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的世界 第五章 襌定(一)b

 秋水居 2012-04-22
心的世界 第五章 襌定(一)b
2012-03-12 15:47

人是为了修正自己在转生轮回中,所造成的偏去个性,而出生这个地上界的。因此,在前章里提到的「偏性趋向」,也是形成一个人的我执的原因之一。然而,这种我执和这一世的表面意识所造成的我执,其性质并不一样。这一世的表面意识的我执,其力量之发露,是靠一个人的想念带的表面意识这边的动力,但「偏性趋向」的我执,其发露动力,却存于靠潜在意识那边的想念带上。这两种我执的不同,可以这样解释:我执是一个人主观的根本动力,只是这两种我执的主观的含意不同,强度不同。表面意识的我执,其主观是正活在这个世界的这个人的主观,而其强度是强到无法被非物质界的人的故乡-天上界容纳,即无法被天上界的环境所容纳,而存于天上界;但「偏性趋向」的我执,其主观是一个人自己的过去世,或整个生命体共六个人,即包括自己的五位魂的兄弟在内的主观,而这种主观,是已将不能被天上界环境容纳的因素,去除干净,即这种我执,能够存在于天上界,其强度比起表面意识的我执微弱得很多。若将这一世的表面意识的我执,称为「离心我执」,而把「偏性趋向」的我执,称为「向心我执」的话,「离心我执」的强度,强过「向心我执」约有八十倍之多。因此,当一个人藉反省,把自己这一世所造成的记录惯性皆消灭掉,又藉魂的兄弟之力,而消灭了其复印惯性,他却仍然尚存有我执的,这种我执就是「向心我执」。而当一个人开始着手于消灭其「向心我执」的时候,才算得上他开始着手去实现,他这一世出生这个地上界的目的,和这一世的他的肉体生命的本意。因为开始着手消灭「向心我执」,便是等于开始着手修正其转生轮思中的偏去个性,这就是一个人出生这个地上界的人生目的,这个由原子细胞所构成的肉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可是「向心我执」,是唯有「离心我执」完全消灭后,才能着手消灭它的,这是一个很严厉的人生实态,这也是我把人生称为考场、道场的原因。由此亦可看出,一个人的魂要获得进步,并非一件容易轻松之事;这也是一个人出生这个地上界前,在幽界出口处的沙里瓦(登记机构)填写的库拉利(大纲单,即人生大纲表。)上的年龄,皆为六十一岁以上的原因所在。人生是严厉的,其严厉处,在于必须将自己的想念行为,皆令其属于光明;必须将自己的日常生活,都构成自责任与义务。

第二种禅定,就是消灭向心我执的方法,称为「去执禅定」,其意就是要把所有的我执消灭干净。虽然反省也在消灭我执,但这种消灭我执的步骤进行期间,一个人的表面意识,并不一定不在发露我执的力量,即一个人在其反省出生到今天诸事的过程中,他不一定能够维持不发露含有离心我执的想念行为的状态,因此,反省的去除离心我执,不能算为一种禅定。但消灭向心我执的「去执禅定」,就不同了,在离心我执完全消灭后,只要一个人能够做到「离执禅定」,他的守护灵,就能引导他完成「离执禅定」,而使他的禅定,变成「去执禅定」的内容。那么,完成「离执禅定」而达到离执境界的内容是甚么呢?这部份的「离执禅定」的内容,就是使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在意识,和表面意识完全调和,令已调和的存于表面意识本能领域的构成单位能,有流露到光子体的机会的状态。

一个人的表面意识的构成单位能,皆为天上界即非物质界的灵界的构成单位能;但一个人的潜在意识的构成单位能,却随人而异。如前章的说明,一个人在天上界的心-灵子体的构成单位能,等于比他在天上界的活的世界,更高一个世界的构成单位能。因此,除了他的天上界来历为幽界的人以外,灵界以上诸世界的人,其灵子体的构成单位能,都比其这一世的表面意识的构成单位能质高。并且,虽然其来历为幽界的人,但其在天上界时候的灵子体的灵界构成单位能,和他这一世的表面意识的灵界构成单位能之性质,却不一样。而天上界时候的一个人的灵子体,即是这个地上界的他的潜在意识。所以,当一个人的潜在意识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时候,由于构成单位能的质的不同,两者要调和,需要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期间的守护灵的工作,就是控制、调节潜在意识流露到表面意识的量之多寡,维持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保持和表面意识最易于调和的状态。如果表面意识能做到「离执禅定」,则流露出来的潜在意识的量多,否则量少。且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在意识的量中,还含有一个质的问题在;这就是说,守护灵的控制、调节下,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在意识内容,一定是该时点的表面意识,最需要的内容。例如,于该时点,一个人需要解决一件他原有的表面意识内容,无法解决的事情,那么,守护灵给他控制、调节而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在意识,便是令他得以解决该事情的内容。因此,在守护灵的控制、调节下,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在意识的量之多寡中,已含有不同之性质,即随该时点的表面意识所需,而决定其内容性质,这种质的问题在其中了。然,由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不一定会时常发生他的表面意识难于解决的事情,所以对潜在意识流露到表面意识此事而言,还是以量为主,只是量中,时而会有质的问题存在而已。而量本身,即潜在意识本身,就是比表面意识高级的光,即比表面意识高级的构成单位能,因此它的进入表面意识,等于使表面意识的光的量增加,亦等于使一个人的表面意识的能量增多,这就是等于在补充表面意识的生命能,问题只是表面意识,是否接受得了它而已。在这种状况下,倘若表面意识有「离执禅定」状态,就等于有了最佳接受状态。

如果一个人,于其守护灵已为他消灭复印惯性后,能够做到「离执禅定」的话,则最迟两百十天,他的表面意识就能够和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意识调和。最迟两百十天,是以其天上界境界为幽界而言的。这段时间的长短,完全决定在其天上界来历。幽界的来历为一八○天到二一○天,灵界来历为一六○天到一八○天,神界来历为一二○天到一六○天,阿拉汉界来历为一○八天到一二○天,大阿拉汉界的来历为九○天到一○八天,菩萨界则为八十一天到九十天,大菩萨界则为七十二天到八十一天,如来界为六十三天到七十二天,宇宙界来历为四十八天到六十三天,太阳界来历为二十一天。然而,事实上,一个人要在一年之内,于其整天甚至于整周、整月的日常生活中,完全做到「离执禅定」,那是一件等于不可能之事。因此,以我们台湾的实际情形来说,一个人的表面意识,要和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意识完全调和,所需的时间,大约如下:其来历为幽界的人为七年至十一年,灵界的人为五年至七年,神界的人为三年至五年,阿拉汉界的人为一年半到三年,大阿拉汉界的人为一年至一年半,菩萨界的人为八个月到一年,大菩萨界的人为半年至八个月,如来界的人为四个月至半年,宇宙界的人为六十三天到七十二天。并且以当今活在我们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的人,以及其人口比例来说,来历为幽界的人,约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三五七,灵界的人约占百分之三十一?五二二,神界的人约占百分之○?一一三,其他即属于阿拉汉界以上诸世界的来历。这个比例,是以现在这一刻,即民国六十五年四月八日下午四时十八分说的。这样说来,虽然阿拉汉界以上诸世界的人,只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八而已,可是这是很高的数目。台湾是一个宝岛,我时常对人家,三百多年前,荷兰人就想占据台湾了,所以,外国人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都称台湾为Formosa,甚至现在还有人以这个名称称呼台湾,这是事实:并且我还会补充一句,为甚么有人还到外国去长居,或想开溜到外国去?这究竟是为甚么?四海归心,人家华侨都心向祖国,有的回来求学,以吸收祖国的真正固有道德文化,有的回来协助祖国发展经济,以尽国民义务;并且,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训诲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怎么有人,在此国家处境艰巨之际,反而为了一己的享受,而开溜到国外去长居呢?这是一个活得问心无愧而正正堂堂的人,该做的事情吗?听了我这些话的人,都会频频点头。我相信我这种想法是没有错的,不知大家对我这段话,有何感受?天上界的人,都很希望生到台湾来,然而,因缘份关系,不能个个皆如愿以偿罢了。所以阿拉汉界以上诸世界的人,有缘份的,大家都尽量地生到台湾。这是事实,我也时常告诉人家,我从来没有叫人相信我的话,我只教人相信他自己那颗不能欺骗自己的状态的心。可是事实就是事实,这和人家相信不相信毫无关系,一个人所需要的是面对事实、承认事实的勇气,千万别没有勇气承认事实,而自己胡乱猜想,以为自己不知道的,自己想不通的,自己不了解的,皆不存在,那对他本人毫无益处。一个人活在这个科学发达的时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发生疑问,那是很当然的事情,可是发生疑问后,必须拿出勇气来努力获取其解答,才是一个活在科学时代的人应有的科学态度,此亦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若不尽此责任与义务而乱发露否认、否定的权利,那他便将长期地继续过其坐井观天的人生了。

当一个人的表面意识,完全和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意识调和后,他的灵子体的表面意识的构成单位能,便已由原来灵界构成单位能,提高其质为神界的构成单位能了。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踏进「去执禅定」的境界。由于表面意识的构成单位能,已变成神界的构成单位能,因此,其本能、感情、智性、理性领域的内容,发露想念行为时,其想念行为,便皆成为天上界的神界标准以上的想念内容。而神界以上标准的想念行为,当发露它时,并不会造成心中污垢,同时也不致于变成红色记录在想念带上,使想念带产生惯性。这就是「离执禅定」的完成状态,一个人有了这种状态,便是达到离执境界,接着他就踏进「去执禅定」的阶段。所以,「去执禅定」是一个人完全离执的状态,亦即其离心我执,完全与他分离的状态。然而,分离只是分开、相离而已,还有重聚、又在一起的时候,这是一件难于避免之事。其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是因为有向心我执的缘故。像一个人很喜欢赌博,有常赌博的习惯、趋向,和他正在赌博,是两回事一样,向心我执与离心我执的关系,也如此。然而,一个人既然喜欢赌博,有常赌博的习惯,则他便具有再去赌博的可能。这就是说,向心我执存在一天,一个人就有由该向心我执之引发,导致发露与该向心我执同类、同性质的想念行为的可能。这个时候,倘若由向心我执的引发,发露了与它同类、同性质的想念行为,因而再由该想念行为,导致令其五官迷惑外界种种,那么,所发露的该想念行为,便有又使表面意识形成污垢,使靠近表面意识这边的想念带,记上红色记录的可能,这样的话,表面意识便再次制造出想念带惯性,而形成离心我执。所以在这段期间里,尚有反省这件事待做,即一个人完成「离执禅定」,而进入第二种禅定「去执禅定」的时候,还需要做每天的反省工作。

所以,在「去执禅定」这段期间里,一个人除继续地发露光明的想念行为外,还需要做每天的反省工作。由于在这段期间里,守护灵的善导,已不成问题,因此,在这段期间的每天反省,不必书写,只静静地随便坐着反省就可以。其反省时间,如果一次就要把整天的当事都反省干净,则顶多只花费十五分钟就能完成。然而,由于在这段期间,守护灵的善导非常容易以按各人需要,不一定要将一天的想念行为,集中为一次反省,有时候发露非光明的想念行为后,立即反省,有时则中午反省上午的想念行为,而晚上反省下午部份,甚至于有时候会第二天早晨,才反省前一天整天的当事,这种种,皆配合其生活状况,守护灵会给与最适当的善导。「去执禅定」期间与「离执禅定」期间的反省最大不同之点,就是「去执禅定」,完全在守护灵的善导下进行,从该反省的当事,到反省的时间,反省的姿势、场合,守护灵都会善导得最为完善、妥当;「离执禅定」期间,就没那么舒服了,这一段期间里的反省,守护灵善导的力量,只占全反省工作的百分之二十五到四十五而已,其他部份,还是要靠自己自身的力量。守护灵是活在一个人的潜在意识中的,因此,潜在意识流露到表面意识的量愈多,守护灵的力表现在他的分量愈重,这是一件很当然的事情,所以守护灵的善导,也愈趋完善了。

「去执禅定」,除继续提高表面意识的构成单位能的质而外,就是要使光子体的光子量增加。当表面意识完全与流露到表面意识的潜在意识调和后,表面意识中的本能领域的构成单位能,就会顺着位于理性领域下端,即整个灵子体下端部位的意志,流露到光子体。

如前章所说,这个地上界的人的光子体,都是以天上界的幽界的最低构成单位能构成的。只有三个部份,任何人都以神界的构成单位能构成,那就是眼睛的角膜,耳朵的鼓膜及声带。这种事实,正在教一个人,看、听、说三种行为,必须合乎神界以上的标准,这样才合乎做为一个带有肉体生命的人的道理。在「去执禅定」中,一个人的光子体的构成单位能,必须提高其质到灵界的构成单位能。在这个期间里,最需要注意到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以促使光子体的构成单位能提高。光子体的构成单位能的质的提高,也就是等于光子体的光子量增多。为了使光子体的构成单位能的质,提高到灵界的构成单位能时,关于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到以下四点:

() 除非其职业性工作在夜晚,即晚上有正常睡眠时间的人,绝对不要睡午觉,即晚上的正常睡眠而外,白天不要睡眠。一个正常人,如果他晚上有六小时到六个半小时的睡眠的话,很足够维持其肉体的健康状态了。倘若晚上已有了六个半小时以上的睡眠,而白天还有睡意,还有睡眠现象,则他很有可能,已在和里非物质界或反非物质界的人,至少已经以念波连系上。这样的话他要好好地反省四个月来的想念行为,如此,他就能够很轻易地去除这种毛病。千万别以为多的是时间,多睡有甚么关系,那是很错误的想法,难道他没有越睡越想睡,睡越累,醒来后头愈重,且睡时恶梦也愈多的经验?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晚上有足够睡眠的人的白天睡眠现象中的话,则他已千真万确地与里非物质界或反非物质界的人连系上了。这种现象,一般人都不以为是病态,可是这是比一般肉体的病,更加严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自己的想念行为引发而导致的心病。请有缘者多加留意。

人要消灭「当然我执」的方法,唯有使自己的表面意识的构成单位能,提高其质到全宇宙间第二高级的宇宙界的构成单位能而已。要做到这样,则其潜在意识中,必须存有宇宙界的实际内容方行,即其在天上界时候的灵子体的构成单位能,必须为宇宙界的构成单位能始可。这也就是说,其天上界来历为如来界的人,即如来才行。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大悟宇宙神理、法则,而看清全宇宙的实相,时时刻刻,皆以宇宙界中心部位的太阳界即神的心,接受肉体五官的感知作用来生其感受,这样,他就很不容易被五官迷惑,因而其对肉体的爱,才能以「色心不二」的立场来爱。「色心不二」,就是五官所能感知的有形有色的东西,和五官不能感知的属于心的世界的内容的东西,原来皆发出一个源头,其实是一体,并非两样的意思。「色心不二」,在显示宇宙间的一切存在为一体,且蕴蓄着以心的世界的内容其主的意思。「色心不二」的立场,即为其于色心不二的实际大悟全宇宙的万生皆为生命,皆属于神的大生命,万象皆为一切生命源头的神的心,所显现的爱的切实体验。当一个人达到其最高境界,则他爱肉体的想念行为,便都成为万象皆神的心所显现的爱一样,因为他的心,已等于神的心。这个境界便是无执的境界。而一个人为了达到无执境界,所做的努力过程,就是第三种禅定,这个禅定称为「无执禅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