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替的分类及初生演替的基本过程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4-12

 

一、演替的分类:

群落演替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类:

1.按时间发展划分的演替:

类型

概念或特点

世纪演替

演替延续的时间以地质年代计算,演替的速度十分缓慢

长期演替

延续时间几十年甚至达百年

快速演替

几年或十数年,演替的速度比较快

2.按主导因素划分的演替:

类型

概念或特点

群落发生演替

群落在原生裸地上形成的过程

内因生态演替

受环境变化所决定,而这种环境变化是群落种类成分生命活动的结果(如水域中生物群落演替)

外因生态演替

是由群落外部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这些变化对群落来说,完全是偶然的,故又称偶然性演替(如人为演替)

3.按基质性质划分的演替:

类型

概念或特点

水生基质的演替系列

演替从水中和湿润的土壤开始

旱生基质的演替系列

演替从干旱的基质上开始

二、初生演替的基本过程:

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即为群落的初生演替。初生演替一般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1.旱生演替:

 

群落特点

裸岩阶段

无生物,只有裸的岩石

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藓阶段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生长起来。苔藓的生长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在土壤能保持一定的水分时,草本植物开始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各种昆虫及小动物进入。在各种动植物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逐渐取代部分草本植物。由于可以提供更多的食物,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性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森林阶段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最终占据优势。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更加丰富多样,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2.水生演替:

 

群落特点

原始水域

无生物

沉水植物阶段

沉水植物根生于水底土壤。这些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由于嫌气条件不易分解而沉积下来,使湖底抬高,水域变浅。不适于原来植物生长,而让位于适合浅水环境的植物繁衍

浮水植物阶段

出现浮水生根植物,地下茎繁殖很快,植物体具有高度堆积水中泥沙的能力,因而导致水体变浅,不适于浮水植物的生存

挺水植物阶段

1米水深地带,发育着挺水植物。其根茎极为茂密,常纠缠绞结,促使水底迅速抬高,并可形成一些浮岛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水底露出地面时,挺水植物已不适于生存,而被湿生的沼泽草本植物所替代

木本植物阶段

在湿生草本植物中,最初出现的是抗淹力较强的灌木和乔木。以后逐渐形成森林,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改变了土壤条件

                                                    

演替的分类及初生演替的基本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