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篇第二章 解读一:老子不谈美丑善恶,学者专家自作多情!——张健柏

 知道. 2012-04-05

原文(通行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原文(帛书版):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前后文之间往往有各种思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很多解读老子的人,孤立地看待各章内容,结果无法通畅地理解。造成解释的前后文句之间经常自相矛盾,变成老子解读中一个很大的困难。这也是传统注家普遍对于第一二章感到棘手,视为畏途的原因。

    第一二章是老子独特思维方式的总纲,非常灵活和博大;与我们日常习惯了的固化和呆板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这点,解释起来就极为困难,甚至错误矛盾百出。所以,看一个学者解读的老子[道德经]是否可取,关键看他对第一,二章如何解读;如果这两章解得让人“浑不可解”,无法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则整本书的解读,都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从一开始出发就走错了;即使后面的解说有一些观点看起来还不错,也很难想象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可惜,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专家学者”们极少,目前市面流行的几十个[老子道德经]的解读版本,第一二章的解说,基本上都是“看原文看不懂,看翻译过来的白话文更糊涂了”;这些解读老子的版本,文意互相矛盾,前后不一,甚至同一作者在同一章的解读里,都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解说,不能不让人叹息;老子所言“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早在两千年前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在这里,我就以第二章作为一个范例来加以比较详细的解读分析,看看我们流行的版本是如何严重误读老子思想原意的。

本章要点:看待一个事物会产生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

    老子道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无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针对某一具体事物的阐述,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对第一章中的思维原则,作一个具体的呈现和详细的解释。更准确地说:第二章是对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具体说明和进一步的阐述。

     下面的第三章,其实就是对老子这种思维原则在政治和管理上的运用。

    了解了这个逻辑,解读起来就一点都不难了。本章试图告诉人们:名相只是人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关系认知的一个极为有限的角度而已;当认知的角度改变,原有的名相也随之消失;同时又产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关系认知。如执著于固有的名相不变,是常人的思维惯性,如此将无法真正了解变化的万物和变化的关系,也脱离了对事物真实关系的把握,停留在固有的思维中,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认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是说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只有一种看法,应该把它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来认识,这其实就是道家的思维原则。道家把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分成了“阴阳”;即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所谓“阴阳之变,万物之统摄也”。

    与“一分为二”不同的是:老子并不认为把一个事物看成一分为二就够了;而是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理解。而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所以看一个事物,就有无数个角度产生的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不绝如阴阳”。道家平等地认为每一个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一个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恒的。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这就是“名可名,非恒名”的真正含义。

    可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看事物往往很单纯的只从一个角度出发,而且更喜欢从这唯一角度中本来应有的阴阳两面,只抓住其中的一面,并顽固地坚守不放;老子在本章中,就是了解到我们常人的这个思维特点,并用几个例子,把结论引申到荒谬的地步,让人们反过来觉察自己思维的盲区!

    本章前后文的逻辑联系也极为紧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先从美恶,善与不善的概念,来破除人们固定的判断习惯;

    接下来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概念,来说明人们使用的名 词和概念意义的相对性;

    最后把这种多角度的认知方法,破除了固定僵化思维的高度智慧,转用于“圣人”对于国家治理原则的方法论演绎:也就是老子著名的“无为”和“无言”的道家至高无上的管理境界。

    这三者是环环相扣,一气贯通的。可惜由于不了解老子在第二章中的逻辑,对于“无言”和“无为”的真正含义,大多数人都是误读的。怪不得老子自叹:“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需转换一下思维模式,老子的东西就变得非常简单,但是如果坚持固定的名相,不变的含义,单一的思维角度,与老子的智慧就一定无缘。因此,可能这就是越是专注学问文字的“饱学之仕”,对于老子的理解就越加困难的原因!

流行和权威版本的比较与辨析: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我对于老子第二章的解读,我们需要知道传统的解读方式,用来做一个比较;这里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版本来对照:

    一:中国大陆的权威版本,当属任继愈老先生,这位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应该是老子这个周代“国图馆长”的职业继任者;在大陆,任先生是当然的权威,他的著作也是各大学哲学系师生的必读书。

    二:国外或者说世界级有关道家和老子研究的权威,就是台湾的陈鼓应先生。因此我采用进行解读对照的,就是任先生的[老子译读]2006北图版,与陈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2007商务版,都是在学术界流传最广,读者最多,也是最有权威的著作。其他很多市面出版的普及版本,基本上都是采用他们的解读和翻译,所以有足够的代表性。

    三:另外还选取了目前在普通大众中比较流行,新书发行量很大的新派“中国传统文化专家”,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的[解读老子]为另外一个解读比较的对象,以期有所得。

     下面就是三位学者的第二章解读(部分)

n   任继愈: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短互相对立而体现--------

n   傅佩荣: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有和无相互产生,难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n   陈鼓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上面这些解读,基本意思都差别不大,思维角度也差不多;我个人认为与老子的思维和逻辑均不符合;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不能因为别人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不符合,就批评别人不对:一种主张是不能说明另一种主张正误的;要判定他们的这些解读是否正确合理,可以先看他们自己的解读里面有没有思维和逻辑悖论,有没有“硬伤”;

    我在这里先得为要下面要开始的思维逻辑推演及其结论定一个“公理”和前提条件,即相信老子本人应该不会思维错乱,乱写文字,应该有自己流畅的逻辑思维模式,不会出现简单的逻辑悖论。

    我个人不认同上面几位权威专家的解读,就是因为他们的解读有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当然,这里我需要特别申明一下:把几位大师的解读放到一起来比较,不是为了批判。而是因为:这样做读者就能够很方便地了解我的解读与传统的解读的区别,有助于进行比较和分析。我的解读不一定是对的,这可以让读者来自行评价,会有人看完之后认为大师们的解释才对,那么我作为反面教材也作了应有贡献。我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如果我在后文中批评了几位前辈专家的论点,也严格限于学术范围内争鸣的不同意见,绝非对大师们个人有意见。我还学不会“反杜林论”那样凌厉的笔锋;学术的传统,就是在争论和辨析中进步的!

辨析一:老子真的是在讲“美丑”,“善恶”吗?

    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上面几个名家的解读,在基本的学术手段----文字训诂上就已经出了问题:

    任先生说:老子的这一章“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美丑,善恶----这是老子哲学中极具特色的可贵部分。”可是老子真是在讲“美丑善恶”吗?

    老子的“美”难道是美丽的美,与丑相对立,而老子的“善”难道是善良,与“善恶”相对应的吗?用这样的逻辑来看,老子第二章似乎就是讲审美的情调和道德仁义的说教。但是,我们从老子的后续文字中,发现老子最反对的就是这些仁义说教;老子实质上只关心最高的事实真理和智慧,非常反对人类的自作多情和文饰。所以,专家们在美,恶,善,不善的解读上,已经违背了老子的原意;

    不仅如此,还在无法理解老子原意的情况下,只好有意歪曲和违背基本的古文字汇含义,以求符合他们自己的理解模式。这是典型的“以经注我”,违背了学术真诚原则。

    实质上,关于“美”和“善”的真正定义,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的学术能力,也不需要繁琐的考证研究和回溯古代的原意:在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中,已经多处重复出现,已足够帮助人们认识老子时代对于“美”和“善”的真正定义;只要我们不自作主张,非要用我们现代对这两个字眼的理解,来强行歪曲老子的原意,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到老子的思想:

    在本章中,老子明明就用“恶”来与“美”对应,而不是“丑”;这里的“恶”并非善恶的恶,而是指人的主观和感情不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讨厌”和“不喜欢”的意思;读音也不是“厄”,而是“务”,与现代“厌恶”的说法含义相同;“美”自然就是“喜欢”“爱好”的意思了,而不能解释为“漂亮”“美丽”含义。(不能同意)这种文字考证的功夫,并非高深的学问,只需要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够理解;

    在老子的后续各章中收集关于“美,恶”的字句来看,基本上与上述的含义是一致的,可以证实并非臆断!

    如关于“美”

恬淡为上 胜而不之者 是乐杀人

美言可以市尊 行可以加人

甘其食 其服

信言不 言不信

   关于“恶”:

处众人之所 故几于道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之与相去若何

馀食赘行 物或

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

天之所 孰知其故

    从老子在后文中不同章节里应用这些词句的表述来看,“美”与我们现代人所讲“漂亮”“美丽”并无直接关系,都是指我们人类情感上“喜欢”和“爱好”的意思(不能同意)。虽然“漂亮的东西”也的确会让人“喜欢”,但毕竟不是一回事;老子在这里并没有兴趣来讨论美学问题。至于相对应的“恶”,也绝非道德伦理上的说教和评判,也仅仅是情感上的“讨厌,不喜欢”而已;上文中几个专家,解读中把硬把“恶”翻译为“丑”,不知有何依据。当然,对于“丑”的东西,人们心理上情感上会产生“不喜欢”的感觉,我们就算勉强同意吧!虽然这已经明显“转义”了。

    同样,“善”的含义,也不是上面任先生所讲的,是与“恶”相对应的道德行为上的“善良”,而是指“擅长”“特长”“优胜”“高明”的含义,如古人说“养由基善射”,不能被解释为“养由基很善良,所以去射箭”一样。这也只需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理解。古语中,也极少把“善”的含义,定义为道德上于今天讲的人格的“善良”相同。老子后文中对“善”的使用,也证实了这一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对老子“不善”的理解,如果要把它强行解读为现代“恶”的含义,就的确需要巨大的“学术勇气”了;因为古代找不到这种用法!因此,感到困惑的专家们,多数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干脆不解读,直接搬用(如陈,傅二先生),让读者自己理解去。这虽然不太负责,但是也给自己留下了余地;他们两位虽然在前后文的含义中,依然是把它理解为“恶”的,但有难言之隐,不便明说。这里只有任先生鲜明地,也是大无畏地把“不善”古义直接解读为“恶”,而没有作任何解释,开中国古文字训诂学之先河!

    如果专家们参考一下古人的解读,比如说最常见的通行本王弼的[],相信就不会出这种学术上的“硬伤”了。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这里说得很明白:美就是人心中所喜欢并追求的感觉;恶就是人心中不喜欢并逃避的感觉,美恶就好像“喜欢”和“不喜欢”的情绪,善不善就如同说“好”还是“不好”的评价一样;可见古人还是很清楚的,王弼的老子注,因其历史上一贯的“权威性”,学者专家们不至于没有读过吧?。

    可惜,这几个并不复杂的文字,在专家们对于老子的解读中,竟然全被误读了,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可见,我们的学者专家,在现代解读的时候,其实是创造了一套新的“古人解读语言体系”。

    不幸的是:也正因为在这几个关键文字上的错误理解,导致专家学者们在本章后文中的解释中自相矛盾和错漏百出,让学习者莫名其妙!并且这种错误已经成为现代解读老子的“常识”,流弊极深远,其影响所及,恐怕今后我们无论怎样努力,再花上一千年时间,都无法拔除干净。这都是在学术上错误地先入为主,先预定了一个理解的框架,强行把老子的思想往里面套,导致出现这样的滑稽和悲惨的局面。

辨析二:老子真的会自相矛盾和胡言乱语吗?

    除了上面的基本词义误读外,专家学者们对于整个句子的解读,基本上是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初初看还不觉有异,如果连起来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违背了基本的语言思维逻辑,让读者完全无法理解;

    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任先生等翻译为:“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这种译读的语句,在语法上倒没有错,可是在语言逻辑思维上,是无法理解的词句,近乎于一个笑话: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还不知道有哪一个时期的人们,已经达到了“都知道什么是美,都懂得什么是善”的至高境界;而且看来今后也没有希望达到这个“审美和道德”的至高水平。因此按照任先生们的解释,此时“丑”和“不善”就应该还没有出现。(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还没有出现“丑”和“不善”的“完美”世界,是因为这个世界还未达到“皆知善,”也没有“皆知美”的不完美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还很奇怪,一旦达到“尽善尽美”(皆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的时刻,就反而冒出了“丑”和“不善”;这种荒诞的逻辑,明显的语言错乱,居然会出现真是不可思议。怪不得人们常说老子的原文看不懂,看了翻译就更不懂,的确如此。

   悖论二:上述这种解释,明显是把“美和丑”“善与不善”对立起来,彼此毫无相干,没有在逻辑上给它们同一存在的时空;这违背了他们自己确定的解读逻辑:“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所以是自相矛盾。

    而且,这种理解也无法连接老子的下一句“故有无相生”等句,译文上又如何能通过“所以”这样的语句进行意义和思维逻辑上的关联呢;实质上,在傅先生的翻译中。“所以”和“因此之故”(任先生写成“所以”“因此”)等后述语句,逻辑上就缺乏前后文意义上的关联,只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很难想象老子通过第一句的重点强调后,引出的后述结论居然没有思维和意义关联。在这一点上,只有陈鼓应先生的解说,照顾到了这一逻辑,但是在具体的含义上,也没有解释清楚!

    悖论三:用专家们解读方式同样的思维逻辑,我们还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丑,这样就有了美;都知道什么样算是不善,这样就有了善。虽然这种话同样的让人莫名其妙!

    悖论四:专家学者们自己也意识到上面的这种解释方式非常勉强,在后文解说的时候,又说老子这些互相对立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说:否定了自己本句的解说,承认对立的两者同时存在,而不是一个存在充分存在后,“这样才有了”另一个。

    可是,这样来理解老子,不仅大大浅化了老子的深刻思想,让人以为老子只会说一些不疼不痒的大实话;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果如此,在语言表达上,老子完全可以简单地说:“知美斯恶,知善斯不善”,为何要在这里说得很复杂,不仅要“知”,还要“皆知”,更要“天下皆知”,如果解释呢?学者们又无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