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明 拾 锦(转)

 半江秋 2012-04-05
清  明  拾  锦

清明——奇特的节日。
农历有二十四个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天,夏(立夏)满(小满)芒(种)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秋(立秋)处(暑)露(白)秋(分)寒(露)霜(降)降,冬(立)雪(小雪)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寒。这是指导农业生产用的,什么时候该种植什么,什么时候该收获什么,有经验的农民一看节气就知道。而其中唯一与诸多节日重合的节气,就是清明。在这诸多节日中,较大的节日有:春节、元宵、正穷、清明、五月初五(半夏)、七夕、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等等。你看这清明是不是有其独特之处?
清明,还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国号:清朝和明朝。这,该是一种巧合?
清明,又是两个节日合并的唯一:清明节与寒食节。想那晋文公重耳,十九年历尽磨难,狼狈不堪地周游了列国,好不容易地在秦军护送下回国当了君主。在论功行赏时,偏偏那功劳最大的、最忠心的、曾在他差点饿死时割了臀部一块肉煮肉汤给他吃,从而救了他一命的功臣——介子推不肯领赏!介子推不肯领赏,背着母亲躲到深山里过逍遥日子去了。晋文公重耳历来重情义,如今称孤道寡,大权在握,富甲天下,未能报答救命恩人,你让他如何肯罢休?好不容易到了介子推藏藏身的大山,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原来介子推是个大孝子,是其母亲让他不要报答、远离荣华富贵的。晋文公重耳为了逼介子推出来相见,听了手下的蠢计,放大火烧了山!怎么知道介子推竟抱着老母亲被烧死在茅屋之中!晋文公重耳这哀痛啊,真是难以用文字形容!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重耳下令,将介子推殉难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不准生火。后来因寒食节与清明仅相差一天,而清明往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乍暖还寒时节,连续两天不生火,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后人便将这两天合而为一了。
清明,还是诸多节日节气中,扫墓祭祖、纪念先人的日子。虽是祭祖,与逝去的先人打交道,却不必有悲哀的气氛。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做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用得着吗?宋代高翥老先生也许太夸张了。相反,包括在家的、路途遥远赶回来的一家大小,大家七手八脚的分工合作,扫墓祭祖、纪念先人,其间互相交谈,了解彼此近况,增进感情,最后还可在山上或墓地来一次寒食野炊,可谓乐在其中。
文人骚客们也特别喜欢清明这一独特的节日,费了不少时间和心思来写诗赞颂它。其中最著名的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真的是一首好诗!你看:在清明时节,那赶路的人,在乍暖还寒之际,踏着泥泞的路,淋着雨,衣裳全湿透了,鞋里鞋外非泥即水,好不狼狈!真是欲断魂啊!也不知他是经商的?赴考的?还是家有急事而往家赶的?这时候,要是能有个干爽的地方歇歇,烤烤湿衣鞋,再喝上几杯美酒,那真是神仙般的享受!还好,路上还有以放牧为生的牧童,正好问问路。此诗最妙之处,莫过一个“遥”字:酒家?有啊,咱村的酒可好了,您快去吧,就在那边呢!这“遥”,到底有多远?三五百丈:十里八里?诗人没说,全诗嘎然而止,由你猜去!
清明,也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光: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约上三五知已,踏青、游玩、畅谈,不亦乐乎?如若身边无知已,也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独游一番,思念亲友亦无不可。
清明,还是人们对政治时局的要求——既“清”且“明”,当是天下太平,民众安居乐业了。
好奇特的“清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