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境背后的科学

 昵称535749 2012-04-09

最新研究!解释我们为什么以及如何记得梦境,梦境可能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都冥思苦想关于梦境的意义。早期文明认为,梦境就是我们真实世界和上帝之间的一种媒介。实际上,希腊人和罗马人都相信梦境有某种预知的力量。虽然人们一直都在研究梦境,但是直到十九世纪末尾西格蒙德·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才提出了广为人知的现代梦境解析理论。佛洛依德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对欲望的压制上——佛洛依德认为梦境使得我们压制的种种欲望得到释放。卡尔·荣格(佛洛依德的门徒)也认为梦境是心理层面的一种需要,但是他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继荣格和佛洛依德之后,技术革新为其他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关于梦境,有一种较为著名的神经生物学理论,我们称之为“活化整合假说(参考http://www./h/2/5671.shtml )”。这种假说认为梦境实际上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它们只是从我们记忆中随机抽取意念和图像的脑电波。理论上人类通常是醒来之后就开始构筑梦境,本能地试图理解它。然而大量人类梦境真实描述和间接实验数据显示,其他哺乳类动物比如猫,也会做梦。进化心理学家理论认为梦境为某种意识服务。

所以说这么多年以来,大量的理论已经被用于解释梦境背后的神秘,但是直到最近,仍然有很多切实的证据保留了梦境背后的神秘。

然而,神经科学期刊发布的最新研究对梦境背后以及梦境与记忆的强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见解。罗马大学Cristina Marzano和她的同事首次成功解释了人们是如何记忆他们的梦境的。科学家预测了完整的梦境回忆是基于脑波信号模式响应的可能性。为了验证此项理论,意大利研究团队邀请了65名学生连续两晚呆在他们的研究实验室。

在第一个晚上,学生们被留下来睡觉,让他们适应有隔音和温控的房间。在第二个晚上,研究人员测量学生们睡觉时的脑波。我们大脑产生了四种类型的电子脑波:deltathetaalphabeta。每一种呈现不同的震荡电压速度,然后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了脑电图(EEG)。意大利研究团队使用这种技术测量参与者在不同睡眠时期的脑波(睡眠通常有五个时期,大多数做梦和强烈的梦境都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期,英文REM Stage)。学生们都在不同时期醒来,然后填写日志文档详细记录他们是否做梦了,他们多久做一次梦,以及是否记得梦境的内容。

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人们在快速动眼睡眠时期直接醒来时最有可能记得梦境的内容。而现在这项研究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参与者中,额叶出现更多低频θ波的会更有可能记得他们的梦境。

这项发现非常有趣,因为研究人员观察到的额叶频繁活动就像是完整的编码,就像是我们清醒的时候进行自我回忆检索。也就是说,同样地在额叶皮质的电震荡可以激起情景记忆回忆(比如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是可能的。因此,这些发现表明我们做梦时(以及回忆梦境时)所使用的神经生理机制和我们在清醒时构建检索记忆时是一样的。

在同一个研究团队展开的另一项最近研究中,创始人使用最新的核磁共振技术(MRI)调查研究梦境和深层次大脑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发现生动、离奇和情绪激动的梦境(人们通常都会记得的梦)与杏仁核和海马区有联系。杏仁核在情绪反应的记忆和处理上起着主要的作用,而海马区牵连着重要的记忆功能,比如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信息的整合。

总而言之,这些最新发现告诉了我们关于梦境潜在机制和梦境可能的目的。

关于研究创始人

Sander van der Linden是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的社会实验心理学的博士研究院。他的研究方向是行为改变过程,由Grantham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所资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