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药加糖易影响药效
中药汤剂大多味苦,很多人喝过汤药后会马上往嘴里放一块糖,或者把糖加在药汤里,以缓解汤药之苦。其实这样做,不仅改变了汤药的味道,还影响了汤剂的药效,重者还会产生副作用。 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而糖也是一味药。 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具有腹胀中满、湿热停滞、舌苔厚腻等症状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 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有些药通过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如黄连就是通过味觉分析器的兴奋,进而提高食欲中枢的兴奋,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增加,从而发挥健胃的作用。如果加糖,就会失去这种作用,也就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了。 (张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