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owm 细说:风寒暑湿燥火。。。。。

 我的馆藏280 2012-04-09
病因,又称病邪。
《病因因别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其实病因繁多,不外就两种,一是外因,一是内因。外因自外感受六邪,也称六淫;内因自内而伤谓之七情,外加劳逸。
探讨病邪对人体的影响,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在此只讲外因。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总称。原本是自然界六种气候现象,《内经》称之“六气”。“六气”的正常变化,不足以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并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能成为致病因素,这就是“六淫”。淫为太过,和浸淫之意。亦可理解为令人致病的六气。六淫之名系由《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的“风淫与内”、“热淫与内”。。。。。。中概括而来。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首先多与气候有关,居住环境有关,四季气候有关,又叫“时令病”。其次,六淫外邪,即可单独致病,亦可合并致病。如湿邪困脾,寒邪直中,暑邪外袭即是单独致病;风寒束表、风热犯肺、湿热中阻即为两邪致病,甚至有三邪致病,如《素问。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再次六淫入人体途径不外有三:皮肤肌腠而入,即由表及里;或从口鼻而入,即自上而下;或两者同时受邪。因六淫之邪,多从外受,固有“外感六淫”之称。在下分别论述。

风邪
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以春季主气,固风邪病以春令居多。风邪是外感六淫中最常见的病邪。风为阳邪,其性轻阳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动,其性轻扬,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出现汗出恶风之症。易袭阳位,就是风邪易袭人的上部,如头部,五脏中最高的肺位,固伤于风者,头部清窍及呼吸道症状为多,阳经和肌表等属阳的部位,固表证多与风邪入侵有关,《伤寒论》所云“太阳中风”证,即见恶风、寒出头痛、脉浮缓等表(虚)证。

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为气的激烈流动,固其致病多见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风邪为主者为“行痹”,症见游走性关节疼痛。数变,一是指“风无常方”,为病众多;二是指风邪为病,多变幻迅速无常。如荨麻疹发无定处,瘙痒不已,小如芝麻丘疹,大如豆瓣,甚则成片,此起彼伏,发作无常。
风为百病之长:亦可谓风为百病之始,(语出《素问》)风邪是最常见最易中人之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其他病邪每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古人有云,盖六气之中,唯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曰风寒,兼火曰风火等。

风盛则动:感受风邪,人体可出现头晕、目眩、强项,四肢抽搐,《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都是指风盛则动的特性。

还有不得不提的风,中医还有内风之说。内风原非外感风邪,总由内伤血气,即肝风内动。外风内风,在概念上迥然有别。内风是指机体阳气亢逆动变出现肢体动摇,震颤的病理现象。如晕车晕船,癫痫,半身不遂,痉挛等。引发内风的原因很多如邪热引肝风,“热盛动风”;有因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所致的“阴虚风动”等。当然外风与内风有时亦有某些联系。如高血压中风,多因肝阳化风,有时可因外感风寒而引发,固冬春发病率高(冬多寒而春多风)。

在辨证施治上凡属外感风邪致病者,均应使用祛风方治疗。风邪在表有兼寒兼热的区别。风寒表证,宜辛温解表,风热表证,宜辛凉解表。风邪留经络,肌肉,关节兼寒湿或湿热,又要使用散寒祛湿或清热祛湿药物。凡属肝风内动者,依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可施以清热息风,平肝息风,滋阴息风为区别。

寒邪
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为冬季主气,固寒邪为病冬令居多。其他季节也可因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太过或气温骤降而感受寒邪。所谓寒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阴凉,凝滞,收引特性,而致人患病的外邪。寒性属阴,阴寒过盛易伤阳气,人体阳气不足以驱阴寒之邪,反被阴寒所伤,即所谓阴“胜则阳病”。因此感受寒邪,最易伤阳,若寒邪袭表,卫阳被遏,便见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则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寒邪直中少阴,心肾阳衰,则见畏寒蜷卧、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在中医学中多将寒邪束表,卫阳被遏称“伤寒”;而将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中寒”。

寒性凝滞,其胜则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入侵,阴寒偏盛,阳气受损,人体经脉易致凝涩不畅。不通则痛,固寒邪入侵,导致气血凝滞,最易出现各种痛证,即所谓“寒胜则痛”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而不行,客以外脉则血少,客以脉中则气不通,固卒然而痛。”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证,其寒邪为主者为“痛痹”,临床以关节寒性疼痛为主。这种疼痛的特点是局部有寒冷感,遇寒加重,得热则减。不过寒盛必痛,但痛非必寒,这是需要注意的。

寒主收引,寒则气收,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以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倦,缩倦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固卒然而痛”。寒邪侵入人体,可使皮毛肌腠、经络血脉、肢体关节等收缩挛急。皮毛肌腠收引,则见恶寒发热、无汗;经络血脉绌急,则见头身疼痛、经脉拘急、皮肤苍白或青黑、四肢厥冷、脉紧;肢体关节牵引,则见形体蜷缩、肢节拘挛疼痛。亦看影响内脏,如见肠胃受寒而出现痉挛性的疼痛。

除外感寒邪还有寒从中生,即内寒。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寒象自内而生。形成内寒的病机原因有二:一是阳虚失于温煦,以致出现种种虚寒之象;二是阳虚气化失司,以致出现水湿痰饮等阴寒性质垃圾的积聚。可见内寒是指“阴虚则寒”,而外寒则是“阴胜则寒”;内寒是指病理状态,外寒则是指具体病邪。内寒的特点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特点以寒为主且多与风、湿等邪相兼。内寒与外寒在病机的传变上也有联系,寒邪侵入人体,必然会损及机体阳气,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又因抗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易于外感寒邪而致病,或易导致直中脏腑,引动内寒而发病。

治疗方面,凡具有外感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每取祛寒之法。寒邪束于肌表(伤寒)者,治于解表散寒;寒邪直中与里(中寒)者,治以温中祛寒。至于阳虚寒自内生(虚寒)者,又当依据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不同,分别治以补阳除寒。

暑邪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也叫阳热之邪,为夏令主气。夏至以后,历经小暑、大暑,至立秋前,当为夏令。暑邪伤人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独见于夏令。《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夏季主气,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所以暑天火热之气使人致病为暑邪。暑病只有外感而无内生。暑邪,是指暑季具有炎热燔灼、升散汗出、伤津耗气等特性,而导致人体致病的外邪。
暑有阴暑,阳暑之说,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又有暑月受寒名阴暑,因暑而受热者叫阳暑,因历来有争议,在此不便多说。

暑为阳邪,炎热燔灼:暑邪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固暑性属阳。暑邪伤人多出现阳热亢盛的症状,见状热,面赤,烦躁、脉洪大等症。暑性似火,腾炎燔灼,固感觉人发病,似有烧灼之感。大抵暑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主。不过有伤暑,中暑,暑闭的不同。伤暑者,感觉较轻,其症烦热,口渴;中暑者,感觉就重了,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渴、妄言;暑闭者,内伏暑气,而被外风寒闭之。表现为头痛、身痛、发热恶寒,叫风寒;口渴、烦心者,暑也。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性升散,暑邪侵入人体,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多气随津泄,所以多致气津两伤,气随汗泄,则致气虚,见气短、乏力、体倦、唇干舌燥等症。《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所以说暑性升散,耗伤津气。
暑扰心神,暑引肝风:暑在五行属火,所以古人认为暑邪内通心火,暑热之邪,易扰动心神,出现心中烦躁,闷乱不宁,甚至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中暑)。暑热之邪,又易引动肝风,而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古医书称“暑风”“暑痫”。

暑多夹湿: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潮湿,所谓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又内湿素盛之人容易感受暑邪,而成暑湿相合证。如《医门法律。风湿论》说:“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动内湿,两气交通,因而中暑。其症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泛恶、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湿阻症状。

治疗用药则不可泛用或滥用清热之剂,而应运用清热解暑、益气生津的方药治疗为宜。

湿邪
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为长夏之气,湿邪为病,长夏居多,所谓长夏多指夏秋之交,即大暑至秋分之间。此时为湿气最盛时节。所谓天之暑热下迫,地之湿气上蒸,人在其中最易感受湿邪。其他季节,若涉水淋雨,水中作业,久居湿地,汗出衣里,也是容易受湿浸渍,湿邪为病。所谓湿邪即指自然界中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而使人患病的外邪。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易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固为阴邪。因其为阴邪,所以易伤阳气,尤其容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土而同气相求),使脾失健运,而出现腹泻,水肿等症,因其为有形之邪,固易阻滞气机,使脏腑经络气机壅滞不畅,而见胸闷脘痞、腹胀、腹痛,大便不爽或里急后重等。

湿性重浊:是指感受湿邪常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沉重等症。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证,其湿邪为主,称“着痹”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沉重。浊指秽浊,污浊。
湿性黏滞:湿邪的黏腻停滞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有粘滞不爽的特点,如分泌物及排泄物黏腻滞涩,便溏滞涩不畅,小便滞涩难解,妇女带下黏滞;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情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就是如此。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其性类水有就下之性,病多见下部症状,如下肢水肿、小便淋浊,赤白带下、大便泻痢等。固《素问。太阴阳明病》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有“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当然还有湿邪为病初起即可见困阻脾胃之象,所谓湿邪多为“直趋中道”即径入中焦脾胃,就是这个意思。

湿除外感湿邪同样也会湿浊内生,虽有区别又有联系。内湿,是指脾虚运化失司,而致水湿痰浊内生的病理产物和病理状态。脾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以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成饮,积而成水。由于内湿多因脾虚失运所致,固又称脾虚生湿。十九病机中就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素问。至真要大论》)
外湿与内湿,因湿致病无特殊区别。一般可从病程的长短,发病有或季节性,有或明显脾虚之象加以鉴别。凡病程较长,见纳呆、腹胀、便溏、乏力、苔腻等症,多以脾虚生湿为主。
外湿与内湿,虽因湿致病无特殊区别但也会互为影响。湿邪为病,每易伤脾;脾失健运,湿浊内蕴,内湿素盛之体又会易外感湿邪。古有论述,“在天为雨,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固湿喜归脾,脾虚喜中湿”。《湿热病篇》亦指出“太阴(脾)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固病湿热。”

在治疗上,凡具有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病症,均应使用祛湿的方法,并根据湿邪所在部位不同选择方法,湿遏肌表者,宜发表散湿;湿居上焦,宜芬香化湿;湿困中焦者,宜苦温懆湿;湿阻下焦者,宜淡渗利湿,佐以清热;湿热俱盛者,宜化湿清热并用;热重于湿者,又当清热为主,兼以化湿。治脾虚生湿“内湿”者,又当以健脾助运为主,佐以化湿之品。

燥邪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燥邪的属性素有争议,燥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既然火性就燥,各从其类,则燥应属阳邪。燥为秋之主气,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初秋之时,其气尚温,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邪与温热相合为病则成温燥;深秋之时,其气已寒,西风肃杀,径急干燥,燥邪多与寒气相合,为病多见凉燥。所谓燥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干燥、干涩,伤津、失润、最易伤肺等特性,而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胜则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邪为病,容易出现伤津干涩症状。如口咽干燥,口渴,皮肤干燥,甚则皮肤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又说:“物润则滑泽,干则滞涩,燥湿相反故也。”

燥易伤肺:一是因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二是因为肺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而燥邪本是指气候干燥,燥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劫伤肺的津液,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稠,难以咳出,口鼻、肌肤干燥,甚则痰中带血、胸痛喘逆等症。燥邪致病亦可及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之盛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这是因燥在五行属金,金能克木,固燥邪致病常及于肝。
外感燥邪与津伤化燥:外感燥邪,具有外燥的特性和致病特点,与津伤化燥的“内燥”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失濡润,从而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固称“津伤化燥”内燥一般多由邪热灼伤津液、久病耗伤阴液或年老津液自亏所致。
外燥与内燥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可直接引起干燥诸症的时令燥邪;后者是指津液亏耗失于滋润,以致燥象内生。前者病情较轻浅,很少有直接伤及肝肾之阴的;后者季节性不明显,病情可长可短,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肝肾精血枯竭,阴亏火热内生或虚风内动之证。 燥邪侵入人体,最易伤及人体津液,津亏生内燥。而津液亏耗之体,又容易感受燥邪,加剧内燥,内外合病。

治疗上,凡季节外感具有燥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病症应“燥者润之”若燥热偏盛伤肺,又宜清肺润燥养阴。若因燥导致肝木侮肺金,则宜抑木清金,用清肝润肺法治疗。内燥者自应以滋阴生津增液为主,上燥干咳当以润肺止咳;中燥口渴宜以养胃生津;下燥便秘治以润肠通便;肝肾阴虚而致阳亢于上,或火热内生,或虚风内动,那就要在咸寒增液,滋补肝肾的基础上,佐以潜阳、降火、息风之品。

火邪
火热之邪的及致病特点
火邪与热邪都是阳邪,火热常并称,不过还是有区别的,一是病邪程度上的区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二是以形象言,热无形可见,而火有形可寻。三是外感热邪多表现为全身性的阳热亢盛症状,如发热、口渴、大汗;脉洪大,而火多表现为某一脏腑的功能亢进,如心火,肝火,胃火等,并有燔灼炎上,动血及易致肿疡的特性。六淫火邪,实际上是热邪,即外感温热病邪。四是从来源讲,火由内生,是体内阳气过盛的表现。即可由风、寒、暑、湿、燥邪转化而来,称“五气化火”;也可由喜、怒、思、忧、恐在一定的条件下化火,称“五志化火”;也可由痰、瘀郁滞而成火。而热邪多属外感病邪。五是火有正邪,虚实之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壮火是阳热亢盛的表现,属实邪,实火。少火是指人体内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阳气,如心阳,肾阳。心阳有称“君火”肾阳称“命门之火”。还有“相火”,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合,以温养脏腑,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相火发至命门,而寄于肝、胆、膀胱、三焦等脏腑之内。若心火亢盛,相火妄动,则又属壮火;由阴精亏损而致的阳热偏亢,则属虚火。热未列六淫之一,但六淫中的火,实际上即是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六淫外邪中,火与热可混称。所谓火邪,热邪,是指自然界在具有阳热、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易致肿疡等特性,而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火邪与热邪均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燥动,火热燔灼,焚焰升腾,故曰“炎上”阳胜则热,故热为阳邪。火为热之极,故热盛易化火上炎。人体常表现发热、恶热、心烦、口渴、汗出等阳热亢盛的症状。若热盛化火,火性炎上,又可见面红目赤,舌质红,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火邪与热邪均易耗气伤津:阳热亢盛,消灼津液,且迫津外泄(高热汗出),故热邪致病,津液耗伤多明显,常见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唇裂、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等症。阳热之邪还可耗气,即所谓“壮火食气”。阳热亢盛,易耗正气,加之热迫汗出,气随汗泄,致使热病患者多见气阴两伤。

火邪与热邪均易生风动血:热盛化风,又叫热极生风。邪热亢盛至极,每易耗伤阴血,燔灼筋脉,引动肝风,而致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症。这就是所谓的“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动血,是热入营血,使血流薄急,甚至烙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使各种出血症状,如吐血、鼻血、便血、尿血和皮肤发斑等。

火邪与热邪均易夹毒,而致肿疡:火热之邪,均易夹毒,侵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肉成脓,可发为肿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曰痈。”痈疽原是火毒生,临床辨证,凡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便疏阳属火,细分则有火毒、热毒,并伴有发热、心烦、口渴等症。

外感火热与内感火热,火热之邪有其自身的致病特点。内热,内火,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病邪郁久、或五志过极,而导致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状态。阳盛化火者,如胃阳素盛而消谷善饥,即为胃热;病邪郁久者,多致气机郁滞而从阳化火化热 如湿郁化火、食郁化热、五志过极者,则五脏之气躁动不宁,动则生阳化火,素问中有说,“五志过极,皆为热盛”;另有情志不畅、气郁化火,多指精神情志抑郁,导致气机郁结化火,如肝郁化火;阴虚火旺者,因阴虚则阳亢而生虚火、虚热,最为常见。一般而言,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功能虚性亢奋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则火热征象往往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致的牙痛、咽痛、颧红,五心烦热等,即为虚火上炎之症。

外感火热与阴虚所致的火热内生之间也有一定的联想。火热为病,最易伤阴,热病后期,多致阴虚。而阴虚者阴不制阳,又多致虚火,虚热内生。所以温热疾病的治疗以保津存液为第一要义。清热以存阴、养阴以降火之法为常用。

治疗上凡外感病具有热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应“热者寒之”,施予清热泄火之法若热盛动风,宜清热凉肝息风;若热盛动血,则应清热凉血止血;若热血夹毒,则需清热凉血解毒。至于内生火热,其治疗又当区别对待。阳盛化火者,可直清火热;邪郁化火者,宜发郁散火;气郁化火者,当行气清火;阴虚火旺者,又应滋阴清火。

                                                    本文作者是            powm

                                                                           09-12-16 15:04     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