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知识资料草稿

 sN飞雪 2012-04-15

整脊通督这一疗法如何有系统地应用于临床?

    整脊通督以整复腰椎关节的错动可以改善下肢功能,并在反复地验证中得到证实;进而又发现,通过整复胸椎和颈椎关节的错动,亦能够使上肢的功能活动获得明显改善。当然,在病邪较甚之时,尚需在腹部施以点法、按法、揉法等,以调动腹内气血或是元气,使腹中的气血通畅,最终使肢体的功能活动获得改善。整复腰椎某些关节的错动,不但能医治阳痿、痛经,还能够治疗膝、踝关节的软组织损伤。推而广之,在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的多种疾病中,通过整脊通督、整复脊椎错动的部位和调整腹内气机,均获得了满意疗效。于是,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___整脊通督疗法。

简单“四法巧治干眼症”是什么?

干眼症是泪腺功能障碍导致眼角膜、结膜干燥的一系列症状。以下四方可供参考:

1. 可服杞菊地黄丸,每晚一丸。

2. 百合10克,山药15克,苡仁20克,红枣(去核)10个煮粥食用。

3. 每晚嚼食两个核桃仁,可缓解症状。

4. 如出现眼睑红肿、充血、疼痛等症状可服黄连羊肝丸,每晚1丸。

 整脊通督疗法的特点是什么? 

整脊通督疗法是以整复脊椎关节(督脉)的错动为主要手段,进而达到解除各种病患之效,所以又可称通督复位法。作为目前唯一的一个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整脊推拿流派,它在理论上已较为完善,主要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指导,以脏腑和经络与脊椎具体部位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经络辨证及脏腑辨证指导临床,应用推拿这一主要手段对脊椎错动的关节加以整复,以使督脉气机条达,从而达到消除病痛的目的。确切地说,就是通过扳法、推法、按法等手段,循督脉(主要指脊椎)辨证施治,调理其错动歪斜的关节,甚至于鼓动或调整腹内气机(即丹田中的元气),以通其经络、振奋阳气、安内攘外,进而恢复脏腑、经络的本来机能,使之返朴归真、各司其职,属一种正本清源的推拿疗法,它与其他以西医理论为基础的整脊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肠胃者为什么“乃健康之本”也?

口腔是食物摄入的门户,胃肠道是营养素进入人体的通道,胃肠道的健康与身体的营养状况息息相关。

健康的胃肠道应该通畅,各部分各司其职。

食物首先是进入口腔。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并与唾液充分混匀,然后被吞咽。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越充分,其中的营养素越容易被身体消化和吸收。如果有门腔疾病,如烂牙、口腔溃疡等,将会影响到对食物的咀嚼。

因此,要保护好口腔,应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餐后刷牙的习惯。多吃糖或含糖的饮料、甜食容易引起蛀牙,特别是儿童,不宜吃太多的糖或含糖的饮料、甜食;老年人应注意补钙,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食物接着通过食道进入胃。食物过冷过热对食道都是一种不良刺激。有人认为长期喜食烫食与食道痫的发生有关。胃储存并将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和分解。

因此,尤需注意保护你的胃。饭前喝少量汤水有利于刺激消化液分泌,但应适量,喝太多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饭前也个宜喝冻饮料,冲的东西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刺激胃粘膜,容易引起胃粘膜损伤。

食物随后到了小肠。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完成,小肠以及肝脏、胰腺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循环。小肠壁有很多绒毛,大大加大了吸收面积。一些病毒性肠炎病人,小肠绒毛受损,影响到对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最后到了大肠。食物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已吸收完毕,留下了不能吸收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虽然不被身体吸收利用,但对健康的作用不可低估。

膳食纤维在通过消化道的过程中吸水膨胀,刺激和促进肠蠕功,连同消化道中其他“废物”形成柔软的粪便,使粪便易于排出,降低厂大肠内的压力,可以有效地预防便秘、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膳食纤维缩短代谢产物或废物及有害物质在大肠的停留时间,减少这些物质对肠道的刺激作用时间和再吸收的时间,还能与胆固醇结合,能降低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心血管疾病发牛的危险性,有助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预防。

膳食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如根茎类和绿叶蔬菜、水果、谷类、豆类等。虽然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但长期摄入高膳食纤维膳食,会影响铁和钙的吸收,引起缺铁、缺钙等营养问题。正常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推荐供给量是12~24克,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应适当增加。

在健康人的大肠有细菌存在,一些细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另外一些细菌对人体有害,如大肠杆菌。这些细菌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下,使有害菌个至于对身体产生危害,滥用抗菌素会使这种平衡受到破坏,引起慢性腹泻。喝酸奶、吃含膳食纤维适量的饮食,有助于有益菌的生长。

如果把不住“病从口入”这一关,病原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就可能引起诸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肝炎等一系列疾病,乃至百病丛生。

盲目地经常洗肠,亦会造成失甚于益,切莫赶“时髦”。

 用中药煲汤为什么先要了解药性?

煲汤,选料很关键

一、选料要得当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俗话说,“肉吃鲜杀、鱼吃跳”,但王宜表示,刚宰杀的肉其实并不适合熬汤,我们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中的各种酶,会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最佳。此外,采购时还应注意,肉类最好异味小、血污少。

二、搭配有讲究

在做汤的时候,一般不需添加奶或奶粉来增稠,一来这些材料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容易出沫子,使汤浑浊,二来口感也不好。此外,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可以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比如说,煲鱼翅汤时,不妨加入肉、蛋等,可以使鱼翅的蛋白质生理价值发挥到最好;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能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也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

三、火候要适宜

一般而言,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时食物温度应该长时间维持在85℃—100℃。因此,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既清澈,又浓醇。

四、时间勿太久

王宜主任指出,许多人心中有个误区,煲汤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样反而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她介绍,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一般在1—2小时左右,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破坏,且水面要没过蔬菜,以和空气隔离,从而减少营养损失。

五、配水要合理

煲汤时最好凉水入锅。用水量通常是食品重量的3—5倍,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六、不锈钢锅也能煲汤

传统观念认为,煨制鲜汤时,用陈年瓦罐效果最佳,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会使汤更鲜香、更浓厚。王宜表示,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用不锈钢锅熬汤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她介绍说,将钢锅中煲制好的汤汁放进搅碎机中打碎,搅拌的过程可以使大脂肪颗粒乳化为乳糜颗粒,使汤呈乳白、滋味醇厚,由于熬制时间短,还充分保留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七、放料有学问

大多数北方人认为,煲汤要加香辛料,诸如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之类。而石万荣认为,从广东人煲汤的经验来看,喝汤讲究原汁原味,这些香料大可不必。即使用的话,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由于配料起的是调和口感的作用,所以使用时必须要有侧重点,其他的配料放少许就好。

此外,要注意调味料的投放顺序,盐应当最后放,因为盐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有碍鲜味成分的扩散。

异常指甲与主病有那些?

正常人的指甲为手指第三指骨的一半,幅度不宽不窄,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有一定的硬度,边缘与肉平行,呈淡红色,富有光泽,无斑点,无凹凸。

如果指甲小于第三指骨一半,多属体质衰弱、消瘦,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但抗病力强。指甲较软的人,精力差,易疲劳,喜睡眠,抗病能力差,常萎磨不振。指甲硬脆易断的人,常有贫血,食欲不振。指甲上有白斑或云母样,表示缺钙硅等微量元素,并有寄生虫,这种人易神经过敏,易烦躁,有习惯性便秘。

指甲根部的淡色弧形圈称甲半月弧,俗称健康圈。正常的健康圈面积约占指甲的?-1/5,无阴影。健康圈的宽窄、大小因人、因种族而异。通常男性健康圈约3毫米,女性略小,食指、中指、无名指宽窄依次递减,小指多无。老人较窄,营养不良者常消失。健康圈的变化最能提示机体营养状况,是人体营养状况的提示灯。

指甲诊病原理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爪为筋之余,为肝胆之外候。肝藏血而主疏泄。因此,望甲可测知体内脏腑气血的盛衰,以及其循行情况。

甲板下的甲床上布满末梢毛细血管以及神经末梢。身体的血液循环可以通过观察甲床上的毛细血管形态改变以及血流状态获得信息。根据现代微循环理论,从指甲上微细血管的改变可以诊断心、脑血管疾病。

人的指甲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或疾病的信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反复验证中发现,两手的十指指甲反映疾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存在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拇指指甲多反映头、颈部病变;食指指甲反映头部以下膈肌以上之间的病变(包括上焦、胸、心、肺等);中指指甲反映膈肌以下至脐之间的病变(中焦、肝、胆、脾、胃等);无名指甲反映脐以下至二阴区间的病变(下焦、肾、膀胱、肠道等);小指指甲反映二阴以下及下肢的病变(二阴、下肢等)。手指甲代表身体整体的观点,有人称之为指甲胚(“全息像”)。握手时,五个手指指甲所代表的体部各部加在一起,恰如一个胚胎婴儿。

除了不同手指甲代表不同身体区域、器官外,人们还发现每个指甲的不同区域也同时反映着人体不同部位的情况。每个指甲分五个区,分别代表身体的不同部位,限于篇幅,此处不予详述。

指甲诊病的方法

被检查者应洗净指甲,有染甲者要清除染色。在自然光下,令受检者自然伸手,掌心向下,平放于桌上。检查者认真察看甲板、甲半月弧、甲床、甲沟褶等,注意指甲的色泽、厚薄、凹凸、斑块、线条等形态色泽的改变。

甲板:注意其透明程度、颜色、光泽、大小厚薄、扁平凹凸、质地软硬韧脆、光滑或粗糙等。

半月弧:观察其大小、色泽情况。

甲床:以指按甲板,透过甲质层,检查甲床的形态、斑纹、瘀点、色泽及络脉动态。

甲沟褶(甲襞):注意其形态、色泽、络脉的动态以及与甲板结合是否规整,有无缺陷等。

辨甲色泽

白色:甲床苍白,提示气血虚衰。白而润病轻,白而枯槁无华且粗糙者,病重。全甲苍白见于贫血、营养不良、肝硬化、慢性结肠炎、咬甲症、雷诺症、无脉症等。部分白甲,可见于结核、肾炎、淋巴肉瘤、癌症。点状白甲(甲板上出现大小不等的一个或数个白点或白云状、白絮状斑点),可见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锌缺乏、梅毒等。

红色:甲床红赤,提示气血热证,红赤而润者病轻浅,红赤枯槁者病重深。甲床出血,也属红甲,若甲游离缘出现梭形成纵行线状出血,可见于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亚急性心内膜炎等。

黄色:甲床色黄,提示湿热熏蒸。黄而鲜明,提示病轻,病程短。暗黄提示病重,病程长。黄甲可见于肝胆疾病、溶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胡萝卜素血症等。

青色:甲床发青,提示寒证、瘀血、痛证、惊厥。见于缺氧或使用阿的平、酚酞。久病甲青而枯槁,提示肝气将绝,预后不良。

黑色:甲床发黑,主寒证、瘀血、痛证。久病出现黑甲而枯槁无泽,提示肾气将绝,其病凶险。甲面上出现一条或几条细而黑的纵行线,提示内分泌紊乱,可见于月经失调、痛经、恶性肿瘤、放射病等。癌症接受放疗、化疗后,每一疗程可在指甲上形成一个黑印,一圈一圈记录着每一疗程。

蓝色:说明肝经受邪,血瘀受阻。现代研究发现,内服氯喹、阿的平及血色素沉着病、肝豆状核变性、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可导致蓝甲。

褐甲:常见于黑棘皮病,肾上腺功能减退,或内服酚酞、抗疟药等。

红白对半甲:指甲远端为红褐色,甲板近端为玻璃白色,界限分明,常见于肝硬化氮质血症。

人参健脾丸和人参归脾丸有何区别?

人参归脾丸是由人参、当归、白术、黄芪、远志、枣仁、龙眼肉等中药配伍组成的中成药丸剂。方剂中的人参、黄芪、白术具有补元气健脾胃、生津止渴、补气固表益阳之功效;当归能补血活血;枣仁和龙眼肉能补血养血而安神;远志虽有祛痰之功效但在本方中却用其交通心肾及安神的作用。由以上中药配伍而成的人参归脾丸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安神的功能,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脾气虚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体倦食少,以及妇女月经量多色淡、淋漓不止等症。

人参健脾丸是由人参、茯苓、山药、黄芪、白术、陈皮等中药组成。方剂中的人参、黄芪、白术是补气、益阳、健脾的药物,具有良好的补气健脾、益阳作用;茯苓、山药是健脾利湿的良药,具有健脾胃、补肺肾、渗湿安神之功效,能治疗脾胃虚弱所致诸症;方剂中加入陈皮等理气药更加强了人参健脾的功效。人参健脾,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胃弱所致的身体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部胀满、完谷不化等症。

虽然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内都含有人参、黄芪、白术等补气、健脾、益阳的中药,但人参归脾又含有当归、远志、枣仁等养血安神的中药,偏重于补气养血,是治疗脾肾阳虚病久所致面色萎黄、失眼多梦、心悸健忘、贫血、神经衰弱等症的良药。而人参健脾则偏重于健脾理气,是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身体瘦弱厌食、腹胀纳差、泄泻、腹部胀饱、完谷不化消化不良等症的要药。

有针灸,那么有没有点穴?

     点穴,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是只有在武侠小说当中才会出现的绝技。一武林人士伸手在另一人身上一点,便令该人无法动弹或是无法说话,而且还可以致人死命。在现实生活当中,针灸这种刺激穴位医治病痛的手段也确实存在着,这让人们对于点穴这门功夫充满了幻想。

在少林寺此次公布的武功秘笈当中,点穴法赫然其中,也证实了这门功夫确实存在。 

在“致命36穴”中,明明白白地写着:眉心穴位于两眉之间、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枕骨穴位于枕骨粗隆上方、厥阴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黑虎掏心穴位于脐上三寸正中、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关元穴脐下三寸等穴位的明确位置。  

     练习法明确指出,点穴法共分三层,初期为“取较坚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每日三至五次,每次三至六回。熟悉之后,改为夜晚点之,继练月余。若能在暗处点中,初艺则成,可另换一经,依上法习之,依次增加。将人身全部穴位练熟后,可合并通练,练到能在暗处准确地点中全身诸经百穴者,功则已就……”;其后,“选较软物具,如桐木板、腐木等,持金针指或金剪指缓缓点,每日三至五次,每次15~30下。三个月后,可逐渐加重指功的劲力,其点法由缓变猛,每日五至七次,每次30~50下。练三至五个月后,自感点指有劲而点物不痛时,可改为点练比较硬的木板,如杉木板、椿木板等”;最后,“用棉絮制成胡桃大的一个圆球,放在室内一个木架板上,木架板与练功者胸部同高。……每天500下,久久练之,约10~20年,可告功成,远能制人。”

      为了防止学习点穴法之后暴起伤人,点穴法的宗旨及用途一章明确作出了这样的规定:“一者生人也。偶被歹徒恶技所伤,因气血停滞不能循环,四肢萎滞不能转动,或致不动声思,不省人事,此属内伤。用点穴法医治,能使君愈也。二者护身也。君出门在外,若遭暴客歹徒之劫,危及生命,可用点穴法解之、破之,而转危为安。三者健身也。习点穴之方,虽表功在手,但力源在脏。内外发一点,皆动百节内外,全身动也。静者积,积之必滞,疾也;动者通,通畅百节必活,健也。”

人体三宝是什么?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 。

 五脏六腑是指那些?

      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子午流注新针法独特性是什么?

子午流注新针法独特性是什么?

子午流注针法是我国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和候气逢时刺灸的思想,是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取用相应的时间开穴,施以补泻手法以调理脏腑气血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针法,它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和原穴为基础,根据井出、荥流、输注、经行、合入的经络气血运行开阖的理论,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时开穴,该针法具有和一般针刺疗法相似的功效和适应症,并具有疗效较高、疗程较短、取穴较少、副作用少的特点。

王主任根据《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天人相应、时间医学、生物钟、气血流注、候气逢时刺灸和平安全息论等的思想基础理论,应用“子午流注针法”(古老而又深奥的针法)打开人体经脉气血的“闸门”(痛则不通),使其循环灌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通则不痛)。是依疼痛的原因、部位、时间、进行辩证,尊古法而不疑古法,灵活应用、并结合四十年的临床经验,输入电脑处理后,在最佳的时间内(开穴)、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最少的最准确的穴位、最巧妙的手法、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好的疗效(是一般针法效果的五倍以上)。这就是“子午流注新针法”。

嘴唇能揭示哪些疾病信号?

正常人的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身体有问题,嘴唇会及时给你信号噢!

上唇颜色焦枯发焦或黯红:

为大肠病变,并伴有肩膀不松爽,口臭口疹、喉咙不畅、耳鼻不通等症状。

上唇苍白泛青:

为大肠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不寒而栗、冷热交加等症状间或出现。

下唇绛红色:

为胃热,并见胃痛、肢体重滞、噎呃、腹胀等症。

下唇苍白:

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症状。

唇内红赤或紫绛:

肝火旺,脾气急躁,胁下胀痛,吃食不下。

唇内黄色:

有肝炎迹象,若黯浊,肝胆一定不佳。

唇色火红如赤,发烧,心火旺:

呼吸道有炎症。

唇色暗黑而浊者:

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时见便秘、腹泻、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泛白的唇色:

为血虚的特征,血液循环弱,冬天四肢冰冷发紫,若营养失调,起居不良,容易导致贫血。

双唇变黄而燥:

脾脏分泌工作有碍,削弱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及辅助造血功能,很容易受感染。

唇青紫:

现代医学称为“紫绀”:这是机体缺氧或药物中毒的征象。常伴有面色暗红或淡青,胸闷不舒或时有刺痛,心慌气短,舌有淤斑淤点等症状。

唇皲裂:

是指口唇出现裂隙或裂沟,古称“唇裂肿”、“唇燥裂”,是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或脾胃热盛及阴虚火旺的征象。

微微撅起的嘴唇:

易患胰腺炎。

丰满的红嘴唇:

男性可能患早期阳痿,女人可能为性腺功能紊乱。

苍白的嘴唇:

可能是胃痉挛或者贫血的信号。

干燥的嘴唇:

很可能消化道黏膜和胃有问题。

上嘴唇窄小:

可能有胰腺机能失调或患有糖尿病。

女人上嘴唇有明显“小胡子”:

荷尔蒙紊乱(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和月经有问题。

下嘴唇厚:

说明天生肝脏不好,也可能膀胱有毛病,这种人千万不能贪杯。

红里泛青的嘴唇:

患有心衰竭疾患。

圆鼓鼓的上嘴唇:

为过敏反应者。

看中医之前不宜吃什么?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四诊中对望诊非常重视,因为望舌象直接关系到寒热虚实辨证,因此看中医前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不宜喝牛奶、豆浆等乳白色食品:

    喝这些东西容易使舌苔变白腻,造成医生误诊。

    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等深颜色食品:

    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黑,造成误诊。

    不宜饮酒、吃辣椒或吃过热过冷的食物:

    酒、辣椒等属于热性,使气血运行加快,舌质变红,舌苔减少,脉搏增加,影响对疾病的诊断。

    不宜喝咖啡、吃橘子等黄色食物:

    吃这些东西会令舌苔发黄,易造成误诊。

    不宜吃花生、瓜子、核桃:

    因为这些含脂肪多的食品也会使舌苔白腻,使医生误诊。

    不宜饭后就诊:

    饭后不但脉多洪缓,而且舌变薄,舌质变红,加上有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色;这样会导致医生误诊(就诊最好在饭后1小时),最好清晨就诊,不用刷牙。

  不宜在激烈的体力活动后立即就诊:

    因为这时就诊会影响医生切脉,掩盖疾病的其他表现。

  中医是如何看待“贫血”的?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名称,但从患者临床所呈现的证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见细象等,则相似于“血虚”、“阴虚”诸疾。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而“虚劳”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所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中医认为,“诸血皆属于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之源头在于肾,……精气充足,百脉和畅”。由此可见,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人摄取水谷营养物质,由中焦(脾胃)吸收了饮食物的精微,通过气化作用,变成营气。脾得心火宣降之助,转化为精、津液,精之一部分贮于肾中,以待生化之用,另一部分得心火之助转化为血,以荣胶末五脏六腑。肾中先天之精得后天水谷之精气,吸收命火之蒸腾,转化为髓。髓得下焦火热之激,分化为髓之精液,精液再为命火的宣蒸转化为血,输之于机体,以为生理之用。

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充分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照。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而血虚之形成不外乎内外因素。外邪六淫与温热侵入机体,潜而不定期出,深入化血之机,导致新血无生,这一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感染、原虫、毒素发生溶血为病”不谋而合。在内因上,或为七情失节,或为饮食失宜,或为失血而成,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为病后房劳过甚,或为妊娠失调,而引起造血之机受阻;或消化之机紊乱,水谷不化,精微不成,发生血虚之疾。可见在内因方面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缺乏造血原料或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或慢性失血而成贫血”基本上是一致的。

血为有形之物,气属无形之用。血之运行有赖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的理论。血由气而生,而气也必须有血为依附,才能发挥其生化、运动的作用。二者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气血失和,就会致病。《内经》说:“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均有气虚,这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观察“脸色”与肝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的脸色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医以观看脸色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身体健康的人的脸色,通常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不健康人的脸色常常显出多种异常来,例如发黄、发黑、潮红、青紫、苍白等。

1.发黄:多由肝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组织与粘膜而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此种脸色主要见于患有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症的患者。此外,钩虫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出现脸色发黄的症状。

2.发黑:中医认为,脸色发黑是肾亏表现,故常用补肾药物治疗。此外,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会脸色变黑。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癌药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但老年性色斑、妇女的妊娠斑等则属正常现象,不是病状。

3.潮红:有生理与病理两种。前者出现在饮酒、日晒、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愤怒和害羞等情形下;后者主要发生在感染引起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炎等)或服用阿托品等扩张血管药物或者大量服用激素之后。红斑狼疮患者、一氧化碳中毒者,也会出现脸色潮红的症状。

4.青紫:大多由缺氧引起。剧烈的疼痛常使脸色苍白而带有青紫;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会使病人脸色变为青紫色。

5.苍白:这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此种脸色大多属于虚症或寒症,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大出血或休克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炎、铅中毒等,也会引起脸色苍白。 

“阳亢风动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中医如何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邪及胃,炼津生痰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大而柔软光滑,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多食善饥,畏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指舌颤动,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治当清肝泻胃、育阴散结。

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清胃散加减,药用:龙胆草10~15克,知母10克,山栀子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生石膏30克,升麻10克,丹皮10克,连翘24克,玉竹10克,海藻30克,黄连10克,生龙牡各30克,钩藤15克,白蒺藜12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厚朴15克;眼球酸胀者加白芷10克,石菖蒲10克;心悸较甚者加柏子仁10克,酸枣仁24克。

中医如何认识“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燥证”范畴。《内经》首次提出”燥胜则干”的论点,是对燥邪致病病理特点的总概括。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燥邪外袭,风寒热邪化燥伤阴,或素体阴虚,禀赋不足,或汗、吐、下后津液伤亡等,使阴津、气血不足,血瘀络痹所致。病理机制多与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阴虚阳盛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润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等法治之。

“肝郁脾虚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中医如何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善太息,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便稀或溏,颈前肿块或大或小,或见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心悸汗出;脉象弦滑,苔白或厚腻。

治当疏肝健脾,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15克,香附15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枳壳 10克,炒麦芽2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厚朴10克,山药30克。肝郁化火兼见口苦口干者加栀子10克,黄连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气郁较甚兼有血瘀表现者加川楝子10克,青皮12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莪术10克;脾虚较甚者加黄芪30克,白扁豆30克,苡仁15克,藿香10克。

中医是怎样调理“疳证”?

疳证,相当于西医讲的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疳证多见于婴幼儿,常因饮食不当引起发病,若久治不愈,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中医治疗疳证首先考虑调整饮食。轻症者在医生指导下纠正喂养上的问题,待消化系统的情况好转后,逐渐增加热量和蛋白质,再过渡到同龄饮食。中药和中成药对疳症效果较好。

1.鸡内金30克,在瓦片上焙黄,研成细末,开水冲服。

2.山楂、麦冬各30克,萝卜250克,共煎汤,加适量白糖调味。饮汤食萝卜。

3.槟榔200克,陈皮20克,丁香、草豆蔻各10克,加水和食盐适量,煎至药液近于干涸。取冷却槟榔,剁成黄豆般碎块,饭后嚼食5~10块。

上述三方可消食化导滞,适用于食积腹胀。脾虚纳4,便泄溏薄者,加服参苓白术丸。嗜食异物者,可用芜荑3克塞入1只猪肝内,炖煮后食猪肝,有消疳之功。

还有,用针刺四缝穴,或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等穴;也可以维生素B12注射液0.1~0.5毫克注入足三里、脾俞穴。这些应由中医师安排治疗。

神经衰弱引起的头痛用中医如何治疗?

神经衰弱引起的头痛,起病比较缓慢,发病前大都有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忧虑、着急、担心等。头痛性质多为胀痛、钝痛、刺痛,或有麻木感。疼痛部位不定,每于疲劳、用脑过度、人声嘈杂、情绪波动时加重,心情舒畅时好转,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常伴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而且不少病人感情易激动,常烦躁,耐性差。有的还有恶心、呕吐、心慌、早泄、遗精等。

中医辨证论治:

阴虚火旺型:头痛钝痛,头晕耳鸣,口干舌燥,多梦失眠,心烦懊恼,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补肾阴,清心降火。方用补心丹加减,其中生地12克,玄参 12克,酸枣仁12克,知母12克,牡蛎24克,五味子6克,防风12克,合欢皮12克,南沙参1 5克,生甘草6克。

 心脾两亏型:头部隐痛,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象细弱。治以健脾补气,养心安神,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其中党参12克,黄芪12克,制白术10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川芎10克,红枣7枚。

 肝郁气滞型:头痛较重,以两侧为主,与情绪波动有关,常伴有头晕,胁肋胀痛,胸闷善叹息,口苦纳呆;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治以疏肝解郁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其中柴胡10克,枳壳10克,淡子芩10克,当归10克,佛手10克,川芎10克,防风10克,菖蒲5克,牡蛎30克,甘草6克。 针灸: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合谷、心俞、命门。手法宜补,每日1次。

“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中医怎样辨证论治?

(1)症状: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萎靡,健忘,腰膝B154软;男子滑精阳萎,女子月经不调。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2)病机:心主火在上,肾主水在下,在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得以维持人体正常水火、阴阳之平衡。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水不得上济,火不得下降,心肾无以交通,故心烦不寐;盗汗、咽干、舌红、脉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均为肾精亏损之象。

(3)治法:交通心肾。

(4)选方:交泰丸。

(5)用药:黄连12g,肉桂6g。

(6)方解:方中黄连清心降火,少佐肉桂,以引火归元,共达水火既济、心肾交通之功效。

(7)加减:上方若觉药力不足者,可合用黄连阿胶汤;若以心阴虚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如以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此外,有人根据“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之论,运用半夏9g,夏枯草15g,常能达到协调阴阳,交通心肾之效。 

“心肝火旺型失眠症”中医怎样辨证论治?

(1)症状:如突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

(2)病机:失眠与情志变化最为相关,肝主“疏泄”,情志所伤每致肝气郁结,“木能生火”,故受惊恐之后,必致肝木之火有余,而致心火亢进,心肝火旺,内扰心神,心神不宁,故而烦躁不安难以入睡。

(3)治法:清肝泻火。

(4)选方:龙胆泻肝汤。

(5)用药:龙胆草12g,泽泻9g,木通3g,车前子12g,当归6g,柴胡12g,生地黄9g。

(6)方解:方中龙胆草清肝泻火;泽泻、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当归、生地黄养血和肝;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共奏清肝利湿泻火之功效。

(7)加减:若老年患者素体肝阳偏亢,入夜难以入寐,易于惊醒,可用大定风珠(白芍药、阿胶、生龟板、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加减以平肝镇静。若患者平时多疑善虑,多愁善感,为肝郁之体,常见夜间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当疏肝解郁为主,宜用丹栀逍遥散加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

(8)心理疗法:本型患者还可采用中西医心理疗法,其内容方法参见有关条文。

“梦证”的中医治法有哪些?

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对梦证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梦方法,如内服方药、针灸疗法、心理情志疗法等。徐兆忠等研究认为梦证大概有以下十六种治法:

(1)宁心安神法:梦是睡眠中的心神活动,所谓“梦造于心,其原则一”(《类经?梦寐》) 。“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梦证既然由“神不安”所引起,治疗也以宁心安神为第一要法。《血证论》云:“魂魄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安神药常用朱砂、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紫石英、生铁落、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淮小麦、榆钱等。方如茯苓丸、定志圆、大定心汤、安神丸等。适用于心神不安之各种梦证。

(2)养血安神法:心主血脉,藏神。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而睡中梦作。《杂病广要》引徐春圃之语云:“心血亏耗而神游于外,故多梦。”治当养血安神。常用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玄参、龙眼肉、何首乌、桑椹子、紫河车等,并酌加安神之品组方。方如归脾汤、养心汤、琥珀养心丹等。适应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多梦、梦魇、梦游、梦呓、梦交、梦悲喜等各种梦证。

(3)益气安神法: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则梦寐不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曰:“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汪机亦云:“阳气虚不能养神,则梦寐弗宁,而神弗藏一心。”治当益气养神。药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五味子、茯苓、炙甘草等。方如参香散、六君子汤、人参散、益气安神汤、安神定志丸等。适应于心气不足之多梦、梦魇、梦游、梦尿、梦悲喜、梦坠、梦救火阳物等。

(4)交通心肾法: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若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肾水亏于下,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肾水凝聚,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则神志不安,梦寐不宁。《类经?阴阳之逆厥而为梦》云:“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故为妄梦。”治宜交通心肾。药用丹皮、生地、泽泻、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黄连、阿胶、肉桂等,方如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坎离丹等。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多梦失眠、梦魇、梦遗、梦交、梦水火等。

(5)疏肝解郁:《吴医汇讲》云:“《内经》梦事,虽分脏腑阴阳,大要系心、肝两脏为主,何也?未有神魂定而梦寐颠倒者也。”肝主疏泄,喜条达,藏魂。若肝气郁结,失其条达,甚或化火上炎,则肝魂不宁,魂魄飞扬。治宜疏肝解郁,化火则宜清肝泻火。疏肝常用柴胡、香附、郁金、橘叶、青皮、枳壳、乌药、香橼皮、佛手等,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适应于肝气郁结甚或化火所致的多梦、梦魇、梦怒、梦游、梦飞扬、梦登高等。

(6)养血柔肝: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则魂不得藏,不能随神往来,独自游行,而为梦寐不宁,魂魄飞扬诸证。《医宗必读》云:“魂藏于肝、肝藏血,作文苦,衄血多,则魂失养,故交睫即魇。”治当养血柔肝,以求肝治而魂安。药用当归、白芍、何首乌、阿胶、枸杞子、木瓜、生地等,方如酸枣仁汤、四君子汤等。适应于肝血不足之多梦、梦魇、梦游、梦飞扬诸证。

(7)镇肝安魂:肝肾阴亏,阴不配阳,则阳浮于上,甚则虚风内起,而使魂无所归。《张氏医通?不得卧》云:“寐中觉魂魄飞荡惊悸,通夕不得卧,是肝虚受邪也。”治宜镇肝安魂,镇肝常用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代赭石、磁石等,须择加天麻、钩藤、菊花、羚羊角、生地、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平肝熄风滋阴之品。方如《普济本事方》珍珠母丸、独活汤、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等。适用于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之多梦、梦魇、梦游、梦溺、梦飞扬、梦菌香生草等。

(8)滋补肝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两者同寄相火。若肝肾阴亏,则相火内起,龙雷之火燔灼,而使心神肝魂不得安宁。《证治准绳?遗精》云:“若遇阴邪客于其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而成梦矣。所谓阳强者,非脏元真阳强也,乃肝脏所寄之相火强耳。”治当滋补肝肾。常用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玄参、龟板、鳖甲、黄精等。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一贯煎等。适用于肝肾亏虚甚则相火内动所致的梦遗、梦交、多梦、梦魇、梦死亡、梦舟船溺人等证。

(9)清热泻火:《素问?玄机原病式》云:“古人言梦者,神迷也,病热而能迁七情者,水衰道远故也。”火热之邪为发梦常见原因,清热泻火乃治梦常用方法。因热而梦,又有热在肌表、热在脏腑之分,虚火、实火之异,在肝在心,在脏在腑有别。热在肌表者,用解表清热法;脏腑虚火者,可用滋阴泻火法;本法适用于脏腑实火致梦者。常用石膏、知母、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竹叶、犀角、生地、泽泻等组方。肝胆实火者,方用龙胆泻肝汤、柴胡散等;心火盛者,方用清心圆、导赤各半汤、黄连散等;肾实热者,宜泻肾汤、泻肾大黄散等;脾实热者,宜泻热汤、射干汤等;肺实热者,方如白虎汤、泻白散等。

(10)清热化痰:痰热内扰,神魂不安,是多梦、恶梦的常见原因。《明医指掌?痰证》云:“夜寐不安奇怪梦……都是痰涎里面生。”《医碥》亦云:“痰在梦寐,睡时魇梦。”治当清热化痰,以宁神魂。常用半夏、陈皮、茯苓、瓜蒌、贝母、竹茹、竹沥、天竺黄、海浮石、胆南星、青礞石等组方,方如导痰汤、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等。

(11)和胃通腑:《千金要方?养性》云:“凡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卧飞扬。”《伤寒六书?不眠》亦云:“若胃有燥屎,大热谵语及大汗,胃中干不得眠者,邪在里也,因大承气汤下之。”饮食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来源,饮食不和可引起各种病变,包括梦证。治宜和胃通腑。和胃常用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白术、山楂之类。方如保和丸、越鞠丸等;通腑常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等品,方如承气汤、四磨饮子等。适用于胃肠不和之多梦、梦魇、梦饮食、梦予取、梦歌乐、梦游等。

(12)壮胆镇惊: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眠。”程杏轩《医述》也认为心虚胆怯,则“鬼邪之气,乘虚而来,入于寝寐,使人魂魄飞扬,去离形骸。”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常用人参、龙齿、陈皮、麦冬、石菖蒲、茯苓、茯神、酸枣仁、龙眼肉等。方如安神定志丸、大定心汤、平补镇心丹等。

(13)祛虫安神:《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者梦相击毁伤。”周学海《读医随笔》云:“大抵虫证与痰证相类,痰多怪证,虫亦多怪证也……为怪梦纷纭。”寐中虫下作祟,令人梦寐不安,心神不宁。治当祛虫安神。常用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鹤草芽、槟榔、雷丸、贯众等,酌加安神之品组方。方如乌梅丸、化虫丸等。适应于虫证所致多梦、梦魇、梦游、梦呓、睡中齿介齿等。

(14)解表安神:外感六淫之邪,影响机体功能,可致心神不宁而发梦。如莫枚士《研经言》所谓“梦因于风”,是言外感风邪致梦;石寿棠《医原》云“燥邪……入心包则神烦意乱,轻则多言,重则谵语,闭极则神明昏乱,呓语不休,目睛频转”,讨论的是外感燥邪致梦;《医原》又云“湿属地气,地气为浊邪,浊邪最昏入神智……梦寐亦多不安,闭目即有所见”,论述的是外感湿邪致梦。治宜解表安神。常用解表药与安神药相合组方。

(15)活血化瘀:血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瘀血停滞可影响神魂的潜藏。《医林改错》云:“夜睡梦多,是血瘀。”《血证论?瘀血》亦云:“瘀血……烦梦不宁,遗精白浊……梦见先亡。”治宜活血化瘀。方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桃仁丸等。适用于血瘀之多梦、梦魇、梦游、梦交、梦遗等症。

(16)燮理阴阳:阴阳贵乎协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阴阳失调,则可致梦。《素问?方盛衰论》云:“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治当燮理阴阳,或滋阴,或壮阳,或滋阴壮阳并举。

“肝胆两虚型失眠症”中医怎样辨证论治?

(1)症状:肝病日久,身体亏虚,虚烦而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容易惊醒,终日惕惕,胆怯恐惧,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等。

(2)病机:论失眠之虚,虽强调心脾和肾,但据临床所见,肝胆之虚亦不容忽视,早在张仲景用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即从肝郁血虚主治,而《本草经疏》说:“病后不得眠,属胆虚”。肝胆之虚,心神不宁,故而虚烦不寐;胆怯之人,终日惕惕,胆怯恐惧,遇事易惊。

(3)治法:补益肝胆,养血安神。

(4)选方:酸枣仁汤合真珠丸。

(5)用药:酸枣仁9g,茯苓9g,知母9g,川芎9g,甘草3g,真珠母12g,龙齿12g,柏子仁12g,当归9g,地黄9g,人参3g,犀角3g,沉香3g。

(6)方解:酸枣仁汤补益胆虚之效,真珠丸具有镇胆虚之惊,二方共达补益肝胆,养血安神之功用。而方中之酸枣仁一味,既能安神定志,又具补养之功,对肝血亏虚之失眠尤为适用。

(7)加减:若由于胆气虚弱所致,则可选用参胡温胆汤(党参、柴胡、麦冬、茯苓、桔梗、橘红、香附、半夏、枳实、竹茹)。关于酸枣仁之用法,前人有生枣仁治多眠,炒枣仁治失眠的说法,但近代动物实验证实,未见有此相反的作用,但根据近人研用结果来看,治失眠以炒枣仁为好。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围,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证,临床表现有的以邪实为主,如气滞、血瘀、痰湿、寒凝等,有的表现以本虚为主,如肾阳不足,气阴两虚等。有的表现为虚实并见,只是偏重不一而已。临床一般分以下几种证型:

  (1)寒凝心胸型:每当受寒或天气骤冷则心胸剧痛,胸闷如压重物,甚则痛引肩背,舌苔白腻,脉弦等。治以温阳散寒、宣痹开结。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瓜蒌、薤白、桂枝、法半夏、陈皮、枳实、干姜等。舌质紫暗者可加丹参、郁金、赤芍以活血化瘀。

  (2)痰湿中阻型:临床表现为心胸闷痛,脘腹胀满,四肢困重,口淡乏味,舌苔白厚腻,脉弦滑,治以祛痰化湿,行气健脾,方用平胃散合温胆汤加减,药用苍术、厚朴、半夏、茯苓、菖蒲、枳实、砂仁、白术,可适当加活血药如丹参、赤芍、三七等以利心脉循行。

  (3)心脉瘀滞型:症见心胸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伴心烦气短,胸胁胀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投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药用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檀香、降香、三七、枳壳、厚朴、瓜蒌、桔梗、牛膝等。

  (4)肾阳虚衰型:证见心前区痛,心慌心悸,精神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迟无力,舌质淡苔白。治以温阳补肾,方投《金匮》肾气丸或右归饮加减,常用药物有熟附片、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仙茅、枸杞、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此型多见于久病,中医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之说,故在温阳补肾的同时,可适当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如川芎、红花、三七、益母草等。

  (5)气阴两虚型:主要见症有心胸疼痛,时发时止,心慌气短,自汗乏力,五心烦热,多梦易惊,舌红苔薄少津,脉沉弦细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炙甘草汤、生脉饮加减治疗。常用药物有生地、麦冬、党参、炙甘草、五味子、玉竹、郁金、阿胶、丹参、桂枝。心烦失眠加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头晕耳鸣者加珍珠母,钩藤清肝潜阳。

  (6)阳气欲脱型:此型为虚证中之重证。症见面色灰白,心痛气短,躁动不安,四肢冰凉,大汗不止。甚则神志不清,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沉细或细涩结代。方用参附龙牡汤、生脉散加减。药用人参、熟附片、麦冬、五味子、肉桂、干姜、煅龙牡、炙甘草等。

中医美容的特点是什么?

中医美容利用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有的方法来美化人们的外貌,它有以下特点:

1、强调外貌的健美与人体脏腑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古代医书所说:“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以整体观念作为中医美容的指导思想。

2、提倡身心愉快,起居有节,重视精神养生、起居养生对美容的影响。

3、注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重视药补、食养、食疗对美容的作用。

4、注重运动与锻炼,强调运动养生、体育疗法对美容的作用。

5、用按摩、针灸作为美容的技术。

6、确定了防治结合的实践原则,很多美容中药、美容古方具有营养与祛病、容颜与治疾双重作用。

7、在内外并重的思想指导下,重视适当的美容化妆。中医美容化妆品的配方多为植物性的中草药和部分食物,具有效果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优点。

瘀血阻络型失眠症中医怎样辨证论治?

1)症状:入睡困难,易于惊醒,恶梦纷纭,或彻夜不寐,久治不愈,伴有烦躁不安,面部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脉来不畅。

(2)病机:对于顽固性失眠症,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大类。因瘀致病,多由血络瘀滞,心脉受阻,心神失养,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眠不易,梦中惊魇;因病致瘀,多为顽固性不寐迁延日久,邪气扩散,由气传血,由经入络,此即“久病必瘀”。瘀阻已成,内扰心神,外现血瘀之征象。

(3)治法:活血化瘀。

(4)选方:血府逐瘀汤。

(5)用药:柴胡12g,桔梗6g,枳壳9g,生地12g,当归9g,赤芍9g,川芎6g,红花9g,桃仁9g,牛膝12g,甘草6g。

(6)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破瘀血,导胸中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外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以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活血化瘀,重在调整气血平衡,可使阴阳平通而治失眠,符合《内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平和”之意,王清任称“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7)加减:根据当代名医颜德馨的经验,本方加入磁朱丸、生铁落,名叫活血镇静汤,其临床疗效更好。

中医学对头痛是如何分类的?

医学根据其病因病机把头痛分为以下几类,并加以论治:

  (1)风寒头痛:

  此种头痛最常见。系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起病较急,头痛为重,以前额及太阳区为主,常牵连颈项部拘紧感,遇风寒时头痛即刻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而头痛无汗,影响肺气宣降可伴有咳嗽、喷嚏、鼻塞或流清涕等。重者伴有发烧、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疗以散风止痛为主,可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

  川芎1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羌活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2)风热头痛:

  主要见症: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头沉和灼热感,常有发烧、头中觉热、喜凉风,热重时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鼻流浊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治则:祛风清热。方剂:桑菊饮加减。

  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薄荷6克,芦根10克

  (3)风湿头痛:

  症见头重如裹、头痛头胀而有紧缚感,伴四肢沉重、胸胁满闷、全身困倦酸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治则:祛湿化湿止痛。方剂:羌活胜风湿加减:

  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藁本10克,防风10克。

  (4)肝阳头痛:

  本型头痛多有高血压病史。为搏动样跳痛,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而涩、颈项拘紧感、性急易怒、面红口苦咽干等。舌质红,脉弦。治疗则以平肝阳为主,方剂以镇肝熄风汤加减:

  淮牛膝10克,生龙骨10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生麦芽10克,生牡蛎10克,赭石10克,玄参10克,川楝子10克,青蒿10克,甘草6克。

  (5)痰浊挟风头痛:

  主要症见:头痛较重,伴有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健脾化痰兼以除风。方用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防风10克。

  (6)血瘀头痛:

  此种头痛多有外伤史。其特点是头痛较剧烈、经常发作、治疗比较困难。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减退等。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沉细或涩。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方如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麝香0 5克,老葱3根,生姜6克,大枣5枚,黄酒30克。

  (7)气血虚头痛:

  主要症见:头部隐隐作痛、记忆减退、伴有头晕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劳动时加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无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补益气血,方如八珍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

  (8)肾阳虚头痛:

  主要症见:头痛头晕、健忘、腰腿酸痛、四肢发冷、小便频数,重者伴有阳痿等。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尤以尺脉为甚。治以补益肾阳,方如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桂枝6克,制附子3克。

  (9)肾阴虚头痛:

  主要症见:头痛较轻、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记忆减退以及腰酸遗精、多梦失眠、心悸气短等,重者有盗汗、低烧。舌质红,脉细数。治以补益肾阴,方如六味地黄汤加减:

  生地10克,云苓1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萸芋肉10克,泽泻10克。

  (10)火热头痛:

  此种头痛多为阳明经证,气分热邪炽盛所致,如乙型脑炎等有较剧烈的头痛,伴有呕吐及高热、大汗出、口渴喜冷饮、心烦神躁、面红、小便短赤等。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治以清热泻火,方如白虎汤加减:

  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甘草6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

“循证论治”与中医“辩证论治”

提要:中医学十分重视医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循证医学重视的是搜集和整理证据并进行系统综述。

      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国际临床医学领域里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核心思想是对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作出决策时,要尽责、明确、明智、果断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其兴起,标志着临床医学将从经验医学进入循证医学,21世纪的临床医学将是循证医学的时代。对于中医临床医学而言,笔者认为循证医学对其同样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中医学目前的发展阶段属于经验医学范畴

      一些文献对循证医学与中医学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有许多共同点,甚至认为中医学是循证医学的思路和理念的雏形,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有的学者说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的本质都是遵循证据、辨证论治。实则循征医学之“证”是证据的意思,而“循证”就是要遵循最佳的证据,即设计良好的RCT的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研究结论。而中医学之“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侧面的本质的反映。两个“证”完全是两码事,岂可混为一谈。

      有的学者认为中医学十分重视医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并强调历代医著在理论、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这和循证医学强调从医学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决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循证医学重视的是搜集和整理证据并进行系统综述。系统综述,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地搜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章,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质量好的文献,用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的结果,并加以说明,得出可靠的结论。而中医学历来重视的是经典著作的整理研究,并强调历代乃至当代名医经验的指导意义,这恰恰不是循证医学所强调的,相反是经验医学的模式。

      有的学者认为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有相通之处。其实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是以中医学理论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古典医著、老中医经验以及师承、个人临床经验为指导的,显然是经验医学模式,而不是循证医学模式。

      有的学者认为循证医学着重从人体对于干预措施的整体反应去选择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和中医学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现,其思辩方式几乎一致,认为两者都忽略中间环节、中间指标,关心考察终点指标———即病人的整体疗效。还有的学者强调中医学对生存质量的重视。其实古代中医对疗效的评定只能停留在临床症状(这其实也是替代指标,并非结局指标)的改善上,对疾病缺乏系统观察,对预后本来就认识不足,更谈不上治疗后对病死率、致残率等结局指标的观察了。若说中医对生存质量重视,那是因为只能重视生存质量,因为古人又不懂血压、血脂、血糖之类的替代指标。所以循证医学对终点指标、对生存质量的重视与古代中医学对改善症状的重视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现代中医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受西医经验医学的影响,临床研究也去重视那些替代指标,现在可以“拨乱反正”了。而通过“拨乱反正”之后,中医学才可以说是发展到了循证医学阶段。

       所以中医学与西医学是相对而言的两个医学体系,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是相对而言的两个医学模式或者说是医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实际上中医学作为一种医学体系,和过去的西医学一样,目前的发展阶段是经验医学阶段。

二、“循证论治”概念的提出和实施

      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证的规范化研究和证本质的研究(尤其是前者)无疑应是重要突破口,然而进展不大,如何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寻求这方面的突破仍是一大难点。那么能否先易后难,先重点开展一些临床研究,以期获得一些突破呢?

      中医学目前发展阶段是经验医学阶段,临床医生们根据中医学原理和自己的经验看病。因为各个医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各自的师承和自己形成的经验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临床常可见到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辨证的结果不尽相同,即使辨证结果一致,选用的方药却可能不尽相同,因而治疗的效果也不一样。这样的结果既不利于患者,也不利于医生本身的提高,还令医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当然也令中医学无法走出国门,得到世界的公认。

       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研究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学者们对13种中西医、中医核心杂志近20年所载论文进行逐篇手检,发现属RCTs的论文数量太少,在RCTs论文中绝大多数文章只有“随机”字样而无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组间基线的可比性;多数论文没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部分没有诊断标准及疗效观察指标;不少论文疗程不规范、样本含量小;多数论文缺乏正确的统计方法。上述原因使试验结果的前瞻性、随机性、可比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虽然如此,但只要认真学习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遵循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开展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结论可靠的临床研究,完全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开展一些“辨病论治”的RCT,与开展“辨证论治”的RCT相比难度要小,只要严格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一定可以得到认同,有助于中医学的发展和走出国门。

       这时就可以提出“循证论治”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指要遵循当前中医临床的最佳证据来进行医疗决策,它是循证医学在中医学临床领域的体现。“循证论治”的实施与循证医学一样可归纳为“五部曲”:首先确定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然后检索中医临床文献,第三步要严格评价这些文献,接着应用最佳证据,指引临床决策,最后通过实践提高中医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三、中医诊疗的新模式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新模式,但它并非不重视个人的临床经验,只是在此基础上更强调要采用现有的最好的证据。因为经验毕竟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循证医学不可能囊括临床医生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因为循证医学的证据远远少于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循证论治是循证医学时代中医临床诊疗的新模式,但它必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里的辨证论治是涵盖了辨病论治的)。

      这是因为:首先,目前可以提供给中医“循证论治”的证据实在太少,而且这些临床试验的前瞻性、随机性、可比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所以面对这种无证可循的局面,只能按照经验医学辨证论治的方式来看病。其次,即使以后出现了大批高质量的中医临床RCT,仍然要结合辨证论治。这是由于中医学历来最强调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非常注意病人与病人之间细微的差别,这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目前中医临床试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辨病论治,一种是辨证沦治(在辨病的基础上)。无论是哪一种证据,临床医生最后都要根据直接面对的每个实际病人进行临床适用性的严格评价。单纯的辨病论治,向来为不少坚持中医特色的中医前辈们所反对,按这样的证据用于每个实际病人,固然可有一定的有效率,但可能不适用于每个病人。辨证论治的临床试验虽说是辨证论治,但由于只是简单地分为几个证型,千差万别的病人要纳入其中也是有不少困难的。

      “循证论治”与辨证论治(也是指在辨病论治基础上的辨证论治)相结合就可解决这样的问题。中医看病历来讲究要“知常达变”,既要把握一般规律,又要洞察特殊性,这样的医生是最高明的医生,而病人也就能获得最有针对性的治疗。作为证据的提供者,要根据临床问题来提供最佳证据,实际上是提供一般规律。作为广大的证据应用者,首先根据临床问题去寻找中医临床试验的证据,若找不到证据就只能辨证沦治,若找到了证据也就是获得一般规律,然后就要根据具体的病人进行适应性的评价,若病人符合这样的一般规律,那么就可以直接运用,若不符合,就必须按中医传统的诊疗思路进行辨证论治,以期获得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所以这个模式,第一步是“循证论治”,若无证可循,或虽有证可循但不适用于病人,就必须辨证论治。

      “循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模式应该引入中医临床教育领域。首先,中医临床医学的教材是根据古代医籍结合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而写的,虽已对各种学术争鸣进行了折中,但未必符合临床实际。今后应该把那些关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的临床研究的证据写进教材。第二,这样的模式对于初学中医者或西学中或国外学者来说也是方便掌握、切实可行的。因为,上述这些人对中医学还比较陌生,还不很理解,要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有一定困难,而按“循证论治”的模式看病相对较易接受。第三,按这样的模式进行继续教育,将为成为一个“知常达变”的高明医生打下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