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施舌——将美女附会到美食上是文人的意淫

 指间飞歌 2012-04-11

西施舌——将美女附会到美食上是文人的意淫
  柳已青
  
    我怀疑用西施舌(地方名叫海蚌)这个名字来命名一种海产贝类动物,是文人美食之后的意淫。不知何时有了这样一个名字,南宋吕本中也对这个命名提过意见,是从防治精神污染和青少年教育的角度出发的,诗云:“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童起妄情。”
  
    清初周亮工宦游闽垣时所作的笔记《闽小记》中,记有西施舌形体特征和名之由来。西施舌属于贝类,似蛏而小,似蛤而长,并不是蚌。产浅海泥沙中,故一名沙蛤。其壳约长十五公分,作长椭圆形,水管特长而色白,常伸出壳外,其状如舌,故名西施舌。为突出其美味,硬拉上一个历史上的大美女,不亚于“抢亲”。
  
    这并不妨碍美食家的胃口,反而勾起食客的兴趣,食欲大增。梁实秋认为西施舌“不但味鲜,名字也起得妙”,如此尤物,当然要精心加工和烹制,“一定要不惜工本,除去不大雅观的部分,专取其洁白细嫩的一块小肉,加以烹制,才无负于其美名,否则就近于唐突西施了。以清汤氽煮为上,不宜油煎爆炒。”在《忆青岛》一文中,梁实秋在青岛顺兴楼初尝此味,“清汤中浮着一片片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入口滑嫩柔软。”
  
    1936年,郁达夫赴福州任公职,正值西施舌上市,红烧白煮,郁达夫豪放地吃了几百个,自认为是“此生的豪举”。梁实秋似乎更会吃,精细、雅致。梁实秋吃的西施舌显然是清汤氽煮,而且是选取“水管”部位。
  
    青岛盛产西施舌。梁实秋第一次吃西施舌就是在北京路上的顺兴楼,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岛,顺兴楼贵客盈门,文人墨客遗老遗少频频光顾。遗憾的是,顺兴楼已经湮没在历史中。近年在酒楼饭店吃不到西施舌。西施舌似乎绝迹,当然与海洋污染有关。我曾请教过青岛的文史专家鲁海先生,他说,曾在胶南海青镇吃过西施舌,海青镇产西施舌。
    
    青岛民间有传说,西施跟随范蠡来到齐地,在齐地(今胶南)生活多年。范蠡即《史记》中的陶朱公,后来不愿为齐相,又迁徙到陶。史载越国为争霸,曾将都城迁至琅琊。鲁海先生查阅大量历史典籍考证,西施的确随范蠡到齐地生活,而且还在崂山一带留下活动痕迹。
  
    既然如此,西施舌与西施就有了必然的联系。我的读史经验和感觉告诉我,西施在青岛生活民间传说的成分大一些,是老百姓良好愿望或多情文人的杜撰而已。历史上,政治斗争残酷壮烈,没有丝毫的人情味,没有哪一个帝王为哪一个美女而改变历史的走向,女人,只是他们斗争或争霸的一个棋子。西施的结局可想而知。
  
    将美女附会到美食上,不独西施一例,什么贵妃鸡、昭君鸭、貂蝉豆腐、美人肝,不过是拿历史掌骨下酒。而西施舌则是食色性也最好的证明。所谓生活,无非饮食男女。牵扯到历史,那就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