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势研究

 沌沌 2012-04-20

笔 势 研 究

笔 势 研 究' y$ Q+ v! b, |- h( }
笔势是用笔的原理,是规范用笔的根据.这样一个重要的用笔概念,自古至今长期以来,却一直被书界主流所误判,被指为点画或整字的体势、姿态。这是历史性的大错,它的危害在于屏蔽了笔势的真谛,致使书法这门最为大众普遍喜爱的艺术,成为自古自今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掌握的艺术。
书法艺术高难不假,但并不比其它门类艺术更高难。中华文明史中,为什么书法艺术家远较其它艺术家少之又少呢?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古人书论的理解总是被世俗的,肤浅的见识所误导。人们对笔势概念的理解就是其中之一例,且是致命的一例。8 H8 F, @: ?8 Q9 m* v
那么笔势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是怎样影响用笔的呢?我们先从笔势的实指探求起。
笔势一词源于东汉蔡邕《九势》一文中的“势”,“笔”系后人的附加。因此,弄清《九势》中的“势”的含义是问题的关键。期间有三段相关联的话,最说明问题:6 A( P( l  R- I0 x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
阴阳既生,形势出矣,5 w; x( v; H' l7 ?7 e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x/ {4 P5 v3 f" F6 h, S3 V. t
故曰势来不可往,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
生焉,) u" L6 ^' I! m  {, ^$ ?1 {
“凡落笔结字,上皆复下,下以承上,使其形& \( Z* `' D$ [
势相映带,无使势背,$ O9 r; L7 M3 i9 f3 r' T# S
第一段是对“势”的注解。在古人的哲学思想中,阴、阳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要素。“阴阳既生”,就等于说事物有了本体,有了本体也就有形象,即所谓的“形”有了形,也就有了姿态(动态和静态),即所谓的“势”.所以紧接着蔡邕就说“形势出矣”。——形象和姿态一同显献了。蔡邕是在提示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势。2 D& D7 X5 a+ ^5 s) [; J5 E5 A' L6 D
第二段是从“藏头护尾,下笔用力”句看,是在讲使用笔锋的原则和方法。那么紧接着的“故曰……”也应该论的是笔锋的使用。这是正确理解本段意旨的关键。其中“往”“来”二字是支持我们分析结论的最直接的证据,只有书写中的笔锋有往来,而点画是不能行动的。
所以“势来不可止,势去不遏”中的势,指的是笔锋的势,而决不是点划的势。
正是为提示人们注意区别文中的“势”的不同所指,所以蔡邕才安排前一段话。可惜,还是没有谁能明白其用心。6 a) I9 {: f& s- ~9 [1 M
只有笔锋之势才可被称为笔势,以“笔”名之的根本用意在于同画势,字势相区别。世人不知有锋势,故尽以笔势为点画亦或整字之势,其实大错了。
下面我们再看“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止”,“遏”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违背和阻碍。既然我们肯定了其中的“势”指的是笔锋的势,即笔势,那么“来”和“去”就是特定的笔势所固有运行趋势。“不可止”,“不可遏”告诉我们,对于笔锋的特定的笔势所固有的运行趋势,是不可违背和阻碍的。言外之意,必须遵从笔势所固有的运动之势去行笔,不可主观地去干预违背它。4 i1 A+ P4 f+ q
这一条是蔡邕对笔势对笔锋的运行具有规定作用这一客观真理的表述,是用笔原理的重大发现。是对书法艺术的流传的最伟大贡献。书法艺术的学习,不像其它艺术的学习是通过师生关系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自学,靠的是参悟。没有蔡邕在1800年前对这个用笔原理的揭示,书法这门高难的艺术,很可能会像其它绝迹的艺术一样已经很早就失传就绝迹了。
第三段:5 v- |# P7 {$ C' L/ @' W
“凡落笔结字,上皆复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相映带,无使势背”。
如何理解此段中前后两个势字的所指,仍然是正确理解这段意旨的关键。
前一个“势”指点画之势毫无疑问,后一个“势”字指笔势就恐怕很少有人这样认为。- P3 A  ~) @1 k. A2 P5 r/ N* k2 u
我们看“背”字的用意,如果是指点画之势的“背”因为前边已指明点画要相互映带,这里再以势的角度重复强调没必要,也无意义。因为点画的势与势之间只存在映带(呼应)与否的关系,不存在有乖、合,笔势则不然,笔势于书手才有主客观相乖合情形。那么“无使势背”就该是“不要背势用笔”。这个“势”字是笔势才对。前边说的是如何结字,后面说的是如何用笔。这段说是对书法创做总原则的概括。
《九势》所以能流传千古,是因为那里字字是金,而没有一字是铁。8 q3 G) q2 y) [3 @; d8 b) s* P& k
小结一下,蔡邕的这三段话的主旨是这样:势是事物在空间存在体势或姿态;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有势,字有字势,画有画势,笔锋有笔势;前二者是结字谋篇的依据,后者是用笔的依据。
我们清了什么是笔势,接下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理解笔势对笔锋的运行的规定作用。0 g, D: G* P+ ~" ]
物体的体势对自身的运动形势具有规定的作用是一条普遍的规律。现代物理学能准确地,定量地描述出运动物体的势与运动路线的对应关系。我们从理论上来理解不是很方便,从生活感受中来认识要简易得多。我们看飞鸟,飞鸟总是通过改变自身的轴向和体面的朝来修正自已飞行路线的;我骑自行车也是这样,总是通过改变身体的倾斜角度来实现骑路线的选择的。这些生活中的例告诉我一条客观法则的两方面:势对运行路线有规定作用,选择运行路线必先选择合适的势。这是客观法则。同样适用于笔锋的运行。蔡邕在用笔实践中体会到这条法则,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他说:“(用笔)无使势背”。
后世的倪苏门深得这名话的个中三昧,他在《书**》中特别指出:“凡字得势则活,得势则传”。
不得势就是背势,背势会怎样呢?他没有说。但后果可想而知。蔡少武飞车走壁,稍有背势,就会车毁人亡,蔡氏已因此失去一子,用笔上的背势的后果虽不至于这么沉重,但其为艺术上的失败则是一致的。" N2 z& P4 d0 m# J5 W
或者是当时语言环境的关系,或者本来就不是说给普通人听的,蔡邕对自已发现的表述语言过于约略。人们如不带着疑惑反复品读,比照,很难通晓其意。这一点多少让我们感到些许遗憾。但这并无损于蔡邕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书法史上众多的辉煌,无不闪烁着这位东汉大学问家伟大的智慧的灵光。9 N7 ^& b( `% C: ]- d
我们理解了笔势的作用,那么书家在书法实践中是怎样遵循,顺应笔势的这一客观法则呢?
在上文举的飞鸟实例中,我们使用了“轴向”和“面向”两个概念。轴向和面向是构成势的两也要素,笔锋的毫向和锋面的朝向是构成笔势的两个要素。变化其中一素,笔势则相应变化。在书写中书家首先根据书写需要确定毫向,然后再选取相应朝向的锋面落纸。这个过程称为取势。书家行笔之前必先取势。
古人有“凌空取势”的说法,就是说书手在笔锋末落纸之前就选择好了落纸的毫向和锋面。5 ]5 ]# n2 {5 E) E8 m) N& i+ x
在操作中确定毫向之后,选取哪个朝向的锋面落纸才算“相应”,才能合“势“呢?原则是,勿使笔锋与笔身发生扭拧。根据“以锥画沙”的提示,这个锋面就是应该是朝向运行方向上的那个朝面。4 F/ S5 Z7 Z# }3 q
书写过程中,虽一点一画的书写,锋向也要数次改变。根据笔势原理,落纸锋面也必须跟随变换。这个过程,称为转势。转势时,前后二势是相粘的。故又称联势。转势、联势最是书家用武之地。是最考验书家才华之处。
势随向转是书家要诀,面随向换是渡人的金针。不得此,便永不登书法之堂奥。古帖具在,可验可证。临习者不可不察。& @% W8 u6 X3 h5 L$ x* F  X; A
书学上称锋面的转换为“使转”。便转并非指笔锋圆滑地转动。没有锋面转换参加的圆转是败笔,古人笔下没有没有锋面转换参加的圆转。
书法因有转势才有节奏。所谓节奏指的就是笔势的转换频度。所谓“节奏分明”就是指两势相联处转换迹象特别分明。即前势的末端必须同时是后势的起端,不能含混。古论有“合得浑,分得清”的提法,就是此意。; B& Q/ j4 d' |
书论中“笔”这个词汇常指用笔单位。俗话“字要一笔一笔的写”,就是“要一势一势地写”。这是极在行的话,可惜的是有谁认真地思索过这句话?真学问有时与我们不过一纸之隔,只是难得有心人将它戳破。
学书如此,做其它学问也是如此。
- y4 K% o2 a: H0 c0 Z$ X8 K. P
                     2007.6.1掘人提寻觅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