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凌霜枫叶 2012-04-12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3 .15

主备课人

卢启碧

  

《加法运算定律》

 

讲授

二次备课人

卢启碧

学情、教材分析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先教学加法交换率,再教学加法结合率,并通过练习加强巩固。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  理解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前准备

主题图

授课时数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随笔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揭示定律

 

 

 

 

 

 

 

 

 

 

 

加法结合律

 

 

 

 

 

 

 

 

 

 

 

 

 

 

 

 

 

 

 

 

 

 

 

揭示规律

 

 

 

 

 

练习巩固

 

小结

 

 

课后作业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课件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多媒体展示教材29页例2两个算式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出示几个例子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课件展示闯关游戏

 

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3.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4.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                65    3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5

 

 

 

 

 

 

 

 

20

 

 

 

 

 

 

 

 

 

 

 

 

 

 

 

 

 

 

 

 

 

 

 

 

 

 

 

 

 

 

 

 

 

 

 

 

 

 

 

 

 

 

 

 

 

 

 

 

 

 

 

 

 

 

12

 

2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了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形成连贯的情境、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而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2、在例举中验证规律

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学生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整个探索过程与“交换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过程。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时出现模糊现象。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