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块五:初中物理新课程中教学改革探索 ——专题二:探究式教学探索及案例剖析(下))

 昵称5901458 2012-04-20

讲座视频文本

(模块五:初中物理新课程中教学改革探索 ——专题二:探究式教学探索及案例剖析(下))

主讲人:贺晓霞

在前面一讲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着哪些误区,以及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究竟如何来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首先,探究式教学确实给老师水平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老师的功夫要到位,主要是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和在课堂中能够给予学生的探究进行适宜的引导的功夫。当然,这种功夫跟他本身素质以及后天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关系。

下边,我们来看一个天津南开中学的殷悦老师讲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例。我们先来看她的课题引入部分:

视频课例:

课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授课教师:天津南开中学 殷悦

老师:今天这节课呢,我们来学习第十四章的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同学们在教室里的时候,经常会把窗户打开,门敞着,让空气进行对流。我们来看,这是一幅咱们教室的照片,窗与门是相对的,如果此时一阵风呼得从窗户刮进来,下面将会发生什么?

学生们:门关上了。

老师:奥,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现象很熟悉,那么下面老师就用实验来模拟一下这个现象。我用吹风机来制造风,当风从窗户方向吹进来,也就是向着关门的方向吹时,我们来看

(做实验)

门砰得关上了。那么,如果我让风从楼道的方向吹过来,也就是说向着开门的方向吹,门还会关上吗?

学生们:不会。

老师:咱们做个实验试试。现在我是让风从楼道的方向吹来,冲着门开的方向吹,啊,我们来看看

(做实验)

所以能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们:门关上了。

老师:诶,门关上了!那么这与之前同学的回答是截然相反的,是什么力量让门关上了呢?张思聪,你能来说说吗?

张思聪:我感觉挺奇怪的,吹风机明明是冲着开门的方向吹的,但怎么好像有一种,有一种吸力把门给吸引过去了呢?

老师:把门给吸引过去了,好,请坐!张思聪感觉很疑惑,那谁能为她来解释她的疑惑呢?咱们可以一起发挥集体的力量来研究一下。我先给同学画一幅门的俯视图,用这个阴影的部分来代表墙,这个代表门轴,这个代表一扇门,门的两边我分别设为A面和B面。我予大家三点提示:第一个提示,当门静止的时候,A、B两面受力吗?第二个提示,如果门要从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得满足什么条件?第三个提示,当我用吹风机吹风的时候,改变了什么?利用刚才我的三点提示,同学们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地讨论一下,得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到底是什么力量把门给关上了?好,可以开始讨论。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老师:好,哪一组能来说说你们的分析和猜想?周小舟。

周小舟:啊,我们认为当门静止的时候,它是受到大气压力,然后这个时候,因为门是静止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两边受力应该是平衡的,然后要使门从静止到运动,它就一定得受力,受一种非平衡力。当风吹来的时候,应该是B面的空气流速加大了,A面几乎不受影响。那么,就是说如果要让这个门受到合力向关门方向的力,嗯,B面应该是压力减小了,也就是说,当空气流动起来的时候,压力减小。

老师:好,请坐!周小舟组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而,当空气流动起来的时候,压力会减小。

大家看,她这个课题引入很巧妙,也能反映老师的用心?课前的功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飞机上天,就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样一个原理。而殷老师,她怎么样设计了这么一个跟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一个实验?就是一个门,开、关门,风从内吹和从外吹进来,开着的门是更开了还是被关闭了?她在课前煞费心思地去做了一个模型门,小的模型门,然后用吹风来模拟风向。而且,从她的这个问题引导中,我们看到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三个问题,设计既精练又到位,能够很好地用这三个问题引导到学生对这个问题实质的探究中。

相比而言,这个课题引入,老师在下边花的功夫很值得。因为这样一个引入,整个把学生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对学生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那个关系也做了很好的一个搭建。如果老师直接讲那个飞机怎么样获得那个向上的那个升力,对学生来讲很抽象。就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小实验,很好地把学生引导到这堂课他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上去。我觉得突破这个难点,实际上突破的非常好。也为整个课堂的教学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边我们继续来看,她在后边的这个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又是怎么样进行了精心设计,然后在过程中做适宜的课堂引导,使得这个课堂学生在非常有序,非常有层次、梯度地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和探究任务的。

视频课例:

老师:那么,下边老师要给的,大家举得第二个例子,在它的面前,我们人类有的时候真的是很无奈。

旁白:地面上有碎片,知道了,碎片……号称地球上最快最猛的强风,像一阵愤怒的旋风一样,挟带着无穷的威力给地球带来致命的损伤。巨大的力量足以把一列货车刮离轨道,把汽车卷入空中,房屋连根拔起,人被击落数百码外。这段影片可能是全世界最清楚的证据,飞砂走石漫天乱舞,一辆载卡多像一粒鹅卵石一样凌空起舞。

老师:同学们知道这段片子中展示的是一个什么自然灾害吗?

学生们:龙卷风。

老师:对!那么龙卷风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破坏力呢?我用一个小魔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洗衣机用的排水管,两边是空着的,这是一些碎纸屑,我把它洒在桌子上,然后我用这个排水管去吸引这些碎纸,碎纸屑。吸,没上来。再吸,还没有。信不信我能把这些碎纸屑吸上来?

学生们:不信。

老师:不信!好,看着,信了吗?

学生们:信了!

老师:那谁能来破解我这个魔术?郑博雄。

郑博雄:啊,当您摇动管子的时候额,管子上方的流速,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减小,变小,然后产生的压强差就将纸屑压了上去。

老师:哎呦,老师费尽心思想的这个魔术,这么快就被你破解了。好,请坐!啊,那么刚才我用这个简单的小魔术来模拟了一下龙卷风,但实际上真正的龙卷风旋转的风速要比刚才老师摇这个管子要快得多得得,最快的可以达到三百米每秒。那么在这极快的速度之下,气压可以降到极低,所以这巨大的压强差就可以把龙卷风扫过的任何地方变为一片废墟。那么,刚才我们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了两个现象。下边,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利用你们桌上现有的器材,每组都要设计出一个实验展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好,实验开始!

老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到前边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好,咱们先请马思娇组上来吧!

学生1:嗯,下面是我们组的实验,我们组的的实验仪器有一个漏斗还有一个乒乓球。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从这里往下吹气的话,我手不扶着乒乓球的话会怎么样么?

学生们:掉下来。

学生1:好,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学生2:大家看到,这个乒乓球并没有掉下来。如果,即使不吹气的话,这个乒乓球也会受重力的影响而掉下来,而吹气按照大家平常的思维,应该是这个,加速这个乒乓球下落的速度。但是,这个乒乓球为什么没有掉下来呢?

学生3:当他吹到,当他从上往下吹气的时候,本身的空气流速变快,此时管内的里面的压强变小而下面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要大于管内的气压。所以当它要掉下来的时候并没有掉下来,确被大气压强给顶了回去。

学生1:好!下面如果我从下边往上吹气或者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2:大家看到,这个乒乓球没有按照大家平常的思路:你一吹,它就飞出去了。而是仅仅地贴在漏斗壁上,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学生3:其实这两个不同的现象都是由于,由一个原理出来的。当他从下往上吹气的时候,同样的,管内的气,管内的流速变快,管内的压强变小。而上面是大气压强,当它这个球想飞出去的时候,并没有飞出去,确被大气压强给压了下来。

学生2:这就是我们做的实验,谢谢大家!

老师:如果你们组的设计跟他们一样,那我们就不到前面来展示了啊。哪一组的设计跟他不一样?好,那咱们请孙玉组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4:好,今天我们将会设计一个实验,再次展现一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们的实验器材有蜡烛、火柴还有吸管,实验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刘岩同学将会把两支蜡烛固定在桌面上,然后刘岩同学将会把这两支蜡烛点燃,那后边将会用到手中的吸管在两支蜡烛中间吹气。好!大家很明显能看到两支蜡烛的烛焰向中央靠拢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带了一点魔术色彩,我们将会不用火柴就把另外一支蜡烛点燃,大家信不信?

学生们:不信。

学生4:好了,下面呢就是很,很神奇的一幕,刘岩同学将会重新固定这两支蜡烛,然后张璐同学依然会像刚才一样吹气,这一次呢,会发生很神奇的一幕,请大家注目以待吧!这一次我们真的没有用火柴去把这支蜡烛点燃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两次实验的原理是一样的,跟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很有关系。当这一支,当张璐同学在蜡烛的这一侧吹气的时候,由于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就会变小,而这一侧压强不变,两侧所产生的压强差导致的压力差,迫使烛焰向这一侧偏动,点燃在这一侧的蜡烛。这就是我们实验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老师:好,刚才同学们已经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实验,还有没有其他组设计出来跟他们不一样?依然有,好,你们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5:今天我给,我们给大家展示的实验器材很简单,就有一摞纸杯。

学生6:大家看到,高宇手中拿着一摞杯子,现在她要依次平行吹飞最上边的那个杯子,大家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大家看到最上边的杯子都被吹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7:这是因为,当杯子摞在一起的时候,杯子上方的大气压强和下方的大气压强是一致的,是平衡的,因此杯子不动。当高宇吹气的时候,杯子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了,大气压强减小,因此杯子就被下方的大气压强压了出来。

学生5:这就是我们组做的实验,它充分地证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谢谢大家!

老师:刚才三组实验设计的好不好?

学生们:好!

老师:那么哪个实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杜先珍。

杜先珍:我觉得第一组实验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他们组的实验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最能说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老师:嗯!很好,请坐啊。咱们再问一个,问一位女同学,凯瑞。

凯瑞:我觉得第二组的实验我很喜欢,他们通过一个蜡烛点燃了另外一个蜡烛,可以充分证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同时这个实验也非常有趣。

老师:非常有趣,好,请坐!不管哪个实验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相信通过今天咱们同学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肯定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好,大家刚才看到这个片段,是殷老师设计的学生集中进行动手实验,动手探究的环节。设计的活动非常的丰富,学生的活动展开确非常的有趣。以前,我曾经拿这个课例跟其他老师看,有老师质疑,说她的学生特别好,所以能够这么顺畅地完成这些任务。学生的基础素质好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我觉得还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她通过设问对学生的那种引导产生的作用。

比如你看到,殷老师为了启发学生在最后的探究活动里面自己能够设计一些能够反映这种液体压强,或者说流体压强与它的流速存在那样的关系的验证性实验的时候,她设计了前面的相应的引导的内容:第一,从大家熟悉的龙卷风的这个视频,让学生去感知自然界中由于流体的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而产生的巨大威力;同时,老师又再做了一个自己设计的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模拟龙卷风的实验,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老师的用心可见一斑,或者说她的课前的准备是相当的充分。在这样一些比较丰富的铺垫之上,再让学生做后边的实验,我认为学生能够被激发出他们的那个创作激情,创作潜力。因此,他们能够很顺利地完成后面的实验,我觉得是自然而然地事情。所以,要让探究式教学真正有效,首先老师的功夫需要到位;第二点,为了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取舍,有所侧重,不必要面面俱到。我们之前也谈到了,在探究式教学里面,可能有老师有些误区就是贪大求全,因为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那么要真正实施的科学探究,我就七个要素都要做,每一个探究都要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到设计实验,然后认证分析等等,七个环节全部都要做到。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堂课的课程内容的不同,我们是需要取舍的,要有所侧重的。可能今天这个内容重点是提出问题,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堂课的重点体现提出问题,我们要真实把提出问题这个要素充分体现,让学生在其中能够获得充分的收获,达到我们课程目标。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几个要素的体现是可以的,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侧其重,这是需要我们老师的智慧的。

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要素不同于环节,一个过程缺少必要的环节就会中断。而课程标准指出的要素是科学探究的标志,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有一个、两个这样的要素,它就具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说,学习的时候它的科学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你如果每节课都完整地体现七个要素,哪有这么多时间?这也是老师们经常提到的,就是感觉到新课程下课时特别紧张,科学探究没有那个讲授式来的快。在这地方,取舍也是教师智慧之一,而且,有的科学探究确实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讲以及这堂课的时间限制来讲,要去探究是没办法达到目的的,那这种情况需要舍。那比如我们下边来看一个片段,就是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这堂课:

视频课例:

老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成立?还必须要通过实验来做进一步的探究。在实验之前,必须要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这里就请同学们三个一组,结合你的随堂探索试卷,再结合刚才的猜测二,设计出一套方案。开始!

老师:探索卷上的方案设计,一共有三栏组成:研究对象的确定;主要仪器的确定。那这个呢,认为是什么?研究对象。再想想,包括这个想法给它写好。

有想法的同学就可以举手,第一个你确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郭英杰。

郭英杰:水和煤油。

老师:水和煤油,依据是?

郭英杰:因为它们都是液体,便于测量。

老师:它们都是液体,便于测温,这是第一,第二?符不符合不同物质?

郭英杰:它们是不同物质。

老师:哎!符合不同物质。这句话啊,能不能通得过?

学生们:可以。

老师:请坐下。第一条我们确定下来,第二条,需要的主要仪器?需要的主要仪器?

学生甲:是温度计和酒精灯。

老师:温度计和酒精灯。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甲:测量温度。

老师:测量温度。酒精灯呢?

学生甲:加热。

老师:酒精灯用来加热。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其他同学?岳明,你做。

岳明:我认为应该把酒精灯改为热得快。

老师:把酒精灯改为热得快,理由呢?

岳明:书上是这样画的。

老师:书上是这样画的,好,请坐!当然,我们在常用的热源纳,现实有两类:一类呢,是利用物质的燃烧供应;另外一类,是利用电能的热。温度计,大家认为都需要,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类热源比较好呢?酒精灯,我们先来看,我们设想一下,在这间小小的教师中间,如果我们同时点燃二十几只酒精灯的话,在短时间内,恐怕我们周围的空气中间就开始有大量的

学生们:二氧化碳。

老师:如果哪位同学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结果这个火焰就会怎么样?摇摆,温不稳定?

学生们:不稳定。

老师:不稳定。相比之下,热得快有没有这样的缺陷?

学生们:没有。

老师:因此,我可以确定来,热源我们最好应该选用哪一种热源?

学生们:电热源。

老师:电热源。好,第二条我们也基本配齐。第三条,它牵扯到一种实验的思想问题,哪位同学说说看?第三条,郭英杰。

郭英杰:它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老师: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什么?

郭英杰: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

老师:让它们的质量相等。

郭英杰:加热时间相等。

老师:加热时间相等?你的说法是不是想办法让它们保证吸收相同的

学生们:热量。

老师:热量,请坐。方案,我们基本上已经设计出来了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10页,结合相关的小字说明看书上的装置图21.2。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种装置是否符合我们刚才所设计的方案?

学生们:符合。

老师:大家都认为符合。第二个问题,这套装置中间一旦真的投入实践操作,有没有缺陷?

学生们:有。

老师:给自己一份自信,啊!有什么想法,我们就大胆地举手,自己谈谈。

大家从刚才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到,这位老师的开场白是比较精彩的,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这堂探究课,在只有四十分钟的情况下,要把比热容的概念以及它的相关的计算工具要拿出来,能不能把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刚才说到的七个要素都做完呢?可能很多老师都希望能够完整地走一遍,但是从刚才的这个视频大家看到,显然有点吃力。我们作为老师就是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一步一步地在走。那么,大家就这堂课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它的核心是探究哪个内容?我想,第一是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跟哪些因素有关?如果对应的那个探究要素的话主要体现在猜想与假设那块要重点提出;第二,猜想假设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过后,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是不是跟他们猜想的这些因素有关,得到比热容的相关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如果要让学生就这个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而且,也看到这个探究活动,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那个实验器材实际上是唯一的,没有选择。让学生去做这个实验方案的设计、装置设备的选择,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这个环节对学生难了点。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里面,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大概用了接近五分钟,这五分钟没有真正达到老师想达到的那个效果,这样一来,就可能冲淡它的真正要体现的主题。当然,你说那个就是对仪器的选择,装置设备的那个选择和思考有没有必要?有必要,而在这堂课里面,是不是可以做些处理?把它做一些弱化,或者说在课后作一些思考题来呈现?也就说,教学存在一个要有一个中心问题的体现,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面面俱到,求大求全,造成顾此失彼的状态。

第三,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动手做实验。这也是可能有的老师在实际操作过程里面理解上也有一些偏差的地方。不少老师认为,物理课要做探究式教学一定是有实验的课堂才能够做探究,把科学探究等效于实验探究。其实大家要改变这种观念,所谓探究是什么,问题即探究,归纳总结亦探究。如果建立这样一个观念,那么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你的探究可以贯穿你的课程的始终,而不是有些课是探究式教学,有的课不是。比如有很多课,它的内容可能就仅仅是一些理论的东西,或者是概念的东西,在这样一些课里面,可不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仍然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呢?实际上也是可以的。比如,在讲速度的定义的时候,就有一个可以很好地体现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去探究在物理学中,或者说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用比值来做定义的一些方法。让他在这样一个探究这个速度的定义,比值定义法的过程中去体会有的概念的建立是和实际需要、应用是相联系的。而且要体会这种定义方法的科学性,还能够由此及彼地推及到其他一些问题的思考。有些复习课、习题教学,可不可以做探究?说习题课是不是就只是例题讲完过后学生练习?我们认为习题课仍然可以设计成探究式教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就是探究啊!当然,这个要体现探究,主要是这个主体要做转换。可能以往的例题教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更多的是老师的活动,只要你把这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更多的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去探讨,学生来合作讨论,那就是探究式教学,它就能够体现探究。

第四,就是在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中,要明确科学探究的形式,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定要消除这个科学探究的神秘感。科学探究它可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理论的思辨。那么,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讨论,实质上它都可以是一种探究形式。我们有不少地方,这个课堂教学的改革,比如说学案式教学能不能体现探究?仍然能够体现探究。老师在设计这个学案的时候,以层次递进、循序渐进地探究活动作为线索来设计你的学案教学,你的学案。那么,你的学案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究式教学。

我们再来看一个课例,关于光的直线传播,老师在讲光源的时候是如何来体现那个探究的。

视频课例:

老师:刚才这个漂亮的光是从哪发出来的?从哪发出来的?从哪发出来的?

学生们:老师身后。

老师:老师身后这有盏什么?

学生们:灯。

老师:有盏灯。像灯这种能发光的物体,我们给它起名叫光源。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物体是光源?谁能告诉老师一下?好,这位男同学。

学生:我觉得太阳也算吧!

老师:太阳,还有吗?好。

学生:还有火。

老师:火。还有吗?

学生:电灯。

老师:电灯。好,还有没有?

学生:蜡烛。

老师:蜡烛,点燃的蜡烛,是吧?还有没有?

学生:星星。

老师:星星,星星。还有没有?

学生:水母和萤火虫。

老师:水母和萤火虫。那么,水母在深海当中它能发光,还有萤火虫。还有没有?好,我们来看这些例子当中,你认为哪一个可能有一点问题?这哪一个可能不是光源?好,那个女同学说一下。

学生:我认为星星可能不是光源。

老师:星星可能不是光源,可是我们确实能够看到星星发光。

学生:我觉得星星是由于别的东,别的物体的光折射过去,所以造成了星星的给人以误差的光源。

老师:那么,有没有星星能够自身发光?

学生:我觉得是恒星是可以发光的。

老师:对不对?

学生们:对。

老师:很好,我们给它改一下啊,修订一下,是恒星能够发光,是光源。好,请咱们同学小组来讨论一下,我们举得这些例子,你看看你给它分分类,能分几类?可以怎样分?好,现在开始讨论。你们分了几类?你们分了几类?啊?

老师:好啦!你们给它分了几类?

学生们:两类。

老师:哪一个小组说一下?哪一个小组?好,你们小组说一下。

学生:我们小组分为两类。

老师:两类。

学生:一类是人造。

老师:啊!

学生:一类是自然形成的。

老师:那么,这里边,哪些是人造,哪些是自然形成的?

学生:啊,太阳是自然形成的。

老师:嗯,是!

学生:恒星是自然形成的,电灯是人造的。

老师:人造的。

学生:

老师:蜡烛呢?点燃的蜡烛?

学生:蜡烛是人造的。

老师:也是人造的。萤火虫呢?

学生:萤火虫是自然的。

老师:啊,自然的。这个水母?

学生:水母是自然的。

老师:好,分的有没有道理?

学生们:有。

老师:很有道理,再有没有别的分法?还有,哎,很好,你说。

学生:我们组分类是分三类。

老师:分的三类,好好听听。

学生:一,一类是自然界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

老师:没有生命,比如举个例子,这里的?

学生:太阳。

老师:太阳,啊!

学生:一类是自然界有生命的。

老师:生物,比如说?

学生:萤火虫。

老师:嗯,萤火虫是生物。

学生:一类是人造。

老师:人造的。

学生:电灯和蜡烛

老师:电灯,蜡烛。有没有道理?

学生们:有。

老师:也很好。再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好,你说?

学生:我还可以分为热光和冷光。

老师:热光源,冷光源,你举一个例子?

学生:热光比如说太阳

老师:太阳,发热。

学生:电灯

老师:电灯

学生:冷光是萤火虫的光和水母的光。

老师:不用发热就可以发光。好,请坐 !咱们课后,同学们把这些例子按热光源,冷光源再来做一下分类,好不好?

学生们:好。

老师:好,那么除了这些例子,比如说深海当中的灯笼鱼,它的形状可能长得像灯笼啊。还有斧头鱼,在深海中能够发光。再比如说夜明珠,它主要是由丁云母这种矿物质构成,到了黑夜能放出美丽的光芒。你说,我举得这些,它是属于哪类光源?

学生们:冷光。

老师:冷光源,那么按照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来分呢?它属于哪一类?

学生:天然。

老师:天然光源。那么,我们通常按照人造光源。

好,刚才大家看到,这位女老师在讲光源这个概念的时候,她也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探究,没做实验,主要是通过学生大量地例举他们所熟悉的能够发光的物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可以把他们熟悉的这些光源进行分类,学生思维很活跃,有多种分类方法。这位老师就这么一个概念教学,设置了一个非常好的探究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所以,我们说科学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非常丰富。那么大家消除了那种科学探究的神秘感之后呢,在你的教学里面,就可以比较充分地,比较灵活地来设置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动起来。

第五,要真正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还要确立一个观念,即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们可能经常觉得让学生去探究是耽搁时间,不如直接讲给他们。其实,如果能够让学生尽量地在做中学,其学习的成果会达到一劳永逸的状态。那可能在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过程里面,前面的教学你会感觉到比较慢,但是由于他在做中学,他的效果,他获得的东西可能记忆更深刻,不容易遗忘,就可以避免一些重复的,所谓炒了夹生饭的这些时间。那就可以做到先慢后快,学生在前面慢一点,后边就能够快起来。实际上,大家有体会,根据我们成人的经验都知道,靠死记硬背的东西没多久就忘了,但如果是实实在在做的过程中去学到的东西,不容易忘,而且终生难忘。可能,一开始学,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学到的技能就可能成为终生的技能。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设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去摸索半天还不如直接讲给他好。耽搁这儿的时间是磨刀的工夫,不要觉得可惜,印度哲学家普德曼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那我想,探究式教学实际上跟学生播种的是一种行为,同样收获的是一种习惯。他有了这种探究学习的习惯,有了这种深入思考、动手实践、探究验证的习惯,他以后学习东西,掌握技能就会变得更快。第六,为了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还要学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探究式教学对仪器设备可能要求的更多,但是也不一定认为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阻碍了我们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步伐。其实,探究式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可能在我们原来的那个实验室没有做相应的、充分的准备,但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自己动手,根据当地的或者你学校你自己的一些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创造条件来完成。这不是办不到,前面殷悦老师讲流体压强那个教学设计里面大家可以看到,那堂课有这么丰富的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她所准备的那些器材,实际上都是大家能够找到的东西。包括龙卷风模拟实验就完成了这个实验,还有那些针头、托盘、纸杯等这些器材应该说是不受哪个学校的条件的限制。关键是老师有没有用心去准备。

比如,我还了解到有的老师,为了在新课程下让课堂教学更多一些探究,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可能原来传统的教学里面是老师一个演示实验,实际上也就是只准备了一个斜面。但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历经那个探究式体验,而改成了分组实验,这样的话这个器材就成了问题,由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显然这个装置需要增加很多组,那你说有没有办法?只要能够去想,就能够想到办法。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在02年做那个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就把牛顿第一定律这个演示实验改成分组的探究实验。当时就遇到了这样个问题,没有这么多组器材,后来在工厂里就用有机玻璃板很快地做了三十组,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样,当讲杠杆平衡的时候,老师为了设计一个探究,希望把跷跷板搬进课堂,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老师有这种想法,可以想办法帮他解决,结果实际上也很快得到解决,那就是让木工房直接做了一个接近三米长的跷跷板。当我们这个跷跷板搬进课堂的时候,赢得了学生的欢呼,而这堂课因为这跷跷板,对教学难点也做了很好的突破。迄今为止,我们学校这么多年来讲杠杆平衡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三米长的跷跷板进入课堂。现在木工房已经做了第五个跷跷板进入课堂了,因为学生对那个确实很感兴趣。在探究过程里面,能够很好地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

当然,不同学校的条件不一样,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在设计的时候,就尽量地根据我们已有的条件来设置。可能别的学校的老师可以用现代化的东西,我这没有,那我用原始的,或者是因陋就简的一些器材,仍然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那就可以。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他并不追求教学设备仪器的高档化,主要是他在活动中应用它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就可。所以,应验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比而言,我用这样的东西和用另外一样东西,哪个效果更好?哪个来的更容易?我就选择哪个?因此,如果我们对刚才以上说的几点,大家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相应的处理,那么我们的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就应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大家对于探究式教学,也就没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探究式教学也就能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最后,我还想给大家聊一个话题,从上边我们谈到新课程主要是倡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真正能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那么,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它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比较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促进我们课堂新文化的构建。为此,全国各地都在纷纷地进行这种课堂教学的改革,大家也有一个感觉,这种改革始终感觉到不尽人意。那么影响我们这种新课程下的课堂新文化的重建的核心问题在哪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教师的专业情意;第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第三是教师的专业适应。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情意呢?就是作为教师,要坚定地认同这个新课程的理念,认准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第二是在认同这个理念的情况下,教育观念要发生根本的转变,而这个根本转变不是停留在这个头脑里、口头上,而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过程中,真正意义地体现;第三,谈到这个教师的专业适应,在前面有了认同,有了观念的转变,那还要有相应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对于新课程提出的这些要求的一种适应。那么对于这种适应,我觉得最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的一种途径就是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在行动中去学、去提高。我相信大家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懈地实施探究式教学,然后在这个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总结、去提炼方法、策略,然后不断地改进,那么大家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好!今天这个专题就和大家讨论到这,谢谢大家!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