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所崇拜的人(一)

 丁小悟典 2020-05-18

我读《论语》(180)

泰伯篇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所崇拜的人(一)

孔子最崇拜的人是周公,除了他之外,还崇拜尧、舜、禹以及周文王、周武王。尧舜禹是上古时期的帝王, 周文王、周武王是西周重要的奠基人。孔子眼里,五人都是圣君,都是品德高尚而且治国能力超强的人,不过五个人的功勋各有其特点。

孔子评说“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论语·泰伯》)。孔子把舜与禹放在一起评论经,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不与”。“不与”是理解这孔子这句话的关键,对“不与”的理解,历史上主要有三种,并且都有其道理。

第一,舜、禹的天下不是强求来的。他们的天下不是处心积虑强求来的,而是上一任帝王禅让来的,因为他们既德行高又有治天下之才。

舜,姚姓,妫氏,名重华,号有虞氏,谥曰“舜”,史称虞舜,以孝闻名。他的继母母所生之子象伙同其父亲瞽叟多次要他都巧妙地躲过,仍然对他们很和善,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深得百姓赞誉。尧帝年时已高,就选舜作接班人,经过长期的考察,发现其德行、能力足以胜任,就把帝位禅让给舜

不可分割。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大禹为治理黄河水患,奋战十三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把治水与治国养民结合起来,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使百姓安居乐业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第二,无为而治。主要指舜,他任用贤能之人从事政务,自己不干预,而天下治。《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是天下治。”《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他任用贤臣,只是面南听政,而不加干预。儒家所讲的无为而治不同于道家所讲的,道家的无为而治是遵从自然,不加干预,而儒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是礼乐制度健全,统治者德行要好,任用贤能之人而不干涉。

第三,不谋私利。舜、禹拥有天下,却不把天下看作是自己的,泰然处之,不为自己谋私利,而为天下百姓尽力而为,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推崇上古时期的禅让制,是针对当时弑君位多不胜数,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孔子赞颂舜禹“巍巍乎”,说他们形象高大,像伟岸的山峰一样,表明对上古政治的认同,借此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

禅让在今天肯定是行不能的,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使人们特别看重官位,为谋取一官半职而不择手段,跑官要官者有之,买官者有之,与之伴生的是卖官,使吏治黑暗。还有的人,明明到了退休的年龄,该退出职位,却不想退出,霸占住不丢。

为什么舜禹要让官位而人们不让呢?读鲁迅历史小说《理水》就能理解了。因为舜禹把官位当作一种责任,要有担当,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待遇却同民众一样,没有特权可言。而一般人,把官职当作待遇,当作享受,当作特权,可以从中挖取好处。小说没有直接写大禹治水如何艰辛,而是描写了他的脚板:“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透过“结满老茧的脚底”,体会到禹在治水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夜入”的艰难困苦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此外,在《理水》中,鲁迅还虚构了一群聚集在“文化山”上的学者,他们无视洪水滔天,自鸣清高而又无济于事,就像一些官员在官位不官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