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虎跑寺怀弘一法师(诗、图)

 cjbsh 2012-04-15


0000

摘要:微雨中我来到虎跑寺/青竹隔绝了红尘的喧嚣/虎跑泉的水声里有禅意/初冬的山色如一幅水墨画/寂寂山中曼然寻觅/弘一法师的踪迹/……一代才子皈依了佛门/音乐化作心中的梵音……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

 

杭州虎跑寺怀弘一法师

 

 

微雨中我来到虎跑寺

青竹隔绝了红尘的喧嚣

虎跑泉的水声里有禅意

初冬的山色如一幅水墨画

寂寂山中曼然寻觅

弘一法师的踪迹

 

想起法师出家时

正是他红尘得意时

美人香草世俗名望

簇拥着这位才子

而他却抛弃了这一切

走进了这寂静的山寺

开始青灯古佛的人生

一代才子皈依了佛门

音乐化作心中的梵音

 

大慈山上细雨淅沥

山中一片清寂

竹和花陪伴着法师的墓塔

“悲欣交集”的临终之语

道尽他对世间的悲悯之情

满山的鸟鸣依然如旧

佛陀的梵音千年不灭

只有人世变迁匆匆

如我这样的过客

熙熙攘攘如蚁忙碌

 

忽然想轻唱法师的名曲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20101213 夜于杭州 虎跑定慧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位于杭州西南大慈山。唐元和十四年(819),寰中禅师卓锡结庵于此。 宪宗赐号曰广福院。大中八年改大慈寺。

微雨中,虎跑寺中非常寂静

虎跑泉取水处 取水处有个反映清代官员取水情景的雕塑 弘一法师(李叔同)纪念馆 弘一法师纪念馆前留个影 李叔同未出家时的照片 李叔同写词的《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弘一法师(李叔同)肖像 弘一法师的临终绝笔:“悲欣交集” 青青翠竹拥围中的弘一法师舍利塔 记叙弘一法师学生丰子恺等从福建迎请弘一法师舍利,在他最早出家的虎跑寺修建修建舍利塔始末的碑文 翠竹满山 虎跑寺山景一瞥

 

 

寺中有桥静悄悄

著名的“虎跑泉”:一汪清泉,山中岁月。

小径无人,花儿寂寞开

傅抱石所绘的“虎跑寺”

 

 

 

虎跑寺(摘自百度)

 

 

虎跑定慧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位于杭州西南大慈山。唐元和十四年(819),寰中禅师卓锡结庵于此。宪宗赐号曰广福院。大中八年改大慈寺,僖宗乾符三年加“定慧”二字。宋末毁。元大德七年重建。又毁。明正德十四年,宝掌禅师重建。嘉靖十九年又毁。二十四年,山西僧永果再造。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先是,性空师为蒲坂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海,来游此山,乐其灵气郁盘,栖禅其中。苦于无水,意欲他徙。梦神人语曰:“师毋患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驱来。”翼日,果见二虎跑地出泉,清香甘冽。大师遂留。明洪武十一年,学士宋濂朝京,道山下。主僧邀濂观泉,寺僧披衣同举梵咒,泉觱沸而出,空中雪舞。濂心异之,为作铭以记。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担。寺中有调水符,取以为验。

现状

  虎跑寺,以寺中的名泉(虎跑泉)而著名;性空、济颠、弘一,三位名僧,又给这个古老的寺宇增添了传奇庄严的色彩。

  虎跑位于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唐元和十四年(819),性空大师在此定居建寺。宋朝高僧济公,初出家在灵隐寺,后居净慈寺,圆寂于虎跑寺。被佛门称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主师”的高僧弘一法师披剃出家的也是虎跑。

  虎跑寺现已无僧人住持,改为公园。主要文化遗存有:济公塔院、虎跑史话馆、李叔同纪念馆、弘一精舍(李叔同试验断食处)、弘一法师舍利塔等。

  李叔同纪念馆辟建于群山环抱、泉声欢歌的虎跑梦泉景区。这里的佛寺是这位现代著名艺术家、爱国高僧出家修行佛法之地。

  李叔同(1880-1942),号息霜,浙江平湖人,曾留学日本,擅长油画、音乐、戏剧、书法,任教于两浙师范学堂;39岁突然出家归入佛门,在西湖虎跑寺剃度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晚晴老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红尘之外的弘一法师以满腔热忱提出“念佛不忘爱国”的口号,影响很大。

  李叔同是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时代的先行者之一,他曾率先参加“文明戏”(话剧)的演出,还为西湖山水创作了新歌曲,弟子中有丰子恺等杰出人物。

  如今,西泠印社藏有他的篆印和手书《阿弥陀佛经》经幢,虎跑泉池后建有弘一法师墓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