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古谈今重品《西游记》【图】

 行为准德为先 2012-04-06
追古谈今重品《西游记》【图】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  录入: 管理员  上传时间:2009-07-06  点击次数: 299


  乍看起来,“前世今生”用得似乎已经有些滥了,但这四个字用在本书对《西游记》的解读上,却正是妙笔。

  所谓“前世”,并不等同于往事,而是一种超越于往事的广义哲学思考。对于《西游记》的前世,本书作者将视野引向了遥远的大唐和广阔的西域荒原,在全新的宗教关系、文化背景上描述了一个和尚去印度求学的真实历史一步步演变为神话故事的系统过程。本书对数百年间《西游记》的形成,无论是文化背景、地域特征,还是民俗风情的描述,其间的复杂性、丰富性、层次性都已属鲜见。作者从玄奘法师踏上苍茫黄沙古道,为唐僧取经的故事伏下第一笔开始,为我们讲述了包括了大约九百年时光在内的《西游记》成书史。其中不仅讲述了佛教文化经中亚而传播入中原内陆的经历步骤,还进一步区别了印度佛教、中亚佛教、藏传佛教和中原道教对唐僧师徒故事的不同影响。

  所谓的“今生”,大致可以理解为“现状”,但这个现状并不仅仅是我们阅读者此时此刻的定格,也不仅仅是由有点功底的学者告诉我们版本的变化、作者的纠纷和今人解读的分歧,而还应当包括原著作者在决定动笔那一刻的社会角色和身心状况,也就是他在何种状况下为作品提炼出了什么样的灵魂等等更理性的东西。吴承恩所认识的时代与我们读者认识的时代,这两者之间是需要沟通的。需要等到许多方面都能沟通了,我们才有可能准确捕捉吴承恩为《西游记》铸炼的“书魂”——也就是真正读懂《西游记》。(稿源:天津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