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系病证---痢疾

 香山红叶居士 2011-03-13

痢疾

 

    定义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病症。

    释名

    痢疾病名见于宋·严用和《济生方》。次前的历代医书中尚有“肠辟”、“赤沃”、“滞下”、“下利”,以及“脓血痢”、“热痢”等病名,但所指均为同一疾病。

    流行

    本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最多,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常因急骤发病致高热惊厥,厥脱昏迷而导致死亡。

    历史沿革

    1.《内经》称本病为“肠辟”,并有“赤沃”、“注下赤白”等别名在其病因、症状、预后等方面皆有原则性的论述。指出病因主要由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所致。

    2.《难经》称本病为“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指出临床症状为腹中切痛、里急后重、便脓血。

    3.《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和泄泻统称为“下利”,并对痢疾进行了分类:赤白痢、赤痢、血痢、脓血痢、冷痢、热痢、休息痢等,并创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桃花汤、黄芩汤、禹余粮汤、乌梅丸、理中汤等治痢名方。

    4.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初步认识到本病有传染性。《千金要方》称“滞下”,指出“大凡痢有四种:冷、热、疳、蛊……”晋唐时期,痢疾一证已得到较为系统化的论述,从病机和治疗上都有明显的发展和提高。

    5.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 今指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6.《丹溪心法》阐明痢疾的流行性、传染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并指出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疗原则。

    7.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渐趋完善。不少医家认为痢疾的发病与脾肾有关。

    范围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似痢非痢的疾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直肠恶性肿瘤、肠易激综合征、克隆氏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感时邪疫毒

①感受湿热之邪——夏秋之交,热郁湿蒸湿热之邪内侵人体湿郁

                热蒸,蕴于肠腑→肠胃气机阻滞→湿热痢

②夏暑感寒伤湿→伤及肠胃大肠气血壅滞寒湿痢

③疫毒之邪——秽浊相杂,蕴结肠腑病势急骤,病情凶险 疫毒痢     

    2.饮食不节(洁)

平素过食肥甘厚味                      湿热

误食馊腐不洁食物  →酿生湿热          食积  →肠中气机壅阻

夏月恣食生冷瓜果脾胃损伤,中阳受困    寒湿    气滞血瘀     

                                   →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

3.内伤七情

郁怒所伤,肝气犯脾,气滞血涩,饮食难化,日久胶结,可渐成下痢赤白粘冻。或因忧思伤脾,运化失职,饮食停积,与气血胶结,而成痢疾。

4.脾肾虚弱

脾肾虚弱常与久痢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久痢不愈,必使脾胃受损,继而及肾;寒湿之痢,易伐中阳,终成命门火衰,湿热之痢,易耗津液,以致肾阴亏虚。

再者。平时劳役过度,或禀赋不足,脾肾虚弱者,有感寒湿之气,或因痢过服寒凉通下之剂,每致阳气更弱,而致虚寒之痢。

病机

 1.病位——肠腑,与脾胃密切相关。久则及

1)痢疾的病位在肠腑: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邪客大肠—传导功能失职—通降不利—气血凝滞腐败—痢下赤白脓血

2)脾胃损伤可直接影响于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饮食积滞于肠腑

 3)痢疾日久,进而累及于肾—脾肾阳虚或热痢伤阴

    2.基本病机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内蕴肠腑,腑气壅滞,气滞

                                                           血瘀

     气血与邪气相搏结,夹糟粕积滞肠道,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

             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

     肠中有滞(饮食积滞、病邪阻滞、气血淤滞)气机阻滞,腑气

                                           不通腹痛、里急后重

    3.病性证候

初期——多实证——湿热、寒湿、疫毒、食积、气滞、血瘀

久痢——由实转虚——虚证、虚实夹杂证、寒热错杂证

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

             渴)——疫毒痢

疫毒上冲于胃→胃气逆而不降→噤口痢

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湿热痢(下痢赤白,肛门灼热)

寒湿阴邪,困阻脾土→脾失健运,邪留肠中→气机阻滞→寒湿痢(下

                                           痢白多赤少)

疫毒热盛伤津

湿热内郁不清   →日久伤阴、耗气→阴虚痢(下痢粘稠,虚坐努责脐腹

      素体阴虚感邪                                              灼痛

      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

      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    →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中→虚寒痢

      日久脾胃虚寒,化源不足→肾阳不足→关门不固→虚寒痢

痢疾失治,迁延日久

      治疗不当,收涩太早  →正虚邪恋→休息痢(下痢时作时止,日久难愈)

    4.转归预后

                                      

          下痢有粪者                下痢无粪者                   

                               如猪肝、赤豆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

           能食者               不能食者

                            胃虚气逆,禁口不食,食入即吐(危象)

下痢兼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至神昏谵语

虽见下痢次数减少,反见腹胀如鼓                     →热入营血→

                     邪陷心肝——不及时救治——内闭外脱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主症:具有大便次数增多,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主症。

    2.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出现以前,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表浅,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发病前有饮食不洁史,或疫毒患者接触史,男女老幼均可患病,多在夏秋季节突然发病。

    二、相关检查

    1.血常规:急性菌痢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菌痢可见贫血。

    2.大便常规及培养: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并有巨嗜细胞;阿米巴痢疾在新鲜大便中发现有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包囊。大便细菌培养阳性。荧光抗体染色法可提供快速诊断。

    3x线钡剂造影及灌肠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排除直肠肿瘤等似痢非痢的病证。

          三、病证鉴别

    泄泻——两者多发于 夏秋季节,病位在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病位均在胃肠,症状皆有大便增多、腹痛。

     病因病机——痢疾为湿热、寒湿、饮食、疫毒雍滞肠中,与气血相搏结,凝滞气血,脂膜血络损伤所致;  泄泻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所致,病机关键脾胃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痢疾大便次数多而粪便少 ,排出赤白脓血便,必伴里急后重;泄泻粪便清稀,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无赤白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联系——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病情加重—由浅入深,或先痢后泻—病情减轻—由深出浅。故曰“先滞后利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辩久暴、虚实主次

     实痢(暴痢)

     虚痢(久痢)

 初痢 ,发病急,病程短                           

 久痢,发病慢,时轻时重,病程长

 年轻体壮者

 年高体弱者

 腹痛胀满,痛而拒按

 腹痛喜按,痛势绵绵

 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减者

 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

     2.识寒热偏重

寒痢——下痢赤白而清稀,色灰暗,无热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     

                            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热痢——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赤白甚于紫黑,浓厚粘稠腥臭,腹痛、里急

     后重感明显,口渴喜冷饮,或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热痢—宜清,寒痢—宜温;  初痢实痢—宜通,久痢虚痢—宜涩; 

   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  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初痢——实证、湿热证居多——清化湿热、祛邪导滞,调和气血

清化湿热——清除滞留于肠中之湿热疫毒之邪—清热解毒,清肠、化湿、燥湿祛邪导滞——除清化湿热外,消食、导滞、通下等,以祛除邪气之雍滞,恢复 肠道传 化之职

调和气血——调气:调理大肠之气滞,鼓舞脾胃之气机;  和血:行血、养血、凉血,祛腐生肌,以清除血液之凝滞,修复血络之损伤。调和气血可改善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症状。

    刘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久痢——属虚证、寒证者:补虚温中,调理脾胃,收涩固脱以止痢

    中焦气虚,脾胃亏损,阳气不振—温补中焦,健运脾胃

    脱肛不禁,痢下无度—收涩温养,固摄肠腑

注意事项:

    1)固护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治疗实痢初起,多用、长期应用苦寒之品,易于损伤胃气。故固胡胃气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2)自古治痢有三忌:忌过早补涩——以免闭门留寇,使病势缠绵不愈。②忌峻下攻伐——以免损伤胃气。③忌分利小便——以防更伤阴液。

    三、证治分类

    1.湿热痢

症状——腹痛拒按,里急后重—湿热雍滞于肠中,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失常

        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湿热薰灼,肠中血络受损,气血

                     壅滞,腐败化为脓血

        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湿热下注

        舌苔黄腻,脉滑数—湿热内蕴之征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 

治法—清肠化湿,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本方具有调气行血,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治疗赤多

                        白少,肛门灼热之下痢

常用药——黄芩、黄连、大黄—清热化湿解毒,兼以推荡积滞

         当归、芍药—行血和营

         木香、槟榔—理气导滞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肉桂—辛能散结,热可防止以上各药苦寒太过

备选方——香连丸、荆防败毒散(痢疾初起,兼见表证者,以解表举陷,逆流

                                                              挽舟)

加减——①热重于湿,痢下赤多白少—加白头翁、金银花、黄柏、秦皮

 ②瘀热较重,痢下鲜红者—加地榆、苦参、丹皮、侧柏叶

 ③湿重于热,痢下白多赤少,苔白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陈

                                                   皮、厚朴

 ④饮食积滞,嗳腐吞酸 ,腹部胀满—加神曲、山楂、莱菔子                                                  

 ⑤食积化热,痢下不爽,腹痛拒按—合枳实导滞丸(通因通用)

 ⑥湿重于热,白多赤少—去归、芩、大黄,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

临证参考

   1)对湿热痢可采用以下基本治法:①针对湿热疫毒—清热解毒—黄连、黄芩、黄柏、白头翁、苦参、鱼腥草、马齿苋、秦皮、地锦草、海蚌含珠、小凤尾草;②针对下痢脓血—行血止血—地榆、丹皮、赤芍、当归、丹参。③针对里急后重、下痢白冻—调气法—木香、槟榔、枳壳、厚朴、青皮;④针对腹痛—调肝缓急—芍药、甘草。(2治痢奇方(沈仲圭):黄芩、黄连、枳壳、青皮、木香、槟榔、厚朴、当归、桃仁、白芍、红花、地榆、山楂、甘草。加减:纯白无红者—去桃仁、地榆;涩滞甚者—加酒军;腹痛甚者—加延胡;发热者—加柴胡、荆芥;下痢日久,脾胃虚弱—去宾榔、厚朴,加人参、白术。

     2.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疫毒伤人最速,熏灼肠道,耗伤气血

        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疫毒熏蒸,助热伤津,毒邪上攻

        神志昏蒙,意识不清—热毒蒙蔽心包

        四肢厥冷—热毒内盛,阳气郁阻于内不能外达

        呕吐频繁—毒热内炽,胃失和降

        惊厥、瞳仁大小不等—热陷心营,肝风内动

        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疫毒炽盛,或热毒内陷

证机概要——疫邪热毒,壅阻肠道,燔灼气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代表方——白头翁汤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以其苦寒之性针对疫毒之邪)重用30

         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秦皮—清热燥湿,又能止痢                         

         芍药汤—调气、行血、导滞、缓急,更快消除临床症状

     酌加金银花、丹皮、地榆、穿心莲、苦参

加减——热毒秽浊壅塞肠道,腹痛拒按,大便涩滞,臭秽难闻—大黄、枳实、

                                                        芒硝

      热毒内闭,神昏谵语—清营凉血开窍—犀角地黄汤,神犀丹或紫雪丹,

     或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清开灵或醒脑静静滴;针刺水沟、十宣放血。

      热毒炽盛,引动肝风(抽搐、惊厥)—加羚羊粉、生地、钩藤、石决

      明、全蝎、蜈蚣;羚羊粉每天3g,分3次冲服,全虫、蜈蚣每次1~1.5g

     研末冲。同时化服紫雪丹每次1粒,日2次。针刺人中、曲池或十宣放血。

     邪盛正虚,暴痢致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识昏迷,脉微欲绝)—

     生脉散+参附汤,二者合用,更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血压,改善休克状态。

     生脉注射液20~40ml,参附注射液20~40ml加入5%GS250~500ml,静滴,

     交叉使用,每日各1~2次。针灸:脱证用灸法,配以强刺激针刺,间歇捻

     针。穴取人中、水沟、百会(灸)、神阙(灸)。

临证参考—本证类似于中毒性菌痢,其病势急骤,变化多端,,如吐泻交作、高热不退、脱水、甚至神昏,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死亡。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可鼻饲或灌肠,以清泻疫毒。李加璞常以白头翁汤合地榆甘草汤治疗:白头翁15g黄连9g黄柏9g秦皮9g地榆15~30g木香9g肉桂3~6g甘草3g.

    3.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里急后重—寒湿留着肠中,气机阻滞,传导失常     

       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寒湿伤于气分

        脘腹胀满,口淡乏味—寒湿中阻,脾阳被遏,运化失司

       头身困重—湿为阴邪,其性重浊

       舌苔白腻,脉濡缓—寒湿内盛之象

证机概要——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平胃散加藿香、半夏)

常用药藿香—芳香化湿。

         苍术、厚朴、半夏—运脾燥湿。 

         陈皮、木香、枳实—行气导滞。 

         桂枝、炮姜—温中散寒。

         芍药、当归—和血

加减——①脾虚纳呆—加白术、神曲

         寒积内停,腹痛,痢下滞而不爽—加大黄、槟榔,配炮姜、肉桂

        ③暑天感受寒湿而痢者—藿香正气散

        ④若初起兼有风寒表证—加荆芥、防风。

        ⑤若食滞者—加山楂、麦芽、神曲。

   4.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脓血,脓血粘稠,或下鲜血—素体阴虚,感邪而发,或久痢

                             伤阴,邪滞肠间,阴血不足

        脐腹灼痛—阴亏热灼

        虚坐努责—营阴不足

        食少、口干夜间转剧—胃阴不足

        心烦—虚热扰心,心神不安

        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阴血亏耗,虚火偏旺之象

证机概要——阴虚湿热,脉络受损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驻车丸加减

          前方—坚阴清热,后方—寒热并用,坚阴养血,清肠化湿

          合用—增强坚阴清热作用坚阴养血而不腻滞,清热化湿而不伤阴,

                适用于湿热日久伤阴之证

常用药——黄芩、黄连、阿胶—清热坚阴止痢

          芍药、鸡子黄—养血和营

黄连、阿胶—清热坚阴止痢

当归—养血和营,芍、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干姜——反佐以制芩、连之苦寒

          地榆—凉血止血而除痢

加减——①虚热灼津(口渴、尿少、舌干)—加沙参、石斛

        ②痢下血多—加旱莲草、丹皮

        ③湿热未清(口苦、肛门灼热)—白头翁、秦皮

      5.虚寒痢

症状——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久痢脾虚中寒,或寒湿留滞于肠。

       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脾虚及肾,肾阳亏虚,关门不固

       腹部隐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肠络失于温养。

       食少神疲,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脾阳不振,失于温煦,不能运化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虚寒之象。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前方—温中涩肠,后方—补虚固脱

       合用—治疗脾肾虚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滑脱不禁之久痢

常用药——人参或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肉桂—温阳散寒。

         当归、 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

         木香—行气导滞。

         诃子、罂粟壳、肉豆蔻—收涩固脱。

赤石脂—收涩固脱。

   桃花汤  干姜—温阳散寒。

           粳米—益气健脾。

    两者皆可收敛固脱,用于治疗虚寒痢,后方用于虚寒痢之重证,重点在于收涩固脱,以治滑脱不禁。此法非阳虚内寒、虚陷滑脱、邪毒已尽者不可用,否则闭门留寇,致邪毒留滞,后患无穷。

备选方——附子理中汤:用于虚寒痢之轻证,功在温补脾肾之阳

加减——①痢久气虚下陷,致少气脱肛者—合补中益气汤以补益中气,升清举

       ②积滞未尽者—加枳壳、山楂、神曲。                       

     6.休息痢

症状——下痢时作时止,迁延不愈—正虚邪留,寒热错杂,传导失司

       遇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饮食不当、受凉劳累则脾肾更伤

       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粘冻—湿热余邪未尽

       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嗜卧—脾气虚弱,健运失职

       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湿热未尽,正气虚弱

证机概要——病久伤正,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温清并用,攻补兼施)

代表方——连理汤     本方温中补脾兼清湿热作用,用于治疗下痢日久,正虚

                    邪恋,倦怠食少,遇劳而发,时作时止之证

常用药——理中汤—温中健脾以扶正;

         黄连—清除肠中余邪。

         加木香、槟榔、枳实—调气行 滞

备选方——温脾汤加减:适用于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

            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

          乌梅汤:适用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

加减—①偏于寒湿者—加苍术、草豆蔻以温化寒湿

       ②偏于湿热者—加白头翁、马齿苋以清热燥湿

       ③积滞较甚—加槟榔、枳壳

       ④肾阳虚衰,关门不固着家附子、肉桂、吴茱萸、五味子、肉豆蔻

临证参考——休息痢是慢性菌痢最常见的情况,治当分别急性发作与未发作时,采用不同的原则治疗:急性发作时—参照急性菌痢辨证论治。但寒凉苦燥之品不可太过,以免寒凉伤阳,苦燥伤阴,应始终照顾到正虚的一面。未发作时—扶正为主:脾气虚弱—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汤;脾阳虚—理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常因忧愁思虑而诱发者—归脾汤;因情志郁怒而诱发者—逍遥散。

      

      2)噤口痢—症见下痢不能食,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精神疲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和胃,降逆开噤。方用开噤散:石菖蒲、黄连、茯苓、陈皮、陈仓米、法半夏、石莲子、党参、荷叶。

    专方辨证论治

    一、慢性菌痢

    1.家传和中丸(邓来送):人参、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当归、白芍、川芎、黄芪、车前子、泽泻、猪苓、黄连、木香、干姜、诃子、肉蔻、神曲、麦芽。水煎服或水泛为丸。该方寒热并用,扶正祛邪兼顾。

    2.六仙汤(张林):椿白皮25g 金银花50g 焦山楂40g 茯苓25g 红糖50g 白糖50g日一剂,水煎服。加减:偏寒者—加肉桂、炮姜;偏热者—黄柏、苦参;赤多白少—加当归;白多赤少—加大黄;腹痛较重左少腹有包块—乳香、没药、元胡、赤芍;兼胁胀肠鸣、腹痛即泻、便质稀薄—防风、白芍、白术、陈皮;兼五更泻、消瘦乏力—肉蔻、补故脂、五味子、炮姜、大枣。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加减桃花汤冉雪峰):赤石脂60g 干姜3g(炮半黑)苡仁30g 瓜瓣12g。上四味,赤石脂2/3锉,1/3筛末,以水五杯,煮整块石脂、干姜、瓜瓣和苡仁令熟,取一杯半,去滓,纳石脂末,日二服,夜一服。

    2.乌梅败酱方(路志正):乌梅12~15g 败酱草12g 黄连4g木香(后下)9g当归10g炒白芍12~15g 炒枳实10g 太子参12g 炒白术10g 茯苓15g 葛根12g 炙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功用—清化湿热,调和气血,健脾抑肝。

    2.敛溃愈疡汤:黄芪30g 白术(土炒)20g 木香(面煨)12g 柴胡10g 三七粉(冲)3g 白芨12g 白矾(冲)1.5g 乌贼骨30g 赤石脂(一半入他汤一半冲服)24g 菟丝子30g水煎服。功用—健脾燥湿,理气导滞,敛疡止血。

    3.灌肠方1)土苦汤(李祝勋)土大黄、苦参各30g 白芨、地榆碳、杜仲碳各10g每剂浓煎100ml,温度37~39,以导尿管作插管插至20cm以上用100ml注射器缓缓推注,然后安静卧床。20天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2)白茶汤(郭培军):白头翁、地榆、黄柏、儿茶粉(冲)各16g水煎取液150ml.

    三、阿米巴痢疾

    1.休痢丸(王聘贤):鸦胆子仁(去油)15g 乌梅肉15g 诃子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g,早晚空腹服2丸,5~7天为一疗程。

    2.对溶组织阿米巴有杀灭作用的药物:1鸦胆子  去壳取仁,成人每次15~20粒,每日3次,胶囊分装,饭后服,连服7~10天为一个疗程。(2白头翁  取根茎每日15~30g,水煎分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或入煎剂用。重症另用30~50g煎成100ml保留灌肠,日一次。(3石榴皮  干品60g,加水200ml煎成100ml过滤去渣即成60%石榴皮煎液。成人每次20ml,日服3次。慢性者6日为疗程。(4)大蒜  紫皮大蒜,每日1枚(约6g),10日为一疗程。

    名家经验

    1.治痢当注意保护胃气(沈仲圭):近贤蒲辅周说:“人以胃气为本,治痢亦当先审胃气,热度痢应用苦寒攻伐者,中病即止,若苦寒太过则伤中气,往往导致正虚邪陷,所谓热症未已,寒证复起。”张锡纯“通变白头翁汤”即是本此有意立方的:生山药30g白头翁12g秦皮g9生地榆9g生杭芍12g甘草6g三七9g(冲)鸦胆子45粒(去壳,装胶囊分3次吞服)。其重用山药,意在护胃,恐苦寒伤胃滞脾。

    2.中药的升极必降(蒋日升)我40余年临床中,对里急后重明显,诸药不效者,用家传秘方,以桔梗为主药,合芍药汤:桔梗20~50g白芍15~20g葛根10~20g;脓血甚加当归尾5g生地15g;腹痛甚加元胡9g,屡投屡效。

    3.巧用大黄治久痢(王辉武)  不少久痢患者治疗后诸症均已好转,惟大便表面的黏液难除,此刻若巧用大黄活血化瘀,多能见效。其巧者有三:一曰巧制。一般不用生品,必须酒制炒碳后用,初用见大便次数太多者,要求炒碳存性。二曰巧用。剂量宜6~10g,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三曰巧服。即用粉剂吞服(可装胶囊),但剂量须酌减。

    其他疗法

    一、单方验方

    1.《千金方》有“下痢热诸治不差方”:“乌梅一斤,黄连一斤,蜜和丸如梧子大,二十丸,日三,夜四神妙”。现有报道:乌梅20g 黄连10g 为散剂,每服5g6小时1次,配合地骨皮液保留灌肠,治急性菌痢(湿热痢),疗效显著。

    2.苦参30~50g,水煎,浓缩至60~90ml,每服20~30ml13次。适用于湿热痢。

    3.胡椒7粒、绿豆7粒、大枣1枚为丸敷脐,24小时后去药。适用于寒湿痢。

    4.吴茱萸18g。研细末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2小时后取下。适用于痢而不思饮食,四肢厥冷者。

    5.白头翁15g 黄连10g 100ml保留灌肠,日一次,连用3~7日。适用于湿热痢者。

    二、针灸

    1.取穴天枢、气海、水分,或取足三里、上巨虚,用泻法,留针30~60分钟,若泻痢不止,可配用止泻穴(脐下二寸半)。

    2.耳针  选用小肠、大肠、直肠下段、神门、交感等穴。

    转归预后

    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与治疗是否正确。急性痢疾——治疗及时得当,体质强壮,正气尚足——一般2周左右可痊愈;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等症状一般在3~7日消失。体质较差,正气素亏,或失治误治——可使痢疾长期不愈——慢性痢疾

    疫毒痢、噤口痢病情凶险.疫毒痢—可出现邪毒上干清窍,内陷心营之证。亦可消烁阴液,引动肝风,或邪盛正衰,正不胜邪,阳气欲脱之危象。如出现痢下如猪肝、鱼脑、赤豆汁,或纯下鲜血,如屋漏水,高热神昏,或手足厥逆,内闭外脱,气急息粗或气息微弱,或噤口不食等危急症者,须积极抢救,否则预后很差。

     预防与调摄

    1.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应起居有时,劳作有度,以避外邪的侵袭。

    2.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过食生冷瓜果及进食馊腐不洁之品。

    3.搞好环境饮食卫生及水源保护,切断传染途径。发现病人及带菌者,进行隔离并彻底治疗。

    4.流行季节应适当食用生大蒜头以预防。

    5.患者应卧床静养,不可过量活动,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之品为宜。

    6.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及大便的次数。

    7.久痢不止,或时发时止者,应避免情志刺激,同时注意保暖。

    现代研究进展

    对痢疾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黄连、黄芩、黄柏、秦皮、白头翁、大黄、当归、穿心莲、宾榔、芍药、肉桂、木香、诃子、苦参、虎杖、鱼腥草、铁苋菜、地锦草、马齿苋、地榆、乌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