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黄元御:千古之秘之问诊要旨

 huanghuiru 2012-04-17
作者:一程十发

此为黄元御先生《素灵微蕴》卷二篇中[问法解]摘要。

  一证之见,必有至理,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凡寒热痛痒,饮食寤寐,声色臭味,情志形神之类,质问详悉,合而审焉,病如洞垣矣。问法在于善解,解极其彻,则问致其详,不解者,不能问也。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肠中热-则出黄如麋,脐以下皮热。

胃中寒-则腹胀。

肠中寒-则飧泄。

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不泄。

胃中热,肠中寒-则病饥,小腹痛胀而飧泄。

朝凉而暮热者-日夕阴盛而阳不藏也,日朝阳升而不达也。

发热而恶寒者-表闭经郁而阳气不达也。

阳郁不发-则生外寒,外寒者,容有内热。

阳泄不归-则生外热,外热者,多有内寒。

如上者乃脏腑寒热之外候也。

如下者乃饮食所便之寒热也。

食而不饥者,能受不能消也。

饥而不食者,能消不能受也。

喜吞干燥者,水旺而土湿也。

嗜啖滋润者,火盛而土燥也。

食宿不能化者,太阴之湿增也。

食停而不消者,阳明之燥减也。

早食而困倦,阳衰而湿旺也。

晚饭而胀满,阴盛而燥虚也。

水谷下咽,胸膈雍塞者,胃逆而不降也。

饮食入胃,而脐腹郁闷者,脾陷而不升也。

胃逆而甲木上遏,则胸胁生痛。

脾陷而乙木下抑,则脐肋作痛。

甲木刑胃,则生呕吐,胃逆而不受也。

乙木贼脾,则生飧泄,脾陷而不消也。

痛痒者,气血之郁塞也。经络壅塞,气阻不行则为痛。行而不畅则为痒。内伤外感诸病,筋脉痛楚而皮肤瘙痒者,皆经气之闭痹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