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彭庆国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社...

 天雷教育 2012-04-15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我今年担任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已经七年了,在这七年的思想品德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感触颇深并渐渐认识到德育对现在学生的重要性,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需要很多的精心准备才可以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纵观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品德课。

一、     充分树立思想品德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做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二、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功夫。

1、         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我们更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有责任感的教室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1)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2)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条后方能摘到的“桃子”。

3)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动机和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这时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可以联系到201010月我国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政治,以及教育部实施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与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件事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彻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有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品德课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我们可以主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分析探索问题,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世界的意义。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为学生梳理好知识提纲,让学生带着所列问题去预习教材,并试着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参与课堂学习,以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理解。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业也很重要,要正确发挥作业本后面的参考答案的作用。时下,大部分教师都是把作业本的答案直接撕掉的,这当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这个参考答案,让学生根据课内、课外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试着做完作业,再进行对照订正,并在错误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也可以直接参考解答作完题目,但要求必须在作业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与过程。这种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效果也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