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处中庸”的可贵

 指间飞歌 2012-04-20

“贵处中庸”的可贵

 

李近远

2012年04月18日13:53   来源:《甘肃日报》

  “贵处中庸”的可贵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各种社会和人际关系之中,都需要认识和了解别人。在此过程中,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掌握怎样的尺度呢?近日读到一则历史故事,颇受启发。

  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掌握着朝廷用人大权。当时毛玠、崔琰等人因忠正清廉受到重用,他们选拔官吏也以此为标准,以致大臣们纷纷以清廉形象示人。公元209年的一天,丞相椽和洽报告曹操说:“今朝廷之议,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弊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晚饭)以入官寺。”针对这种非正常状况,和洽认为:“天下之人,才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也。”“简素过中”作为生活方式 “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他继而表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以衣着、车马、饮食等生活细节,来判断官员清廉与否,尚有一定依据,若以此决定是否选拔任用,就完全脱离了正常标准。如此“激诡”的做法,虽逞一时之快,却必然导致形式泛滥,最后只好作罢。正如和洽所说,生活方式是“自以处身”的,想怎么节俭由个人决定。若拿它用来考察官员胜任与否,不但“所失或多”,也必然导致“隐伪”的出现。由此可见,不同的人“才德各殊”,要正确认识和了解,应“贵处中庸”。具体来说,就是不偏不倚,因目的不同,衡量标准也不同。该重德行的,就着重看其人品德如何;该重才干的,就考察其人做事水平怎样;若需德才兼备,那就依据德才并重的标准,综合考量。

  “贵处中庸”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为继也”。具体来说,一个较为理性、均衡的标准,因其长期和稳定的特点,对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别人十分重要。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不加注意的话,看待别人的视角和标准,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主观偏差。同时,我们身边的人,也没有谁能集各种优良的性格、才能于一身,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点、错误。所以,要客观认识和理解别人,应当努力克服自己的认识偏差,避免好恶情绪,尽量不以一时情绪左右认识,而是要确立一个“中庸”的衡量标准,并依此识人处世。对于个人来说,这样的标准,不仅能使自己待人接物更宽容、客观,更能开阔胸襟,提升品格。对于他人来说,一个能容之人,常性之人,当然要好相处得多。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贵处中庸”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识人用人,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现行体制下,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领导干部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强化自我约束,确立“贵处中庸”的识人用人标准,从大局着眼,以公心用人,坚持公正客观的用人标准。切忌如毛玠、崔琰那般,以十分片面的标准选人用人。如此,下属就不会为求自保而做出“隐伪”的举动,那些投机钻营之徒也就没有了装模作样的机会。
(责任编辑:高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