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大,高血压患者一时难以适应,突发急症几率是平常的2-3倍。围绕“春季高血压患者适合吃什么”这一主题,记者特意咨询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养生保健项目)专家。 专家介绍到,每年的3-4月是高血压的高发期,季节转换之际,乍暖还寒,很多高血压患者由于忽视合理的保健,突发脑溢血、中风危险情况屡屡发生。为避免悲剧的发生,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做到饮食上的两低一高原则,同时更要注重对药物的选择和控制,要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调换用药。 两低一高饮食原则:即低热能、低盐,高钾 低热能 高血压患者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不伴有肾病或痛风病的高血压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高血压患者三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的瓜果蔬菜,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低盐 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高钾 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可以在食谱中经常"露面"。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 中医降压:高血压患者春季宜选择中医成果 春季血压波动,很多高血压患者擅自增加了一些疏通血管之类的药物,认为这样可以预防急症发生。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过度服用高血压类药物,有可能导致低血压发生,反而使血压变得更加波动。 专家指出,高血压患者适合选择中医成果来调理,可弥补药物降压的不足。中医药学家认为,肾虚、肝淤、血滞是高血压的病因。其病变在肝,病源在肾。我国中医传统中药杜仲能滋肝补肾,恢复排毒、解毒功能,降低血脂、血糖,清除血管淤塞,从根本上消除血滞。 我国据此研发的最新中医降压产品杜仲黄金组合,从根本上调控血压,实现标本兼顾,无毒副、安全、绿色降压, 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列入“养生保健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最科学、安全、实效的中医组合产品。日前,该成果由国家中医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向社会推广使用,高血压患者可以放心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