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届生物高考题商榷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3-30
原题:(2009福建高考题)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A  
  商榷:本题的答案说A选项是“不正确的”,那就意味着B选项是正确的。实际上B选项也是不正确的。
  1、细胞中的RNA是携带遗传信息,而不是“储存遗传信息”。
  本题题干已指明是“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那么B选项中的RNA就是细胞中的RNA,而非RNA病毒中的RNA。我们知道,RNA病毒中的RNA可以储存遗传信息,但细胞中的RNA只是携带有DNA中基因的遗传信息,而不能储存遗传信息。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都由DNA“一肩挑”了。
  2、RNAG与DNA的分子结构并不相似。 
  众所周知,DNA是规则的双螺旋,而携带遗传信息的RNA是单链。一个是双螺旋,一个是单链,分子结构相差太大了,怎么能说它们的“分子结构相似”呢?
原题(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第29题)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横线上为参考答案)

 

 历届生物高考题商榷(T细胞不能传递抗原)

(1)图中②为  T  细胞,④为  B   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 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合成蛋白质 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4)过程③表 ②将抗原传递给④ 过程⑤表示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④ 

  商榷 该题(1)小题答案说 ②是T细胞,第(4)题说 ②(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④(效应B细胞)。实际上T细胞并不能“传递抗原”,真正能传递抗原的是吞噬细胞[1]。

原题:2009年浙江理综.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细 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B
  商榷: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为厌氧芽胞梭菌属,为胞外寄生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1]。既然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是胞外菌,那题目中说“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是“细胞免疫”就是不正确的。   
  本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不同特点的抗原性病原体,人体免疫的方式会不一样。我想人体对于破伤风杆菌这样的胞外菌的免疫,应该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即使有“细胞免疫”的参与,谁先谁后那是分不清的。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题目确定“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结论是一个演绎推理(三段论)的结果,推理过程如下: 

大前提:清除细胞内的病原体是细胞免疫。 
小前提:一开始“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 
结 论:所以人体“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组织细胞内的破伤风杆菌。 
  由于以上推理过程中的“小前提”不正确,所以结论是错误的。
原题:34.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以下横线上的红色字为答案):

  (2)牛和鸡之间 (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 。人和鸡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人和牛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商榷: 1、鸡和牛有没有竞争关系?

 (1)鸡和牛都是以玉米为食,所以它们之间具有竞争关系。仅仅因为“牛食玉米秸秆,鸡食玉米籽粒”,就说牛和鸡没有竞争关系是舍本逐末。

 (2)“牛食玉米秸秆,鸡食玉米籽粒”是人为安排的,不是自然发生的。以这种人为安排的现象来确定它们没有自然的竞争关系,是将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扯到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牵强附会。

  2、人和鸡、人和牛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吗?

  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等同于“鸡”和“牛”这些自然物种。人以“鸡”和“牛”为食叫做“消费”,而不能叫做“捕食”。将“玉米籽粒”加工成饲料喂鸡,不是鸡与我们“竞争”,而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主动安排。将“人”等同于“鸡和牛”去奢谈“捕食与竞争”,在思想方法上和逻辑方法上都是不正确的。

(2)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流传甚广的生物高考题商榷(2007.上海) 
1)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_________。  
2)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_175_______Kg。  
其中第2)小题,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175Kg,解题的方法是:  
至少需要多少是按照能量传递的最高效率20%来计算的,即  
(2÷0.2÷0.2)+(1÷0.2÷0.2÷0.2)=175  
但是这样的计算对吗?  
接下来再看一道题目  
[典型例题]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 10千克  B. 28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  
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应画出食物网,然后依据食物网和题干信息来解答。①通过“植物→人”这条链计算出消耗植物的量为0.5÷10%=5千克;②通过“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这条链计算出消耗植物的量为0.25÷10%÷10%÷10%=250千克;③通过“植物→羊→人”这条链计算出植物的量为0.25÷10%÷10%=25千克。故要消耗植物的总量为280千克。  
答案选D项。  
我认为这2道题目的算法都错。  
再看一个简单的食物链:草→羊→人,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消耗100kg的草,人是不是增加1kg的体重呢?而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吃那么多的食物,体重却没有增加,体重没有增加,是不是消耗的食物就为0呢?显然,按照上海高考题和典型例题的算法,这 是矛盾的,按照07上海高考题的算法,按照那样的能量传递效率和食物的分配,反过来消耗175的青草,成年的美洲狮也许体重就没有增加。  
为什么这些算法是错的呢? 
先对一些概念加以明确:
摄食量(I):表示一个生物摄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光   能,对于动物来说,它代表动物吃进食物的能量。   
同化量(A):对于动物来说,它是消化后吸收的能量,对于分解者是指细胞外的吸收能量,对于植物来说是指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太阳能,常以总初级生产量表示。   
生产量(P):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量值,对于植物来说,是指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是指同化扣除呼吸后净剩的能量值,即P=A-R   
呼吸量(R):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   
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植物吸收的日光能或  
           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能量/动物摄食的能量  
即Ae=An/In  
生产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营养级的同化量  
即Pe=Pn/An  
消费效率=n+1营养级的消费能量/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  
林德曼效率=An/In(同化效率)×Pn/An(生产效率)×In+1/Pn(消费效率)  
在食物链中:草→羊→人,设能量传递效率为20%  
假如草的GP为5000kg(没有换算为能量),羊摄食1000kg草,没有消化的即粪便量为200kg,其余的800kg被同化,那么同化效率为800/1000=80%(4/5),被同化的800kg中,有200kg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中消耗掉,即呼吸量(R)为200,那么生产效率为600/800=75%(3/4),剩余的600就是羊的净次级生产量,就是用于羊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部分,即增加体重的部分,羊这600kg体重中,有200kg被人摄食(剩余400为未被利用),那么消费效率为200/600=33.3%(1/3)。  
能量在羊和人之间的传递效率=(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200/1000=20%  
在上面的分析中,羊增加体重600kg,消耗草1000kg,如果按照上海高考题的算法,羊增加体重600kg,则要消耗草3000kg。  但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是1000kg.
假如上面的例子中,羊摄食1000kg草,没有消化的即粪便量为500kg,其余的500kg被同化,那么同化效率为500/1000=50%,被同化的500kg中,有500kg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中消耗掉,即呼吸量(R)为500,那么净次级生产量就为0,羊就没有增加体重。  
总之,要计算增加体重多少,要有相关的摄食量、同化量、呼吸量或者有同化效率、生产效率、消费效率等,仅仅知道传递效率是不能计算的,这样的题目是错题。 

41.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 CO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物质及能量变化特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是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CO2,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不是乳酸发酵,不产生乳酸。关于三碳化合物,是一个难点,属于生物与化学知识的学科交叉,会干扰学生的判断,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C3H4O3(丙酮酸)为三碳化合物,学生容易与光合作用中暗反应中的C3混淆。 
题目中的B项中的乳酸也是三碳化合物,如果把C项中的三碳化合物换成丙酮酸是否更准确一些?复习中应该归纳一下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乳酸等)。

菌。

2006.江苏生物高考题.30.(5)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雄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和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

  ①设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录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的变化;

  ②给摘除睾丸的公鸡注射雄激素,观察记录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的变化。

  以上蓝颜色字体为原题答案。

  商榷 1、答案中的①是一个多余的对照。

  “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的事物称为对照组[1]。” “生物学中大多数实验需要设置对照。换言之,并非所有的实验都必须设置对照。是否设置对照组,关键要分析设置对照的必要性[2]。”

  该实验中摘除了睾丸的仔公鸡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未摘除睾丸的仔公鸡为对照组,“观察记录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的变化”与自然状态下的公鸡作对比,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没有必要另设对照组。

  2、答案中的是一个为无知的探究者设置的对照。

  科学研究起源于假设说,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是作出预期,即依据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第三步是验证假设,即依据假设和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如果假设得到证实,预期得以实现,则假说就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3]。 

  以上叙述说明,搞科学探究的人,必需懂得一定的“科学原理”。从本题中“生物小组”能得出的结论来看,他们是懂得睾丸能分泌雄激素这一“科学原理”的。而答案规定的要另设“给摘除睾丸的公鸡注射雄激素”的对照,是在认为“生物小组”不懂得睾丸能分泌雄激素这一科学原理的前提下设置的。试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什么科学原理都不懂的“生物小组”搞科学探究活动,那他们能探究出个什么东西来呢?

2007年广东生物高考试卷第29题: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答案:A B D
商榷:
这一题的D选项是错误的。“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1]”。

  (1)既然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所以题目中给出的“10对相对性状”中的“株高”性状在单倍体中得不到表现。

  (2)既然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就不会结种子,所以题目中给出的“10对相对性状”中的“种子形状”在单倍体中也得不到表现。

 2007.全国理综Ⅱ.30.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腊油,37OC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以下横线上的粗体字是命题者拟定的答案)

  (1)(2)(3)略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

  商榷:要通过对甲烯蓝颜色变化的比较来探究蚕豆子叶呼吸作用的方式(事实上在本高考题中,看不出命题者究竟想要探究什么),在实验中只要观察“蚕豆子叶”在“无氧呼吸”之前和之后、“有氧呼吸”之前和之后,甲烯蓝颜色本身有什么变化,根据这个变化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在实验设计中,这样的对照叫做“自身对照”。而在本题中,命题者却用“煮熟的蚕豆子叶”“作对照实验”。因为煮熟的蚕豆子叶”是死的,不会有任何生命活动,拿一个死的蚕豆子叶去跟活的蚕豆子叶作对照实验,是没有意义的。

1、2008.江苏生物高考题.17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原答案确定此项错误)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原答案确定此项正确)

  商榷  B选项太专业:考生在分析B选项时,要知道制作腐乳的豆腐的含水量是多大?多大含水量的豆腐有利于保持发酵的湿度?而这些问题太专业,过于冷僻,只有腐乳制造厂的技术人员才知道,老师不知道,考生更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有考生做对了,那只能是猜对的,这种猜题只跟“运气”有关,而跟知识与能力无关。

   D选项不符合实际:制作腐乳的过程中,瓶内、豆腐上、空气中都有杂菌。如果认为在“密封瓶口前”“将瓶口通过火焰”就可以“防杂菌污染”,这种想法过于草率。

 

  2、2008.北京理综.2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商榷  狂犬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实际生活中,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不仅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更要注射狂犬病的免疫血清。因为只注射疫苗,等自身的抗体来消灭狂犬病毒就为时已晚了。

   如果是单纯考查预防性接种,原题就没有问题。但人被犬咬伤后,既要预防接种,更要用免疫血清进行治疗。所以原题对“人被犬咬伤后”的措施的表述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3、2008.江苏生物高考题.25 题目中第二个曲线图的横坐标是“离体组织灭菌时间”。

  商榷  灭菌是指用高温消灭杂菌,尤以杀死芽孢为原则。离体组织是用于培养的活体组织,只能消毒,不能灭菌。试设想一下,将“离体组织灭菌”后,高温将离体组织杀死了,你还搞什么组织培养呢?原题中本应用“消毒”的概念,却用了“灭菌”的概念,在逻辑学上属于偷换概念。

 

  4、2008.宁夏理综.1  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D.蜥蜴断尾再生(原答案确定此项属于细胞分化)。

  商榷  细胞分化是细胞水平上的变化,而“蜥蜴断尾再生”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器官水平上的变化。原题把“蜥蜴断尾再生”这种生物的代偿性发育等同于细胞分化的现象,在逻辑学上属于混淆概念

 2008.北京理综.第31题 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1)(2)(3)(5)(略)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一个培养基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加等量菌液。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横线上为答案)

在每个培养基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缺陷分析  从实验的目的上看,该实验是要探究“某种细菌”能否“限制蓝藻数量”。

    1、简单问题复杂化:探究“某种细菌”能否“限制蓝藻数量”。只需要设置一个培养皿,在培养皿中培养蓝藻后,再在培养皿中滴加“某种细菌”,作适当培养。然后,观察和比较培养了蓝藻的培养皿在滴加“某种细菌”的之前和之后,培养皿中蓝藻的本身的变化(“某种细菌”是否“限制蓝藻数量”)就可以得出答案。而本题的命题者在原题图示中设置了三个培养皿,在九个“不同位置”滴加“某种细菌”,还说本实验不“完善”,不知道这位命题者究竟是要玩什么新鲜花样?

  2、本题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的事物称为对照组[1]。” “生物学中大多数实验需要设置对照。换言之,并非所有的实验都必须设置对照。是否设置对照组,关键要分析设置对照的必要性[2]。”通过以上分析,本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3、怎样设置空白对照: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溶藻细菌,即使要设置空白对照,则对空白对照的处理是:除不用实验变量处理(即不滴加溶藻菌液)外,其他各项条件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而本题拟定的答案是要在对照组中“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跟不滴加溶藻菌液有什么两样?那命题者为什么要“滴加”呢?答案只有一个:多此一举

2008.四川理综.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B

  商榷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B选项中,牧草地中牧草的产量提高了,但生物多样性没有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没有提高。答案的判断是正确的。D选项中,“弃耕的牧草地”和“灌木林”都是自然生态系统,其稳定性具有可比性,答案的判断也是正确的。

  但是,A、C两个选项中,将“杂草地”和“树林”这两个自然生态系统与“牧草地”这个人工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性”就没有道理了。从逻辑学上看,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可能具有同样的或其他属性的推理[1]。即比较的对象要具有相同的标准(属性)。从本题的题干看,是要我们通过对选项中提供的四个生态系统的某个属性(维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比较,以推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系统的稳定性的正确答案。

  从题目给出的A、C两个选项看,有两个自然生态系统(杂草地、树林)和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牧草地),然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外界条件的影响和自身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是不相同的,不具有可比性。列表如下:

     影响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表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外界因素

完全靠外界的自然条件

人工控制的比较优越的生产条件

自身因素

完全靠自身的自动调节能力

自身作用非常小,主要靠人们的生产活动

稳定性特点

一般能比较稳定的维持

一般能很好的维持

 

  从上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维持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与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不具有可比性,所以,从逻辑学上看,A、C两个选项中的比较是没有道理的。

  本题只想到了比较它们的“稳定性”,而没有看到隐藏在“稳定性”后面的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是不相同的。

自从1998年以后,在高中生物教学和生物教辅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认为,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只有一种会生存下来,另一种必然会淘汰。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分析如下:

  一个自然群落的形成,是这个群落长期进化的产物。群落中的每一个种群都能在该群落中中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而不会消失。这是因为,群落中的每一个种群对该种群长期选择的结果,也是该种群长期适应该群落的环境条件的结果。即使两个种群存在着捕食关系或竞争关系,二者各自对对方的种群数量可进行负反馈调节。这种负反馈调节,一方面维持各自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维持了该群落自身的稳态。所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捕食双方或竞争双方都会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得到保存和发展。下面以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发展为例进行说明。

  1、趋同进化: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如果亲缘关系比较疏远,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特别相近,且生存能力不相上下,他们就会在同一环境中,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诸方面形成相同的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平共处”,共存共荣[1]。

   2、趋异进化: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如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是特别近似,它们就会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进化出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避让”的适应性。例如青蛙和蟾蜍,一种在晚上,一种在白天;一种在旱地,一种在水田进行捕食[2]。它们各自都能生存和发展,不会发生所谓的“一种必然生存,另一种必然淘汰的现象”。

  那么,认为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只会有一种能生存,另一种必然会淘汰的观点是怎样形成的呢?

  1、上世纪的生物教材中讲,将具有竞争关系的大小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16天,两种草履虫竞争的结果是“其中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3]”。

  2、1995年上海有一道高考题[4]将这一人为控制条件的简单环境的实验结果,以曲线图的形式推广到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由于上海这道高考题的流传,后来这种不正确观点就出现在各种生物教辅资料中,甚至出现在新世纪的生物高考题中[5]。

  必须指出,高中生物老教材上的结果并没有错,因为那是“一个高度简化的实验。自然环境中,没有像上述实验中那种简单环境,……实际上的自然界,这2种草履虫是可以生活于同一池塘中的[6]”。错就错在把这种简单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滥用到自然生态环境中。

1998.上海生物高考题.2 过度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总量50%以上的物质  

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答案:D

商榷:1、脂肪组织 “与疏松结缔组织相似,特点是含大量脂肪细胞,其中储有大量脂[1]”。

2、“由于脂肪分子没有极性集团,所以称为中性脂肪,中性脂肪是高度疏水的[2]”,所以储存有大量脂肪的脂肪细胞中,不可能有较多的水。

3、命题者的答案是运用了演绎法推导出来的:

 大前提:“水在各种细胞中的含量都是最多的[3]”。

 小前提:脂肪组织中含大量脂肪细胞。

 结 论: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水的含量也是最多的。

命题者运用的推理形式(三段论演绎推理)没有错,但为什么推出了错误的结论呢?

(1)“水在绝大多数细胞中的含量都是最多的”这句话的表述有逻辑问题:

原教材中把本应属于不完全归纳的结论:“水在绝大多数细胞中的含量都是最多的”这句话,煞有介事地表述成了完全归纳的结论:“水在各种细胞中的含量都是最多的”。这样的表述,就把咱们的高考命题者引入到了推出荒谬结论的歧途。

(2)不完全归纳的结论不能作为演绎的大前提。

逻辑学告诉我们:不完全归纳的结论不能作为演绎的大前提。“水在各种细胞中的含量都是最多的(当然这句话的表述有问题)”,这句话本来应该是一个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它具有逻辑学上的不周全性,不能代表任何细胞内水都是最多的。例如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内几乎没有水,而肪是最多的干水稻种子、干小麦种子的胚细胞中水的含量就很少,而储存的淀粉却很多。大豆种子的胚细胞中是蛋白质最多,而蓖麻种子的胚细胞中脂肪是最多的。如果按照命题者认为的“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总量50%以上的物质是水”的话,那肥胖患者减肥就不需要吸脂甚至手术去脂,只需要买几副泻药吃得脱水就行了,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4、类比推理:猪的皮下脂肪组织(肥肉)等,主要成分是脂肪。      
  5、以事实说话:我们都听说过“吸脂”减肥吧。   
  6、澄清概念:组织中水超过50%的异常现象不是肥胖,而是组织水肿。      
  7、归谬法:如果脂肪组织中的主要成分真的是水的话,买几付泻药,泻得脱水不就减肥了吗?      

1999.上海生物高考题.41、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图片以后再贴)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细胞液水势变小

  (2)在1min后,处于2mo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水势将不变,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之间充满了2mol/L的蔗糖溶液。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清水中。

  (3)在1min后,处于2mol/L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水势降低。(以上横线上的粗体字是原题拟定的答案)

  商榷:“原生质层”的概念偷换成了“原生质体”的概念:

  原生质层:指植物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原生质。即原生质层在没有去除细胞壁的细胞内。

  原生质体:指除去了细胞壁的菌体或植物细胞体。即去除了细胞壁的细菌或植物细胞。

  本题中所谓的“原生质体”实际上都是指“原生质层”。

人口问题是社会学问题,而不是生物学问题

    1、(2005.上海理综.18)为了使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控制人口密度   B.提高人口素质   C.适当降低人口出生率   D.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

   答案:D

   商榷:“人口的本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的社会属性①”。该题的答案是基于人口的自然属性,而没有考虑我国人口的社会属性而拟定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必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如果真要“使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在不改变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采用政府行为,是很好解决的。

    类似的高考题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具有可比性

   2、(2005.江苏生物.41.(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     稳定性较低。

   答案:抵抗力

   商榷:“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②”。稻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其稳定性的维持,“关键”依赖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虽然稻田的生物多样性比较单一,但由于它的稳定性是由人类维持的,所以稻田的稳定性是很强的。而湖泊是自然生态系统,它的稳定性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自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如果系统内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则其结构就比较复杂,其稳定性就较强,反之,则其稳定性就比较弱。

   由此看来,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只跟湖泊稳定性维持的关系很大,而与稻田稳定性维持的关系很小,所以,不能用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这个标准去比较两者的稳定性。

   类似的高考题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超常事件确实应该探索,

       不过,超常的主张则需要严格的证据、可重复的检验才行[1]。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一位专家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2007年第5期的《中国考试(研究版)》上。对于生物高考中的实验题,考生普遍得分很低。这位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学教学实行的“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背实验不如做实验题的荒谬做法所致”。

    本博通过对高考实验题的研究和现在应试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认为要应付高考中的实验题,根本不需要做实验,相反,做实验对考生的高考得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一、高考实验题的特点。生物教学实验与高考实验存在如下区别,见下表: 

 

教学实验

高考实验

实验来源

一般源自生物教材

一般为命题者杜撰

实验操作

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

在考卷上根据题目信息凭空猜测

实验步骤

依严格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按题目的诱导进行揣摸和试探

实验结果

有唯一的可重复的实验结果

命题者臆断的、不一定能重复(没人较真,无人重复)的结果。

实验目的

验证教材知识的验证性实验

所谓的“探究性实验”

命题者目的

获得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

尽可能地为难考生(不让其得分)

学生目的

学习知识

尽可能地多得分

   二、略举一二:生物高考题中,杜撰实验,臆断实验结果的所谓探究性实验题比比皆是,在这里略举一二。

  1.(1998.上海生物高考.29题) 对某植株做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min;(乙)光照5s后再黑暗处理5s,连续交替进行20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甲和乙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B

   商榷:机体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要进行自我调节,以保持自身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稳态。

  在光照5s的过程中,植物刚好作好了光合作用的准备时,嗬!又黑暗5s。在黑暗5s的过程中,植物刚好适应了黑暗环境时,嗬!又光照5s。在这种5s黑暗、5s光照的不间断折腾下,命题者却认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在稳定光照条件下更好。这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稳态观点的臆断。

  2、[2008.全国理综Ⅰ.30.Ⅱ.(3)] 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历届生物高考题商榷(不可重复的实验)

    请回答: (1)、(2)略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答案:左肌肉和右肌肉

    商榷:本题的缺陷有

    1、“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事实上在“左侧标本的神经”和“右侧标本的肌肉”之间不具有突触结构,因此,在它们之间不可能进行神经传导。题目中说“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这种说法既没有理论依据,也不可能得到实验的重复。然而“科学的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是确定是否是‘科学事实’的基石[2]”,真正的科学实验应该是可重复的。

    2、就算“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这种说法是真的,那右肌肉与神经③则属于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既然属于细胞间传递,则右肌肉与神经③之间只能按突触传递的方式来传导兴奋。这样,突触前膜就在右肌肉,突触后膜就在神经③。由于高中生物教材上讲的突触属于化学突触,而“化学突触是定向传导的,神经冲动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轴突)传向突触后神经元(树突及细胞体)而不能相反,这是因为只有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能产生递质,突触后神经不能产生递质,只能接受递质而发生反应之故[3]”。所以,“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只能是左肌肉,而右肌肉不可能收缩。

   3、假如“右肌肉”与“神经③”之间的突触是电突触,由于电突触的“传导没有方向之分”,高考答案才说得过去。但这又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客观上不可能形成电突触。

   (2)“脊椎动物也有电突触,但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化学突触[4]”,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材,课本上没有讲电突触。高考题设置问题的情景可以来自课本以外,但解决问题的根据必须回到课本之中。

  三、为应付当前的高考实验题,平时做实验纯属多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实验题中有许多实验都是高考命题者杜撰的,有许多高考实验题的答案都是命题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凭空臆断的。高考题中出现的实验,考生平时不可能做,假设做过的话,结果也会跟高考命题者臆断的答案不相同。所以考生平时根本不需要做实验,到考试时就去猜测。一般地说如果命题者拟定的“标准答案”不离谱的话,考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完全可以猜出来。如果命题者拟定的“标准答案”出格、超常或离谱的话,那考生猜测实验结果就只有靠运气了,根本不需要知识和经验作为背景,跟平时是否做过了实验更是毫无关系。

题目:2008.江苏生物高考33题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图片以后再贴)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以上加粗体的文字是原高考题命题者拟定的答案)

  商榷:根据题目的介绍和乙图可知,乙图U型管右侧液面较高,且右侧溶液为蔗糖溶液。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所以在U型管的右侧加入蔗糖酶以后,蔗糖就会被水解成还原糖,如果还原糖能透过半透膜,则U型管两侧的浓度会趋于平衡,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会随之缩小;如果还原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U型管右侧由于浓度更大,会继续向左侧吸水而使液面进一步升高,即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会增大。

  因此,要“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只需要在U型管右侧用蔗糖酶处理后,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变化,就可以得出答案。

  因为考生都知道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成还原糖,所以,只要U型管两侧的液面有变化,就可以根据液面变化的情况确定还原糖能否通过半透膜。在知道液面变化的情况下,又用斐林试剂去检测U型管中是否有还原糖,完全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

  从知识上看,这道高考题似乎没问题,但要是从题目答案的引导上看,可就有问题了。因为这道题目的答案对考生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的引导作用是:多此一举、简单问题复杂化。近年来这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高考题正在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高考考生的引导,特别是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危害不浅啦!

请参看本文的朋友不要认为我这是小题大作,哗众取宠。恰恰相反,我期待大家都来重视这样的问题: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并不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追求,恰恰相反,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追求是: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化腐朽为神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