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曾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国应对稀土贸易的国际争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调机制比如说协会的作用,可以充分参考铁矿石和石油欧佩克的贸易运作机制,而不能再事事由政府出头做挡箭牌。 如今,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成立显然正有此意。正如干勇指出的,“首要的,落实国家稀土产业政策,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是协会非常重要的任务。”干勇表示,面对美日欧的诉讼案,中国稀土协会要加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来宣传中国的政策、行业现状,来解释做工作,不能硬顶,要采取比较灵活的策略,影响对方对中国稀土管理政策的看法。 干勇表示,美日欧在发起诉讼之前,首先要调查自己国内的稀土供应状况,诉讼本身也需要两年时间,因此中国目前还不会受到很大的干扰,还有充裕的时间,在世贸组织程序裁决之前,使国内稀土行业自律、健康有序的发展。 不过,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前景并不被有关专家看好。百川资讯稀土行业分析师杜帅兵则认为,155家会员企业如果能形成统一声音,那将是市场的绝对控制力量,但是从中国钢铁业等行业协会这些年所能起到的作用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应对外部困难的能力有限。 上述协会高层人士表示,中国一直声称管制稀土是为了保护环境,但是西方国家总是认为政府在过度干预稀土产业的发展,双方一致难以取得共识,由此导致争端。杜帅兵表示,未来中方应对WTO诉讼案很有可能会败诉。干勇也在4月8日的内部会议上承认,虽然中方不担心败诉,但是“有可能败诉,败诉的可能性很大”。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中心主任崔新生教授也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成立根本不具备应对WTO诉讼案的能力,很难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崔新生指出,协会是个半官方身份难以避嫌,而且它挂靠在工信部名下,没有商务部系统的参与从而力量有限,再有就是旗下都是国有企业,最终所起的作用也是强化垄断企业对稀土产业的控制力,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