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决价值投资的“知易行难”?

 一生平安xjt 2012-04-13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会宣传价值投资,但愿意听的人不多,愿意听并且有耐心听完的更少。值得庆幸的是,有耐心听完的,一般都会接受价值投资的理念,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听说“巴菲特”这个名字以后。但遗憾的是,在我周围,虽然有能接受价值投资理念的人,但真正能在实际投资中应用的,几乎没有!!

    更有甚者,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的许多天天谈论价值投资的投资人,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却往往与价值投资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

    为什么理论上能接受的价值投资,在实践中难以施行?这涉及到决策理论的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问题,参考: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区别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我儿子练书法,练的时候字写得很漂亮,但是写作业的时候却照样惨不忍睹。我很困惑,问书法老师。老师说,这很正常!象他目前这种状况,在实际书写中用得上“书法”的不到1%。必须练到足够的“量”,使“书法”不再是一种独立于日常写字之外的行动,才能在日常书写中体现“书法”。即使练够了足量的人,在日常书法中用到“书法”的也不到70%,就算是书法家,其在日常书写中,用到“书法”的,也仅有80%

    换言之,我们在价值投资这件事上,知易行难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所知”的“量”不足!我们自认为“知易”,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自我膨胀,我们只是同意了“价值投资”的理念,这种同意只是感性上的同意。而理性上的同意,比如商业模式的解读、如何评价其护城河、如何确定安全边际等等,我们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而这种仅仅停留于感性上的“知”,虽然容“易”,但它不足以支持我们实践上的行动:当短期利益出现时我们无法凭这个“知”来遏制贪欲,当恶劣气氛出现时我们也无法凭这个“知”来控制自己的恐惧!只是在大势已去或败局已定时,徒呼“价值投资知易行难”聊以自慰!

    因此,要解决“知易行难”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在价值投资的“知”上做到“量足”。要好好问自己究竟“知”了多少,要下“足”功夫构建自己的“价值投资理性体系”,只有在理性体系的强有力的支持下,经过体验式的反复验证和强化,让理念融入血液中,进入潜意识,使价值投资在理性和非理性决策中合二为一。这样,在投资实践中自然就“行易”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价值投资并非“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易”。

    那么,有什么途径让我们能从“知难”前进到“行易”?这又让我想另一件事:太极拳。

    运动有益健康,这已经成为共识。太极拳有益健康,这个大家也同意,但普遍认为这个运动只适合老年人!对于练太极拳的年轻人,大多认为其人已失去雄心,过早衰老了。当然,这是一种偏见。这样的偏见同样表现在价值投资上。我们知道,接受价值投资理念的人,难以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的普遍理由是:这个价值投资,赚得太慢了!而看过《滚雪球》的人都知道,巴菲特开始进行价值投资的时候,赚得可一点也不慢!而如果加上复利,就成了“慢即是快”!!

    据说,在100个人里,愿意学太极拳的只有1人;在100个愿意学太极拳的人里,最终学会的只有1人;在100个学会太极拳的人里,能长期坚持的只有1人。而实际上,只有最后那个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太极拳带来的身心健康!如果上面这个说法成立,那真正能享受太极拳带来的好处的只有1000000分之一。我觉得,从学价值投资到真正享受价值投资带来的“财务自由”的,其比例不会比学太极拳的大!

    所以,我们在价值投资的学习过程中,要象练太极那样成为1000000分之一中的一分子,首先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要成为100人里最想学价值投资的那个人。亚洲巴菲特谢清海,其个人签名就是“学习”(learn),看巴菲特儿童理财:成功的秘诀,巴菲特的成功秘诀归结为两个字:兴趣;其次,要迎难而上,刻苦钻研,要成为100个学习价值投资的人里最后学成的那个人。“一万小时定律”先生嘴角挂着嘲笑,一直在远处看着那些在价值投资路上半途而废的家伙(参看业余巴菲特);最后是要持之以恒,长久专注,方能识别和把握来之不易的投资机会,摘取“财务自由”的果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