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習《論語》 【泰伯】篇

 清风杨柳1960 2012-04-12
學習《論語》 【泰伯】篇

  作者 清風楊柳

 

之一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注釋】
  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長子。
  三:多次的意思。
  民無得而稱焉:百姓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贊揚他。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贊他。”
  孔子的這句話里,蘊含者一個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殷朝時代,陜西邠州有一小國,因受異族狄人侵犯,國君古公亶父遷居陜西鳳翔岐山之下,改國號為周(后來周武王伐紂而有天下,追尊古公為太王)。古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歷。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繼承人,但古公認為季歷的兒子昌有圣德,有意傳位給季歷,以便再傳給昌,但未明顯表示。泰伯知道后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并從當地習俗,斷發文身。古公亶父死,季歷報喪給泰伯和仲雍并將二位接回,喪事畢,泰伯和仲雍計議讓位給季歷,季歷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經斷發文身,不能再治理國家,又偕仲雍出國至吳。季歷遂立為君,后來傳位給昌,為殷朝的西伯。昌的兒子名發,伐紂成功,為周武王,尊昌為文王。以上是泰伯三讓天下的大致情形,讓是讓國,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
  這一歷史事件在孔子看來,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三讓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讓與賢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讓位者則顯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對他們是稱贊無比的。
  孔子贊美三讓天下的泰伯,意在啟示人們:讓,是一種美德;泰伯天下都可讓,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與人斤斤計較吶?

 

之二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注釋】
  勞:辛勞,勞苦。
  葸:音xǐ,拘謹,畏懼的樣子。
  絞:說話尖刻,出口傷人。
  篤:厚待、真誠。
  故舊:故交,老朋友。
  偷:淡薄。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不懂禮法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在孔子看來,光有美德“恭”、“慎”、“勇”、“直”還不夠,還需要“約之以禮”,否則容易使美德走樣,就不可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這里,禮是各種美德的標準和底線。心里有了禮,就知道什么該直,什么不該直,直到什么程度是合適的等等,這些都有了準繩可依,有度可以把握。
  “恭而無禮則勞”,“恭”就是恭敬,是一種態度;“禮”是美德的標準和底線,這里可理解為對人的真誠和人格的尊嚴。所以不要認為態度上恭敬就是道德,如果內在沒有禮的精神,碰到人一味的禮貌,則很辛苦、很不安詳。當你對人畢恭畢敬的時候,你必須懷著敬仰或善待他人之心,并牢記人與人都是平等這條底線,否則,表面的恭敬會使人厭惡,突破底線過分的恭敬,則有哈巴狗之嫌。
  “慎而無禮則葸”,有些人做事很謹慎,非常小心。小心固然好,過分的小心就變成無能、窩囊,什么都不敢動手了,就像我們土話說“樹葉掉下來怕砸破頭”,生活中確有這種人。
  “勇而無禮則亂”,有些人有勇氣、有沖勁,容易下決心,有事情就干了,這就是勇。如果內在沒有好的修養,就容易出亂子,把事情搞遭。有個叫占山的人,朋友有了糾紛,他一出手就把對方打了個重傷,結果糾紛未解,自己也進局子了。
  “直而無禮則絞”,有些人個性直率、坦白,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有時候遇到這種人,常把你弄得下不了臺。就像前面說的陳司敗問孔子魯昭公知否知禮的問題。陳司敗指出的魯昭公娶吳國女是不合禮,這個沒錯。陳司敗可謂是“直”,但事實上,陳司敗這個行為,是不合禮的。在魯國而說魯國國君的錯誤,本身就很失禮,特別還給孔子以難堪,這就讓陳司敗顯得很尖刻。這個事情,很可以說明,要直而有禮才是好的。
  總之,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是很好的四種個性。但必須要經過文化教育來中和它,不得中和就成為偏激了,這四點也就成了大毛病。因此,禮相當于一個中庸之道,可以制約著各種美德不至于偏向太遠。
  “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這里說的是在上位者,要在親人朋友這些人倫關系上做出良好的表率,那么就會引導社會風氣越來越好。
  我們中國人講孝道,如果對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沒有感情,親情不篤,而要他愛天下,愛國家、愛社會,那是空洞的口號,是不可能的。愛天下國家,就是愛父母兄弟的發揮。所以說篤于親者,不怕人自私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講愛是由近處逐漸向外擴充的,所以先篤于親,然后民興于仁。從親親之義出發,整個風氣就是仁愛。
  現實生活中,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如果在家就不孝,見了親戚朋友,擺著一副官架子,當下屬的也別奢望會得到領導的關愛了,想讓單位風正氣順都難。

 

之三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釋】
  啟:開啟,曾子讓學生掀開被子看自己的手腳。
  詩云:以下三句引自《詩經·小雅·小旻》篇。
  免:指身體免于損傷。
  小子:對弟子的稱呼。
  曾子有病,把他的學生召集到身邊來,說道:“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沒有損傷)!《詩經》上說:‘小心謹慎呀,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好像踩在薄冰上面。'從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體是不再會受到損傷了,弟子們!”
  曾子借用《詩經》里的三句,來說明自己一生謹慎小心,避免損傷身體,能夠對父母盡孝。據《孝經》記載,孔子曾對曾參說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一個孝子,應當極其愛護父母給予自己的身體,包括頭發和皮膚都不能有所損傷,這就是孝的開始。曾子在臨死前要他的學生們看看自己的手腳,以表白自己的身體完整無損,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見,孝在儒家的道德規范當中是多么重要。
  從另一層意義上講,春秋戰國時期,酷刑較多,凡受過刑者身體上都會留下損傷的印記,曾子的表白,不僅表明他是一個大孝子,也表明自己是一個遵律守法的人。
  現代的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四肢發達了許多,但孝心卻越來越淡漠。河南電視臺8套《愛心調解》欄目播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四十歲兒子不養爹。有一個叫趙建偉的男子,年已四十,其父七十多歲,常年有病,四年多來一直住在女兒家,趙建偉不僅沒有前往看過一眼,而且一家三口住在老人的房子里其樂融融,當調解員問其父親在哪里時,趙建偉竟然說不知道,當眾人把其父拉到他面前時,他裝作不認識,一副冰冷的摸樣,讓人看著心涼,當鏡頭對準他錄像時,有人說要播到全國,他竟說播到美國也中!沒有孝心,沒有親情,真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羞恥”二字啊!

 

之四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注釋】
  孟敬子:即魯國大夫孟孫捷。
  問:探望、探視。
  動容貌:使自己的內心感情表現于面容。
  暴慢:粗暴、放肆。
  正顏色:使自己的臉色莊重嚴肅。
  出辭氣:出言,說話。指注意說話的言辭和口氣。
  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籩豆之事:籩(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禮中的用具。
  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吏,這里指主管祭祀、禮儀事務的官吏。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這樣就接近于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曾子與孟敬子在政治立場上是對立的。曾子在臨死以前,他還在試圖改變孟敬子的態度,所以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對孟敬子沒有惡意,同時也告訴孟敬子,作為君子應當重視的三個方面。這些道理現在看起來,還是很有意義的。對于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曾子所說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連他本人也不定意識到會成為流傳幾千年的經典之語。現在還經常聽身邊的人說起某某人臨死之前說出的話是那樣的凄涼,那樣的令人感動,甚至有些人說著說著自己都流出了感動的淚水。人啊,一旦到了生命的盡頭,一切的爭斗,一切的算計,一切的榮耀, 一切的恥辱都已成為過去,一切名名利利,在臨死前的那一刻才發現沒意義。于是,一種痛惜,一種對于生命的親切、留戀及反省,可謂是五味雜陳,一種無助、無望、無邪、無惡、無貪的理念使之言之友善,即使生前隔閡再深也會化為烏有,就象曾子與孟敬子。
  我們還在世上活得瀟瀟灑灑的人,是否應從中受點啟發?能不能在健在的時候就和睦相處,不爭名,輕言利,摒棄害人之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筑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不要等到人之將死才其言也善。假如我們都能夠在健在的時候就“其言也善”,那么到“人之將死”就不應有諸多的遺憾了。

 

之五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為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注釋】
  校:音jiào,同較,計較。
  吾友:我的朋友。舊注上一般都認為這里指顏淵。
  曾子說:“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從前我的朋友就這樣做過了。”
  曾子在這里所說的話,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學說。“問于不能”,“問于寡”等都表明在學習上的謙遜態度。一個人不管多么有學問,總有他不懂的東西,也總有其不擅長之處。即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沒有知識、沒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錢不值的,在他們身上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所以,在學習上,即要向有知識、有才能的人學習,又要向少知識、少才能的人學習,不要因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專長,就以為自己什么都懂。有個叫老弓的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某地當公安派出所長,很有名氣,連當地老百姓嚇唬小孩子都說:“不敢哭了,再哭,弓所長就來了”!準能把孩子給震住。有一次,老弓抓了個小偷,審問道:“說!十五塊一張的錢你偷了多少?”小偷無語,老弓怒道:“你說不說?”小偷說就沒有十五塊一張的錢啊!老弓更怒:“放屁!老子都花過,你就敢說沒有偷過?”把小偷給整得哭笑不得。后來,“十五塊錢一張”便成了老弓的經典笑話。
  曾子還提出“有若無”、“實若虛”的說法,希望人們始終保持謙虛不自滿的態度。“犯而不校”,表現出一種寬闊的胸懷和忍讓精神,這也是值得學習的。我想人若能虛懷若谷,同時又能寬以待人的話,體現出的不僅是一種治學態度,而且是值得提倡的為人處世的態度。

 

之六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注釋】
  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親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歲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臨終前的囑托輔佐幼君。
  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國家政權和命運。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托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
  孔子所培養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識、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輔佐幼君,可以執掌國家政權,這樣的人在生死關頭決不動搖,決不屈服,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一般在國無長君的情況下,都要由人輔佐君主執政。就是由先王任命一或幾位“顧命大臣”(垂簾聽政者除外),而這樣的大臣,曾子認為除了才能之外,還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臨大節而不可奪”。歷史上講義氣的人很多,而可托孤的人很少。政治上有名的托孤,當屬劉備白帝城托孤給諸葛亮了。劉備的兒子劉禪,誰都知道的阿斗。以前罵笨頭笨腦沒有出息的年輕人,就罵“阿斗”。劉備在臨死前托孤給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嗣子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取而代之。”他這句話可把諸葛亮嚇住了,立即跪下來:“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說,你放心吧!我把這條命賣給你了,不管你兒子可扶不可扶,我一定幫忙到底。后來也就真的做到了。當然,也有顧了之后就沒命的顧命大臣,如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前半生軍功赫赫,后半生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主政于朝,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再如同治帝顧命八大臣之一的肅順,曾試圖鐵腕吏治整肅官場政風,然“辛酉政變”中被斬首于菜市口。如果說鰲拜因弄權死有余辜的話,那么肅順遭遇“政變”就屬于命運不濟了。
  現在社會,政治上的“顧命”當然不復存在了,但,個人的托孤還是有的。有個叫德子人,他的一個朋友年僅三十歲就因病早亡,臨別將年僅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德子。德子這一管就是二十多年,直至大學畢業,成家立業。在古人看來,德子真的是“君子人也”,而現實社會中則有人說:“這人不精,瘋子人也”,更有人嘀咕:“這人是不是跟人家老婆有一腿?”真可謂是人心不古了,人心不古了!

 

之七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注釋】
  弘毅:弘,廣大。毅,強毅。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曾子的這段話是在說,一個真正的有責任的人,必須具有堅韌的意志,因為他背負的責任重大而實現的道路很漫長。因為以仁為自己的責任,所以是重大的責任。因為以生命的結束作為任務的結束,所以實現仁的道路是漫長而遙遠的。
  儒家這種剛健有為、生生不息的主體精神,使得中國士人在生命深處無時無刻不在高唱著以天下為己任的生命贊歌。他們心憂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用生命書寫著一曲曲人性的贊歌。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顧炎武于衰朽末世高聲疾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于國難關頭自我警醒“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翻開我們的當代史,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堅定的共主義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建立了新中國。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的今天,有的人信念上發生了動搖,以天下為己任的觀念淡漠了,錢的觀念增強了,那些金錢萬能的歪理成了一些人追逐的目標,自此,一切關關卡卡都充滿了銅臭味,諸如你想當官嗎?那就“提錢進步”,要不然就“日后提拔”。一些工程項目就象一個個蛋糕,周圍爬滿了螞蟻,你想使蛋糕合格嗎?螞蟻們得嚼一口然后再吸一吸,不然怎么會合格出廠?于是,那些豆腐渣工程也就不足為奇了。
  按曾子所說的“士”,現在看來并不缺乏“弘毅”,缺的是一種“責任”,這才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之八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注釋】
  興于詩:興,是起的意思,與我們講“賦比興”的興字義相同。這里孔子是講人的心志道德的修養常常是起意于詩感發,實際上是說,人常在讀《詩經》作品的時候,受到感發,而起意于心志道德的修養,故曰“興于詩”。詩,指《詩經》,古代學者常用“詩”表示《詩經》。
  立于禮:禮是教人恭謙辭讓的,人之能立身社會而有堅定的處世原則,不為世事的利害所動搖,靠的是禮,故曰“立于禮”。
  成于樂:音樂歌舞既可以勞人筋骨,教人俯仰進退之節,又可以使人受其教育,修身養性,達到人性的完善成熟,故曰“成于樂”。
  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于學樂”。
  儒家認為,詩可以感發人的意志,禮可以使人能夠立足于社會人生,音樂可以成就人的道德品質的修養。詩、禮、樂三者是教化民眾的基礎或者說三種載體與手段,必須恰當利用。這便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概括。它要求學生不僅要講個人的修養,而且要有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
  社會發展到今天,學習這段話竊以為不應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都信息時代了,人不能只會賦詩、禮儀、學樂。要說本人賦詩會一點,禮儀懂一點,音樂本來就是斯人的業余愛好,是不是說我的修養已經很好了?非也!因此,我想學習這段話,聯系現實生活,把“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拓展開來去理解,即人的修養,開始於學文(文化是基礎,學文就是打基礎),自立於學禮(只有講文明、講禮貌的人才受人歡迎),完成于學樂(心態陽光,樂觀向上)。最后,能夠成為樂觀達人,我看就可以“閑庭信步,觀窗外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在社會上游刃有余,隨遇而安了。

 

之九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說:“對于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對于這段話,歷來有兩種斷句方式爭論不休,除上述外,另一種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一件事,得到人民認可的就可以去做或才可以去做,人民不認可的,要讓他們了解事實真相,爭取他們的支持。
  咋一看,這第二種斷句解釋得通俗易懂,合情合理,還挺符合現實社會。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現代化了,他能給2000多年以后的人出謀劃策,你能說他不神?其實,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國人的民主化進程還沒有那么快,加之孔子的學說本身就是為統治者服務的,因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倒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情形。但不管他是怎樣一種愚民思想,都俱往矣。現在我們學習這段話,不妨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去繼承,去發揚光大。那就是從第二種斷句里去汲取精髓,凡事要得到人民的認可再去做,人民不認可的,待做好工作得到認可后再采取行動。
  伴隨著加快城市化進程,許多農民要變為市民,政府棘手的事情就是拆遷,其癥結在于人的生活出路。前些年每逢征地拆遷,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讓我們吃什么?”曾經有一位當社區居委會主任的朋友告訴我,有的居民房子住的很高,可每天都要去撿菜葉子維持生計。開始我還不相信,后來親自見了,我信了,但我信得心情很沉重。再后來,我隨團參觀了鄭州北郊的一個叫西史趙村的城中村改造,受到了很大啟發。西史趙村的改造首先是以人為本,即給人生活出路為根本,每人分得一定數量的自住房和50平米左右的商品房(供出租),集體有一個大型農貿市場,人人有股份,每年都有分紅。類似這樣的建設,老百姓還會阻撓拆遷嗎?

 

之十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注釋】
  疾:恨、憎恨。
  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已甚:已,太。已甚,即太過份。
  孔子說:“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窮困,就會犯上作亂。對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厲害,也會出亂子。”
  孔子的這段話是在提醒當政者,哪些人容易作亂吶?一是“好勇疾貧”的人,二是“人而不仁”的人。怎么應對吶?最好的辦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養人們的“仁德”。咱且不說那些愚民的餿主意,但就孔子能從“各階級的分析”中發現問題,把容易作亂的人找出來供統治者參考,就非常睿智了。
  實踐證明,在孔子之后的2000多年里,封建王朝的更替,無不是“壓迫——反抗——再壓迫——再反抗”的循環更迭,所以,毛主席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學習這段話,我看眼下最值得注意的當屬如何對待“人而不仁”的人了。這種沒有仁德的人,身上具備很多小人的特點,如自私、卑鄙等等,為人處事非常怪異,常常以“我”為圓心,以“私”為半徑畫圓。于己無利的事情不干,于己有利的事當仁不讓,當私欲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敢跟你玩命。對待這種人有兩種辦法可以借鑒,一是“控”,即對其一切言行舉止必須在你的掌控之中,決不能給其半點攫取私利的機會。二是“曬”,把其置于陽光之下即眾目睽睽之下,同樣不能賦予其任何權力。這種人往往還具備一些狗的特性——狗連(土話,即狗愛與人逗著玩,容易翻臉咬人),因此,你不要逗他玩,有句俗話叫“好鞋不踩臭屎”,不然,他咬死你你還不知道是咋死的。

 

之十一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孔子說:“(一個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如果驕傲自大而又吝嗇小氣,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孔子這段話提醒人們,一個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還要修養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驕不吝。驕矜、吝鄙是惡德,近于惡習,沾染了驕矜之氣與吝鄙之行是個很可怕的事,它的直接后果是人們不值得去看他其余的方面。
  這里不僅使我想起同事老黃的一席話,他說:有一個叫麗麗的女人,是本地出了名的大美女,原先他很崇拜她,感覺她的一言一行哪兒都是好的,挺偶像。可自從聽說她跟許多男人都有染之后,再見到她時,感到哪兒都不美,一點偶像的感覺都沒有了,甚至有點惡心!怪不怪,人還是那個人,貌還是那樣的貌,只是一個德行就把整個人給顛了個個兒。由此看來,女人的美,核心在于“德”呀!
  做人,“才”固然重要,但假如你驕傲自大而又吝嗇小氣,人們照樣會拿你象破鞋女人一樣看待,不屑一顧甚至惡心!

 

之十二

  子曰:“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注釋】
  谷:古代以谷作為官吏的俸祿,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孔子說:“學了三年,還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孔子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古時一般學習三年為一個階段,此后便可做官。孔子這段話可作多種理解,我以為當理解為:學了三年,還不愿去做官拿俸祿的人,是不易找到的。因為孔子提倡“學而優則仕”,人們也追捧“讀書做官論”,學了三年,拿了文憑,當然以追逐俸祿者居多,就象“文革”后恢復高考那幾年,哪怕是個中專畢業生,都是“天之驕子”般的待遇,誰肯有業不就啊!
  現在的情況則不是從前了,大學生頭上“天之驕子”的光環早已是蕩然無存了,拿了文憑能夠找到職業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前一段“國考”,競爭比例最高的前六個職位,考錄比均達到3000比1以上,競爭最慘烈的職位考錄比高達4728比1。難怪有人提出農村的孩子就不要上大學了。這種言論雖然遭到網友的強烈抨擊,但就目前這種就業形勢不令人擔憂嗎?
  競爭激烈,只要公平倒也罷了,再出現象吉林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宋江明在山西的遭遇,豈不更是不易找到的嗎?2011年11月9日,媒體報道了宋江明在報考山西長治公務員時,筆試、面試成績均為第一,但體檢時卻被查出“血紅蛋白”指標不合格,被踢出局;但宋到三家醫院復查均為合格。針對報道,11日長治市有關部門底氣十足地做了回應:程序合法,沒有問題。就當人們以為此事會不了了之的時候,15日,長治市人社局又突然承認“體檢有暗箱操作”。之后,人社局副局長趙波,一位科長以及體檢醫院副院長等多人被免職,長治市檢察院立案調查。
  如果宋江明自認倒霉,一切顯得平安無事。恰恰是他的認真,使自己成為當代的“不易得也”。就這樣競爭慘烈的考錄比例,就這樣的“程序合法,沒有問題”,想出“仕”真的“不易得也”。

 

之十三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注釋】
  見:音xiàn,同現。
  孔子說:“堅定信念并努力學習,誓死守衛并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就隱居不出。國家有道而自己貧賤,是恥辱;國家無道而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孔子的這段話,給弟子們傳授了為官之道,即為官要做到“審時度勢”。“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是孔子為官處世的一條重要原則。此外,他還提出應當把個人的貧賤榮辱與國家的興衰存亡聯系在一起,這才是為官的基點。
  對當今的指導意義,竊以為為官者必須“篤信守道”,用時髦的話說,就是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忠誠于黨的事業,無私奉獻,廉潔從政。眼下,官場上倒下的官員之所以出現前腐后繼,其關鍵在于信念的動搖。為官者一旦信念出了問題,其所作所為與黨的事業相悖,與人民的利益相悖,最終走向反面是其必然的結局。
  當然,這樣的為官者,在官場上那種咤叱風云的榮耀還是令人稱羨的。有一位朋友告訴我,其兒子在高考之后填報志愿時,不知如何是好,征求他的意見,他告訴兒子:看看有沒有當官的專業?現在干啥職業都有可能下崗,就當官這職業不會疲軟。并就徐其耀授予兒子的當代為官之道調侃一通。
  說起徐其耀的為官之道,是說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徐其耀因貪污受賄2千余萬元,被當地檢察機關批捕。在偵查中,發現了徐寫給兒子的一封信,暢述做官心得,總結為官原則,實可作為官場的“金科玉律”。這里不妨引該文如下:
  孩子:你的來信我已收到,對你在大學里的表現,我很欣慰,你要再接再厲。既然你選擇了一定要走仕途這條路,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勸告銘記在心:
  1、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詢事物的本來面目。把探索真理這這類事情讓知識分子去做吧,這是他們的事情。要牢牢記住這樣的信條:對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確的。實在把握不了,可簡化為:上級領導提倡的就是正確的。
  2、不但要學會說假話,更要善于說假話。要把說假話當成一個習慣,不,當成事業,說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職業,只不過做官出賣的是嘴。記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僅僅屬于你自己的,說什么要根據需要。
  3、要有文憑,但不要真有知識,真有知識會害了你。有了知識你就會獨立思考,而獨立思考是從政的大忌。別看現在的領導都是碩士博士,那都是假的。有的人博士畢業就去應招公務員走向仕途,那是他從讀書的那天起就沒想研究學問,肯定不學無術。記住,真博士是永遠做不了官的。
  4、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種利益。有人現在把這叫腐敗。你不但要明確的把攫取各種利益作為當官的目的,而且要作為唯一的目的。你的領導提拔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的下屬服從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周圍的同僚朋友關照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別人的你必須給。記住,攫取利益這個目的一模糊,你就離失敗不遠了。
  5、必須把會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會做事。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別理解為德才兼備的意思。這里說的做人,就是處關系。做事是實際工作,這點會不會都無所謂。做人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點編織到上下左右的網中,成為這個網的一部分。記住,現在說誰工作能力強,一點都不是說他做事能力強,而是指做人能力強。呵呵,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過才怪。
  6、我們的社會無論外表怎樣變化,其實質都是農民社會。誰迎合了農民誰就會成功。我們周圍的人無論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農民。農民的特點是目光短淺,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須具有農民特點,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一旦你把眼光放遠,你就不屬于這個群體了,后果可想而知。要多學習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個把兄弟什么的,這都不過分。
  7、要相信拍馬是一種高級藝術。千萬不要以為拍馬只要豁出臉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的是極少數,大部分還是做了低層的三陪小姐。這和拍馬是一樣的道理。拍馬就是為了得到上級的賞識。在人治的社會里,上級的賞識是升官的唯一途徑,別的都是形式,這一點不可不察。
  8、所有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須嚴格遵守的,確切地說,執行起來都是可以變通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制訂者從沒想到要用這些來約束自己,而是想約束他人。但你要知道,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違反的。什么時候堅決遵守,什么時候偷偷違反,讓誰違反,要審勢而定,否則寬嚴皆誤。
  以上這些都是做官的原則。現在要仔細想想,如果你真能逐條做到,你就能一帆風順,如果感覺力不從心,就馬上另外選擇職業吧。

 

之十四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考慮那職位上的事。”
  這句話一般是需要語境的,即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果不分語境亂用,豈不成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情緒?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這里沒有交待,但從一般意義上講應當理解為:“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考慮那職位上的事。”因為孔子是非常講“禮”的,人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要受“禮”的約束的,你是什么人,該說什么話,該做什么事,都不能越禮,否則,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則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認為是“違禮”之舉,于是他就會“是可忍,孰不可忍”。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句話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就今天看來,仍具有借鑒意義,也就是說你在其位謀其政,你不在其位了還謀其政,那還讓人家在其位的人干啥?你不是添亂還能是什么?基于此,現在許多地方在領導干部人事調整中,凡是單位“一把手”退居二線的,一般不安排其退到原工作單位,意在為新的在其位者提供良好的某事環境,應當說也是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一種詮釋。
  在現實生活中,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果把握不好,對于個人來講,是要走彎路的。我就犯過“不在其位,而謀其政”這種低級錯誤。本人不才,曾經當過某部門副職,第一次經歷“一把手”易人時,年輕氣盛,對工作熱情特高,新到任的領導為了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廣開言路,凡二級機構以上負責人,人人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撰寫一篇論文。我以為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迅速整好論文上繳,自以為問題找得準,原因分析得透,建議和意見提得恰到好處。不久,我被抽調到市里一個臨時機構去做臨時工作去了。若干年之后,我才悟到自己自以為得意之作的所謂的“論文”,實際上是越位了。副職就是干活兒的,“不干不夠意思,干一點意思意思,干的過多了你啥意思?”我把人家“一把手”該考慮的事,考慮得太周到就已經“過”了,還自鳴得意,被“抽調”就沒有什么奇怪的了,并且還是“一把手”忍痛割愛向上面推薦的“人才”。
  在現實生活中,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果亂用,就會產生許多消極現象。諸如見了老人倒地而不扶,見了有人搶包而不制止,見了小孩被車軋了而不救,你以為自己反正不是醫生,不是政法干警,不是120 就心安理得了?這種情況之下,“位”就不應理解為只是一種官位或職業,這個“位”應當定位為“人”,亦即你只要是個人,就要干人事兒。那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事不正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嗎?!
  因此,學習“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另一層意義,就是要特別強調“在其位,謀其政”,而且必須謀其政。

 

之十五

  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注釋】
  師摯之始:師摯是魯國的太師。“始”是樂曲的開端,即序曲。古代奏樂,開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師演奏,師摯是太師,所以這里說是“師摯之始”。
  《關睢》之亂:“始”是樂曲的開端,“亂”是樂曲的終了。“亂”是合奏樂。此時奏《關睢》樂章,所以叫“《關睢》之亂”。
  孔子說:“從太師摯演奏的序曲開始,到最后演奏《關睢》的結尾,豐富而優美的音樂在我耳邊回蕩。”
  這段話是孔子描述自己在看了大師級的音樂演出之后那種如癡如醉、余猶未盡的心境。從中也顯示了孔子本人愛音樂、懂音樂,并同樣是音樂大師,不然,哪里會有如此強烈的共鳴?
  俗話說“詩向會人吟”,“高山流水遇知音”。同樣是一場音樂會,孔子聽了,余音繚繞,回味悠長,也許有的人聽了,感覺是滿場噪音,耽誤瞌睡,樂師們玩了一場自我陶醉,對牛彈琴的表演。這一點本人略有體會。咱自幼好音樂、習板胡,曲不離口,弦不離手。后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這愛好一擱就是幾十年,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弦子一響,就有人痛苦不堪,以為那是高分貝的噪音。
  從孔子對音樂的評價引申開來,你留意觀察人們對一些事物或人的評價,你就會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如:某市建了一座高樓和一條商場街之后,又搞了配套修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于是,各種看法議論紛紛,最為典型的是有人編了一首歌謠:“某某市四大怪:高樓大夏街心蓋,四周路面都破壞,騎車沒有地走快,商場北頭兒沒有人進來。”一聽就知是那些思想守舊、不思大局、動輒牢騷之人。再如“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如果有人議論品行確實極差的人,詛咒死他你也別在意,如果有人議論品行端正的人,比如罵他秉公辦事了,不食人間煙火了,等等,最后恨恨地嗤之以鼻:“這人算逑(算啥子東西?有貶低他人的意思)!”這時你應當注意了,說這種話的人才真的算逑!因為他不能與品行好的人產生共鳴,他也只能給自己弄個職稱——“算逑”了。

 

之十六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釋】
  狂:急躁、急進。
  侗:音tóng,幼稚無知。
  愿:謹慎、小心、樸實。
  悾悾:音kōng,同空,誠懇的樣子。
  孔子說:“狂妄而不正直,無知而不謹慎,表面上誠懇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質。“狂而不直”,我們一般認為狂的人可能還比較直爽,因為他是發自內心的狂,而有一種人“狂而不直”,他很狂,但又不正直,土話說叫“自己一身紅毛羽,愣說人家是妖精”。如果你又狂還不正直,又無知又不誠實,又無能又不守信,這是孔子極其鄙視的人的幾種品格:心狂、虛偽、無知、無能。因為這幾種品質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則,也不符合儒家一貫倡導的“溫、良、恭、儉、讓”和“仁、義、禮、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說:我真不知道有人會這樣。
  孔子的這段話,用精練短小的語言概括了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較嚴重的人的特點,目的是在警醒大家,不要做這樣的人。
  然而,大千世界,眾生百態,上述幾種人,你不做,但未必就碰不到,遇到了,怎么辦?連孔圣人都感到頭疼,何況咱蕓蕓眾生呢?我想也沒啥高招兒,你總不能不讓人家生存吧!那就記住一個秘訣就足矣:志不同則道不合,道不合則不相為謀。

 

之十七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說:“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不上那樣,又會擔心丟掉什么。”
  孔子在這里講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他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勤奮學習,而且要有上進心,不能有“一覽眾山小”的躊躇滿志,要不停的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學習要有緊迫感。
  《增廣賢文》上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荀子》勸學篇更是把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論述得淋漓盡致。格言也罷,勸學也好,都是督促人們終身都要“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生活中,有人說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則耳順。咱人到中年了,不惑了,知天命了,不需要學習了,即使學學也記不住,沒有任何用處了。其實,人到中年更應當學習,一是生活壓力大,需要更新知識,增強適應工作的能力,二是隨著理解能力的曾強,年輕時不懂的東西,溫故而知新豁然開朗。那些以為不需要學習的人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大家都知道,那三十、四十、五十、六十怎么怎么的,是人家孔子結合自身的體會總結出來的,人家圣人才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不是是個人只要活到四十、五十都是那樣,前面說過的河南電視臺8頻道《愛心調解》播出的“四十歲男人不養爹”,就那個叫趙建偉的人,四十多歲了,連他爹都不管不問,面對鏡頭還不羞不臊,難道說他也叫四十不惑?我看他非常或,而且或得豬狗不如!
  生活中還有一種人,也學習,但猶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種人往往還愛顯擺,土話叫“一瓶不滿,半瓶咣當”,把自己裝扮得貌似文質彬彬,傲不可攀,但一說話“土”得掉渣,老百姓將其形容為驢糞蛋——外光里不光。
  這里,我想起毛主席有句名言:“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我們說“一個人學如不及并不難,難的事一輩子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之十八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注釋】
  巍巍:崇高、高大的樣子。
  舜禹:舜是傳說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個國君。傳說古時代,堯禪位給舜,舜后來又禪位給禹。
  與:參與、相關的意思。
  孔子說:“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奪過來的。”
  夏商周之后,就是孔子生活的時代,當時社會混亂,政局動蕩,弒君篡位屢見不鮮,在朝代口訣里叫“春秋戰國亂悠悠”。孔子贊頌傳說時代的“舜、禹”,表明對古時禪讓制的認同,他借稱頌舜禹,抨擊現實中的這些問題。
  那么,舜和禹得到天下既然不是奪來的,想必禪讓的故事應是盡人皆知的。傳說黃帝以后,先后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舜和禹。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后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舜是當時出了名的大孝子,堯便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直至后來把自己的帝位禪讓給舜。舜61歲時,想找一個品德高尚、聰明仁愛的繼承人。這時,曾經向堯舉薦過舜的四岳又舉薦了禹。禹是鯀(gǔn) 的兒子,鯀曾因治水無功被舜殺死。禹子承父業,經過長期實地考察,確認僅用父親堵決口的辦法根本不行,而必須以疏導為主。他就率領人民開山通澤,疏浚河道,不僅消除了洪災,大致確定了九州的區劃,更使各州恢復了生產,人民安居樂業。舜帝很高興,便效法堯帝,將帝位禪讓給了禹。
  現代社會,在加快民主化進程的過程中,有人調侃:某級干部是站隊站出來,某級干部是送禮送出來的,某級干部是喝酒喝出來的,村級干部是打架打出來的。至于站隊、送禮、喝酒等等是不是那回事,咱不清楚,那有的村干部是打出來的,咱見過。有一個叫糞臺的人,其為人跟他的名字一樣,臭不可聞,前些年,他心血來潮,想弄個村干部當當,怎奈連隊長(村民組長)都沒干過一天,就先當隊長吧!可當時的隊長是他的親叔叔,于是就三天兩頭跟他叔鬧,找茬兒還大打出手,他叔曾下跪求他別鬧,再干三個月自動讓位,那也不容,立時三刻就成了隊長,不久就是村長了,市里舉辦了村主任培訓班,他派了個委員替他去學習,還洋洋得意道:咱已經是國家最低領導人了,還用學習?

 

之十九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注釋】
  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圣君。
  則:效法、為準。
  蕩蕩:廣大的樣子。
  名:形容、稱說、稱贊。
  煥:光輝。
  孔子說:“真偉大啊!堯這樣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堯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廣大啊,百姓們真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對它的稱贊。他的功績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禮儀制度多么光輝啊!”
  堯,史稱唐堯,是傳說時代的圣君。生于公元前2377 年,20 歲時成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長,在帝位70 年,90 歲禪讓于舜,118 歲時去世。孔子在這里用極美好的語言稱贊堯,尤其對他的禮儀制度愈加贊美,表達了他對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隱喻他對當時政局動蕩、禮崩樂亂社會狀況的不滿。
  在現實生活中,有句俗話叫“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時”。一個地方或一個單位,領導在位之時,是非功過無人評說,當領導調任之后,人們往往拿現任領導與前任做比較,在一種厚往薄今思想的影響下,往往念念不忘前任領導的好,對前任領導哪個方面念叨的越多,說明現任領導在哪個方面做得不到位。由此可想,孔子崇拜堯,關鍵是堯時的禮儀制度,從而表現出他對禮崩樂亂的憤懣。

 

之二十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注釋】
  舜有臣五人:傳說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亂臣:據《說文》:“亂,治也。”此處所說的“亂臣”,應為“治國之臣”。
  唐虞之際:傳說堯在位的時代叫唐,舜在位的時代叫虞。
  斯:指周武王時期。
  有婦人焉:指武王的亂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書·程典篇》說:“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傳當時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舜有五位賢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說過:“我有十個幫助我治理國家的臣子。”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和虞舜之間及周武王這個時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個大臣當中有一個是婦女,實際上只有九個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說是最高的了。”
  這段當中,孔子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治理天下,必須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難得的。有了人才,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舜為什么為中國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他有優秀的干部。領袖固然重要,干部更重要。換言之,干部難得,領袖也難當。舜定天下,留萬古美名,靠他有禹、稷、契、皋陶、伯益五個好干部,天下就大治了。其實,任何一代,真正平定天下的,都不過是幾個人而已。
  毛主席曾說過“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也就是說,無論干什么事情,人才是決定因素。就目前看,個人事業也是如此,能夠事業騰達的,大凡都有幾個“鐵哥們”在撐著,否則是做不成大事的。有一個叫程成的人,是個外科大夫,在當地人稱“程一把”,前些年在幾個朋友的鼎力相助下,自立門戶,成立了一家專科醫院,資產很快過千萬。后來,程成將醫院交與兒子程曉飛經營管理,程成昔日的得力干將們相繼被“精簡”了,時間不長,醫院就弄成了空殼,程曉飛索性將房子向外出租,自己吃著房租享清福去了。程成也馱著年邁的軀體去給別的醫院打工去了。
  實踐證明,個人事業也好,國家大事也好,連一兩個知己好友都沒有,也就免談了。如果兩夫婦意見還不和的就更困難了。所以孔子這個話是有深意的。《易經》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兩個人志同道合,心性完全一致,真正的同志,這股精神力量可以無堅不摧。周武王也說,他起來革命,打垮了紂王,平定天下,當時真正的好干部只有十個人,而這十個人當中,一個是好太太,男的只有九個。孔子說“才難”,真是人才難得。

 

之二十一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注釋】
  間:空隙的意思。此處用作動詞。
  菲:菲薄,不豐厚。
  致:致力、努力。
  黻冕:音fǔmiǎn,祭祀時穿的禮服叫黻;祭祀時戴的帽子叫冕。
  卑:低矮。
  溝洫:洫,音xù,溝渠。
  孔子說:“對于禹,我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飲食很簡單而盡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時穿的衣服很簡樸,而祭祀時盡量穿得華美,他自己住的宮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對于禹,我確實沒有什么挑剔的了。”
  孔子就禹的三件事反復說“吾無間然矣”,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大禹,作為當時的帝王,并沒有以已權勢,追求享受,而是致力于為民造福。以古喻今,是對當時不少人拼命追逐權力、地位和財富,而不顧人民和國家利益的人的極力諷刺。也是對當時統治者提出警告。
  孔子對于堯、舜、禹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在他們的時代,一切都很完善,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為美好的時代,是儒家的終極政治理想,透過當時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正是政治昏亂、爭權奪利、殺伐征戮的這一時代特征來看,孔子對上古堯、舜、禹時期政治傳說的極力美化,其實更應該是對當時現實的宣泄、不滿和逃避。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孔子推崇古賢,逃避現實的思想,使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憤世嫉俗者,耳邊常常會聽到一些人對現實社會不滿的牢騷,特別是有的人動不動就把毛主席他老人家抬出來,假如是毛主席還活著咋咋著,咋咋著,盡管那時候生活水平差,但說這種話的人向往的是那時候的政治,頗有點象孔子崇拜堯舜禹的味道。我不反對憤世嫉俗,但我反對偏激,反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那種一葉障目的狹隘思想,我也崇拜毛主席,但我知道“毛主席很偉大,一輩子沒用過大哥大”。人要學會面對現實,學圣賢以陶冶情操,在適應現實的基礎上,力爭改變現實,包括自己的生存條件,切不可在對一切事情都看不慣那種憤憤然中,凄凄切切復錚錚,郁郁寡歡度平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