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痢疾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17

   痢 疾
  [定义)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疾病。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夏秋季节多见。
  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者为里急,肛门重坠,便而不爽者谓后重,二者同时并见合称里急后重。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曰。。里急者,腹痛积滞也。后重者,下坠气滞也。。
  《内经》将痢疾称“汤澼”,《金匮要略》称为“下利”(包括痢疾与泄泻两病),后世有“滞下”、“痢”、“痢病”等名。
  (历史沿革)
  《内经》称本病为“肠游”,并对其病因、症状、预后等方面皆有原则性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少阳司天,火淫所’注,民病注泄赤白”,“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等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太阳司天之政,四时之气,风湿交争,民病注下赤白”之说。此外,《素问。太阴阳明论》又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旗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游。”《内经》揭示了痢疾的病因,有感受外邪与饮食不节两大因素,而外邪之中,尤以热邪为主,饮食致痢,又强调了“下为飧泄,久为肠游”,由泻转痢这一环节,这些论证,不但成为后世在阐发本病病因时的理论依据,同时对病机的认识,也作出了有益的启迪。其次,从。少阳司天。、。太阳司天。以及《灵枢.论疾诊尺》篇的。。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游。等说,也证明《内经》已指出痢疾多发于夏季的特点。关于预后,以《素问。通评虚实论》阐述甚详。如谓;。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游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湃下脓血何如?歧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游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曰。滑大者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本篇以问答的形式,从几种不同的症状和脉象,来判断痢疾的预后。这些论述,至今仍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如痢下鲜血,高热不退,即。肠游便血,身热则死。。乃为热毒炽盛,病情严重,其预后的确欠佳。又如痢下脓血不止,而脉象浮散无根,即。肠游下脓血,脉悬绝则死。,为胃气将绝,元气欲脱;’痢证至此,生机尚存无几,其预后可想而知。此外,《内经》描述了本病有。腹满痛。。少腹痛。。身热。。注下赤白。。下脓血”等症状。指明了本病的临床特点。《难经》补《内经》之不足,对其临床症状的记述更为明确,如《五十七难》说。“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其中重点突出了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便而不爽以及痢下脓血等症状。使痢疾主要临床特征,基本完备,至今仍为临床诊断痢疾的主要根据。汉。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以。下利。统称痢疾与泄泻两病,但在《伤寒论》306条中指出:。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71条又指出:。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也提出;。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必圃脓血。。。下利,脉数而滑者,今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等。文中以。便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字语,意在与泄泻相区别。其次,《金匮要略》对休息痢一证,亦提供了可贵的认识,如曰;“痢已差,至其年、月、曰,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此外,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立方中,体现了仲景治痢的规矩法度。如运用于清利的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通下的承气汤之类,收涩的桃花汤、诃黎勒散、禹余粮丸,温化的理中汤、白通汤、四逆汤。还有正虚邪留、寒热错杂的乌梅丸等。这些方剂至今仍广泛采用,显效不衰。实为仲景突出的贡献之一。以上所述,说明张仲景对本病的辨证论治巳初具系统,较之《内经》与《难经》有很大的发展。为后世对本病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以。痢。称之,以与泄泻相区别。并在《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一论中有;。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的记载。说明葛洪已经认识到痢疾的传染性。本论中还载有:。下痢不能食。一语,为后世创。噤口痢”之名,提供了依据。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痢疾诸病论》专论,主论四十,全篇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论述了痢疾的分类:如水谷痢、赤白痢、赤痢、血痢、脓血痢、冷痢、热痢、休息痢等。第二,阐明了痢疾的兼证和变证;如呕逆、心烦、口渴、口疮、水肿等。第三,提出痢后诸证;如谷道肿痛、生疮、搔痒、不能食,腹痛、心下逆满、虚烦等。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预后及病变过程中出现的兼证,均有详论。丰富了痢疾的病因学和证候学。为后世对本病的辨证,广开思路。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将本病又称之。滞下。,所谓。滞下。者,指排便有脓血粘液、涩滞难下之意也。孙氏在本卷中还撰有。热痢。、。冷痢。、。疳湿痢”、。小儿痢。四论。主方一百零二首,当下、当温、救里、攻表等治疗原则完备。并非常注意饮食的宜忌,故在。热痢”一论中指出:“凡患痢疾,忌生冷酢滑猪鸡鱼油乳酪酥干脯酱粉咸,所食诸食皆须大熟烂为佳。亦不得伤饱,此将息之大经也。若将息失所,圣人不救也。。表明孙思邈对本病治疗的经验十分丰富。《外台秘要。卷二十五.痢》在总结前人治痢经验的基础上,对本病的治疗阐发更详,全卷共主三十三门,收载治痢方一百七十余首。如卷中仅。数十年痢?一门,就载方十一首,其有寒热并用者,有攻补兼施者,有以收涩为主者,有以温化为主者等。
为后世对久痢的诊治提供了有益的辨证思路和治疗原则。以上所述,说明从晋到唐这一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无论在病因病机理论上,或者是辨证论治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或突破。尤其是创立了许多治痢有效方剂,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宋元时期,对本病的认识颇多新说。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痢疾论治》首创“痢疾”之名,谓:“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在治疗上批判了当时专事收涩补敛的治疗方法。如说:“虽可因证辨证,然常叹世之人,初感此病,往往便用罂粟壳、石榴皮、诃子肉、肉豆蔻辈以止涩之,殊不知痢疾多因饮食停滞于肠间所致”,主张:“必先导涤肠胃,次正根本,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之治法。”严氏所论,不仅为本病正名,而且阐明了痢疾有“积滞”这一重要病机,并确立“必先导涤肠胃,次正根本”即“消积导滞”的重要治则。嗣后,杨登父在《仁斋直指方。痢疾》中,进一步提出。。痢出于积滞。积,物积也,滞,气滞也。物积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故下坠里急.乍起乍出, 日夜百余度,不论色的赤白,脉之大小,皆通利之,是以无积不成痢也。。临床治痢兼以。消积导滞”甚至。通因通用。,这与杨氏。无积不成痢。的论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金元时期,刘河间以火热学派著称,在《河间六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痢论》中强调;“下迫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火性速而能燥物也。”认为本病之所以急迫,是由于“火性速”的原因。对本病的治疗创。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原则。这一原则,一直为后世所重视,至今仍作为治痢的主要原则之一。张子和为攻下派的代表,在治痢疾时亦善用下法。《儒门事亲.卷四.下痢脓血》说;“夫下痢脓血,腹痛不止,可用调胃承气汤加生姜枣煎。”旨在攻下积滞而不伤其胃气,用法的确独到。朱丹溪对本病的认识,师承前说,而颇多创见,如《丹溪心法.痢》在篇首提出“痢赤属血,白属气。”纠正前人所谓;“赤痢属热,白痢属寒”的不妥说法。其二,进一步阐明了痢疾的传染性,如说;“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后世在论证痢疾有传染性时,多引证丹溪的观点。其三,认为痢疾的病因“皆湿热为本”,临床所见,痢之为患,确以湿热者最多,故丹溪所论,指出了痢疾病因的重点所在。其四,对本病的治疗提出;“初得之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稍久气虚,则不可下,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升提。”关于用通下法治痢,自张仲景就有所提及,以后严用和、杨登父、张子和善用此法。但均未能将其提高到一个治痢法则的高度。而丹溪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法则,并强调此法的适用范围,实为前人经验的总结。其五,提出“噤口痢”一证,并阐明了噤口痢的病机与治法。如曰:。噤口痢者,胃口热甚故也。大虚大热,用香连丸、莲肉各一半,其为末,米汤调下。又方,人参二分,姜汁炒黄连一分浓煎,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则再服。。撷取前人的合理部分,参以自己的独特见解,故持论平正,论据确切,因而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渐臻完善。不少医家在继承前人对本病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践,进一步加以阐发。在病机理论方面,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认为痢疾的发病与脾肾有关。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痢疾》说;。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亦谓;。愚按痢疾之为证,多本于脾肾。。以后就这方面论述的医家很多,特别结合痢疾的虚证加以分析。此外,秦景明对本病研究,又别具一格,认为痢疾发病,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故分为外感痢疾和内伤痢疾两类。其分缕明细,论理深刻,症因确切,治法得当。并提出“七情痢”一证,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忧愁思虑伤脾”有关(《症因脉治。痢疾论》)。这种提法是符合医疗实践的,不少慢性痢疾患者,常因情志引起或诱发。清。喻嘉言对本病的治疗具有卓见。如《医门法律。痢疾门.痢疾论》说;“外感三气之热而成下痢,其必从外而出之,以故下痢必从汗,先解其外,后调其内,首用辛凉,以解其表,次用苦寒以清其里,一二剂愈矣。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然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之于外,则死证可治,危证可安。经治千人,成效历历可纪。。关于解表法治痢,自刘河间就曾提及,如说,“表邪缩于内,当散表邪而愈。”以后不少医家皆有所论述。喻氏正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逆流挽舟。法则,临床证实这一法则,是治痢兼有表证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之一。有关痢疾杂有瘀血者,早在朱丹溪就有描述,其曰;。其下坠异常,积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为死血证。。嗣后李梃等医家亦有类似的论述,惟李用粹《证治汇补。痢疾》提出;。瘀血痢。一证,如说。。凡饱食疾走,极力叫号,跌仆受伤,郁怒不泄,以及妇人经行产后。误吞生冷,恶血不行,凝滞于内,侵入肠间而成痢疾,纯下紫黑恶血……当祛瘀。”对瘀血致痢的症因脉治叙述较为完善,但与各家所论相反,各家皆认为因痢致瘀,而李用粹提出因瘀而致痢。我们认为前说是指病机传变的因果关系,而李氏之说却倒因为果,其祛瘀之法在临床可取,而因瘀致痢之理似不可取。《顾松园医镜.痢》提出了治痢“四忌。,即“一忌温补”、“一忌大下”、“一忌发汗”,“一忌分利小便”,惟清热法不忌,其内容虽要具体分析,不可拘泥于一己之见,但可告戒医者,在治痢时,勿妄投温补、大下、发汗、利小便之品,而以清热为治痢的常用治法。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卷三》载有。奇恒痢”一证,所谓。奇恒。者,即指异于通常的痢疾,表现为下痢不重而神昏谵语、口干喉塞等。临床所见部分患者确为下痢不重而见高热神昏,或先昏迷后下痢,说明陈修园对本病的观察,极为细致。此外,清代还出现了痢疾专著,如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等,皆集痢疾辨证治疗之大成。综上可知,从源到流,痢疾一病的理论与实践,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本病的内容极为丰富,古人的经验甚为宝贵,至今仍十分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范围]
  痢疾以下利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症。本篇就临床常见的痢疾证型进行阐述。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菌痢,急慢性阿米巴痢属本篇范畴。一些结肠病变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出现类似痢疾的症状时,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痢疾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阐发甚详,现根据古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其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病因

  (一)感受外邪
  1.感受湿热之邪;《沈氏尊生书.痢疾源流》说;。诸痢,署湿病也,大抵痢之病根,皆由湿蒸热壅,以至气血凝滞,渐至肠胃之病。惟由湿热,故多偏于燥,里急后重,小便赤涩,皆其症也。。《时病论。热痢》也曰;。热痢者,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内于脾胃,脾不健运,胃不消导,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矣。。从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的特点来看,湿热之邪内蕴肠腑是痢疾发病的重要因素。
  2.感受疫毒之邪。夏秋季节,天之暑气下迫,地之湿气上蒸,人在气交之中,易感秽浊疫毒之邪而发病。疫毒伤人,秽浊相杂,蕴结肠胃,病势急骤,病情凶险,有的可见流行,出现长幼相似,沿门阖户,一齐发作。
  3.感受寒湿之邪.寒湿伤人,多与体虚有关,素体阳虚者,易感寒湿或感受湿邪后,湿从寒化,寒湿伤害肠胃,大肠气机阻滞,气滞血壅,发为痢疾。如《症因脉治。痢疾论》说。。寒湿痢之因,寒水湿土之政,流行卑滥,寒湿时行,内气不足,乘虚感人,郁遏营卫,卫郁营泣,内传肠胃,则水谷不化,气血与糟粕互相蒸酿,而痢下赤白之症作矣。。《景岳全书。痢疾》又说;“以胃弱阳虚,而因寒伤脏者,此辈极多。”外邪致痢者,虽有湿热、疫毒、寒湿之分,而三者之中,以湿热为主。故有;。以种种痢疾,总由湿热入胃(肠)。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之说(《医宗己任篇。痢疾》)。
  《医学入门。痢》亦说;“痢因暑热者多,寒者少。”
  (二)饮食所伤 因饮食因素而致痢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或啖食不洁之物,遂致湿热蕴蒸.阻于肠间,或恣食生冷瓜果,有伤脾胃,中阳被遏,寒湿滞肠,皆可成痢。如《医学入门。痢》有。“内伤酒面,炙博消烁”之说。《证治汇补.痢疾》亦有:“饮食过多,脾胃不运,生冷失调,湿热乃成,痢下色黄,或如鱼脑。”等记载。此外,《医砺。痢》还说。“痢由湿热所致,或饮食湿热之物..….积于肠胃。”凡此均可说明,饮食内伤是痢疾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以上所述,感受外邪和饮食内伤二者,虽可单独致痢,但往往互相影响,交感为患。或因感受暑湿寒邪,继而饮食所伤,或因饮食伤中,又复感外邪。故临床以两者相兼为病较为多见。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说;。然痢之为病,……皆因外受风暑湿蒸之气,内伤生冷饮食过度而生也。。
  此外,脾胃素弱之体,复因郁怒,肝气乘脾,气滞血涩,饮食难化, 日久胶结,滞留肠腑,渐成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冻之证,或忧愁思虑,脾胃受伤,运化失职,饮食停积,与肠中气血胶结, 日久不散,肠络受损,亦可见痢下赤白之证。故《证治汇补.痢疾》有;“七情乖乱,气不宣通,郁滞肠间,能发积物。之说。《症因脉治.痢疾论》亦曰;“七情内伤痢之因,忧愁思虑则伤脾….转输失职,日久水谷不能运化,停滞肠胃之中,……气凝血涩”等。说明情志内伤,亦是致痢的原因或为诱因。
  二、病机
  (一)邪滞于肠,壅阻气血
  上述致病因素(湿热、疫毒、寒湿、饮食内伤等)与肠中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凝滞,其肠腑脂膜和血络受损,故痢下赤白脓血,气机阻滞不通,故腹痛,里急后重。但病机关键在于肠中有滞。然滞者,并非单为饮食积滞,或为气滞,或病邪阻滞,或气血郁滞等皆为滞。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说;“痢疾一证,盖里有滞浊而后下也。但滞在气,滞在血,冷伤、热伤,而滞非一。。痢疾的基本病变在肠道,因肠与胃密切相连,故常曰在肠胃。如《医碥。痢》所说:“不沦何脏腑之湿热,皆得入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然痢疾曰久,不但损伤脾胃,进而累及于肾,或为脾肾阳虚,或为热痢伤阴,进而损及肾阳,故明清医家常将痢疾与脾肾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
  (二)痢分虚、实、寒、热,病理演变多端
  痢疾的证候虽然错综复杂,但其病机属性仍不出虚,实、寒、热四类。其中以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而引起的暴痢,多属实证、热证(亦有寒湿证),若痢疾迁延,日久不愈者,为久痢,多属虚证或虚中挟杂证。痢疾若因失治,延误病情,或过早使用止涩剂,或虽未止涩,而治不中的,邪不尽去, 日久则正虚邪留,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痢下赤白,时发时止,病根难除,此为休息痢,若湿热疫毒上攻于胃,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则可见痢而不能食,遂成噤口痢,寒湿伤阳,或痢证日久,脾胃受伐,进而损及于肾,则下利稀薄,四肢不温,甚至滑脱不禁,可成虚寒之痢,若湿热致痢而热重于湿者,邪热伤阴,久则阴损液耗,可成阴虚痢。总之,痢证若由实转虚,由暴痢转为久痢,其病机也随之而变,病情趋向复杂缠绵之势。
  (三)预后
  诸痢之中,以疫毒痢与噤口痢二者病情凶险。如疫毒痢病变过程中,往往出现邪毒炽盛,上千清窍,内陷心营,而见神昏谵语之症,或热毒消烁,阴液将竭,可见痢下脓血粘稠,烦渴转筋,唇如涂丹等症,或正气虚衰,正不胜邪,邪势鸱张,阳气欲脱,可见下痢不禁,脓血阵阵,畏寒腿缩,手青厥逆,脉沉细或微细欲绝等。噤口痢,若见呕吐频繁,甚则呃逆,口噤水浆难入,汗出肢冷,气促等症,为胃气败绝之征。凡此种种,均属痢疾的危重证,其预后多为不良。此外,《证治汇补.痢疾》有;。下痢纯血者,死,如尘腐色赤者,死,如鱼脑、如猪肝者,半死半生,气短呃逆者,死,大孔如竹筒者,死,身热脉弦者,死,久痢忽大下结粪者,死。。等记载,这些论述虽不能拘泥,但在痢疾病变过程中出现以上症状,预示着邪毒炽盛或胃气将绝,或元气欲脱的败证,必须高度重证。
  [类证鉴别]
  元代朱丹溪《金匮钩玄》附录“滞下辨论”云:“若泻痢不分两证,混言湿热,……非其治也。。自此始将泄泻与痢疾分为两病。临床所见,“泻”与。痢。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皆在肠道,病因亦有相同之处,但泻与痢在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等方面,实有不同之处。如《局方发挥。滞下》说;“泻泄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说明二者大便次数皆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痢下赤白粘冻或脓血,里急后重,便而不爽,甚则滞涩难下,泄泻以大便溏薄,泻下爽利,或如稀水,或完谷不化,甚至滑脱不禁,并无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之症。泄泻亦有腹痛者,然腹痛与肠鸣同时出现。痢疾腹痛常和里急后重伴随。在病因病机方面,泄泻虽有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之因,但以湿为主,即“湿多成五泄”。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痢疾则为肠中有壅滞之邪,与气血相搏结,病机关键在于肠中有滞。泻、痢两病,可以互相转化,有先泻而后痢者,有先痢而后泻者,其先泻后痢则病情加重,先痢后泻则病情转轻,前者难治,后者易疗。泻转痢者,病机由浅入深,痢转泻者,病机由深出浅。正如《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附痢》说:“先滞后利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景岳全书.痢疾》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现根据景岳所述,结合临床实践,将本病的辨证要点,分述如下。
  (一)辨虚实 .
  1.病程:久痢多虚,暴痢多实。
  2.年龄与体质。年高体弱而患痢病者,多虚。年轻体壮而患痢证者,多实。以上两点只是一般而言,可作参考,但更主要的是根据痢疾的主要症状,来判断虚实。. ’
  3.辨腹痛: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痛暂减轻者,多为实证。腹痛喜按,痛势绵绵,便后反见明显者,多为虚证。此外,若腹痛拘急,为寒湿。腹痛而肛门灼热者,为湿热证,亦属实证的范畴。
  4.辨里急后重:
  (1)凡里急后重,圊后得减者,多属实证。
  (2)凡里急后韦,圊后不减者,多属虚证。其中,气虚者,里急而频见污衣,气陷者,后重而圊后转甚,阴血不足者,每虚坐努责。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说;。热者多实,性急不得舒通,故窘迫痛甚也。后坠下迫肛门,粪出坠止,为粪前坠,乃滞也,故曰实坠。粪出更坠,为粪后坠,非滞也,故曰虚坠。。
  (二)辨寒热
  1。热证:大便脓血,粘稠腥臭,或见口臭,口渴喜冷饮,小便黄或短赤,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或见发热,甚至高热不退。
  2.寒证;下痢赤白而清稀,无热臭,面白形寒,或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里急后重较轻,手足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

  (三)辨痢色以察虚实寒热而明病理属性
  1。痢下白冻,或白多赤少者,多为湿重于热,邪伤气分,其病浅。若纯白清稀,或如胶冻如鼻涕者,为寒湿伤于气分,若白而滑脱者,多属虚寒。
  2.痢下赤冻,或赤多白少.多为热重于湿,邪伤血分,其病较深。纯血鲜红者,为热毒炽盛,热迫血行所致。
  3.痢下赤白相杂,多用湿热挟滞,阻于肠胃,气血俱伤,深浅皆及。
   ‘关于痢下赤白的病理属性问题,古人多有争鸣,其中主要是属寒热还是属气血之争,至宋元以后才基本趋向一致,认为白痢属气,赤痢为血。若单以赤自来判断寒热,这种观点是不妥当的,如《伤寒论》所说;。少阴病,下利脓血,桃花汤主之。。文中提出有。血。,证明有赤色,故赤者,不仅有寒,而且还有虚。又如《内经》所说:“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注下赤白。”可见白痢并非无热,更非。冷热相交,故赤白相杂。。因此,以赤白来判断痢之在气在血或气血俱伤,是符合实际的。若属特殊情况,如纯白清稀,或白而滑脱等,则又当别论。
  4.痢下色黄而深,秽臭者,为热证,或为积滞不化之实证。若色黄而浅,不甚臭秽者,多为寒证。
  5.痢下紫黑色者,多属血瘀,或为。热伤血深,湿毒相瘀。。若色紫暗而便质稀淡者,为阳虚。若色焦黑,便质浓厚异臭者,多属火盛。
  6.痢下五色相杂,其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止涩太早,或因热毒留滞于中所致。症见里急后重较甚,脉实有力.虚证多为痢证迁延.s久,脏腑之气耗伤,脾肾两亏所致,症见脐下急痛,频频虚坐,脉弱无力等。如《时病论。五色痢》所说;“如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里急后重者为实,频频虚坐者为虚,脉实有力者为实,脉虚无力者,为虚。”
  二,治疗原则
  痢疾的治疗,应依其证候的虚实寒热,确定其治疗原则。对于新感属实证,热证者,治宜清化湿热,调和气血,忌用收涩之品。若有表证者,兼以解表,里实热盛者,辅以泻下,内有食滞者,治以消导积滞。对久痢属虚证、寒证者,治以补虚温中,调理脾胃,收涩固脱以止痢。如虚实夹杂者,治以攻补兼施之法。总之,临床治痢之法很多,皆根据具体病情而立,而调气和血一法,在痢疾病的多种类型中,皆可配合运用。此外,在痢疾的病变过程,应当注意顾护胃气,因胃气一伤,不但投药罔效,而且渐可致痢而不能食或呕逆不食之败症,故决不可忽视这一环节。
  三、证治分类
 (一)湿热痢
  症状及分析。
  腹痛,里急后重一一湿热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常。
  痢下赤白脓血一一湿热熏灼,肠中血络受损,气血壅滞,腐败为脓血.
  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一一湿热下注所致。
  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一一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1)方解:黄连、黄芩、大黄,清热化湿解毒,兼可推荡积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蕾,缓急止痛。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少佐肉桂,其性辛温大热,辛能散结,热可防其苦寒太过。
  (2)加减
  兼饮食积滞者,可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以消食化滞。
  湿重于热者,大便白多赤少,苔白腻,可去当归、大黄、黄芩,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健睥祛湿。
  热重于湿,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者,可加白头翁、金银花、黄柏,秦皮等直清里热。若痢下鲜红者,再加地榆、苦参、丹皮、侧柏叶等,以凉血止痢。
  变证; .
  1.湿热内滞,风寒束表:症见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而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脉浮等表证,治宜解表达邪,方拟荆防败毒散加减。此时虽见下痢之症,但正气尚旺,欲驱邪外出,用疏散之法,可起到“外疏通则内畅遂”或“解其表而内自和,其痢不治而自衰。之功。此喻嘉言谓之“逆流挽舟”法。然解表达邪之法,亦不限于荆防败毒散,若夏季暑湿困表,又可芳香透达,如藿香、佩兰、香薷等,皆可随证选用。
  2.表邪未尽,里热巳盛;症见下痢白多赤久、里急后重,腹痛,高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治宜解肌清热。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方中葛根解肌热,升津液,黄芩、黄连,清热化湿,加木香、槟榔,行气破滞,以治后重。
  3.积滞壅塞,热结于肠:症见腹痛拒按,痢下滞涩,时时登厕,所下极少,苔老黄垢腻,痢证见此,必急以。通因通用。之法。方用调胃承气汤加槟榔、莱菔子等,破积通腑,行气导滞。
  4.热毒郁结,肠中腐烂。症见腹痛如刀割,痢下之物,腐臭逼人等。治宜解毒化腐生肌。方用解毒生化丹。方中金银花、白芍、甘草解毒和营,缓急止痛;三七祛瘀生新,鸦胆子清血分及肠中之热,化腐生肌。具体用法是金银花30克、白芍18克、甘草9克煎汤,三七6克(为细末),鸦胆子60粒(去皮)。先将三七,鸦胆子用白沙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服,每日两剂.
  (二)疫毒痢
  症状及分析。
  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一一疫毒伤人最速,熏灼肠道,耗伤气血。
  腹痛,里急后重,较湿热为甚一一疫毒之邪,甚于湿热。
  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一一疫毒熏蒸,助热伤津,或毒邪士攻,或内扰心营。
  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一一皆为疫毒炽盛之征。
  或先呈高热,神昏,后见下痢之证一一为疫毒首陷心包,后犯肠道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
  (1)方解: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为治热痢之专药,秦皮,性寒凉苦涩,功能清热燥湿,黄连、黄柏,清泄中下焦之火,且能解毒。 .
  (2)加减:本方治疫毒痢,尚可加金银花、黄芩,赤芍、丹皮,地榆等,以加强清热凉血之功。
  夏季兼有暑湿困表者,可加藿香、佩兰、荷叶等,芳香透达,使邪从表解。

  变证 . .
  1.疫毒秽浊,壅积肠间;症见腹痛拒按,里急后重,大便滞涩,臭秽难闻等。急以大承气汤之类,通下秽浊积滞,使疫毒之邪从下而排。此时若失于通下,邪毒势必上攻,续犯心包,或内陷营血,而成昏迷重证。 ’ .
  2.邪毒内陷营血;症见烦躁、神昏、谵语、痢下脓血等。洽宜凉营开窍。方用神犀丹化服。
  3。热盛风动。症见惊厥、抽搐、痢下鲜血等。急宜清热熄风。方用紫雪丹或至宝丹化服。并可针刺人中、曲池或十宣放血,或加钩藤、菖蒲、全蝎、蜈蚣等以增其熄风开窍之功。
  4。热毒内闭:症见高热无汗,神昏肢厥或见抽搐等。可用刮痧法与灌肠法。刮痧法。用边缘光滑的钱币或瓷匙,蘸麻油少许,在脊柱两侧、胁间或胸骨、肘膝窝等处,由上至下,或由背部向胸部刮之,先轻后重,以皮肤出现红或紫色为度。灌肠法;先用2%的温盐水,清洁灌肠,直至流出液是清水为止。再用白头翁15克、黄柏15克、黄连6克,浓煎,作保留灌肠。
  5。邪盛正虚,正不胜邪;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汗出喘促,脉微细欲绝等阳气欲脱之证。急内服参附汤以回阳救逆,加针刺人中、内关,灸百会等,积极抢救。并可应用参附注射液(人参,附子、丹参)静脉注射。
  (三)寒湿痢
  症状及分析。
  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一一寒湿伤于气分所致。
  伴有腹痛,里急后重一一寒湿留着肠中,气机阻滞,传导失常。
  饮食乏味,胃脘饱闷一一寒湿中阻,脾阳被遏,健运失司。
  头痛困重一一湿为阴邪,其性重浊。
  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一一皆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温中燥湿,散寒导滞。 .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
  (1)方解。藿香,芳香化湿,厚朴,苍术、陈皮、半夏,健脾燥湿,行气导滞,甘草、生姜,大枣,和中温胃。
  (2)加减:本方可加炮姜,桂枝,枳实、木香、神曲等以增其温中导滞之力。亦可加当归和血。
  初起兼有风寒表证,可加荆芥,防风等,以解表达邪。
  变证 。
  1.湿邪偏重,食积内阻;症见痢下白多赤少,但腹痛胀满,里急后重较甚,舌苔厚腻而垢等。治宜温化寒湿,消食化滞。方用胃苓汤合保和丸加减。即取胃苓汤健脾祛湿而温化,保和丸消食化滞。
  2.内有寒积,通降不利;症见面色青灰,腹痛,痢下脓血,滞而不爽,或痢下点滴,里急、肢冷,苔白腻等。治宜温化寒积。方用《千金》温脾汤加减。方中大黄、附子温下,干姜温中散寒,甘草和中,人参宜减去,加当归和血,木香,槟榔行气导滞。
  3。寒湿伤阳,脾胃阳虚。症见痢下不止,状如鸭溏,畏寒不渴,四肢欠温,腹中微痛,舌苔薄白,脉沉迟等。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扬加木香行气,肉豆蔻以温中行气。涩肠止痢。
  (四)噤口痢
  症状及分析,
  下痢不能食,恶心呕吐一一湿热或疫毒蕴结,上逆犯胃,冒失和降。
  胸脘痞闷一一气机升降失常所致。
  精神倦怠一一脾虚气弱,中气耗伤。 .
  舌苔黄腻,脉濡数一一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泄热和胃,降逆开噤。
  方药.开噤散加减。 一 ’
  (1)方解
  黄连、石菖蒲,冬瓜子,茯苓,苦辛通降,泄热化湿,陈皮、陈仓米、石莲子,荷叶蒂,健脾养胃,开噤升清,丹参。和血,党参,益气,尤其是顾护胃气。
  (2)加减
 本方宜加半夏,代赭石、大黄降逆清热,通腑泻浊。若屡饮屡吐,汤剂不受者,可予少量玉枢丹含化,再予前方缓缓咽下。
  变证 .
  上.痢证日久,胃虚气逆:症见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肌肉消瘦,口淡不渴,舌淡脉细弱等。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用香砂六君子丸或参苓白术散加姜汁。若胃家虚冷,可再加肉桂、附子、干姜等以温肾暖胃。
  2.热毒炽盛,上攻胃口;症见下痢,壮热烦躁,呕吐频频,饮食不下,口渴欲饮,唇红舌赤,脉洪大而数。急宜泻火解毒,降逆通下。方用大黄黄连汤加白头翁、竹茹等。俟病情见轻,改用参连开噤汤。外用王瓜藤、茎,叶经霜者,烧灰香油调,纳脐中。
  3.呕吐频作,胃阴耗伤:症见舌红绛无苔,脉象细数,面色泛红,唇干口燥,痢下多赤等。治宜滋阴养胃。方用益胃汤加山药、石斛、莲肉、花粉等治之。
  4.胃气虚败,元气欲脱。症见下痢无度,饮食不进或水浆难入,四肢不温,脉沉细或微细欲绝等。急以参附汤或独参汤浓煎,频频呷服,以益气回阳。对噤口痢的治疗,必须十分重视,倘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病情将急转直下,以致失去挽救之机.在治疗过程中要时时顾护胃气,所谓。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一般而言,实证较为易治,虚证则属难疗,但不论虚实,总得谨守病机,用药精当,才能使病情由重转轻,由危转安。
  (五)休息痢
  症状及分析;
  下痢时作时止,曰久不愈一一正虚邪留,寒热错杂,传导失司。 、
  倦怠怯冷,嗜卧一一脾气虚弱,神气不充,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或见赤白一一湿热余邪不尽。
  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大一一均为湿热留连,正气虚弱之征。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加减。

  (1)方解。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健脾温中,黄连,清肠中湿热余邪。
  (2)加减:本方宜加木香、枳实行气导滞。加当归以和血。若久痢不愈,肾阳不足,而无湿热征象可循者,宜去黄连,加附子以温补脾肾之阳。
  变证
  1.发作时应根据具体病情施治。
  (1)若湿热征象明显,症见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舌苔黄腻者,可参照湿热痢治疗,方用芍药汤加减。但苦寒之品不可太过,以免苦燥伤阴,寒凉伤阳。
  (2)若寒湿征象明显,如痢下白冻,舌苔白腻,或寒积留滞,腹痛肢冷,痢下涩滞,可参照寒湿痢治疗.用胃苓汤温化寒湿,或用温脾汤温下寒积。 .
  (3)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症见久痢不愈,时轻时重,下痢脓血或夹杂赤白,或下痢清稀,腹中隐隐作痛,或胀痛,口苦口干,心烦欲呕,舌苔或黄或白,脉沉弦等。可用乌梅丸(作汤剂)加减,虚实兼顾,寒热并治。
  (4)若湿热症状较轻,痢下赤白时作时止,可先以香连丸加瓜蒌,薤白滑肠清泄。
  2.未发作时当视其何脏虚弱而补益调理s .
  (1)脾胃气虚者,治当健脾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丸或参苓白术散,若见肾阳不足者,以附子、干姜温补肾阳兼温脾阳。
  (2)与情志有关,旰郁乘脾者,当调理盱脾。方以逍遥散加减,或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乌梅,木瓜等养血柔肝之品。
  总之,休息痢多因失治,误治,或未得根治,迁延而成。本证的临床表现,常无定症,或寒热互见,或虚实夹杂,病情较为复杂,辨证时必须细加推敲,寻出症结所在,方能用药精当,以除病根。
  (六)阴虚痢
  症状及分析.
  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冻,量少难出一一阴液不足,邪滞肠间。
  腹痛绵绵,虚坐努责一一营阴亏虚,湿热未尽。
  心烦,口干,午后低热一一阴津耗伤。
  神疲乏力一一为虚弱之征。 .
  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一一为阴虚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止痢。
  方药。驻车丸加减。
  (1)方解
  黄连,清热止痢,当归,阿胶,养阴和营;炮姜,少佐以制黄连苦寒太过而止痢。
  (2)加减
  本方宜加白芍、甘草、乌梅等以酸甘化阴,和营止痛。
  若阴虚较甚,口渴尿少,舌干者,宜加石斛、沙参,麦冬,干地黄滋阴生津.
  痢下血多,宜加丹皮,赤芍凉血止血。
  烦热,口苦,肛门灼热,为湿热未清,宜加黄柏等以清湿热。
  泻痢日久,滑脱难禁者,可用石榴皮、诃子以收敛止痢。
  此外,薛生白有:“痢久伤阳,虚坐努责者,宜用熟地黄、炒白芍,炙甘草、广陈皮之属”之说。所用之药具有养血和营,护阴止痢,兼以和胃之功,若阴血不足,邪毒不甚者,可参考应用。 .
  阴虚痢,阴液既虚,又有余邪未尽,这就是阴虚作痢的病机特点。因此,治疗此证,两者不可偏废,若不予泄毒,则毒邪更耗其阴液,若不予养阴,则余毒难以排尽,临床必须视两者孰轻孰重,灵活运用。另外,本篇所述的阴虚痢,皆为热毒伤阴演变而成。若属素体阴虚,而感受外邪,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赤白稠浊,或痢下鲜红,发热夜甚,口渴思饮,舌红,苔黄,脉见细数或滑等。法当以清解祛邪为主,兼以滋阴养血。俟邪去后,再图滋补.
  (七)虚寒痢
  症状及分析;
  下痢稀薄,或带白冻一一久痢脾虚中寒,或寒湿留滞于肠。
  腹部隐痛一一肠络失于温养。
  食少神疲,四肢不温一一脾阳不振,无能运化四旁。
  腰酸伯冷,甚至滑脱不禁一一脾虚及肾,肾阳不足,关门不固。
痢疾证治分类表
┏━━━┳━━━━━━━━━━━━━━━━━━━━━┳━━━━━━━━┳━━━━━━━━━┳━━━━━━━┓
┃分类 ┃ 症 状 ┃ 病机 ┃ 治法 ┃ 主方 ┃
┣━━━╋━━━━━━━━━━━┳━━━━━━━━━╋━━━━━━━━╋━━━━━━━━━╋━━━━━━━┫
┃ ┃ 主症 ┃ 兼症 ┃湿热壅滞肠府, ┃清肠化湿,调气 ┃芍药汤 ┃
┃ ┣━━━━━━━━━━━╋━━━━━━━━━┫ ┃ ┃ ┃
┃ 湿 ┃ ┃ ┃传导失司 ┃活血 ┃ ┃
┃ 热 ┃腹痛、里急后重、痢 ┃舌苔黄而腻小便 ┃ ┃ ┃ ┃
┃ 痢 ┃下赤白脓血、肛门灼 ┃短赤 ┃ ┃ ┃ ┃
┃ ┃热、脉滑数 ┃ ┃ ┃ ┃ ┃
┣━━━╋━━━━━━━━━━━╋━━━━━━━━━╋━━━━━━━━╋━━━━━━━━━╋━━━━━━━┫
┃疫 ┃发病急骤、痢下鲜紫 ┃腹痛里急后重, ┃疫毒炽盛内壅肠 ┃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 ┃
┃毒 ┃脓血、壮热口渴、舌 ┃较湿热痢为甚, ┃胃 ┃ ┃ ┃
┃ ┃质红绛、苔黄燥、脉 ┃头痛烦躁 ┃ ┃ ┃ ┃
┃痢 ┃数 ┃ ┃ ┃ ┃ ┃
┣━━━╋━━━━━━━━━━━╋━━━━━━━━━╋━━━━━━━━╋━━━━━━━━━╋━━━━━━━┫
┃寒 ┃痢下赤白粘冻、白多 ┃饮食乏味、头身 ┃寒湿滞肠、腑气 ┃温中燥湿,散寒 ┃不换金正气散 ┃
┃湿 ┃赤少,或纯为白冻,伴 ┃困重舌质淡 ┃不利 ┃导滞 ┃ ┃
┃ ┃腹痛里急后重,苔白 ┃ ┃ ┃ ┃ ┃
┃痢 ┃ ┃ ┃ ┃ ┃ ┃
┃ ┃腻、脉濡缓 ┃ ┃ ┃ ┃ ┃
┣━━━╋━━━━━━━━━━━╋━━━━━━━━━╋━━━━━━━━╋━━━━━━━━━╋━━━━━━━┫
┃噤 ┃下痢不能食、恶心呕 ┃胸脘痞闷精神倦 ┃热毒上攻于胃、 ┃泄热和胃、降逆 ┃开噤散 ┃
┃口 ┃吐、舌苔黄腻、脉濡 ┃怠 ┃胃虚气逆 ┃开噤 ┃ ┃
┃痢 ┃数 ┃ ┃ ┃ ┃ ┃
┣━━━╋━━━━━━━━━━━╋━━━━━━━━━╋━━━━━━━━╋━━━━━━━━━╋━━━━━━━┫
┃ ┃下痢时作时止、日久 ┃倦怠怯冷、嗜卧 ┃正虚邪留、寒热 ┃温中清肠、佐以 ┃连理汤 ┃
┃休 ┃不愈、临厕腹痛、里 ┃ ┃错杂 ┃调气导滞 ┃ ┃
┃息 ┃急后重,大便夹有粘 ┃ ┃ ┃ ┃ ┃
┃痢 ┃液、或见赤白、舌淡 ┃ ┃ ┃ ┃ ┃
┃ ┃苔腻、脉濡软或虚大 ┃ ┃ ┃ ┃ ┃
┣━━━╋━━━━━━━━━━━┫ ┣━━━━━━━━╋━━━━━━━━━╋━━━━━━━┫
┃阴 ┃痢下赤白脓血,粘稠 ┃腹痛绵绵,心烦 ┃久痢伤阴湿热未 ┃养阴清热止痢 ┃驻车丸 ┃
┃虚 ┃如冻,量少难出,或 ┃口千,神疲乏力 ┃尽 ┃ ┃ ┃
┃ ┃虚坐努责,午后低热, ┃ ┃ ┃ ┃, ┃
┃痢 ┃ ┃ ┃ ┃ ┃ ┃
┃ ┃舌红、苔少、脉细数 ┃ ┃ ┃ ┃ ┃
┣━━━╋━━━━━━━━━━━╋━━━━━━━━━╋━━━━━━━━╋━━━━━━━━━╋━━━━━━━┫
┃虚 ┃下痢稀薄,或带白冻, ┃腹部隐痛,舌淡, ┃脾肾阳虚关门不 ┃温补脾肾收涩固 ┃ 真人养脏汤 ┃
┃寒 ┃食少神疲,四肢不温 ┃苔薄白,脉沉细 ┃固 ┃脱 ┃ 桂附理中汤 ┃
┃ ┃腰酸怕冷,甚至滑脱, ┃而弱 ┃ ┃ ┃ ┃
┃痢 ┃ ┃ ┃ ┃ ┃ ┃
┃ ┃不禁 ┃ ┃ ┃ ┃ ┃
┗━━━┻━━━━━━━━━━━┻━━━━━━━━━┻━━━━━━━━┻━━━━━━━━━┻━━━━━━━┛

告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一一为虚寒之征。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桂附理中汤或真人养脏汤加减.
  (1)方解
  ①桂附理中汤;附子、肉桂,干姜,温补脾肾之阳,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化湿。 .
  ②真人养脏汤: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补涩固脱,人参,白术,干姜,肉桂,温肾暖脾而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木香,调气。
  以上两方,皆可治虚寒痢,但前者用于虚寒痢之轻证,功在温补脾肾之阳,后者用于虚寒痢之重证,重点在于收涩固脱,以治滑脱不禁。
  (2)加减;畏寒肢厥,里寒较甚者,加吴茱萸、乌药,以温中散寒理气,兼积滞者,症见腹痛,痢而不爽,则去诃子、肉豆蔻,罂粟壳、赤石脂等收涩之品,或在桂附理中汤的基础上加枳实,山楂、莱菔子等消积导滞之药。
  变证 、
  1.脾虚气陷:症见痢疾曰久,少气乏力,脱肛,脉虚弱等。治宜升清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实。对痢疾脱肛,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见脱肛概作脾虚气陷而论。若因下痢次数过多,频频挣努,肛门收缩无力,也可导致脱肛,此时只须治痢,痢止则肛门自然回缩。
  2.滑脱不禁:症见下痢不止,脓血阵阵,且厥且痢,此为元气欲脱之象。急以参附龙牡汤合桃花散,回阳固脱。
  四、其他治疗
  (一)单方验方
  1。《干金方》有;“下痢热诸治不差方。即。乌梅一升,黄连一斤,蜜和丸如梧子大,二十丸,日三,夜四神妙。。之记载。现有报道,用乌梅20克,黄连10克为散剂,每服5克,每六小时一次,结合地骨皮液保留灌肠,治急性菌痢(即湿热痢),取得显著疗效。
  2.治痢散(《医学心悟》)“专治痢疾初起,不论赤白皆效。”药用。苦参(酒炒),陈皮、陈松萝茶(陈茶)各一斤,赤芍(酒炒)、麦芽.(炒)、山楂(炒),各十二两。”用法,上药共碾细末,每服四钱,水煎,连药末服下。本方对湿热痢有良好的疗效。
  3.独头大蒜、黄连各等分,共为细末,米糊为丸。每次6克,一日三次,适用湿热痢。
  4。苦参30-50克,水煎,浓缩至60---90毫升,每服20--30毫升,一日三次,适用于湿热痢。 .
  5。鸦胆子仁工5粒,胶囊分装,每日三次饭后服下,连服5---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痢下酱色,时发时止。
  6.生萝卜汁3杯,生老姜汁半杯,生蜂蜜汁1杯,陈细茶6克(水浓煎一杯),上四样药汁和匀,不须再煎,细呷服。适用于噤口痢。 .
  7.赤石脂30克,炮姜10克,煎服,治痢而滑脱不禁。 .
  8.关于单味草药治痢很多,如辣蓼,仙鹤草、海蚌含珠、马齿苋、篇蓄、地绵草、凤尾草、穿心莲、旱莲草、十大功劳叶、金银花,败酱草等可任选1一2味煎服,对湿热痢皆有疗效。其次山楂30--60克煎服,可治久痢。
  (二)外治法
  1.鼻嗅法;用醋喷炭火上,使产生蒸气,患者以鼻吸入蒸气,有开胃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痢而不思饮食者。
  2.敷脐法;
  (1)胡椒7粒,绿豆7粒,大枣肉1枚为丸敷脐,24小时后去药,适用于寒湿痢。
  (2)田螺捣烂,入麝香少许,纳入脐中,适用于噤口痢。
  3.吴茱萸18克,研细末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两小时后取下。适用于痢而不思饮食,四肢厥冷者。
  (三)针灸治疗
针刺气海、天枢、上巨虚为主,发热加曲池、合谷。手法为紧提收按结合捻转之泻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1--3次(留针时如欲大便,捻针可使便感消失)。10天为一疔程。(《全国针刺麻醉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北京.1979年》)。
  (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
  1.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故在这季节里,应该起居有时,劳作有度,以避外邪的侵袭。
  2.饮食有节,忌食馊腐或不洁之物,亦不可过食生冷瓜果之类。
  3.控制传染: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进行隔离和彻底治疗。 .
  4.切断传染途径: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及水源保护,消灭苍蝇孳子场所。
  5.在痢疾流行时:①可用生大蒜头,放入菜食中食用,或单独生食,每次一、三办至一、二头不等,每日2---3次,或用两头大蒜捣烂水浸,滤汁服用。②马齿苋、绿豆不拘量,煮汤常服。⑧马齿苋、陈细茶共研细末,大蒜捣泥拌和,入米糊为丸,如龙眼大,早晚各服一丸,连服七天。以上诸药皆有预防作用。
  二,护理
  1.患者宜卧床静养,不可过量活动。
  2.忌食荤腥油腻。若属虚证寒证者,则应忌食生冷瓜果,以免助寒,重伤脾胃之阳。饮食宜清淡素洁,如粳米粥、蔬菜之类。 .
  3.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及大便的次数。 、
  4.久痢不愈,或时发时止者,应避免情志刺激,同时还得注意保暖。
  [结语]
  本病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基本特征。发病机理乃病邪与气血相搏千肠道,以致肠中脂膜与血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或赤白粘冻,遂成痢疾。痢疾的分类繁多,一般而言以湿热痢为常见,疫毒痢虽不常见,但病势急骤,病情凶险,尤须及早图治。噤口痢由湿热疫毒上攻或胃虚气逆而致,亦属危急之证,临床必须高度重视。至于休息痢、阴虚痢、虚寒痢等,病程较长,病情缠绵,故常有久痢之称。关于本病的治疗,应依其证候的寒热虚实而定。一般新感暴痢多为实证、热证,治当以祛邪为主,如清化湿热、消导积滞,或解表达邪,或通因通用等。久痢多为虚证、寒证,法当扶正为主,如补虚温中、调理脾胃、收涩固脱等。但不论虚证、实证,皆可以辅以调气和血一法,兼积滞者则需消导积滞。此外,在痢疾的病变过程中,绝不可忽视顾护胃气这一环节。在预防方面,尤当注意控制传染,切断传染途径,以防流行。
  (文献选录] .
  《素问。大奇论》;“脾脉外鼓沉,为肠游,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游,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游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游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者为肠游,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素问。气厥论》:“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游死。”
  《素问。阴阳别论》;“阴阳虚,肠澼死。”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时气脓血利候》。“此由热伤于肠胃,故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壮热而腹疴痛,此湿毒气所为也。”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脾脏下.冷痢》;“今治积冷痢,先以温脾汤下讫,后以健脾丸补之,未有不效者。”
  《丹溪心法。痢》。“下痢不治之证,下如鱼脑者,半死半生,下如尘腐色者死,下纯血者死,下如屋漏水者死,下如竹筒注者不治。”
  《证治要诀。痢疾》;“劳痢,因痢久不愈,耗损积血,致肠胃虚空,变生他证,或五心发热如劳之状,宜蓣莲饮。”
  《医学入门。痢》;“凡泻痢腹痛,有实热者,有虚寒者。实热者,或因食积,或因邪火,但食积之痛,必多胀满坚硬,或痛而拒按……火邪之痛,必有内热等证,……虚寒之痛……但察其不实不坚,或喜柔按,或喜暖熨,或胸腹如饥而不欲食,或胃脘作呕而多吞酸,但无实热等证,则总属虚寒。”
  《医宗必读.痢疾》;“至于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实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子气者,调气,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是皆常法,无待言矣。”
  《医门法律。痢疾论。律三条》;“凡治痢不分标本先后,概用苦寒者,医之罪也。……凡治痢不审病情虚实,徒执常法,自怯专门者,医之罪也。……凡治痢不分湿热多寡,辄投令成丸药误人者,医之罪也。。
  《证治汇补。痢疾》;“肾者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虚,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盖病在火衰,土位无母,设非桂附大补命门,以复肾中之阳,以救脾家之母,则门户何由而固,真元何由而复。”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热内蕴,夹杂饮食停滞,气不得运,血不得行,遂成滞下,俗名痢疾,古称重症,以其深入脏腑也。”
  《重订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时行痢疾病案》;“熊圣臣谓凡人患痢疾时,其肠中之粘膜,必有红肿之处,其处生出之脓液,即白痢也。若血管破烂,有血液流出,即赤痢也。脓血兼下,即赤白痢也。若青黄赤白黑杂下,即五色痢也。其青者胆汁,黄者粪,赤者血,白者脓,黑者宿垢,最重难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