祛湿散寒,行气消胀;逐寒攻积,调理阴阳;清热利湿,和胃止泻等。主治则由原方的寒热互结,虚实夹杂之痞证,发展到湿热或痰热互结胸脘之实痞,及湿热或寒湿中阻之胀满;湿热内蕴,升降失常之霍乱吐利。在临床使用中目前广泛的使用于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以及胃酸过多的溃疡病效果甚佳并被广泛变化使用。

  2 方剂的临床应用
    
  本方在临床使用上面广,变化随证加减也很大,因此在临床使用上要掌握好灵活运用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随加减变化之大,临床应用之广泛,但方组上离不开基础药(半夏、黄连),制方大法(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和胃降逆,开结降痞),及主因主证(邪阻中洲,胃失和降,痞满吐利)三个基本因素。加减变化只是随症变化调整,而功效与主治不同,运用亦当有别: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药物组成一味不差,而剂量则做以调整,而主治证则有别;半夏泻心汤重用半夏,寒热平等,则长于降逆和胃;生姜泻心汤少用干姜,重用生姜,则长于和胃散水气;甘草泻心汤重用炙甘草则长于补益胃气。黄连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减黄芩加桂枝而组成,主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温降之力强,是以上热下寒,寒邪较重的首选方。
   
  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加减变化使用之广,但其总则治疗上离不开在其中焦。近年来本人在临床应用上加倍干姜剂量治疗秋季泻效果满意。秋季泻本人认为主要由三方面造成:一是秋季天气渐凉,温差较大,加之农村正处于三秋大忙季节,往往人们衣着不注意,遇寒而使肠胃受寒气而发;二是秋季瓜果丰盛,由于摄入过多造成脾湿不能运化而发;三是由于劳动繁忙,人们休息不够,伤及脾阳,而使脾阳不振而发。无论哪种原因所致的秋季泻皆都以伤及脾阳而阳不温运,脾胃失常而发。证见泄下完谷不化或稀水或兼见呕吐恶心,同时多伴有腹胀较剧,矢气频作,晚饭不宜进食,夜间加重等现象,应用本方消痞除胀之功,加倍使用干姜而取其温阳之效,并可根据病症加一些助消化,健脾利水药物而效果较为满意。
    
  (编辑:一 凡)

  作者单位:715600陕西省白水县纵目中心卫生院中医内科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党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加味治疗胃脘痛77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本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开结除痞的作用,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胃炎 中医药疗法 治疗应用 半夏泻心汤

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7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7例均符合1998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其中男35例,女4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平均43岁;病程1个月以内9例,1~6个月38例,6个月以上30例。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浅表性胃炎38例,萎缩性胃炎29例,肥厚性胃炎2例,急性胃炎8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3例,药物引起的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合并出血11例,萎缩性胃炎合并溃疡出血11例,急性胃炎合并出血5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心下痞满,纳呆腹胀。其中胃脘烧痛21例,胀痛38例,冷痛9例,进食后疼痛加重6例,减轻者4例。伴有症状:伴大便干结者38例,大便稀溏者29例;大便潜血阳性者27例;伴有嗳腐吞酸者36例;恶心欲吐者7例。

2 治疗方法

半夏泻心汤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更名半夏泻心汤,始见于《伤寒论》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成痞者。基本方药:半夏12g,黄芩12g,干姜3g,党参30g,炙甘草5g,黄连10g,红枣9g。临床运用时,首先视寒热之轻重,灵活调整干姜、黄芩、黄连的用量或取舍,并据《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原方后有“腹中痛……加芍药”一法,故常增白芍配炙甘草以缓急止痛。若疼痛较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胃阴虚明显者加沙参、麦冬、石斛;久痛挟瘀有刺痛感者加丹参、五灵脂;胃寒、治脉沉迟者,去黄芩加荜拔12g,陈皮15g,食滞者加焦三仙各20g,枳实、川朴各12g;胃脘灼痛,大便干结,体质壮实者加枳实、大黄各10g,并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加吴萸、砂仁各6g,肉桂10g,并嘱患者忌食生冷,腹部保暖,配合按摩脘腹部。胃脘胀痛连及两胁,伴嗳气、矢气减少者加柴胡12g,乌药、香附各10g,佛手15g,并嘱患者畅情志,忌郁怒。进食后疼痛加重伴嗳腐吞酸者加者加象贝母、海螵蛸;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解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加白及、地榆炭、神曲、连翘各10g,麦芽6g,煅瓦楞30g,嘱患者饮食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并嘱患者进流食,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每日1剂,煎服2次。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嘱其忌食生冷油腻、煎灼及辛辣动火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松软食物,尤忌过度思虑及忧郁,注意调养情志。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胃脘疼痛消失,饮食增加,精神明显好转,大便恢复正常。好转:胃脘疼痛减轻,饮食有所增加,精神好转,主要物理检查好转,半年未复发。无效:胃脘疼痛略减,饮食增加不明显,主要物理检查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痊愈:症状基本消失34例,症状缓解好转4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

5 讨论

胃脘痛中医认为导致本病之因素有六淫之邪侵袭,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劳逸失度,脏腑相累等,但究其病机之关键,乃胃气失于和降所致 [1] 。大凡六淫之邪侵袭,或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可脏腑相累等,均可导致胃气失和,升降失常而致胃脘胀满,隐痛,呕逆、嗳气,纳滞等胃病之症状。再则,慢性胃炎多由急性胃炎失治或误治等迁延转化而成,细究其临床全过程始终呈现本虚标实,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病理状态和体征,故对本病之治疗,“补之不可,攻之不可,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景岳全书》),宜健中和胃,降逆除痞,平调寒热,标本兼治。其发病机制的共同之处在于病邪阻滞,痞塞中焦,即所谓“不通则痛”。仲景方半夏泻心汤,原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而以他药下之……此为痞”而设,由于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是病邪由太阳传入少阳,若误下后,损伤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职,寒热错杂之邪干于中焦,故出现心下痞满的症候,即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而半夏泻心汤正好具有此功效,临床再通过加减变化,使其更合病情,故能收满意疗效。笔者体会,临床凡慢性胃炎以胀满和隐痛为主症者,用本方治疗,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七味药物组成,其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虚实。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与半夏、干姜配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阴阳并调;佐以参、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促使脾胃运化正常的方剂。时至今日,临床医生常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对消化系统、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有着显著疗效 [2,3] 。诸药相配,寒热并用,苦降辛升,补气和中,调和气机,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则诸症自除。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发胃溃疡的元凶,而半夏泻心汤具有显著的抑杀Hp的作用 [4] 。其中黄芩、黄连抑制Hp效果明显。动物试验表明,感染了Hp的大鼠,若出现有属于中医辨证为“脾虚”,出现胃肠胀气、纳呆便溏等症状,予以半夏泻心汤,可使大鼠的症状明显好转。另外,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显著的降低溃疡指数的作用。对醋酸性胃溃疡疗效显 著,并能保护幽门结扎性胃溃疡,用药后可使局部炎症渗出及坏死减少,促使溃疡面尽快缩小,并减轻肉芽组织及瘢痕中的白细胞浸润。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半夏泻心汤能阻断机体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胃粘膜上皮的损伤,维持对胃粘膜的正常血供,保护胃粘膜和胃液屏障。医学家通过对该方的生化分析研究,以及对大鼠的实验病理学改变的观察,证实该方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调节胃液的分泌,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胃肠道炎症,修复受损伤的粘膜,促使萎缩腺体再生,对肠上皮化生使之发生逆转,从而起到抗癌防细胞突变的作用。

此外,半夏泻心汤对胃肠道的双向调节作用引人注目,研究表明,对正常情况下的胃肠运动,给予半夏泻心汤无明显作用,而患有胃轻瘫消化不良者,腹部手术后病人,该方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蠕动次数和幅度,缩短胃排空时间的作用;胃蠕动增强的患者,又可起到抑胃运动。对肠炎引起的腹泻,本方能抑杀细菌毒素,促进肠道水分吸收而止泻。癌症患者因放疗或应用顺铂等化疗药物引起的小肠功能紊乱,本方可起到调节作用,消除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杨锋.半夏泻心汤善治胃肠病.上海中医药报,1998,17(5):76.

2 李季峰,宋光荣,闫保臣,等.半夏泻心汤对顽固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胃肠动力学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1):672.

3 张寿国.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肥厚性胃炎40例.四川中医,2002,20(6):48.

4 谢沛霖.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郑平仿中医药研究,2002,18(4):98.

作者单位:310009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05)

(编辑贝 子)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肠疾病70例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乃张仲景为小柴胡汤证误下变证而设,主治胃失升降,寒热夹杂之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之证,由半夏、干姜、黄连、党参、黄芩、大枣、甘草7药组成。由于本方有升降气机,平调寒热之用,笔者由1996~2002年间,在诊治各种不同类型的胃肠疾病中,把凡是具有胃脘痞闷疼痛、恶心欲呕或呕吐、嗳气吞酸、腹中嘈杂、大便不调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的患者,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均按祖国医学的痞证辨治,用半夏泻心汤加厚朴,玫瑰花、乌梅、佛手治疗,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慢性胃炎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胃溃疡6例,胃肠功能紊乱36例,肠炎5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者18岁,其中25~50岁48例,病程20天~10年。

   1.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法夏12g,党参15g,黄芩10g,黄连8g,干姜3g,大枣5枚,甘草6g,川朴10g,玫瑰花10g,乌梅10g,佛手12g,每日1剂,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服药时间最短5天,最长6个疗程。胃灼热返酸加蒲公英30g,苏叶30g;脾虚湿盛者加薏苡仁、茯苓、白术各15g,胃酸低者加焦三仙各15g,胃痛甚加元胡12g,川楝子10g,五灵脂10g,丹参15g,吐酸嘈杂者加瓦楞子15g,吴茱萸3g,胃寒泄泻者减黄芩,加肉桂3g,扁豆15g,重用干姜至10g,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肥腻、生冷之物,避免情志刺激。

   1.3 疗效评定 治愈:胃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2 治疗效果

    慢性胃炎18例,痊愈10例,好转6例,未愈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痊愈2例,好转3例;胃溃疡6例,痊愈3例,好转2例,未愈1例;胃肠功能紊乱36例,痊愈33例,好转3例;肠炎5例均痊愈。总有效率为95.7%,无效率为4.3%。

   3 讨论与体会

   3.1 胃肠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多由邪在肠胃,寒热失调,升降失司所致。本方平调寒热、升降气机、辛开苦降,使胃肠疾病消除,功能恢复正常,是治疗胃肠疾病的有效方剂。

   3.2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多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控制和消除幽门螺旋菌是治疗的关键,据有关实验,幽门螺旋杆菌对黄连重度敏感,对黄芩、党参亦敏感。这些正是半夏泻心汤中的主药,临床上佐以对幽门螺旋菌敏感的厚朴、玫瑰花、乌梅、佛手等效果非常好。

   3.3 本方主药黄连、黄芩均是广谱抗菌药,尤其对肠道细菌感染有效,对急慢性肠炎均有疗效,特别对于难以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有理想的效果,临床上加防风,葛根等以鼓舞胃气,升阳止泻,常使顽固的腹泻获得痊愈。

   作者单位:43030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

日期:2005年8月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胃和十二指肠的良性疾病。通常认为溃疡的发生是由于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失衡,而其中胃酸起主导作用。2002年4月~2003年10月我们将96例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96例病人均为2002年4月~2003年10月于我院做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活动期病人,并做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其检查方法为从胃窦、胃体取胃粘膜组织,做尿素酶试验为阳性即诊断为Hp阳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性别、年龄等资料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加味的半夏泻心汤,每日2次,每次100ml;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每日服用2次,每次1粒(150mg/粒),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停药后1周内复查胃镜。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胃镜下溃疡疗效标准:溃疡面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为痊愈;溃疡面消失,仍有炎症为显效;溃疡面缩小≥50%为有效;溃疡面缩小不及50%为无效。(2)Hp阳转阴的判定:疗程结束复查胃镜,取胃粘膜做尿素酶试验,阴性为Hp阴转。(3)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 2 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26例(36.11%),显效22例(30.56%),有效16例(22.22%),无效8例(11.18%);对照组痊愈8例(33.33%),显效5例(20.83%),有效6例(25%),无效5例(20.8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Hp感染46例,经治疗后Hp根除30例(65.22%);对照组Hp感染17例,经治疗后Hp根除4例(23.5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略)

    治疗组各项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胃痛、口干两项差异有显著性;组间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均无异常。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直接发病机制是粘膜的局部损伤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损伤因素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损伤因素的相对增强或保护因素的相对减弱可能导致溃疡的发生。研究发现,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体外Hp药敏试验与临床实践已提示清除Hp感染可使炎症消失,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停药后溃疡复发率甚低 [1]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愈合质量高复发少,反之,愈合质量低,不仅复发者多,并发症也多。所以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首先要靠药物的治疗,其次是Hp的根除治疗,再次是消除溃疡复发因素如常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烟酒过度等因素。
   
    通过本组资料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包括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两组大致相同。但Hp消除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近年来国外有人提出,克拉霉素对H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对Hp根除率可达90%以上。但其价格昂贵,不易为国人接受,而且副作用发生率高 [2]  。中药的抗Hp作用也已经被证实,如姚希贤等证实丹皮、大黄、丹参、三七、乌梅、黄连、白芍、黄柏等具有抗Hp等作用 [3]  ,而且避免或减轻了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在改善胃肠道症状方面也较单纯西药疗法优越。
  
    本组资料主要是讨论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型者,《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和胃开痞、调节寒热。消化性溃疡的各种致病因素,均可使胃的气血功能异常而致气滞血瘀。故本方加元胡、丹参、三七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现代病理学研究提示:活血化瘀理气的中药既可通过血液循环改变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组织器官缺氧,提高人体免疫力,又可直接作用于溃疡病灶,渗入组织脉络,起到化瘀疏通消散的作用,达到消除病灶,修复组织,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4]  。而且方中黄连、丹参、三七还有抗Hp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元胡、丹参、三七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品津.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81-82.
   
    2 赵辉.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现状.天津药学,2003,12:70-72.

    3 冯超英.中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现况.中国药师,2002,5(2):111-112.
  
    4 李乾构.中医胃肠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448.

    (收稿日期:2004-04-29)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胃镜科

    130012长春市武警支队内科

    长春中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

日期:2005年7月22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共 5 页,当前第 5 页 9 1 2 3 4 5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