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婚礼习俗:闹洞房

 云烟嫣然 2012-04-18

洛阳婚礼习俗:闹洞房

2011-07-13 20:40:35 来源:商都bbs Tag:闹洞房,婚礼 手机看商都
更多0

洛阳人闹洞房,简称“闹房”,俗称“逗新媳妇”,有“三天无大小”之说,即不论辈分大小,尽可与新娘嬉闹。而且调笑的内容,多与性文化有关,意在启发新人共赴爱河,欢度良宵。  洞房是封建王国划分出来的一个“特区”,可以把封建礼制的束缚暂时抛开,对新人进行一次丰富多彩的性启蒙——古老的婚俗把最实用的东西保留下来,承载了老百姓多子多孙的愿望。
  一
 新娘与新郎拜过天地,进入洞房,就要度过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夜。她到底怎样度过此夜呢?她对即将到来的肆无忌惮的闹房,又怀着怎样的心态呢?偃师城关镇新城村88岁的刘之明先生对此颇有研究,他说:新娘都害怕别人来闹房,但她的公婆却欢迎大家来闹房。如果吃过晚饭还没有人来闹房,就赶紧派人出去敬烟散糖,邀请人家来闹房。
  闹房,洛阳人称为“耍新媳妇”或者“逗新媳妇”。这个“逗”字,大有深意,新娘将在被“逗”的过程中,接受一次深刻的性教育,她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集中接受夫妻生活方面的新知识。你看:她刚刚来到洞房,小姑子就端来了面疙瘩汤,“面疙瘩”谐音“一拨拉”,民谚云“喝下面疙瘩,生下一拨拉”,汤内有大枣、花生、棉籽等,取“早生贵子”之意。新娘喝汤时,有人在一旁念念有词:“喝口面疙瘩,生个胖娃娃。吃个大红枣,生个胖小子。吃个棉籽儿,一对双生儿。”新娘喝完汤,大家就问:“生不生?”新娘回答:“生!”大家哄堂大笑。
  这是她嫁过来上的第一节课,课题很明确:生孩子。
  第二课是铺床,我市各县铺新床的时间有所不同,有的在结婚前夕,有的在新婚之夜。铺床的人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让“全人”来铺床,所谓“全人”,就是有丈夫及儿女双全者。只有洛宁县最特别,由公公来铺床,当地民谣云“老公公铺床,儿孙满堂”。
  铺床时要“撒床”,撒床是古代“撒帐”仪式的演变,唐宋时亦有此俗。撒床用品是核桃、枣、花生、籽棉。撒床歌是:“新人进新房,新屋子配金梁,叫金菊和海棠,手端果盘来撒床。头一把撒的两口子共荣华,二一把撒的明年生一对。三一把撒的三进状元魁,四一把撒的事事能称心,五一把撒的五子早登科,六一把撒的六子保家门,七一把撒的妻贤子孝顺,八一把撒的八仙庆寿辰,九一把撒到床里面,生个娃娃做大官,十一把撒到床外头,生个闺女把娘娘位坐就。撒罢床,屋生香,你俩成就好鸳鸯。又生闺女又生娃,闺女娃子成疙瘩,爷爷奶奶笑哈哈。”
  伊川县撒床时还有唢呐伴奏,偃师更复杂,撒床有撒床歌,铺床有铺床歌,还要分开唱,而且所铺的被褥,四角都缝进花生、棉籽,意为“生子”,其中铺床歌唱道:“贺新婚,入新房,我给新人来铺床。铺床铺麦秸,生个儿子做秀才。铺床铺火棍,生个儿子做举人。铺床铺上个砖,生个儿子做大官。一年一个哟两年俩,三年床上滚疙瘩。”
  偃师风俗,新娘入洞房时还要举行“送房礼”,一般由新郎的嫂子送房,用条盘端酒壶酒盅和四样菜,还要端上一盏“长明灯”。送房歌这样唱:“进去屋门黑洞洞,一端条盘一端灯。四角搁着四盘菜,酒壶搁在正当中。叫弟妹你听仔细,俺把兄弟交给你。冬天由你做袍子,夏天由你做夏衣。脱下衣袜你可记,热热冷冷你萦记,萦记不到俺不依!”
  这又是一堂培训课,对新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该喝交杯酒了。“喝交杯酒”乃古俗“合卺”礼在民间的演变,周代已有,自北宋演变为“喝交杯酒”,喝时两人胳膊交叉,头靠近,亲密接触,大家看了,喝声彩,唱起来:“你俩喝下交杯酒,夫妻偕老到白头。你一壶,他一壶,今儿黑你俩住一屋。你一盅,他一盅,今儿黑你俩甭安生!”
  这首歌,启发新婚夫妻今晚同床,不能分居,莫要虚度。接下来新娘要对新郎说:“这杯酒,敬你的,给你遮风避雨哩。”新郎也端起一杯酒,对新娘说:“这杯酒,敬你的,叫你生儿育女哩。”这是明确夫妻的责任和义务。
  孟津县闹房,有“寻郎、住店、吃四盘”三个过场。第一步,新娘模拟寻郎,闭上眼睛在屋内摸索辨认,一边寻找一边唱歌,往往摸错人,引起一阵欢笑,当寻到新郎之后,就挽起新郎的胳膊去“住店”,唱起住店歌:“一行三人来住店,一个状元爹,一个状元娘,还有个状元肚里藏。”
  以上这些,其实只是闹房的序幕,属于“文闹”,比较斯文,核心内容:要新娘生孩子!但新娘怎样才能生孩子呢?她不懂,有人教!于是下来进入“武闹”阶段:动手动脚,比较粗鲁,奇思妙想,花样百出。

感谢阅读 洛阳婚礼习俗:闹洞房 闹洞房,婚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