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奇穴對中風獨到療法---值得收藏

 金朝陽宮 2012-04-24

一旦引起中風,就會非常麻煩。

中風是無法治癒的,醫院患者所做的治療也只能是防止病情惡化。

但是針灸對中風卻有著神奇的治療效果。

雖然說無法完全治癒,但至少能夠讓原本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的患者站起來,自已上廁所。

身體氣不足、發虛時會患中風。

所以治療中風需要助氣。

在調血助氣、治療慢性病方面,灸應該是最好的手段。

百會穴應該是首選穴位。

百會穴位於頭頂,是陽氣匯聚之處,刺激此穴可讓下沉的陽氣上升。

第二個穴位是位於耳前側的曲鬢穴,刺激此穴可疏通足少陽膽經,並助氣。

刺激肩部的肩井穴可使上沖的氣下降,刺激大腿外側的風市穴和外腳踝上側的懸鐘穴

可以讓筋和骨變得更加堅實。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清氣上升丶濁氣下降,從而助消化、助腿力。

刺激曲池穴可疏通氣和血,使關節更加靈活。

百會、曲鬢、肩井、風市、懸鐘、足三里和曲池在治療中風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穴位,

因此被稱為中風的七大要穴。

若是血管堵塞的腦梗死,我們可以用風池穴大椎穴間使穴來代替曲鬢、風市和懸鐘穴。

位於後頭骨下側的風池穴可以驅散聚集在頭部的邪氣,

在第七個頸骨下側的大椎穴可以疏通全身的陽氣,手腕裡側的間使穴可疏散淤血。

這裡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治療點。

摸身體未中風麻痹的另一側的頭部,會發現一個軟軟的或鼓出來的部位,這就是阿是穴

在這個部位施灸可以緩解頭痛

因半身不遂導致的腿或胳膊蜷縮症狀也可通過針灸治癒。

胳膊蜷縮時找位於臂彎裡側的曲池穴

手腕蜷縮時可通過手腕裡側皺紋中的大陵穴來治癒。

膝蓋蜷縮可通過膝裡側的曲泉穴來治癒。

腳腕蜷縮時可通過望腳踝後側的太溪 穴來治癒。

手指蜷縮可以在手背上的八邪穴進行針治。

語言出現障礙時可通過下巴的廉泉穴和手腕裡側的通里穴進行治療。

皮膚感到麻痹時可以在出現症狀部位進行針治來解除麻痹。

不管是什麼病,若想治好就得先吃好。

吃好,有力氣才能戰勝病魔。

在胃的氣匯聚、可提高胃功能的中脘穴上施灸,可以助食欲、助消化

光吃還不行,吃了還得順利將消化的廢物排出去,

在肚臍下的氣海穴和元氣匯聚的關元穴施灸可以匯聚清氣,排出濁氣

之後在肺俞穴、肝俞穴、腎俞穴施灸,可以提高肺、肝、腎功能,

從而調節血壓,使身體有力,防止再復發,最終使疾病得到治癒。

 

這個朋友默默地接受著治療,他臉上悲觀的表情還是沒有消失。

滿懷期待地來找我,想從我這裡一針痊癒,卻聽到了無法治癒的回答,他的失望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為了安慰他,我再次找了一個施灸穴位---膝蓋外側的陽陵泉穴,這可以讓他的肌肉充滿力量

「好,灸治結束了,起來走走看看吧。」

他站起來邁了一下麻痹的右腿,立刻感覺步伐輕盈了許多,人也變樂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