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息肉是否应手术?

 蔚蓝色淼 2012-04-12
女性,50岁,去年发现胆囊颈部息肉,发现时3mm大小,三个月后复查长至5mm*6mm大小,后又半年复查,长至6mm*8mm大小,求助各位主任们,请问该手术治疗还是再观察一阵?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口服药物吗?


女性患者50岁,胆囊单发息肉目前大小6mm*8mm,虽小于10mm,但由于增长速度较快,且位于胆囊颈部。
不知道有无症状表现?是否合并有胆囊结石?
如果她手术意愿不大,可先行肿瘤标记物、胆囊功能等检查。若无异常,可继续暂观察1-3月,看息肉是否会有变化。因为胆囊息肉在临床上一般可经过三个时期: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
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则尽快手术。如楼上所言,最好术中送快切明确病变性质。
话说回来,对你母亲这个情况的胆囊息肉,在我们这,会倾向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供参考。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PLG)是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凸起的一类非结石样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
PLG的分类尚未完全统一。按病变数目,分为单发息肉和多发息肉;按病变部位,分为胆囊颈部息肉、体部息肉和底部息肉;按1970年Christensen病理分类标准,分为良性假瘤和真性肿瘤;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分类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治疗的关键在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PLG。一般认为肿瘤性PLG的高危因素为:①单发;②病变直径≥10mm;③病变位于胆囊颈部;④基底部宽或蒂粗大;⑤合并胆结石;⑥CFDI显示有丰富血流;⑦年龄大于60岁。
多数学者认为以下情况应积极行手术治疗:①高度怀疑为肿瘤性PLG;②有明显临床症状;③病变短期内明显增大。
但胆囊切除后,可引起胆道和肠道生理功能紊乱、胆道流体力学发生改变,导致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升高。胆囊切除后十二指肠肠液和胃液会返流,并伴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导致胆汁返流性胃炎或食管炎,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发生率在20%以上。胆囊切除后更多胆汁进入肠道,影响了肠道细菌的代谢,肠腔内次级胆酸含量增高,而次级胆酸有致癌作用,国外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结肠癌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术者增加45倍。故选择胆囊切除术时,仍需慎重。



应该切。而且切了马上送冰冻切片,如果发现胆囊癌,马上开腹做根治手术。临床上常有50岁左右、女性,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做了LC,三天以后病理报告回来是胆囊癌,是再开一刀做根治,还是回去观察?医生和病人都纠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