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初中生“早恋”

 天雷教育 2012-04-16

浅谈初中生“早恋”

(2011-07-06 09:55: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浅谈初中生“早恋”

不知是我们太晚熟,还是现在的学生太早熟,如今在校园里,从七年级学生到九年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纸条、写情书、发短信等表达爱意的方式,上面写着让我们成人看了都觉得脸红的话, “我老婆”“你老公”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学生的口头语中,小小年纪就花前月下,这些都不是极个别现象了,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我们都习惯地称之为“早恋”。“早恋”现象对正处青春期发育期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早恋”现象的危害

1、荒废光阴,影响学业:初中学生自制力弱,又缺乏理智,如果心思花了,沉浸“情网”中就难以自拔,课堂上惶惶忽忽,心不在焉,课外时间还胡思乱想,学习成绩定会一落千丈,从而错过学习的黄金时期,浪费了感情,荒废了光阴。

2、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生心理还不健全,生理还不够成熟,对“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只是感到神秘。过早涉足爱河是不利于心理、生理健康发展的,甚至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3、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初中学生容易冲动,自制力弱,一旦陷入“恋情”,学生之间常会发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在我处理过的打架事件中,不少打架斗殴事件多与争风吃醋有关(特别是女生之间打架更是如此),因此这种现象容易滋生诸多不安全因素,有时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灾难。

二、“早恋”现象的成因

早恋现象的普遍及低龄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细细想来,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身因素的影响:

(1)性早熟是初中学生早恋的生理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生理发育比以前提早了一到两年,生理上早熟,心理上却处于断乳期,自我意识过强,认识片面,理想浪漫,容易偏激,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识的诱惑。

(2)对“性”的神秘与好奇是初中学生早恋的心理原因。随着初中生生理的发展,心理对异性感到神秘,逐渐对异性感兴趣,乐于接近异性,从而滑入早恋的误区。

(3)缺乏理想,不求上进是中学生早恋的思想根源。部分学生学业基础差,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厌学情绪很严重,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整天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无聊,用谈情说爱来填补精神上的空白,以求得心理慰藉。

2、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情感发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做父母的心愿,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每天过问的只有学业,对子女情感发展忽视或不太关注,从而使子女出现过重的学习压力,情感的失衡。为了减压和情感方面的倾诉需求,异性之间的互补性就可能使学生产生早恋。

(2)残缺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早恋。初中学生的父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不少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忽视对青春期孩子情感关注和教育,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家长就拿钱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毕竟是孩子,有钱就容易上网、抽烟、讨好异性,容易出现早恋;有的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容易寻求感情补偿;随着“打工经济”的盛行,留守学生增多,他们大多缺乏父母关爱,心理发展有所偏颇,加上缺乏父母管教,学生行为得不到约束,甚至夜不归宿也无人过问。

(3)家庭性教育缺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在家庭性教育上大多闭口不谈,当孩子提及此事时,家长往往“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于责骂,这给性行为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反而引发了孩子“早恋”的心理。

(4)家教方法欠当:若得知孩子有了“早恋”的行为时,家长往往不是耐心的去疏导,反而轻则严加制止,重则给予惩罚,甚至严厉禁止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致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的话说,这叫“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说外界压力越大,就越容易诱发早恋。

3、学校方面的因素

(1)片面追求升学导致早恋现象出现。现虽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社会,对学校好坏的衡量标准仍是升学率。若升学率不达标,可以对学校考核一票否决。因此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为了升学,就过分强调学习成绩,机械地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虽然也对学生进行一些青春期心理和性的健康教育,但大多流于形式。不仅如此,学校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来调节他们内在情感的需要,造成他们旺盛的精力无法得到及时转移。此外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造就了很多差生,差生在上进无望的情况下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无聊,唯有用谈情说爱来填补精神上的空白,以求得心理慰藉。

(2)教育方式不当。教师和家长一样,都盼望学生将来有个好的未来,当学生有早恋现象时,有的教师采用了堵的方式,或过分渲染的处理,导致学生逆反,产生了“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4. 社会方面的因素

应该说社会环境是影响初中生早恋心理的决定因素。近年来,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为求得收视率和吸引“眼球”,都加入谈情说爱的内容,诸多的“少儿不宜”在黄金时段播出,这对于由电视、网络伴随其成长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有了效仿的对象,于是,荧屏中的“调味品”成了早恋的“催化剂”。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网站、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影视录像等刺激和污染初中生纯洁的心灵,对初中学生早恋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早恋现象的对策

1、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对学生加强价值观教育。

理想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我们教师要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在理想的指引下能排除各种不良诱惑,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上,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摆脱空虚,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懂得如何与异性同学进行正常交往,明白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正确处理情爱与个人前途、学业的关系。

2、转变观念,提前预防,变堵为疏。

(1)摒弃旧的传统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的青春期卫生教育。如我校就充分发挥妇委会的作用,通过青春期知识讲座等方式,以因“早恋”而误入歧途的案例做借鉴,让学生能正确地对待“性”,明白“早恋”对处于求学阶段的他们的危害;利用主题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早恋”的危害性的主题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要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走出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设法把初中生的兴奋中心和充沛的精力集中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去,有意识地转移对异性的过分关注。如我们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和年级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通过大量的体育活动消耗旺盛的精力,引导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与异性正常交往,在阳光下交往。

(3)以疏导代替围堵。教师在得知学生有早恋现象时,要有良好的教育方式,以疏导代替围堵,以智慧取代盲干,如我发现原704班刘某某同学与本班一女生早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分别与他们交流谈心。对刘某某同学,我以他学习成绩还好,将来前程远大为前提,帮助他树立“雄鹰”思想(即理想教育),引导他与班上女生主泛交往,在阳光下交往;对那女生则注重谈自尊自重,以收集的因“早恋”而误入歧途的案例让她明白早恋的危害。经过半年时间的观察,他们现在已能正常交往,特别是刘某某,成绩进步也很快,八年级上学期统考已进入年级前十名。通过实践,我觉得学生发生早恋后,虽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做到不张扬,重隐私,注意谈心时机和谈话技巧,让学生明白你是真正地为了他好,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3、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强化家长责任。通过家访、校讯通、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让家长意识到在孩子青春期无论多忙,家里多困难,也要多关注孩子的思想状况,关心孩子的情感发展,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要主动与学校联系,与学校一起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同时利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多做预防性的工作,有早恋的苗头就要及时教育,以免错失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挽救的良机。

4、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净化社会环境。虽然作为教师,无能力净化社会环境,但我以为只要职能部门能从关心青少年这一祖国的未来角度出发,各司其职,净化社会环境还是有可能的。因此建议文化管理部门尽最大限度扼杀不良影视音像作品,刊物等在社会生活中泛滥成灾;加大对影视作品的监管力度,在黄金时间里严禁播放带有“少儿不宜”的影片或广告;加大对网络不良文化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校园周边网吧的打击力度,真正做到未成年人不能进入营业性网吧,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

总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学校、家庭、社会齐努力,净化学生成长的环境,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与异性交往,对出现早恋现象的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性,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出早恋的误区,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