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40-50年代,是一门横断学科。
系统科学,顾名思义,即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方面:
系统论,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的本质、特征、变化规律以及系统方法等问题,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的核心;
信息论,主要以传递于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信息的本质、构成、传递、发生规律及信息方法为研究对象;
控制论,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系统控制过程的实质、机制及控制方法等问题。
参考书籍:《系统科学方法概论》 常绍舜 编著 、《系统科学》主编 许国志 副主编 顾基发 车宏安
了解了系统科学的三论后,我们就能很好的明白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把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育系统或教学系统)属于系统科学中的一个子系统。如何借助于三论的成果来更好的指导教学系统设计?这些天参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献,将自己的浅浅的思考与大家分享探讨。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作为教学设计者,要将这一活动置于系统之中,首先在设计者心中要有系统观。将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影响统一于一个系统内,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如何创设情境、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如何将学生引向更高更广的空间。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学系统设计首先要求设计者要有系统观。至于如何做的更好,我想只有结合实际案例和凭借一线教师的经验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今天我所谈的至多在于对三论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解,谈不上构建理想的教学系统设计,希望可以在此抛砖引玉。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运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从乌美娜的观点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过程是一个评价——>反馈——>改进的过程,这其中主要针对的是设计者而言,也蕴含了信息流的味道。而将信息论运用于教学系统设计中,应该考虑教师、学生及他们间的媒介。教学系统设计就是为了更好的将信流传递给学生,保证高传输率,尽可能少受阻隔少受干扰。如下图:

按照控制论的观点,教学设计过程应该事先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境,并设计出应对方案,通过合适的干预使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最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功能。
老三论的发展时间很短,但在人力管理、工程管理、大型项目管理方面成就显著,典型的例子就是美“阿波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